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6395发布日期:2019-07-06 11: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



背景技术:

喷淋塔又称为水洗塔或洗涤塔,喷淋塔主要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前端的净化;喷淋塔的工作原理是:废气由风管引入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混合,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层脱水除雾后排入大气后端处理设备;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其中,处理效率和除雾效果对整个废气处理项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有喷淋塔的主要原理都是通过逆流的方式,使气液充分混合以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但是气液混合效果与除雾效果成反比,气液混合和除雾的效率与相应产生阻力成正比,设备体积和设备成本也相应增加,致使工程项目设备选型洗涤和除雾效果、阻力、设备成本时非常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包括:循环水箱;气液融合吸收箱;所述循环水箱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液融合吸收箱,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顶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内部靠近顶端处焊接有气液分布板,所述气液分布板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均匀镶嵌有喷头,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与循环水箱接触面处焊接有网架,所述网架上方轴心位置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外围处套接有至少一层旋流层,所述网架中部焊接有锥形台,所述锥形台底端延伸在循环水箱内,所述锥形台靠近底端处外围的循环水箱上焊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网架上方摆放有洗涤球,所述洗涤球;

其中,所述旋流层与网架之间产生旋流层,用于在气液更有效的混合,增大其后续净化的程度。

其中,所述喷头呈圆形均匀排布,且喷头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

其中,包括:外延箱;所述循环水箱一侧一角处镶嵌有外延箱,所述外延箱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液体输入端贯穿外延箱上表面,所述水泵液体输出端外围贯穿外延箱上表面焊接有管道连接口。

其中,包括:管道;所述连接口内螺纹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靠近中部处通过三通接头分流,所述管道最顶端处插入气液融合吸收箱内下表面镶嵌有第一喷头,靠近所述管道中部处的一端下表面镶嵌有第二喷头,所述对应第二喷头处的管道处螺纹连接有控制阀门。

其中,包括:加药口;清理盖板;所述循环水箱一侧上方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清理盖板,所述清理盖板下方的循环水箱上镶嵌有加药口。

其中,包括:排污管;排污阀门;除水雾隔板;所述外延箱一侧镶嵌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分别贯穿外延箱一侧靠近顶端处与外延箱一侧底端,所述排污管靠近中部处焊接有三通管,所述外延箱一侧靠近底端处的排污管与三通管之间螺纹安装有排污阀门。

其中,包括:除雾脱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上表面另一测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下方的循环水箱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拆卸口,所述循环水箱内对应拆卸口处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雾脱水箱。

其中,所述管道中部处一端贯穿循环水箱插入除雾脱水箱与出风口之间的空隙,所述管道顶端贯穿气液融合吸收箱插入进风口与喷头之间的空隙。

其中,包括:防水雾隔板;所述漏斗一侧的循环水箱内焊接有除水雾隔板。

其中,所述除雾脱水箱内填充有除雾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气液以顺流向下进行,不受逆流设计中气体临界速度(液体雾化极限能力)的限制,利用动能使气液产生最极限的接触界面,高度混合。

2、漏斗与锥形台使气流在此层降速,利用液体、粉尘、颗粒物与气体密度差,使高度雾化的液体在旋流层的作用下撞击到锥形台和漏斗瞬间融合成向下的水流,液化流体、粉尘、颗粒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箱,旋流层能动作用使气体朝出风口和除雾脱水箱向上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水箱与气液融合吸收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泵与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循环水箱;2-气液融合吸收箱;3-进风口;4-外延箱;5-水泵;6-排污阀门;7-锥形台;8-漏斗;9-管道连接口;10-出口;11-加水口;12-清理盖板;13-网架;14-防水雾隔板;15-排污管;16-出风口;17-拆卸口;18-喷头;19-第一喷头;20-第二喷头;21-管道;22-除雾脱水箱;23-洗涤球;24-固定杆;25-气液分布板;26-旋流层;27-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高效洗涤净化和高效脱水除雾的喷淋塔技术方案,包括:循环水箱1;气液融合吸收箱2;除雾脱水箱22;加药口11;清理盖板12;

所述循环水箱1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液融合吸收箱2,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2顶端开设有进风口3,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2内部靠近顶端处焊接有气液分布板25,所述气液分布板25下表面靠近边缘处均匀镶嵌有喷头18,所述气液融合吸收箱2与循环水箱1接触面处焊接有网架13,所述网架13上方轴心位置焊接有固定杆24,所述固定杆24顶端外围处套接有至少一层旋流层26,所述网架13中部焊接有锥形台7,所述锥形台7底端延伸在循环水箱1内,所述锥形台7靠近底端处外围的循环水箱1上焊接有漏斗8,所述漏斗8底端开设有出口10,所述网架13上方摆放有洗涤球23,所述洗涤球23所述循环水箱1上表面另一测开设有出风口16。

所述出风口16下方的循环水箱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拆卸口17,所述循环水箱1内对应拆卸口17处通过螺栓安装有除雾脱水箱22,所述除雾脱水箱22内填充有除雾填料,所述管道21中部处一端贯穿循环水箱1插入除雾脱水箱15与出风口16之间的空隙,所述管道21顶端贯穿气液融合吸收箱2插入进风口3与喷头18之间的空隙,所述循环水箱1一侧上方处通过螺栓安装有清理盖板12,所述清理盖板12下方的循环水箱1上镶嵌有加药口11。

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喷头19均匀分布供水到气液分布板25,废气在风机动能作用下把分布板上的液体抽入喷头18,在喷头下方喷出来,高度雾化,产生最极限的接触界面,使气液固充分融合气液固充分融合而后经过旋流层26进行加速混合与液化成流体,而后经过下方的洗涤球23时水雾的进一步混合,而后液化的流体逐渐汇聚向下流动,此过程中气液继续向下流动,并且经过锥形台7和漏斗8时再次增大其碰撞液化的过程,完成此过程后完成了98%的水雾液化成流体,完成了处理的空气经过循环水箱时,从进入一侧的防雾脱水箱22内进行除雾脱水处理。

其中,所述旋流层26与网架13之间产生旋流层,用于在气液更有效的混合,增大其后续净化的程度,所述喷头18呈圆形均匀排布,且喷头18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

本发明还包括:外延箱4;排污管15;排污阀门6;除水雾隔板14;防水雾隔板14;管道21;

所述循环水箱1一侧一角处镶嵌有外延箱4,所述外延箱4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液体输入端贯穿外延箱4上表面,所述水泵5液体输出端外围贯穿外延箱4上表面焊接有管道连接口9,所述外延箱4一侧镶嵌有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分别贯穿外延箱4一侧靠近顶端处与外延箱4一侧底端,所述排污管15靠近中部处焊接有三通管,所述外延箱4一侧靠近底端处的排污管15与三通管之间螺纹安装有排污阀门6,所述漏斗8一侧的循环水箱1内焊接有除水雾隔板14。

所述连接口9内螺纹连接有管道21,所述管道21靠近中部处通过三通接头分流,所述管道21最顶端处插入气液融合吸收箱2内下表面镶嵌有第一喷头19,靠近所述管道21中部处的一端下表面镶嵌有第二喷头20,所述对应第二喷头20处的管道处螺纹连接有控制阀门27。

其中,水泵5抽出的水经过控制阀门27进行抽水,在设备不运行处理废气时定时开启对除雾脱水层22进行清洗,防止除雾脱水层22内的填料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第一喷头19用于对喷头18进行供水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废气自外部风机吹入气液融合吸收箱2内后,经过水泵5抽水由第一喷头19均匀分布供水到气液分布板25,废气在风机动能作用下把分布板上的液体抽入喷头18,在喷头下方喷出来,高度雾化,产生最极限的接触界面,使气液固充分融合,而后经过旋流层26,并且加速水雾与空气中粉尘颗粒等物质混合与水雾液化成流体,而后经过下方的洗涤球23时水雾进一步混合,而后液化的流体逐渐汇聚向下流动,此过程中水雾继续向下流动,并且经过锥形台7漏斗8时再次增大其碰撞液化成流体的过程,完成此过程后完成了98%的水雾液化成流体,完成处理的不含水雾漆雾粉尘微粒等杂质的废气经过循环水箱后,进入一侧的防雾脱水箱22内进行除雾脱水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