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具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0310发布日期:2019-11-15 22:0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器具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加湿器或者扩香器的出雾口设置于机器的正面,或者侧面,或者顶面,出雾的方向只有一个,并且不可改变方向,这样在不同场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不便。例如在狭长的过道中,如果机器的出雾口正对着过道的墙壁,从出雾口雾化的液体则会直接被墙壁阻挡,无法扩散至远处,造成加湿或者扩香的效果大打折扣,或者,在一个空旷的场所中,朝一个方向出雾也会造成空间内湿度或者扩香不均匀,效果不佳。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雾方向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具,包括用于存储待雾化液体的容器和盖于所述容器的盖体,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和盖体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收容雾化后的液体的雾化腔;所述盖体包括盖主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并用于雾化液体的雾化装置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盖主体不同侧面并且连通所述雾化腔的出雾管道,所述出雾管道的末端形成有出雾口,所述盖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塞于其中一个出雾口的密封塞。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道自与所述盖主体的结合处向所述出雾管道的末端朝上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道的中心轴与水平面成预设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道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出雾管道和第二出雾管道;其中,第一出雾管道贯穿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侧壁,第一出雾口设于所述第一出雾通道的末端并且露出于所述盖主体的侧表面,第二出雾管道贯穿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侧壁并且突出于所述盖主体的侧表面,所述第二出雾管道朝斜上方延伸预设长度,第二出雾口设于所述第二出雾管道的末端,所述第二出雾管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出雾管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盖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主体上用于与供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雾化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壳和设于所述雾化壳内部的雾化芯,所述雾化壳的顶部开有与所述进气管对接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雾化芯的内部连通,所述雾化芯的内底壁和所述雾化壳的内侧壁形成压力气腔,所述雾化芯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压力出气口,所述压力出气口与所述雾化壳的底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的外底面、所述雾化壳的内侧壁和所述雾化壳的内底壁形成压力液腔,所述压力出气口与所述压力液腔连通,所述雾化壳底部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压力液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雾化壳的底部偏心位置并且与所述压力液腔连通的第一接管和伸入至所述容器底部并且与所述第一接管对接的抽液管。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的纵截面为漏斗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具和与所述雾化器具连接的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具和雾化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在盖主体上设置至少两个出雾通道,使得液体在雾化后可从该两个出雾通道扩散,其出雾效率大大提升;其次,通过将出雾管道设置于盖主体的不同侧面,使得雾化后的液体从不同方向出雾,其扩散的效果更佳;最后,通过在出雾口设置密封塞,用户可根据雾化场所的实际空间形状选择性地将密封塞堵于其中一个出雾口上,以改变出雾的方向,使得出雾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具有上述雾化器具的雾化设备出雾效率高,可选择出雾方向,增加扩散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具的立体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具的剖视图;图4是图3“a”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容器1上盖211雾化芯222盖体2下盖212进气口2211液面3第一出雾管道231压力气腔5盖主体21第一出雾口241压力出气口2221雾化腔4第二出雾管道232压力液腔6雾化装置22第二出雾口242出液口2212出雾管道23进气管26密封环2222出雾口24进气接头261第一接管223密封塞25雾化壳221抽液管2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具。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具,用于雾化液体,并且将雾化后的液体扩散,以达到加湿或者扩香的效果,其包括容器1和盖于容器1的盖体2,容器1用于存储待雾化的液体,容器1的内部空间和盖体2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收容雾化后液体的雾化腔4,在装满液体后,雾化腔4位于在液面4之上;盖体2包括盖主体21、与雾化腔4连通的用于雾化液体的雾化装置22和至少两个设置于盖主体21不同侧面并且连通雾化腔4的出雾管道23,出雾管道23的末端形成有出雾口24,盖体2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选择性地塞于出雾口24的密封塞25。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首先,在盖主体21上设置至少两个出雾通道23,使得液体在雾化后可从该两个出雾通道23扩散,其出雾效率大大提升;其次,通过将出雾管道23设置于盖主体21的不同侧面,使得雾化后的液体从不同方向出雾,其扩散的效果更佳;最后通过在出雾口24设置密封塞25,用户可根据雾化场所的实际空间的形状选择性地将密封塞25堵于其中一个出雾口24上,这样,雾化后的液体就从另外一个方向的出雾口24中送出,以改变出雾的方向,使得出雾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具体地,盖主体21包括上盖211和与上盖211扣合的下盖212,下盖212盖于容器1上,采用螺纹固定方式或者扣合固定方式,上盖211和下盖212之间形成收容雾化装置22的空间,并且上盖211和下盖212之间周围设有密封圈,防止液体从上盖211和下盖212之间的缝隙溢出。通过将盖主体21分体式设计,用户可方便更换雾化装置22,只需将上盖211从下盖212分离,即可进行更换。具体地,出雾管道23朝上倾斜,将出雾管道23设置为朝上倾斜,使得雾化后的液体从出雾管道23出来朝斜上方向外扩散,由于重力作用,雾化后的液体始终会落回地面或者依附于墙壁上,该出雾管道23的结构可增加雾化后的液体在空中悬浮时间,将雾化后的液体送往更远处,增加扩散效果。细化地,出雾管道23的中心轴与水平面成预设倾斜角度。该预设倾斜角度出雾管道23可增加雾化后的液体的悬浮时间,并且将雾化后的液体送往更远处。优选地,预设角度为30°-45°。可选地,出雾管道23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出雾管道231和第二出雾管道232,其中,第一出雾管道231贯穿设置于盖主体21的侧壁,第一出雾口241设于第一出雾管道231的末端并且露出于盖主体21的侧表面,第二出雾管道232贯穿设置于盖主体21的侧壁并且突出于盖主体21的侧表面,第二出雾管道232朝斜上方延伸预设长度,第二出雾口242设于第二出雾管道232的末端,第二出雾管道232的长度大于第一出雾管道的长度。第二出雾管道232的长度较长,雾化后的液体通过该第二出雾管道232朝同一个方向送,扩散的距离较远,而第一出雾管道231的长度较短,雾化后的液体通过该第一出雾管道231后不易朝同一个方向送,其扩展面积大,用户可利用两个出雾管道23的不同特性和安装场所来选择不同出雾管道23的朝向,例如,在狭长空间内可选择第二出雾管道232出气,将雾化后的液体往空间的长度方向送,保证狭长空间的扩散效果;或者在面积比较大的空间内选择第一出雾管道231出气,提高扩散面积;又或者可同时选择两个出雾管道23出气,以将扩散的效率提高。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盖体2还包括设于盖主体21上用于与用于提供具有压力的空气的供气装置连接的进气管26,进气管26与雾化装置22连接。请再次参阅图2,进气管26连接有进气接头261,进气接头261与供气装置连接,供气装置将具有压力的空气,优选为高压空气,通过进气接头261注入至进气管26中,再进入雾化装置22中。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4,具体地,雾化装置22包括雾化壳221和设于雾化壳221内部的雾化芯222,雾化壳221的顶部开有与进气管26对接的进气口2211,进气口2211与雾化芯222的内部连通,雾化芯222的内底壁和雾化壳221的内侧壁形成压力气腔5,雾化芯222的底部中心开设有压力出气口2221。进入雾化装置22的高压空气在压力气腔5中积聚,再从压力出气口2221高速喷出,压力出气口2221与雾化壳221的底部连通,具有压力的空气高速喷出将存在于雾化壳221底部的液体雾化。细化地,雾化芯222的底面、雾化壳221的内侧壁和雾化壳221的内底壁形成压力液腔6,雾化壳221底部的中心开设有与压力液腔6连通的出液口2212,出液口2212与雾化腔4连通。压力液腔6存储有待雾化的液体。进一步地,雾化芯222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密封环2222,密封环2222在具有压力的空气快速通过时,会产生一个朝雾化壳221的压力,使得雾化芯222和雾化壳221两者紧贴,防止液体从或者高压空气从雾化芯222的外侧壁和雾化壳221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泄露。细化地,雾化芯222的纵截面为漏斗型。具有压力的空气从雾化芯222内部的顶面朝底面快速通过,通过将雾化芯222设置为漏斗型,可将具有压力的空气的流速再次提高,以增加压力,使得雾化的效果更佳。进一步地,雾化装置22还包括设于雾化壳221的底部偏心位置并且与压力液腔6连通的第一接管223和伸入至容器1底部并且与第一接管223对接的抽液管224。本实施例容器1中的液体雾化的过程如下: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第一、抽液:开启供气装置,将具有压力的空气注入雾化装置22中,具有压力的空气通过进气管26到达进气口2211,随即在压力气腔5中积聚,并且从压力出气口2221高速喷出,再经过压力液腔6从出液口2212喷出,对容器1中的液体造成压力,液体被迫从抽液管224内的底端向顶端流动,进而液体从抽液管224进入压力液腔6中;第二、雾化:具有压力的空气持续地从压力出气口2221朝压力液腔6喷出,迫使在抽液过程中进入压力液腔6的液体从出液口2212高速喷出,形成雾化后的液体;第三、出雾:出液口2212与雾化腔4连通,即,雾化后的液体进入雾化腔4内,随即从与雾化腔4连通的出雾通道扩散至外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具和与雾化器具连接的供气装置。具有上述雾化器具的雾化设备出雾效率高,可选择出雾方向,增加扩散面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