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机及其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1239发布日期:2019-08-03 12: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制浆机及其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用原料的制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浆机及其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制浆设备,是在制浆容器内完成制浆的,这里的制浆即将固体物料细碎,使其在液体物料中成为乳化状态,当制浆完成后,通常是通过倾倒的方式将制浆容器内的浆料倒出,但这样对于在大型商场、酒店等公用场所以及使用量大的地方是非常不方便的,需要有专门的人负责倒浆料给客户,且容易增大受污染的风险,为此采用了在制浆容器上接一根输送浆料的管道,同时在管道上设置阀门,这样用户也可以自己完成倒浆的操作,且不受污染,但是仍存在制浆容器内会粘滞很多剩余的浆料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这些粘滞的浆料若是不及时清洗,会和后面制出的浆料混合,不仅产生口感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浆料的卫生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减少粘滞在乳化装置中的浆料剩余量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制浆容器内的浆料在倒出后,仍有较多的浆料粘滞在容器内的问题的制浆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与制浆容器的进口端相通,包括进料筒,其特征在于:进料筒内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一出气口,进气管上的靠近制浆容器的一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筒盖,筒盖与进料筒之间设有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筒盖内设有容纳气体的第一气腔室,第一气腔室上的靠近制浆容器一侧与制浆容器内连通,本进料结构还包括设在进气管上的挡气件,该挡气件在排浆时用于阻挡从进气管内流出的气体中的一部分从第一气腔室内流出以使第一气腔室内的未流出的气体能推动筒盖、并使筒盖与进料筒上的靠近制浆容器的筒口紧配合以阻止制浆容器内的浆料逆流入进料筒,该第一出气口设在该进气管上的筒盖和挡气件之间的部位上。在进料时,进气管不通气体,此时物料通过筒盖与进料筒之间设有的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进入制浆容器内,待制浆完成时,进气管内通入气体,气体从第一出气口排出进入第一气腔室内,产生的气压一边推动筒盖与进料筒的筒口紧配合,而一部分从第一气腔室流出的气体产生的气压将制浆容器内的浆料从制浆容器的出口端压出,以减少粘滞在制浆容器内的浆液。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筒盖上靠近进料筒的一端径向向内设有与进料筒上与其对应的筒口的外圈形抵靠台,进料筒内侧径向向内设有与外圈形抵靠台相配合的内圈形抵靠台。增强了筒盖与进料筒在紧配合时密封性好。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进气管上套设有将排浆后的筒盖复位的复位簧。便于在排浆完成后,进气管停止充入气体时,筒盖与进料筒能再次分离,以留出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筒盖和进料筒之间设有套设于进气管上的盖密封件。提高了在第一出气口排气时,筒盖与进料筒紧配合后,该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在第一出气口流出气体且当筒盖与进料筒紧配合时,挡气件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气腔室内。挡气件位置的设置,可以减少对进气管充气时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的要求。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挡气件内设有第二气腔室,第二气腔室靠近筒盖的一侧与第一气腔室连通,在第一出气口流出气体且当筒盖与进料筒紧配合时,挡气件内的第二气腔室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气腔室内。挡气件的第二气腔室的设置增加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挡气件对与其作用的气体的反推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筒盖与进料筒紧配合的力度。

在上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挡气件的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与第一气腔室的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挡气件上开设有与第二气腔室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在第一出气口流出气体且当筒盖与进料筒紧配合时,该第二出气口的一部分露出于第一气腔室与制浆容器相通。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的挡气件和第一气腔室的设置,使得在筒盖滑向进料筒的筒口直到与其紧配合时的过程中,从第一出气口流出的气体少量的流入制浆容器内,只有当筒盖与进料筒的筒口紧配合时,才有一部分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流出,这样不仅减少了对进气流量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筒盖与进料筒之间进行紧配合所需的时间。

上述的制浆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浆机及其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的优点在于:在排浆时,通过往进气管充气,不仅实现筒盖与进料筒的筒口紧配合以达到密封效果,以防止在排浆时一部分浆料从进料筒逆流至外部,还实现将制浆容器内的浆料从制浆容器的出口端顺利排出,以减少粘滞在制浆容器内的浆液,以提高浆液的可饮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的主视示意结构图。

图2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筒2011、进气管2012、第一出气口2012a、筒盖2013、第一气腔室2013a、挡气件2014、第二气腔室2014a、第二出气口2014b、外圈形抵靠台2015a、内圈形抵靠台2015b、复位簧2016、盖密封件2017、物料进入区域20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本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与制浆容器的进口端相通,这里的制浆容器是指一个将制浆原料、水或其它饮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搅碎或研磨等细粉碎用的容器,包括进料筒2011,其特征在于:进料筒2011内设有进气管2012,进气管2012上设有用于排气的第一出气口2012a,进气管2012上的靠近制浆容器的一部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筒盖2013,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之间设有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2018,这里的物料既包括制浆用的固体料,如各种干豆料,也可以是切成小块状的果蔬,也包括制浆用的液体料,如饮用水、牛奶等饮料,筒盖2013内设有容纳气体的第一气腔室2013a,这里的气体一般用的是空气,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气体,第一气腔室2013a上的靠近制浆容器一侧与制浆容器内连通,本进料结构还包括设在进气管2012上的挡气件2014,这里的挡气件2014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在进气管2012上,也可以套设在进气管2012上与进气管2012滑动配合,该挡气件2014在排浆时用于阻挡从进气管2012内流出的气体中的一部分从第一气腔室2013a内流出以使第一气腔室2013a内的未流出的气体能推动筒盖2013、并使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上的靠近制浆容器的筒口紧配合以阻止制浆容器内的浆料逆流入进料筒2011,该挡气件2014在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时,其全部都位于第一气腔室2013a的外部,此时该挡气件2014与筒盖2013之间留有供第一气腔室2013a内的一部分气体排出至制浆容器的空隙。该第一出气口2012a设在该进气管2012上的筒盖2013和挡气件2014之间的部位上。在进料时,进气管2012不通气体,此时物料通过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之间设有的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2018进入制浆容器内,待制浆完成时,进气管2012内通入气体,气体从第一出气口2012a排出进入第一气腔室2013a内,产生的气压一边推动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的筒口紧配合,此时物料进入区域2018的空间被压制为零,物料不能再进入制浆容器内,而一部分从第一气腔室2013a流出的气体产生的气压将制浆容器内的浆料从制浆容器的出口端压出,以减少粘滞在制浆容器内的浆液。

另外地,筒盖2013上靠近进料筒2011的一端径向向内设有与进料筒2011上与其对应的筒口的外圈形抵靠台2015a,进料筒2011内侧径向向内设有与外圈形抵靠台2015a相配合的内圈形抵靠台2015b。增强了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在紧配合时密封性好。

另外地,进气管2012上套设有将排浆后的筒盖2013复位的复位簧2016。便于在排浆完成后,进气管2012停止充入气体时,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能再次分离,以留出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2018。

另外地,筒盖2013和进料筒2011之间设有套设于进气管2012上的盖密封件2017。提高了在第一出气口2012a排气时,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后,该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挡气件2014的位置不同,即第一出气口2012a流出气体且当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时,挡气件2014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气腔室2013a内,此时挡气件2014和第一气腔室2013a之间留有供第一气腔室2013a内的一部分气体排出至制浆容器的空隙。挡气件2014位置的设置,可以减少对进气管2012充气时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挡气件2014内设有第二气腔室2014a,第二气腔室2014a靠近筒盖2013的一侧与第一气腔室2013a连通,在第一出气口2012a流出气体且当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时,挡气件2014内的第二气腔室2014a始终有一部分位于第一气腔室2013a内。挡气件2014的第二气腔室2014a的设置增加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挡气件2014对与其作用的气体的反推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的力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挡气件2014的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与第一气腔室2013a的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挡气件2014上开设有与第二气腔室2014a连通的第二出气口2014b,在第一出气口2012a流出气体且当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紧配合时,该第二出气口2014b的一部分露出于第一气腔室2013a与制浆容器相通。横截面的大小与形状相适配的挡气件2014和第一气腔室2013a的设置,使得在筒盖2013滑向进料筒2011的筒口直到与其紧配合时的过程中,从第一出气口2012a流出的气体少量的流入制浆容器内,只有当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的筒口紧配合时,才有一部分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014b流出,这样不仅减少了对进气流量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之间进行紧配合所需的时间。

本进料结构的工作原理:在进料时,进气管2012不通气体时,此时物料通过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之间设有的供物料流入制浆容器内的物料进入区域2018进入制浆容器内,待制浆完成时,进气管2012内通入气体,气体从第一出气口2012a排出进入第一气腔室2013a内,产生的气压一边推动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的筒口紧配合,以实现筒盖2013与进料筒2011的密封功能,此时物料进入区域2018的空间被压制为零,以防止在排浆时,制浆容器内的浆料通过物料进入区域2018从进料筒2011逆流出至外部,而一部分从第一气腔室2013a流出的气体产生的气压将制浆容器内的浆料从制浆容器的出口端压出,以减少粘滞在制浆容器内的浆液。

本制浆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实施例。

本制浆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制浆机中的具有排浆功能的进料结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进料筒2011、进气管2012、第一出气口2012a、筒盖2013、第一气腔室2013a、挡气件2014、第二气腔室2014a、第二出气口2014b、外圈形抵靠台2015a、内圈形抵靠台2015b、复位簧2016、盖密封件2017、物料进入区域20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