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3066发布日期:2019-04-23 20:5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占主要地位。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在农村,大部分农民配比农药采用传统手动配比方式,直接用瓶盖粗略量取农药倒入喷洒桶进行混合。此外,不少农民用户为了确保能将害虫彻底杀死,在配兑农药时往往使用大量的农药来达到灭杀效果。这一种配兑方式不仅加重了农作物和土地的农药残留,同时还污染了自然环境,更严重的还将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另外,若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话,在配兑农药时需要采用二次稀释法,农户在配兑时很容易出错,而且也很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包括水箱1、至少一个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母液桶15、汇总桶8和四通水管4,所述四通水管4的左支管设有第一压力泵2,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左支管末端放置在所述水箱1底部,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末端与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连接,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的底部通过第一输药管13与所述母液桶15连通,且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安装在所述母液桶15的上方,所述四通水管4的下支管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4,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下支管末端与所述母液桶15连通,所述母液桶15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16,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安装有第三电磁阀6和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安装在所述第三电磁阀6的右边,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末端与所述汇总桶8连通,所述汇总桶8内部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10和液位传感器9,所述汇总桶8的外表面标有水位刻度,所述母液桶15通过第二输药管12连接有第二压力泵11,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左端放置在所述母液桶15底部,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右端与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连通,且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右端放置在所述流量7计的左边。

优选的,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包括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和储药瓶506,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可根据药瓶的大小型号进行设定,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与所述储药瓶506通过螺纹旋转连接,便于卸载更换,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的上面设有瓶盖501,用于防尘和冲洗集药瓶5,所述储药瓶506的上面固定安装有漏药网505,便于农药流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所述漏药网505的中间设有三角锥504,用于戳破农药瓶口,所述漏药网505上面设有触点压板509。

优选的,所述三角锥504顶部设有一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利于快速戳破农药瓶口,所述三角锥504顶部设有通孔510,且所述通孔510的形状为圆形,所述三角锥504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503,所述喷头503与所述通孔510在同一纵线上,所述三角锥504的顶部通过铰链508固定连接有喷头盖板507,防止农药通过通孔510流入到四通水管4中,所述三角锥504的每个侧面是凹进去的圆弧或凹进去的尖角,便于农药快速流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所述三角锥504可插入到农药瓶内部。

优选的,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的形状是倒置的药瓶形状,所述储药瓶506的形状为正置的药瓶形状,且所述储药瓶的底部形状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末端穿过所述通孔510与所述喷头503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装置16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0是垂直式搅拌器、磁力搅拌器或自吸式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数量和所述第一输药管13数量均与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数量一致。

优选的,所述母液桶15和所述汇总桶8的底部均为圆弧状,便于将农药的抽取,避免浪费。

优选的,所述平台还包括cpu控制单元、显示屏、声光报警器、计时单元、计数单元和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声光报警器、所述计时单元、所述计数单元均与所述cp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压力泵给母液桶和汇总桶注入一定量的水,利用集药瓶中的三角锥将农药瓶口戳破,液体农药顺着三角锥的侧面流入到集药瓶中,再通过第一输药管流入到母液桶中,通过三角锥上的喷头对农药瓶进行清洗,再通过第二压力泵将母液桶中第一次稀释搅拌好的农药输送到汇总桶中进行第二次稀释,接着第一压力泵将水箱中的水注入到汇总桶中,当汇总桶中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汇总桶的液位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力泵停止工作,第二搅拌装置将汇总桶中的农药进行搅拌,完成液体农药的配兑,解决了传统手配农药的不足,使用智能化配兑提高了配兑的速度与精确度,使农民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更加安全,同时也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集药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水箱;2-第一压力泵;3-第一电磁阀;4-四通水管;5-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6-第三电磁阀;7-流量计;8-汇总桶;9-液位传感器;10-第二搅拌装置;11-第二压力泵;12-第二输药管;13-第一输药管;14-第二电磁阀;15-母液桶;16-第一搅拌装置;501-瓶盖;502-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3-喷头;504-三角锥;505-漏药网;506-储药瓶;507-喷头盖板;508-铰链;509-触点压板;5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体农药的配兑平台,包括水箱1、至少一个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母液桶15、汇总桶8和四通水管4,所述四通水管4的左支管设有第一压力泵2,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左支管末端放置在所述水箱1底部,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安装有第一电磁阀3,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末端与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连接,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的底部通过第一输药管13与所述母液桶15连通,且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安装在所述母液桶15的上方,所述四通水管4的下支管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4,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下支管末端与所述母液桶15连通,所述母液桶15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16,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安装有第三电磁阀6和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安装在所述第三电磁阀6的右边,且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末端与所述汇总桶8连通,所述汇总桶8内部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10和液位传感器9,所述汇总桶8的外表面标有水位刻度,所述母液桶15通过第二输药管12连接有第二压力泵11,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左端放置在所述母液桶15底部,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右端与所述四通水管4的右支管连通,且所述第二输药管12的右端放置在所述流量计7的左边。

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包括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和储药瓶506,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可根据药瓶的大小型号进行设定,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与所述储药瓶506通过螺纹旋转连接,便于卸载更换,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的上面设有瓶盖501,用于防尘和冲洗集药瓶,所述储药瓶506的上面固定安装有漏药网505,便于农药流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所述漏药网505的中间设有三角锥504,用于戳破农药瓶口,所述漏药网505上面设有触点压板509。

所述三角锥504顶部设有一斜面,且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利于快速戳破农药瓶口,所述三角锥504顶部设有通孔510,且所述通孔510的形状为圆形,所述三角锥504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503,所述喷头503与所述通孔510在同一纵线上,所述三角锥504的顶部通过铰链508固定连接有喷头盖板507,防止农药通过通孔510流入到四通水管4中,所述三角锥504的每个侧面是凹进去的圆弧或凹进去的尖角,便于农药快速流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所述三角锥504可插入到农药瓶内部。

所述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的形状是倒置的药瓶形状,所述储药瓶506的形状为正置的药瓶形状,且所述储药瓶506的底部形状为圆弧状。

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末端穿过所述通孔510与所述喷头503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16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10是垂直式搅拌器、磁力搅拌器或自吸式搅拌器。

所述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数量和所述第一输药管13数量均与所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数量一致。

所述母液桶15和所述汇总桶8的底部均为圆弧状,便于将农药的抽取,避免浪费。

所述平台还包括cpu控制单元、显示屏、声光报警器、计时单元和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声光报警器、所述计时单元均与所述cpu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实施例:

步骤1:分别给母液桶15和汇总桶8注入一定量的水;

步骤2:母液桶15中的第一搅拌装置16开始工作,对母液桶15中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3:将农药瓶插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使得液体农药流入到母液桶15中;

步骤4:冲洗农药瓶;

步骤5:重复步骤3和4,直至将所需的同一种液体农药都流入到母液桶15中,待3s-5s后,此时第一搅拌装置16停止工作,第二搅拌装置10开始工作,对汇总桶8中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6:将母液桶15中第一次稀释搅拌好的同一种农药全部输送到汇总桶8中;

步骤7:再次给母液桶15注入一定量的水,重复步骤2-6,直至将所需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农药全部输送到汇总桶8中;

步骤8:冲洗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和母液桶15,将母液桶15中的液体输送到汇总桶8中,重复冲洗,直至冲洗次数达到预设的值;

步骤9:将水箱1中的水注入到汇总桶8中,直至汇总桶8中的液位达到已设定的值,液体农药配兑完成。

所述步骤1中,接通电源,cpu控制单元工作,第一电磁阀3关闭,第二电磁阀14和第三电磁阀6打开,第一压力泵2转动,将水箱1中的水通过四通水管4分别注入到母液桶15和汇总桶8中,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待达到已设定时间时,第一压力泵2停止转动,第二电磁阀14和第三电磁阀6关闭,此时母液桶15和汇总桶8中均有一定量的水,用于液体农药的稀释。

所述步骤2中,母液桶15中注好水后,母液桶15中的第一搅拌装置16开始工作,在倒农药的整个过程中,第一搅拌装置16是一直处于搅拌的状态,目的是对母液桶15中的液体进行充分搅拌。

所述步骤3中,将装有液体农药的农药瓶插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的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中,当农药瓶口触发到触点压板509时,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储药瓶506上面的三角锥504将农药瓶的瓶口戳破,此时液体农药沿着三角锥504的侧面流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的储药瓶506中,液体农药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输药管13流入到母液桶15中。

所述步骤4中,当计时单元记录的时间达到已设定的时间时,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提示操作者农药瓶中的液体农药已经流完,此时第一电磁阀3打开,第一压力泵2开始工作,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开始工作,水箱1中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进入到农药瓶中,由于压力的作用,三角锥504上的喷头盖板507被水冲开,水箱1中的水通过喷头503对农药瓶进行冲洗,当计时单元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力泵2停止工作,此时完成一次冲洗,计数单元计数一次,待3s-5s后,第一压力泵2开启,对农药瓶进行下一次冲洗,当计数单元达到设定值时,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更换农药。

所述步骤6中,第二压力泵11开始工作,第二搅拌装置10开启,计时单元开始计时,母液桶15中第一次稀释搅拌好的液体农药在第二压力泵11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输药管12输送到汇总桶8中进行第二次稀释,待计时单元达到设定的时间时,第二压力泵11停止工作,此时可以通过流量计7查看到液体农药的计量。

所述步骤7中,待3s-5s后,第一电磁阀3和第三电磁阀6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压力泵2转动,将水箱1中的水通过四通水管4分别注入到母液桶15和汇总桶8中,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待达到已设定时间时,第一压力泵2停止转动,第二电磁阀14关闭,此时母液桶15注入了一定量的水,用于第二种液体农药的第一次稀释,接着重复步骤2-6,直至将所需的不同种类的液体农药全部输送到汇总桶8中。

所述步骤8中,将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上的农药瓶拿走,并将可更换的药瓶固定装置502上的瓶盖501盖上,待2s-4s后,第一电磁阀3打开,第一压力泵2工作,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开始工作,水箱1中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四通水管4的上支管进入到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中,由于压力的作用,三角锥504上的喷头盖板507被水冲开,水箱1中的水通过喷头503对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进行冲洗,冲洗的水再通过第一输药管13进入到母液桶15中,当计时单元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力泵2停止工作,第二压力泵11工作,此时母液桶15中的液体通过第二输液管12输送到汇总桶中,此时完成一次冲洗,计数单元计数一次,待10s-15s后,第一压力泵2开启,对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和母液桶15进行下一次冲洗,当计数单元达到设定值时,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第一压力泵2和第二压力泵11停止工作,此时完成了对可戳破药瓶密封口的集药瓶5和母液桶15的冲洗工作。

所述步骤9中,由于二次稀释的液体农药中的水很少,配兑农药的浓度达不到所需的浓度,因此汇总桶8中需要继续加水;待2s-3s后,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14关闭,第三电磁阀6打开,第一压力泵2开始工作,水箱1中的水在第一压力泵2的作用下经过四通水管4输送到汇总桶8中,此时第二搅拌装置10继续搅拌汇总桶8中的液体,当汇总桶8中的液位传感器9检测的液位值达到已设定的值时,第一压力泵2停止工作,第三电磁阀关闭6,第二搅拌装置10停止搅拌液体,此时完成了液体农药的配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