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7006发布日期:2019-06-29 02:0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喷涂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喷涂机利用空气喷涂的原理。空气喷涂是应用紧缩空气将涂料雾化的喷涂办法,普遍应用于汽车、家具及各行各业,能够说是一种操作方便、换色容易、雾化效果好、能够得到细致修饰的高质量外表的涂装办法。喷枪构造简单、价钱低廉,能依据工件的外形大小随意调理喷形(圆形或扇形)、及喷幅(扇形的大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涂料收益率。所以到目前为止,此种喷涂办法仍在受欢迎。但是,此种喷涂法的涂料传送效率只有25%-40%,波浪状的喷雾常易惹起反弹及过喷等缺陷。不但浪费了涂料,对环境也形成了相当的污染。由于涂料与紧缩空气直接接触,所以对紧缩空气请求净化处置,否则紧缩空气中的水份和油混入涂料,就会使涂层产生气泡和发白失光等弊病,因而,需求在紧缩空气管路中加接别离吸附过滤器或冷冻枯燥过滤器等水分滤气安装来净化紧缩空气,特别在南方及雨季空气湿度较大时,更显必要。

本申请针对的是全自动喷漆式喷涂机,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喷涂机设置在生产线中时,可能需要喷涂多种规格的物料,而其物料的进出口在喷涂机成品出厂时,是敞开设置的,而物料加工生产厂家在采购回喷涂机后,为了尽可能减少漆雾外泄,通常在喷涂机进料口挂设一与出料口尺寸相匹配的布帘,但是该布帘的设置会对物料有剐蹭动作,容易造成物料表面的损伤,但是如果不加装布帘,则喷涂机内的漆雾容易外泄,此种外泄一是使得喷涂机内回收的漆雾量减少,二则外泄的漆雾会有损工作人员的身体,使得厂房的空气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全自动喷漆式喷涂机进行的改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挂扣,所述的挂扣设置在进料口上沿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矩形,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设置有与挂扣相匹配的通孔,上述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宽度一致,第二挡板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的高度,所述的第二挡板的两侧边固连有软磁铁。

优选的,所述的挂扣由扣头和扣杆组成,所述的扣头为一扁平圆形,所述的扣杆为圆柱体,所述的扣杆的一端与扣头的圆心位置固连,所述的扣杆的另一端与喷涂机本体固连,固连的位置位于进料口上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挡板的材料为不锈钢,且边缘平滑,所述的第二挡板的材料为PVC软质水晶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有益效果为:可以根据喷涂机所进物料的宽度设置本装置两侧的遮挡宽度,从而使得喷涂机入料口的不入料区域可以有效的被遮挡,大大减少了喷涂机内漆雾的外泄,增加了喷涂机漆雾的回收率的同时还降低了由于喷涂机漆雾外泄造成人身损害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中挂扣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进料口上沿;21-挂扣;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喷涂机进料口的遮挡装置,包括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和挂扣21,所述的挂扣21设置在进料口上沿1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为矩形,所述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上设置有与挂扣21相匹配的通孔,上述的第一挡板22与第二挡板23的宽度一致,第二挡板23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22的高度,所述的第二挡板23的两侧边固连有软磁铁,所述的挂扣21由扣头211和扣杆212组成,所述的扣头211为一扁平圆形,所述的扣杆212为圆柱体,所述的扣杆212的一端与扣头211的圆心位置固连,所述的扣杆212的另一端与喷涂机本体固连,固连的位置位于进料口上沿1的上方,所述的第一挡板22的材料为不锈钢,且边缘平滑,所述的第二挡板23的材料为PVC软质水晶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与挂扣21是活动连接,即需要将挂扣21下方区域封闭时,先通过第一挡板22上的通孔,将第一挡板22悬挂在挂扣21上,然后再将第二挡板23以同样的方法悬挂在第一挡板22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两个挂扣21,一块第一挡板22和一款第二挡板23组成为一个单元,设置在出料口上沿1上的挂扣21的个数为偶数个,设置的宽度与出料口上沿1的宽度匹配,每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公用两个挂扣21,挂扣21设置的密度应保证据上文之方法依次悬挂了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后,进料口无明显缝隙。第一挡板22的高度应保证其在悬挂后,最底端位于进料口纵向中心线位置正负3cm,第二挡板23的高度应保证其在悬挂后,最低端与喷涂机的进料轨道平齐,挂扣21的固定位置应在进料口上沿1上方15cm—20cm位置,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的宽度应控制在10cm—15cm。

一般情况下,在输送机组成的流水线运送及加工的物料运送至喷涂机前,会加装一对中装置,所以物料在喷涂机进料口进料时,处在输送机的中心位置,具体使用时,先根据输送机所运输物料的宽度确定进料口应保持通透的通过宽度,则可知进料口所需遮挡的两侧宽度,根据具体需要,在需遮挡的两侧宽度的挂扣21上依次悬挂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其余部分不悬挂任何挡板,由于第二挡板23为软质材料,由于流水线的运转方向是由喷涂机进料口向喷涂机出料口,第二挡板23会随着输送机的动作受到指向喷涂机内部的力,但是由于第一挡板22是硬质材料,同时挂扣21与喷涂机本体是固连关系且挂扣21设置的位置关系,当第一挡板22同时受到指向喷涂机内部的力后,会受到进料口上沿1的阻挡,该阻挡力指向输送机输送方向的反方向,此时第一挡板22可对第二挡板23起到阻挡作用。由于第二挡板23的两侧边固连有软磁铁,则每相邻两片第二挡板23在悬挂后会彼此贴合,更加优化了阻挡漆雾外泄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