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及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91719发布日期:2019-05-31 20:2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及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喷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及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



背景技术:

喷胶机是现代工业中新兴的自动化设备,可对不同尺寸和不同形状的产品进行喷胶。喷胶机的使用性能主要有喷涂形状可调、胶量大小可调、供胶回吸量可调、可对不同粘性的胶水进行喷涂、喷胶室易于清洗等要求。大多应用于皮具、手袋、箱包、玩具、包装等行业。

传统的喷胶机结构简单,特别是定位结构,仅面向常规的规则结构,且无法控制喷胶区域,喷胶效果无法自动化控制,产品合格无法自动化判别,从而无法真正实现自动化喷胶;另一方面,喷胶为连续生产的过程,胶嘴处易粘附剩余胶,在进行下一工件喷胶时,胶嘴处剩余的胶极易粘结其他杂质,导致胶体中带入其他杂物,影响喷胶质量。

对此,急需对现有的喷胶定位结构与喷胶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二次定位的方式,精确定位喷胶区域,保证喷胶质量。

本发明提供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本体;所述定位件本体包括定位基板;所述定位基板外表面贴合待喷胶工件内表面,用于待喷胶工件进行二次定位;所述定位基板上设有贯穿的通槽,定位基板贴合待喷胶工件后,形成待喷胶区域;所述定位基板内表面上设有第一下陷;所述第一下陷从靠近定位基板外边沿侧向通槽下陷,喷胶胶嘴顺所述第一下陷下陷方向喷入液态胶。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本体还包括第一挡部,用于覆盖部分待喷胶区域;所述第一挡部向两侧延伸并连接所述定位基板,将所述待喷胶区域分割为两部分。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本体还包括第二挡部,用于覆盖部分待喷胶区域;所述第二挡部与所述第一挡部连接,所述第二挡部与所述第一挡部共同将所述待喷胶区域分割为两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部为柱状结构,靠近待喷胶工件端的柱体的面积小于等于远离待喷胶工件端的柱体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本体还包括第二下陷;所述第二下陷的下陷幅度大于所述第一下陷幅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本体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定位基板连接,并突出所述定位基板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本体还包括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延伸出定位基板,形成用于定位的平面。

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待喷胶工件安装于喷胶载台上,待喷胶工件上配置有定位件本体对待喷胶工件的待喷胶区域进行二次定位;

喷胶组件对待喷胶区域进行喷胶,液态胶体顺第一下陷填入待喷胶区域;

视觉检测装置对待喷胶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并根据采集的图像判别是否合格,若合格,则喷胶完成。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每次喷胶组件的喷胶胶嘴喷胶前,通过机械臂组件驱动,以使得喷胶胶嘴移动至定位校准组件进行校准。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每次喷胶组件的喷胶胶嘴喷胶结束后,通过机械臂组件驱动,以使得喷胶胶嘴移动至胶嘴清洁组件处进行清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包括定位件本体;定位件本体包括定位基板;定位基板外表面贴合待喷胶工件内表面,用于待喷胶工件进行二次定位;定位基板上设有贯穿的通槽,定位基板贴合待喷胶工件后,形成待喷胶区域;定位基板内表面上设有第一下陷;第一下陷从靠近定位基板外边沿侧向通槽下陷,喷胶胶嘴顺第一下陷下陷方向喷入液态胶。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本发明采用二次定位的方式,精确定位喷胶区域,保证喷胶质量。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化喷胶领域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俯视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的定位载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定位校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喷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定位载台20、清洁夹头21、清洁定位孔22、定位校准孔23、定位开关24、喷胶组件40、喷胶连接座41、喷胶胶嘴42、喷胶定位柱43、安装间隙44、视觉检测装置50、定位件本体60、定位基板61、握持部62、第一下陷63、待喷胶区域64、第一挡部65、第二挡部66、定位凸块67、第二下陷68、待喷胶工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用于喷胶的二次定位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定位件本体60;定位件本体60包括定位基板61;定位基板61外表面贴合待喷胶工件90内表面,用于待喷胶工件90进行二次定位;定位基板61上设有贯穿的通槽,定位基板61贴合待喷胶工件90后,形成待喷胶区域64;定位基板61内表面上设有第一下陷63;第一下陷63从靠近定位基板61外边沿侧向通槽下陷,喷胶胶嘴顺第一下陷63下陷方向喷入液态胶。由于液态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保证喷胶质量,不形成空鼓,喷胶方向保持一致,喷胶仅从第一下陷63侧注入,使胶仅按单一方向流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待喷胶区域64并非完全的单一连通区域,定位件本体60还包括第一挡部65,用于覆盖部分待喷胶区域64;第一挡部65向两侧延伸并连接定位基板61,将待喷胶区域64分割为两部分。应当理解,图中所示仅为两部分待喷胶区域64,但不能因此限定待喷胶区域64的范围,待喷胶区域64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若干个形状不同的非连通区域。如图2所示,定位件本体60还包括第二挡部66,用于覆盖部分待喷胶区域64;第二挡部66与第一挡部65连接,第二挡部66与第一挡部65共同将待喷胶区域64分割为两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挡部65为柱状结构,靠近待喷胶工件90端的柱体的面积小于等于远离待喷胶工件90端的柱体的面积。同样地,第二挡部66也为柱状结构,靠近待喷胶工件90端的柱体的面积小于等于远离待喷胶工件90端的柱体的面积,使喷胶完成后,定位件本体60能便于脱离待喷胶工件90内表面,第一挡部65、第二挡部66在垂直待喷胶工件90内表面方向上的纵截面呈下窄上宽,拔模倾角0-8°,特别的,拔模倾角为5°时,即便于脱离又不至于摩擦面过大造成胶面形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保证待喷胶区域64内胶体流动性,如图1、图2所示,定位件本体60还包括第二下陷68;第二下陷68的下陷幅度大于第一下陷63幅度。由于第二下陷68的存在,待喷胶区域64内胶体顺一个方向顺利填满,同时第二下陷68较第一下陷63更陡峭,只需检测第二下陷68是否有残胶,即可判断是否喷胶完成,同时待喷胶区域64填满后不会从第二下陷68处溢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为方便定位件本体60的拾取与抓握,如图1所示,定位件本体60还包括握持部62;握持部62与定位基板61连接,并突出定位基板61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本体60还包括定位凸块67,定位凸块67延伸出定位基板61,形成用于定位的平面;通过定位凸块67实现快速定位。

如图3-7所示,待喷胶工件90初次定位通过定位载台20进行定位,基于二次定位的喷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喷胶工件90安装于喷胶载台上,待喷胶工件90上配置有定位件本体60对待喷胶工件90的待喷胶区域64进行二次定位;

s2、喷胶组件对待喷胶区域64进行喷胶,液态胶体顺第一下陷63填入待喷胶区域64;

s3、视觉检测装置50对待喷胶区域64进行图像采集,并根据采集的图像判别是否合格,若合格,则喷胶完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每次喷胶组件40的喷胶胶嘴42喷胶前,通过机械臂组件30驱动,以使得喷胶胶嘴42移动至定位校准组件进行校准。其中,如图7所示,喷胶组件40包括喷胶连接座41、喷胶胶嘴42、喷胶定位柱43、安装间隙44;安装间隙44用于便于安装喷胶定位柱43;喷胶定位柱43用于定位喷胶胶嘴42位置;如图6所示,定位校准组件包括定位校准孔23、定位开关24,定位开关24用于接触喷胶定位柱43并触发定位校准孔23定位,定位校准孔23用于校准喷胶胶嘴42。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每次喷胶组件的喷胶胶嘴喷胶结束后,通过机械臂组件30驱动,以使得喷胶胶嘴42移动至胶嘴清洁组件处进行清洁。其中,如图5所示,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夹头21、清洁定位孔22;清洁夹头21由向内收紧的弹性夹头与清洁部组成,清洁部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清洁的布、海绵、纱网、硅胶;弹性夹头收紧使清洁部包裹喷胶胶嘴42,擦除喷胶胶嘴42多余的残胶,确保下次喷胶时喷胶胶嘴42清洁。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