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反清渣装置的反捞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194发布日期:2019-03-19 21:4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反清渣装置的反捞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捞格栅,尤其涉及一种带反清渣装置的反捞格栅。



背景技术:

格栅是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机械设备,根据使用功能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目前使用较多的粗格栅形式有反捞式、回转式、高链式和三索式。上述粗格栅在国内污水处理厂中都有使用,以反捞格栅居多。反捞格栅由于捞渣较为彻底,故障率低,因此应用较为广泛。反捞格栅主要由机架、牵引链、驱动装置、栅条、耙齿等组成,耙齿固定在链条上,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减速机及传动链带动牵引链沿导轨运行,耙齿在牵引链的带动下,从栅条的后部向下运行到栅条底部,经导轮后从栅条底部向上运行到栅条前部,耙齿在栅条前迎水面的位置插入固定栅条的间隙中,把栅条前拦截的污物提升带出水面,并随着牵引链运动到出渣口处自动翻转,污物自动卸载到格栅后的输送机或渣桶内,完成除污过程。但由于反捞格栅在运转时,耙齿上会带有一些较为柔软的物体、如塑料袋、线绳之类的会吸附在耙齿上,不易在出渣口自动掉落,会随耙齿运行再次进入水中,反复污染水源,会造成泵站堵塞,危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清除掉耙齿上污物,提高反捞格栅除污效率,保护下级泵站的一种带反清渣装置的反捞格栅。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牵引链、回转耙齿机构、倾斜设置在沟渠内的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有驱动牵引链回转的驱动变速系统,回转耙齿机构两端与牵引链连接,所述机架上端的下方设有反清渣装置,所述反清渣装置包括反清渣杆,所述反清渣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反清渣杆上设有若干反清渣齿,反清渣齿的齿端位于回转耙齿机构的耙齿内部且与耙齿交错设置,机架上部设有位于牵引链上方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包括空压机、气管和设置在气管端部的喷嘴,喷嘴背对回转耙齿机构的迎渣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清渣齿的上端倾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20°-4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压机上设有控制气管开合度的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清渣齿的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反捞格栅的机架上端下方增设反清渣装置,反清渣装置的反清渣齿能够对回转耙齿机构的耙齿进行反向清理,有效清扫掉耙齿上的污物,通过增设吹扫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扫耙齿上污物的效果,从而提高格栅的除污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更好保护下级泵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是牵引链、2是回转耙齿机构、3是机架、4是驱动变速系统、5是反清渣杆、6是连接板、7是反清渣齿、8是空压机、9是气管、10是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反清渣装置的反捞格栅,包括牵引链1、回转耙齿机构2、倾斜设置在沟渠内的机架3,所述机架3上端设有驱动牵引链1回转的驱动变速系统4,回转耙齿机构2两端与牵引链1连接,所述机架3上端的下方设有反清渣装置,所述反清渣装置包括反清渣杆5,所述反清渣杆5的两端通过连接板6与机架3固定连接,所述反清渣杆5上设有若干反清渣齿7,反清渣齿7的齿端位于回转耙齿机构2的耙齿内部且与耙齿交错设置,机架3上部设有位于牵引链1上方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包括空压机8、气管9和设置在气管9端部的喷嘴10,喷嘴10背对回转耙齿机构2的迎渣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清渣齿7的上端倾斜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20°-40°,便于反清理的杂物沿倾斜面落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压机8上设有控制气管9开合度的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清渣齿7的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