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机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665发布日期:2019-06-12 00: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机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机筒体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球磨机适用于粉磨各种矿石及其他物料,被广泛应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是整个制粉系统中关键设备,决定制粉系统的产量和粒度。现有干法脱硫工程需要粉磨颗粒在1mm以下的石灰石,传统风扫磨磨的太细,在工艺流程中容易被风吹走,不能与烟尘中的二氧化硫充分反映,实现脱硫目的,而且容易堵塞袋式除尘器,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种减少物料在筒体内停留时间来解决过粉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作维修简单的新型磨机筒体结构。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机筒体结构,包括进料端盖、筒体、箅板、隔仓板和出料端盖,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端盖和出料端盖,其内部焊接隔仓板将筒体内分成研磨仓和成品仓两个仓;所述进料端盖内侧安装进料端衬板,出料端盖内侧安装出料端衬板,隔仓板上安装箅板,筒体内壁装有筒体衬板,筒体的研磨仓内加入研磨介质。

所述筒体壁上开有长槽,长槽位于两块衬板之间的接缝处,衬板缝隙约 10mm;所述长槽在筒体外侧有四个螺纹孔,用于安装盖板。

所述筒体外侧设有人孔及人孔盖。

所述隔仓板上设有数控切割不规则的孔,以及用于安装箅板的螺纹孔。

所述筒体外侧焊接有两圈钢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焊接隔仓板,安装出料箅板的方式强制物料排出,减少物料研磨时间,因为不需要风将物料带出筒体,所以风量无需太大,维修简单,产量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箅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进料端盖、2进料端衬板、3筒体、4筒体衬板、5箅板、6钢带、 7隔仓板、8出料端衬板、9出料端盖、10盖板、11人孔盖、12箅板一、13 箅板二、14箅板三、15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机筒体结构,包括进料端盖1、进料端衬板2、筒体3、筒体衬板4、箅板5、钢带6、隔仓板7、出料端衬板8、出料端盖9、盖板10和人孔盖11。

所述筒体3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端盖1和出料端盖9,其内部焊接隔仓板7 将筒体3内分成研磨仓和成品仓两个仓。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所述进料端盖1内侧安装进料端衬板2,出料端盖9内侧安装出料端衬板 8,隔仓板7上安装箅板5,筒体3内壁装有筒体衬板4,筒体3的研磨仓内加入研磨介质。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I部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示意图。

所述筒体3壁上开有长槽,长槽位于两块衬板之间的接缝处,衬板缝隙约10mm,通过衬板缝隙、筒体长槽物料漏出来,进入出料罩。每个长槽在筒体3外侧有4个螺纹孔,用于安装盖板10,根据产量、粒度决定长槽的通堵。

所述筒体3外侧设有人孔及人孔盖11。

所述筒体3外侧焊接有两圈钢带6,进行加工,保证出料罩的密封。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隔仓板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隔仓板7为一厚度为30的板式结构,其上面设有数控切割不规则的孔,以及用于安装箅板5的螺纹孔。隔仓板7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空间,让物料通过。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箅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面示意图。

所述箅板5包括成块状的箅板一12、箅板二13和箅板14,最外圈设有衬板15,箅板一12、箅板二13、箅板14和衬板15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物料从进料端进入筒体3内部,随着筒体3的旋转,物料和钢球被带到一定高度抛落下来,物料被破碎和粉磨,连续的进料进入推动物料前进,当到达箅板5架时料位差使物料进入成品仓,通过衬板间缝隙、筒体上的长槽物料排出筒体进入出料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内焊接隔仓板,安装出料箅板的方式强制物料排出,减少物料研磨时间,因为不需要风将物料带出筒体,所以风量无需太大,维修简单,产量可调。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