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2145发布日期:2019-07-27 11:2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领域、水文环境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过滤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把握对水质控制,必须对水样进行取样,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工业生产和化学分析仪取样等水质的前期处理都需要过滤操作。目前的过滤装置多种多样,但大部分过滤装置滤网安装部位结构复杂,导致过滤装置制作复杂,成本较高。过滤部位容易堵塞,取样容量减少,达不到取样要求,影响数据分析。后续拆卸维护困难,滤网更换频发,且维护周期短,耽误仪器取样进程,影响监测数据,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过滤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管,应用于不同水体的原位监测和便携监测设备中的过滤模块,包括滤管、滤网和分别连接在滤管两端的滤管接头和滤管头;滤管接头的另一端与软管连接,滤管头上设有流通孔,滤网安装在滤管头与滤管之间;流通孔、滤管头、滤管、滤管接头和软管连通形成过滤通路;取样时,滤管头浸没在取样液体中。

优选地,还包括压环;滤管头为圆筒状结构,上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槽,外螺纹的上部设有压环槽;滤网安装在滤管头上,压环压住滤网安装在压环槽上。采用这种结构后,滤网用压环压紧,套在滤管头上,滤网和压环位于滤管内,不影响整体外观,也易于拆卸安装。

优选地,滤管接头为圆筒状结构,下端外部设有外螺纹、内部设有倒漏斗形孔,上端内部设有软管连接头螺纹孔,外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一密封槽。采用这种结构后,倒漏斗形孔有利于滤水水样的气泡和空气排出,满足样品容量要求,减少抽样时间和检测分析时间。软管连接头螺纹孔用于螺纹连接软管。

优选地,滤管为圆环状结构,两端设有内螺纹,滤管的上端与滤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滤管的下端与滤管头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滤管接头和滤管头均与滤管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牢靠。

优选地,滤管两端的内螺纹底部均设有承托台。采用这种结构后,承托台和压环紧连,进一步固定滤网,防止滤网松动。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分别套设在滤管接头的密封槽和滤管头的密封槽处。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密封槽处可以选择性地加装密封圈,满足一定条件下密封要求。

优选地,滤管头的周向和底部均设有流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方便水流入过滤通路,提高取样速度。

优选地,流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5-5mm。采用这种结构后,利用孔径的大小过滤颗粒较大的杂物,避免杂物进入滤管头内积堵在滤网前端,导致过滤管堵塞的同时会给过滤网过大的压力进而加速过滤网的磨损。

优选地,滤管为由透明材质制成的透明的滤管。采用这种结构后,透明的滤管方便观测内部取样情况,清楚取样质量和滤网堵塞程度。

优选地,滤管、滤管接头和滤管头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滤管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采用这种结构后,有效提高过滤管的使用寿命。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过滤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易学,人人可以操作。尤其是对于滤网部位的安装结构设计和滤管头设计。

2.根据现有取样机构和仪器,使用环境特点,整体外观为圆柱形,外形与整个仪器协调合理,美观大方;方便仪器分析过滤取样。

3.取样管中空气、气泡能够有效排出:利用倒漏斗形孔结构,方便取样初期管部顶端的空气和气泡的吸出,缩短取样时间,满足取样容量。

4.滤网安装部位方便拆装,方便滤网清洗和拆卸更换,不影响整体过滤管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过滤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管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过滤管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管分解结构剖面图。

图5为滤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滤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滤管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和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为滤管接头,11为第一密封槽,12为软管连接头螺纹孔,13为倒漏斗孔,14为滤管接头底端面,2为滤管,21为上部承托台,22为下部承托台,3为压环,4为滤管头,41为流通孔,42为压环槽底端面,43为第二密封槽,44为压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过滤管,整体为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的过滤管便于竖立安装,利于重颗粒物体自行沉降,不影响取样分析。应用于不同水体的原位监测和便携监测设备中的过滤模块,包括滤管、滤网、压环、两个密封圈和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滤管两端的滤管接头和滤管头。

滤管头为圆筒状结构,上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槽,外螺纹的上部设有压环槽。压环为圆环形结构,滤网安装在滤管头上,压环压住滤网安装在压环槽上。滤网用压环压紧,套在滤管头上,滤网和压环位于滤管内,不影响整体外观,也易于拆卸安装。滤管头下端的周向和底部均设有流通孔,方便水流入过滤通路,提高取样速度。流通孔的孔径范围为0.5-5mm,利用孔径的大小过滤颗粒较大的杂物,避免杂物进入滤管头内积堵在滤网前端,导致过滤管堵塞的同时会给过滤网过大的压力进而加速过滤网的磨损。

滤管接头为圆筒状结构,下端外部设有外螺纹、内部设有倒漏斗形孔,上端内部设有软管连接头螺纹孔,软管连接头螺纹孔与软管连接,利用软管便于水样抽取,外螺纹的底部设有第一密封槽。倒漏斗形孔有利于滤水水样气泡和空气排出,满足样品容量,减少抽样时间和检测分析时间。软管连接头螺纹孔用于螺纹连接软管。两个密封圈分别套设在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处。在过滤管抽取水样水由下往上升时,气泡和空气通过倒漏斗形孔,能够排尽气泡和空气,缩短抽样时间,保证取样容量。

滤管为圆环状结构,两端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底部均设有承托台,分别为上部承托台和下部承托台,滤管的上端与滤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滤管的下端与滤管头通过螺纹连接。滤管接头和滤管头均与滤管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牢靠。利用下部承托台压紧压环,进一步固定滤网,防止滤网松动。

滤管、滤管接头和滤管头均由PVC制成,滤管由亚克力制成。透明的滤管方便观测内部取样情况,清楚取样质量和滤网堵塞程度。

流通孔、滤管头、滤管、滤管接头和软管连通形成过滤通路;取样时,滤管头浸没在取样液体中。水样通过流通孔流入滤管头,并依次进入滤管、滤管接头和软管,流向取样机构或仪器。

将装好的过滤管的滤管接头朝上,滤管头朝下,浸没在需要取样的液体中,液体通过流通孔进入滤管头下部空间,流通孔可以过滤掉大杂物,水样通过安装好的滤网进一步过滤水样,满足取样要求,进入滤管中;水样由下往上逐步进入滤管接头的倒漏斗形孔中,到达到倒漏斗形孔的尾段的时候,孔径变小,压力变大,促使空气、气泡通过倒漏斗形孔进入软管中抽空。此时抽样即可开始计算取样时间,控制取样容量,方便后续程序控制。

如需更换或清洗滤网,将过滤管从取样机构或仪器中取出,拆卸更换或者冲洗,方便简洁,操作时间短,随换随用,无需复杂操作。

除了上述实施例提及的方式外,针对密封性要求不高的使用情况可以不设置密封圈。还可以在滤管接头和滤管连接处安装滤网再做进一步过滤,满足过滤要求。这些变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