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深孔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4425发布日期:2019-07-03 04:0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高温深孔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电镀、氧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高温深孔塞。



背景技术:

高温深孔塞,适用于电镀、喷砂、抛丸保护深孔;独特的设计可以让您将塞子拉到产品中的孔洞,当拉紧塞子然后放松后,孔口会被完全密封;可循环重复使用,良好的密封性能;可选不同颜色区分,使后期分类挑拣更为便捷;温度范围:最高600°F(315℃),最低负40°F(-40℃);材质:天然硅橡胶、黑色EPDM。

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液体容器上的比较深的孔进行密封,为了对这些孔进行较佳的密封,所以生产出了一些深孔塞;但是,当将深孔塞从液体容器上的深孔处拔出时,因为液体容器内外的气压不同,往往会导致深孔塞比较难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深孔塞,能够使容器内外的气压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从深孔中拔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深孔塞,包括握持部以及插接部,所述握持部与插接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握持部与插接部通过倒角过渡;所述握持部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依次贯穿握持部和插接部;所述通孔中设有泄压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与插接部通过倒角过渡,倒角可使握持部与插接部的过渡更加平缓;通过泄压盖体和通孔使液体容器内外的气压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压盖体包括圆环以及弹性膜片;所述圆环固接于通孔的内壁;所述弹性膜片固接在圆环的内周面上,且弹性膜片的圆心处开设有圆柱形的泄压口,所述泄压口的底面直径为0.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插接部插入到深孔的过程中,当液体容器的内外出现气压差时,弹性膜片会鼓起,弹性膜片鼓起会将泄压口撑开;当泄压口撑开后,液体容器外的空气会流向液体容器内,这样可以使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当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时,弹性膜片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泄压口闭合;再者,泄压口的底面直径为0.1mm,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压盖体包括转动部以及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于通孔,所述转动部靠近螺纹部的一端端面抵接于握持部远离倒角的一端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拔出高温深孔塞时,通过转动转动部将泄压盖体取出,此时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液体容器内部,当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不在进入液体容器内部时,便说明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已经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从深孔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膜片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弹性膜片的凸起朝向气流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液体容器内部时,弹性膜片弧形设置可增加弹性膜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加快泄压口打开的速度,因而这样可以加快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进入液体容器内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插接部的截面面积从倒角处到远离倒角处依次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使插接部与深孔的接触更加紧密,因而这样可以降低液体容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部上固接有摩擦部,所述摩擦部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凸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部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手部与握持部的摩擦力,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将高温深孔塞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环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摩擦部对操作人员的手部伤害,这样可以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一定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部上设有转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杆转动转动部,便于对转动部进行转动,这样可以加快高温深孔塞的取出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握持部与插接部通过倒角过渡,倒角可使握持部与插接部的过渡更加平缓;通过泄压盖体和通孔使液体容器内外的气压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拔出;

2.在将插接部插入到深孔的过程中,当液体容器的内外出现气压差时,弹性膜片会鼓起,弹性膜片鼓起会将泄压口撑开;当泄压口撑开后,液体容器外的空气会流向液体容器内,这样可以使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当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时,弹性膜片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泄压口闭合;再者,泄压口的底面直径为0.1mm,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发生泄漏;

3.当需要拔出高温深孔塞时,通过转动转动部将泄压盖体取出,此时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进入液体容器内部,当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不在进入液体容器内部时,便说明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已经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从深孔中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突显通孔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握持部;11、摩擦部;111、凸环;2、插接部;3、倒角;4、通孔;5、泄压盖体;51、圆环;52、弹性膜片;521、泄压口;53、螺纹部;54、转动部;541、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一种高温深孔塞,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握持部1以及插接部2,握持部1与插接部2固定连接,并且握持部1与插接部2通过倒角3过渡,倒角3可使握持部1与插接部2的过渡更加平缓。握持部1内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依次贯穿握持部1和插接部2;通孔4中安装有泄压盖体5。通过泄压盖体5和通孔4使液体容器内外的气压相同,这样便于将高温深孔塞拔出。

如图2和图3所示,泄压盖体5包括圆环51以及弹性膜片52;圆环51固接于通孔4的内壁,圆环51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通孔4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膜片52固接在圆环51的内周面上,且弹性膜片52的圆心处开设有圆柱形的泄压口521,泄压口521的底面直径为0.1mm,当液体容器的内外出现气压差时,弹性膜片52会鼓起,弹性膜片52鼓起会将泄压口521撑开;当泄压口521撑开后,液体容器外的空气会流向液体容器内,这样可以使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当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时,弹性膜片52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泄压口521闭合;再者,泄压口521的底面直径为0.1mm,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液体容器中的液体发生泄漏。弹性膜片52的形状为弧形,弹性膜片52的凸起朝向气流方向设置,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4进入液体容器内部时,弹性膜片52弧形设置可增加弹性膜片5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加快泄压口521打开的速度,因而这样可以加快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进入液体容器内部的速度。

该种高温深孔塞的使用过程如下:

在将高温深孔塞安装到液体容器中时,当液体容器的内外出现气压差时,弹性膜片52会鼓起,弹性膜片52鼓起会将泄压口521撑开;当泄压口521撑开后,液体容器外的空气会流向液体容器内,这样可以使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当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时,弹性膜片52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使泄压口521闭合。

实施例二:一种高温深孔塞,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泄压盖体5包括转动部54以及螺纹部53;螺纹部53螺纹连接于通孔4,转动部54靠近螺纹部53的一端端面抵接于握持部1远离倒角3的一端端面,转动部54的一侧固接有转杆541。当需要拔出高温深孔塞时,通过转动转杆541转动转动部54将泄压盖体5取出,此时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通过通孔4进入液体容器内部,当液体容器外部的空气不在进入液体容器内部时,便说明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已经相同,液体容器的内外的气压相同便于将高温深孔塞从深孔中拔出。

如图4所示,插接部2的形状为圆台状,插接部2的截面面积从倒角3处到远离倒角3处依次减小,这样可以使插接部2与深孔的接触更加紧密,因而这样可以降低液体容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握持部1上固接有摩擦部11,摩擦部1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凸环111,摩擦部11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手部与握持部1的摩擦力,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将高温深孔塞拔出。凸环11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可以降低摩擦部11对操作人员的手部伤害,这样可以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一定的防护。

与实施例一相比优点在于:泄压盖体5包括转动部54以及螺纹部53,螺纹部53可以与通孔4紧密贴合,这样可以降低液体容器中液体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插接部2的形状为圆台状,这样可以使插接部2与深孔的接触更加紧密,因而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液体容器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握持部1上固接有摩擦部11,摩擦部11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手部与握持部1的摩擦力,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将高温深孔塞拔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