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014发布日期:2019-03-15 20:0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特别涉及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属于吸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采用了“沸石浓缩转轮系统”综合处理VOCs废气技术的方法。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装置采用吸附-脱附-浓缩焚化三项连续程序,主要用于有机废气的治理;特别适合于大风量,低浓度场合。

适用行业主要有:表面涂装业、木材加工业、半导体制造业、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印刷业、包装材料制造业、涂料制造业、化学材料制造业、制药业、金属锻造业、造纸业、印刷电路板制造业、光电材料及元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业等。

目前,市场上的转轮的传动装置一般采用链条式和齿轮式结构。具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传动故障,并且维修起来相当复杂;还有可能因转动摩擦起热引发起火,具有一定安全隐患;设备能耗高;因无法及时刹住车导致转动区块误差大影响处理效果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故障多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可以达到吸附、脱附效率高;故障少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是一种智能转芯式废气净化设备,包括沸石转轮,所述沸石转轮包括转轴、转轮壳体和4根以上骨杆;所述转轮壳体截面为圆形,所述转轴设置在转轮壳体的中心;骨杆沿转轴径向设置,骨杆的1端与转轴固定连接,骨杆的另1端与转轮壳体固定连接;4根以上骨杆均匀分布,把转轮内腔分割为4个以上扇形小区,4个以上扇形小区内设置有沸石填料,1个扇形小区为脱附区,1个扇形小区为冷却区,其他扇形小区为吸附区;在吸附区,沸石填料能吸附VOCs有机废气;

还包括气缸、气缸座、轴承A、轴承B、轴套、摇杆和棘轮机构,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连接,轴承A和轴承B固定设置在转轮两侧,转轴包括长伸出端和短伸出端,长伸出端与轴承A转动连接,短伸出端与轴承B转动连接;

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棘轮机构为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常用以防止逆转;所述棘轮固定装配在转轴的长伸出端前端,所述轴套设置在转轴的长伸出端上、棘轮与轴承A之间,轴套与转轴的长伸出端之间为间隙配合,轴套与转轴的长伸出端转动连接;

所述摇杆上端与气缸的气缸杆顶端转动连接,摇杆下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所述棘爪后端与摇杆上部转动连接,棘爪前端爪尖部与棘轮的齿轮啮合;气缸杆、摇杆和棘爪组成浮动连接;

当气缸启动,气缸杆前伸时,棘爪前端爪尖部推动棘轮顺时针转动1个齿距;当气缸杆后缩时,棘轮不转动,棘爪前端爪尖部能在棘轮的齿轮上向后滑动至棘轮的后1个齿轮,气缸杆再次前伸时,又推动棘轮顺时针转动1个齿距,如此气缸杆反复地前伸、后缩,不断地推动棘轮顺时针转动。

所述转轮包括8根骨杆,8根骨杆均匀分布,把转轮内腔分割为8个扇形小区,其中6个扇形小区为吸附区。

所述气缸座通过气缸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座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转轴的长伸出端前端设置有凸头,棘轮与转轴的长伸出端前端通过凸头固定连接。

还包括热空气进气管和热空气出气管,所述热空气进气管和热空气出气管分设在脱附区两端、密封连接;在脱附区中利用一小股加热气体将沸石填料吸附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脱附。

还包括新鲜冷空气进气管和新鲜冷空气出气管,所述新鲜冷空气进气管和新鲜冷空气出气管分设在冷却区两端、密封连接;在冷却区中利用一小股新鲜冷空气对沸石填料进行冷却再生。

还包括转轮外罩和轴承支架,所述转轮外罩设置在转轮外围,转轮外罩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轴承支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转轮外罩内,轴承A和轴承B设置在轴承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吸附、脱附效率高;棘轮结构可以很好的控制每次转动的角度,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精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2)沸石转轮吸附VOCs所产生的压降极低,可大大减少电力能耗;气缸传动可以减少摩擦,减少安全事故和能耗损失;

(3)使原本高风量、低浓度的VOCs有机废气处理,转换成低风量、高浓度的废气,浓缩倍数达到5-20倍,大大缩小后处理设备的规格,运行成本更低;

(4)整体系统采用模组化设计,具备了最小的空间需求,且提供了持续性及无人化的操控模式;系统自动化控制,单键启动,操作简单,并可搭配人机界面监控重要操作数据;并且设备维修方便,只需检修一下气缸和棘轮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无气缸、气缸座);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无棘轮)。

附图标记说明:转轮1、转轴101、转轮壳体102、骨杆103、气缸2、气缸座3、轴承A 4、轴承B 5、轴套6、摇杆7、棘轮8、棘爪9、热空气进气管10、热空气出气管11、新鲜冷空气进气管12、转轮外罩13、轴承支架14、脱附区15、冷却区16、吸附区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智能沸石转轮浓缩吸附装置,是一种智能转芯式废气净化设备,包括沸石转轮1,所述沸石转轮1包括转轴101、转轮壳体102和8根骨杆103;所述转轮壳体102截面为圆形,所述转轴101设置在转轮壳体102的中心;骨杆103沿转轴101径向设置,骨杆103的1端与转轴101固定连接,骨杆103的另1端与转轮壳体102固定连接;8根骨杆103均匀分布,把转轮1内腔分割为8个扇形小区,8个扇形小区内设置有沸石填料,1个扇形小区为脱附区15,1个扇形小区为冷却区16,其他6个扇形小区为吸附区17;在吸附区17,沸石填料能吸附VOCs有机废气;

还包括气缸2、气缸座3、轴承A 4、轴承B 5、轴套6、摇杆7和棘轮8机构,所述气缸2通过气缸座3固定连接,轴承A 4和轴承B 5固定设置在转轮1两侧,转轴101包括长伸出端和短伸出端,长伸出端与轴承A 4转动连接,短伸出端与轴承B 5转动连接;

所述棘轮8机构包括棘轮8和棘爪9,棘轮8机构为一种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常用以防止逆转;所述棘轮8固定装配在转轴101的长伸出端前端,所述轴套6设置在转轴101的长伸出端上、棘轮8与轴承A 4之间,轴套6与转轴101的长伸出端之间为间隙配合,轴套6与转轴101的长伸出端转动连接;

所述摇杆7上端与气缸2的气缸2杆顶端转动连接,摇杆7下端与轴套6固定连接;所述棘爪9后端与摇杆7上部转动连接,棘爪9前端爪尖部与棘轮8的齿轮啮合;气缸2杆、摇杆7和棘爪9组成浮动连接;

当气缸2启动,气缸2杆前伸时,棘爪9前端爪尖部推动棘轮8顺时针转动1个齿距;当气缸2杆后缩时,棘轮8不转动,棘爪9前端爪尖部能在棘轮8的齿轮上向后滑动至棘轮8的后1个齿轮,气缸2杆再次前伸时,又推动棘轮8顺时针转动1个齿距,如此气缸2杆反复地前伸、后缩,不断地推动棘轮8顺时针转动。

所述气缸座3通过气缸座3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座3支架(图中未显示)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转轴101的长伸出端前端设置有凸头,棘轮8与转轴101的长伸出端前端通过凸头固定连接。

还包括热空气进气管10和热空气出气管11,所述热空气进气管10和热空气出气管11分设在脱附区15两端、密封连接;在脱附区15中利用一小股加热气体将沸石填料吸附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进行脱附。

还包括新鲜冷空气进气管12和新鲜冷空气出气管(图中未显示),所述新鲜冷空气进气管12和新鲜冷空气出气管(图中未显示)分设在冷却区16两端、密封连接;在冷却区16中利用一小股新鲜冷空气对沸石填料进行冷却再生。

还包括转轮外罩13和轴承支架14,所述转轮外罩13设置在转轮1外围,转轮外罩13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轴承支架14固定设置在地面上、转轮外罩13内,轴承A 4和轴承B 5设置在轴承支架14上。

工作原理:

沸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铝,具有吸附能力,可作为吸附剂使用,VOCs有机废气通过沸石转轮1浓缩后,能有效被吸附于沸石中,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沸石转轮1就是利用沸石特定孔径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脱附能力的特性,使原本具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有机废气,经沸石转轮1浓缩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气体,可以降低后端终处理设备的运行成本;去除废气中挥发性的有机物,净化后的废气直接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转轮1持续以每小时转120度-180度的速度旋转,在吸附区17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后,传送至脱附区15,经热空气脱附后传送至冷却区16,对沸石填料进行冷却再生处理;再次旋转至吸附区17,持续吸附挥发性有机气体;脱附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送至焚化炉进行燃烧,转化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排放至大气中。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