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催化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7864发布日期:2019-09-21 01:2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催化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牛磺酸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牛磺酸是一种氨基磺酸,由大多数哺乳动物均能自然产生,是人体和动物营养的重要成分。因此,牛磺酸常被添加到各种食品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能量饮料和宠物食品。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上大部分的牛磺酸均采用上世纪三十年代报道的环氧乙烷法合成牛磺酸的工艺(例如DE612994C、 DE593968C、US1932907和US1999614)进行化学法合成得到。

该工艺包含三个反应步骤:

1、羟化反应

2、氨解反应

3、中和反应

但在此工艺的氨解反应工序中,羟乙基磺酸钠除了生成牛磺酸钠之外,还会产生少量的副产物N,N-二氨基乙磺酸钠(DD26023),并且在高温高压下,羟乙基磺酸钠还不能完全转化成牛磺酸钠,未反应完的羟乙基磺酸钠仍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牛磺酸母液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催化剂和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方法,可显著降低氨的用量,并且提高牛磺酸的产率及纯度,从而显著降低制备成本。

在制备牛磺酸的氨解步骤中加入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结构与N,N-二氨基乙磺酸钠相似,在氨解反应中,加入此催化剂,可显著提高氨解收率、抑制杂质产生、减少氨的用量;且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本身具有廉价易得、物理性质稳定、容易与产物分离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的制备牛磺酸的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收率高,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催化剂的使用不影响产品质量,所制得的牛磺酸纯度可高达98%以上。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或其盐:

其中,R1、R2独自的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苄基、巯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氨基、酰氨基、酰亚氨基、氰基、醛基、羰基、羧基、磺酸基、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基团中涉及的碳链为C1-C40的直链或支链;

优选地:所述烷基是指C1-C18(优选C1-C12,更优选C1-C6) 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基,尤其优选所述烷基选自甲基、乙基、1-丙基或正丙基(“n-Pr”)、2-丙基或异丙基(“i-Pr”)、1-丁基或正丁基 (“n-Bu”)、2-甲基-1-丙基或异丁基(“i-Bu”)、1-甲基丙基或仲丁基 (“s-Bu”)、1,1-二甲基乙基或叔丁基(“t-Bu”));

所述烯基选自包含至少一个C=C双键和2至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烯基,优选包含至少一个C=C双键和2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烯基,更优选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

所述炔基选自包含至少一个C≡C三键和2至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优选包含至少一个C≡C三键和2至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更优选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

所述烷氧基选自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

所述硫醚基选自甲硫醚基、二甲硫醚基、乙硫醚基;

所述芳基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是指苯环上至少一个氢被选自其同位素、卤素、氰基、硝基、羧基、酯基、未被取代或被1~3个氟原子取代的甲硫基、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所述烷基或烷氧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氢任选被卤素取代)的取代基取代,优选所述取代苯环选自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硝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溴苯基、3-氟苯基、3-氯苯基、 4-三氟甲氧基苯基、4-氰基苯基、2-氟苯基、2-氯苯基、2-三氟甲氧基苯基、3,5-二氟苯基、3,5-二氯苯基、2,4-二氟苯基、2,4-二氯苯基、 2,5-二氯苯基、2,5-二氟苯基、3-氯-4氟苯基、3,4-二氟苯基、3-氯-5- 三氟甲基苯基或3,4,5-三氟苯基;

所述杂芳基选自至少包含一个杂原子的5至7元的单环芳香环或8元至12元的双环芳香环,所述杂原子选自N,O或S,其余为碳;优选所述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噻吩基、吲哚基、苯并呋喃基;

所述酰氨基选自由C1-C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的酰氨基,优选甲酰胺、乙酰胺;

所述酰亚氨基选自由C1-C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的酰亚氨基,优选甲酰亚胺、乙酰亚胺;

所述羰基选自烷氧基羰基,优选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和丁氧基羰基;

所述酯基选自由C1-C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取代的酯基或芳基酯基或羧酸酯基,优选甲酰氧基、乙酰氧基、异丙基酰氧基、正丙基酰氧基、烯丙基酰氧基、环丙基酰氧基、正丁基酰氧基、异丁基酰氧基、仲丁基酰氧基、叔丁基酰氧基、正戊基酰氧基、异戊基酰氧基、正己基酰氧基、异己基酰氧基;所述芳基酯基包括苯基酰氧基、甲苯基酰氧基的任一种;所述羧酸酯基选自乙酯基、甲酯基、正丙基酯基、异丙基酯基、正丁基酯基、仲丁基酯基和正己基酯基。

X选自H、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其中,优选第一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锂,钠或钾;第二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镁,钙或钡。

作为尤其优选的方案,本发明提出了如下四类结构或其盐,见通式II-通式V:

上述通式II结构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20 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或烷氧基,优选地,R3和R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更优选R3和 R4均为氢或甲基。

X选自H、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其中,优选第一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锂,钠或钾;第二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镁,钙或钡。

此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效果好易于分离的优势。

上述通式II所示催化剂,优选为

其中,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优选地,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12的饱和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8-12的饱和烷基。

X选自H、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其中,优选第一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锂,钠或钾;第二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镁,钙或钡。

此类催化剂具有溶解性好,易于分离的优势。

上述通式III所示催化剂,优选为或

其中,R7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或烷氧基,优选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更优选为氢或甲基。X选自H、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其中,优选第一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锂,钠或钾;第二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镁,钙或钡。

此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效果好,易于分离,产物产量高的优势。

上述通式IV所示催化剂,优选为

其中,R8选自氢或碳原子数为1-18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X选自H、第一主族或第二主族金属元素,优选为H;

优选地,R8选自选自碳原子数为1-12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优选为甲基、乙基或十二烷基,此类催化剂具有溶解性好、催化效果好的优势。

上述通式V所示催化剂,优选为N-十二烷基-N,N-二乙磺酸胺。

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优选地,所述盐为钠盐;更优选N,N- 二取代苄基氨基乙磺酸钠、N,N-二烷基氨基乙磺酸钠、N-取代苄基 -N,N-二乙磺酸胺的钠盐、N-烷基-N,N-二乙磺酸胺的钠盐。

本发明首次提出将上述化合物作为制备牛磺酸的催化剂,所提供的催化剂具有与N,N-二氨基乙磺酸钠类似的仲胺结构,例如N,N-二取代苄基氨基乙磺酸、N,N-二取代氨基乙磺酸、N-取代苄基-N,N-二乙磺酸胺、N-烷基-N,N-二乙磺酸胺等。通过化学平衡原理,在氨解反应中抑制N,N-二氨基乙磺酸钠的形成,从源头上降低N,N-二氨基乙磺酸钠杂质含量,并使化学平衡反应向右移动,增加羟乙基磺酸钠的转化率,提高牛磺酸钠的产率。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在氨解过程中使用了上述催化剂。

加入该催化剂后,可从源头上降低N,N-二氨基乙磺酸钠杂质含量,增加羟乙基磺酸钠的转化率,提高牛磺酸钠的产率。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环氧乙烷与亚硫酸氢钠经羟化反应生成羟乙基磺酸钠;

S2,使羟乙基磺酸钠在上述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解;

S3,使氨解产物经中和反应制得高纯度牛磺酸。

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优选S2具体为:

将S1中得到的羟乙基磺酸钠与氨混合,加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得到反应溶液,高温高压下进行氨解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闪蒸从反应溶液中排出大量多余的氨,再通过蒸发,排出剩余的氨和过量的水,通过闪蒸和蒸发步骤排出的氨并作为氨解反应的原料再循环。

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优选S3具体为:

通过直接酸化法、离子交换法、电解/电渗法等方式,酸化S2中蒸发后得到的反应溶液,置换牛磺酸钠分子中的钠离子为氢离子;

通过结晶等方式,使牛磺酸与未反应完的羟乙基磺酸钠和催化剂通过固液分离得产物牛磺酸固体。

上述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试验中发现,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将最终得到的反应液进行分析检测后发现,溶液中除了含有牛磺酸钠、少量未反应完的羟乙基磺酸钠以及催化剂外,没有任何N,N-二氨基乙磺酸钠副产物。

本发明所述制备牛磺酸的方法中,作为原料的羟乙基磺酸钠可市售购得,或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可通过使环氧乙烷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得,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相对于所述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用量为0.1-15%;更优选为5-10%。在该用量下,具有催化效果良好、完全抑制杂质形成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氨与所述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比为0.1-50∶1;优选为6-8∶1(尤其优选8∶1)。在该摩尔比下,能够提高牛磺酸产率与质量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氨以氨水形式提供,所述氨水的浓度为20-35%,优选为25-35%。

优选地,所述氨解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1-40h;优选为1.5-2h。

优选地,直接酸化法中用的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还包括各种酸性气体及酸性高分子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离子交换法酸化法包括阳离子交换法、阴离子交换法、阴阳离子联合交换法;所述电解/电渗酸化法包括直接电解法、电渗析法、双极膜电渗析法。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过量的氨进行回收的步骤,即闪蒸和蒸发步骤中回收的氨能回收继续用于下一批的氨解反应。所述回收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未反应完的羟乙基磺酸钠和催化剂与牛磺酸进行分离的步骤。所述分离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进行,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牛磺酸的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收率高,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所制得的牛磺酸纯度可高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备牛磺酸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催化剂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牛磺酸的催化剂(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所述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牛磺酸(0.5mol,62.58g)与氢氧化钠(0.0125mol,5g)和苄醇 (3mol,324.18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小时后,自然冷却3小时以上,将反应液用浓硫酸中和然后酸化至中性,析出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过滤干燥,即得,收率为80%。1H NMR (DMSO-d6)δ:2.01(brs,1H),2.92(m,2H),3.51(m,2H),3.62(m,4H), 7.06-7.14(m,10H)ppm。

所述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施例2:催化剂N-苄基-N,N-二乙磺酸胺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牛磺酸的催化剂N-苄基-N,N-二乙磺酸胺,所述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苄胺(0.5mol,53.58mg)与氢氧化钠(0.0125mol,5g)和羟乙基磺酸钠(3mol,444.33mg)于1升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小时后,自然冷却3小时以上,将反应液用浓硫酸中和然后酸化至pH为2-3,析出N-苄基-N,N-二乙磺酸胺,过滤干燥,即得,收率为80%。1H NMR(DMSO-d6)δ:2.0(brs,2H),2.92(m,4H),3.35(m, 4H),3.62(m,2H),7.06-7.14(m,5H)。

所述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施例3: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不同的时间氨解反应的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时间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200mL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 mol,5g)和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0.05mol,23.09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不同的时间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1。

反应方程式如下:

表1:加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反应时间变化对氨解产物的影响(氨与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比为8)

实施例4: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不同的氨的用量下的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氨用量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不同量的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 (0.0125mol,5g)和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0.05mol,23.09g),于 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h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加入N,N-双十二烷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氨的用量对氨解产物的影响(反应时间为2小时)

实施例5: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不同反应时间的氨解反应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时间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200mL 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mol, 5g)和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0.05mol,15.26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不同的时间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3。

表3:加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反应时间变化对氨解产物的影响(氨与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比为8)

实施例6: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不同氨比例的氨解反应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氨与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比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不同量的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mol,5g)和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0.05mol, 15.26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h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加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后,氨与羟乙基磺酸钠摩尔比变化对氨解产物的影响(反应时间2h)。

结合表3和表4的数据可知,当以N,N-二苄基氨基乙磺酸作为催化剂时,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氨解反应条件为,控制氨和羟乙基磺酸钠的摩尔比为8,反应时间为2h,该条件下,可以最高效的得到高纯度牛磺酸。

实施例7:以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为催化剂,不同反应时间的氨解反应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入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时间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200mL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 mol,5g)和N-苄基-N,N-二乙磺酸胺(0.05mol,16.18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不同的时间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5。

表5:加入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作为催化剂后,反应时间变化,对氨解产物的影响

实施例8:以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为催化剂,不同氨比例的氨解反应结果

本实验例探究了加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作为催化剂后,在不同的氨用量下,对氨解反应的影响。本实验例具体为: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不同量的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 mol,5g)和N-苄基-N,N-二乙磺酸胺(0.05mol,16.18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h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反应液直接进行检查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结果见表6。

表6:加入N-苄基-N,N-二乙磺酸胺作为催化剂后,氨与羟乙基磺酸钠摩尔比变化,对氨解产物的影响(反应时间2h)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为两个小时,氨与羟乙基磺酸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8时,羟乙基磺酸钠的转化率已经可以达到 98%,再提高氨的比例,可使转化率提高到99%及以上,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最佳反应时间为2小时,最佳氨与羟乙基磺酸钠的物质量的比例为8。

实施例9:以N-甲基-N,N-二乙磺酸胺为催化剂,在最优条件下的催化结果

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200ml的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mol,5g)和N-甲基-N,N-二乙磺酸胺(0.05mol, 12.35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h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除去多余的氨后,检测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比,其中牛磺酸钠的含量为96%,羟乙基磺酸钠的含量为4%。

实施例10:以N-甲基-二牛磺酸钠为催化剂,在最优条件下的催化结果。

将羟乙基磺酸钠(0.5mol,74.06g)溶于200ml的30%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0.0125mol,5g)和N-甲基-二牛磺酸钠(0.05mol,14.55 g),于1L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加热至220℃,反应2h后,通入冷水终止反应,除去多余的氨后,检测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百分比,其中牛磺酸钠的含量为95%,羟乙基磺酸钠的含量为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 N,N-二取代氨基乙磺酸,其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其中,R1、R2独自的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苄基、巯基、硫醚基、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氨基、酰氨基、酰亚氨基、氰基、醛基、羰基、羧基、磺酸基、取代磺酸基、酯基中的一种。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度牛磺酸的方法,在制备牛磺酸的氨解步骤中加入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具有收率高、抑制杂质产生、减少氨的用量等作用;且催化剂本身具有廉价易得、物理性质稳定、容易与产物分离的优点。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收率高,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所制得的牛磺酸纯度可高达98%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