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9520发布日期:2019-08-21 00:4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过程中精确量取溶液时通常需要使用很多根不同规格的移液管,每根移液管在使用前都需要用所量取的试剂溶液润洗,这导致了药品试剂的浪费;移液管作为精确测量的容量仪器不允许在烘箱烘干,只能自然晾干,而每次量取溶液时所使用的移液管数量较多,这必然要求实验室购买及存放的大量的移液管,造成存储空间和经费的占用;此外,在移液管使用过程中需要用专门的支架放置,而移液管中残留试剂也容易外溢造成污染甚至危险;目前使用移液管量取溶液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仪器有移液管、烧杯、移液管支架、容量瓶等,这些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因此,希望能有一个多量程移液器,使用一根便可以精确地量取多量程溶液,同时移液管在放置时能防止试剂的外溢,兼具烧杯、移液管支架、容量瓶多种功能,使用安全方便、节约存储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且能防止移液管在放置时试剂外溢的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量程移液器、敞口容量瓶、蓄水槽和封口塞,所述多量程移液器为量出式仪器;多量程移液器的下端伸入可用作多量程移液器临时支架的敞口容量瓶中;所述封口塞设于多量程移液器的顶部,封口塞的口径大小与多量程移液器的上管口的口径大小适配,封口塞用于多量程移液器的上管口的密封;所述多量程移液器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各凸起从上至下等间距布置;最后一个凸起的底部与敞口容量瓶的瓶口相接触,且最后一个凸起的底部的直径与敞口容量瓶的瓶口口径大小适配;所述敞口容量瓶的瓶身置于蓄水槽的下部,敞口容量瓶的瓶身与蓄水槽的下部槽体内壁相接触,蓄水槽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开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卡扣,敞口容量瓶的瓶颈通过卡扣与蓄水槽上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的内壁相连。蓄水槽通过蓄水槽上部中心位置通孔内壁的卡扣和蓄水槽下部的槽体内壁分别固定敞口容量瓶的瓶颈和瓶身。

作为优选,多量程移液器的外壁从上到下刻有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20ml、30ml、40ml、50ml的刻度线。

作为优选,所述敞口容量瓶的容积为150ml。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的截面宜为倒U形。

作为优选,所述多量程移液器、敞口容量瓶、蓄水槽和封口塞均由无色透明玻璃制成,方便观察溶液界面位置及反应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多量程移液器中部的凸起优选为两个以上,以利于缩短仪器长度,方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多量程移液器的中部凸起为椭球形,方便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敞口容量瓶的瓶口设有一个连通外界大气的尖嘴。整个装置(即多量程移液器、敞口容量瓶、蓄水槽和封口塞的整体)组合成为一个反应控制器,利用封口塞来控制溶液滴加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多量程移液器的管口为经过磨砂处理的管口,敞口容量瓶的瓶口为经过磨砂处理的瓶口,所述封口塞为经过磨砂处理的封口塞,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密闭性更强(连通大气的敞口容量瓶的瓶口的尖嘴除外)。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槽内可装水,起到稳定敞口容量瓶和多量程移液器的作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根多量程移液器便可精确量取所需用量的溶液,不用清洗及润洗大批不同规格普通移液管。多量程移液器中部的椭球形凸起缩短了移液管的长度,方便使用及清洗。利用敞口容量瓶可精确定容150 ml溶液,还可临时存放多量程移液器,防止残余试剂外溢,起到移液管支架的作用。蓄水槽通过蓄水槽上部的卡扣和蓄水槽下部的槽体内壁分别固定敞口容量瓶的瓶颈和瓶身。蓄水槽内注入水后能增加槽体重量,稳定容量瓶及移液器,方便实验。封口塞与多量程移液器的管口大小适配,且均经磨砂处理,封口塞与多量程移液器管口的连接处密闭性更强。敞口容量瓶的瓶口设有尖嘴部分,兼具烧杯的功能。且敞口容量瓶利用瓶口的尖嘴部分连通外界大气,整个装置变成反应控制器,利用封口塞来控制移液管内溶液的滴落速度,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所有装置均采用无色玻璃材质,便于观察溶液界面位置及反应现象。

本实用新型具备多量程、兼具烧杯、移液管支架和容量瓶等多种功能,还能防止移液管在放置时试剂外溢,结构精巧,节约成本和空间,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多量程移液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敞口容量瓶瓶口尖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蓄水槽的主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蓄水槽的俯视图。

图中:1-封口塞,2-多量程移液器,3-卡扣,4-蓄水槽,5-敞口容量瓶,6-蓄水槽上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包括封口塞1、多量程移液器2、卡扣3、蓄水槽4和敞口容量瓶5,所有部件均由无色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封口塞1及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多量程移液器2的管口均经过磨砂处理。所述多量程移液器2为量出式仪器,多量程移液器的外壁从上到下刻有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20ml、30ml、40ml、50ml刻度线。多量程移液器2的下端伸入可用作多量程移液器临时支架的敞口容量瓶5中;所述封口塞1设于多量程移液器2的顶部,封口塞1的口径大小与多量程移液器2的上管口的口径大小适配,封口塞1用于多量程移液器2的上管口的密封;所述多量程移液器2的中部设有四个椭球形凸起,四个凸起从上至下等间距布置;最后一个凸起的底部与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相接触,且最后一个凸起的底部的直径与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口径大小适配,以利于能将所述多量程移液器2放置在所述敞口容量瓶5上;所述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设有一个连通外界大气的尖嘴;所述敞口容量瓶5的容积为150ml;所述敞口容量瓶5的瓶身置于蓄水槽4的下部,敞口容量瓶5的瓶身与蓄水槽4的下部槽体内壁相接触,蓄水槽4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开有通孔,通孔的内壁6设有卡扣3,敞口容量瓶5的瓶颈通过卡扣3与蓄水槽4上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内壁6相连。蓄水槽4通过蓄水槽4上部中心位置通孔内壁的卡扣3和蓄水槽4下部的槽体内壁分别固定敞口容量瓶5的瓶颈和瓶身。

卡扣3为现有成熟技术,如图4所示,卡扣的截面为环形,卡扣3的一端固定在蓄水槽4上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内壁6,卡扣3的另一端设有活动开口。敞口容量瓶5的瓶颈卡于卡扣3内。

本实施例中,蓄水槽4的截面为倒U形。

本实用新型作为多量程移液器使用时,量程有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20ml、30ml、40ml、50ml,一根移液管2即可精密量取不同量的溶液,椭球形凸起缩短了移液管2长度,且便于清洗和操作;敞口容量瓶5既可作为反应容器,也可作为多量程移液器2的支架;蓄水槽4通过蓄水槽4上部中心位置通孔内壁的卡扣3和蓄水槽4下部的槽体内壁分别固定敞口容量瓶5的瓶颈和瓶身。蓄水槽4内注入水后增加自身重量,能稳定敞口容量瓶5和多量程移液器2;当把多量程移液器2安放在敞口容量瓶5上时,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的尖嘴连通外界大气,可利用封口塞1控制多量程移液器2内溶液的滴落速度,形成一个反应控制器;整套装置采用无色玻璃材质制作,便于观察反应现象及液面高度,封口塞1及敞口容量瓶5的瓶口、多量程移液器2的管口均经过磨砂处理,密封性更强(连通大气的敞口容量瓶的瓶口尖嘴部分除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