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2017发布日期:2020-02-22 03:1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将污水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循环使用,为我国的生产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水处理技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净化,使其可以继续使用,所以污水处理极为重要,然而污水处理设备工作一段时间后买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为了降低清理的劳动强度和清理时间,反冲洗技术应运而生。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农业灌溉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9224606a),该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的反冲洗过滤装置中设置隔离分压板以及水压减压盘,可缓解反冲洗过滤器内部的水压,防止内部元件损坏,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维护费用,降低了作业成本,间接提高了作业收入,但是其反冲洗效果不佳,反冲洗的作业效率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包括过滤罐,所述过滤罐的外侧的下端设置有一组支腿,且过滤罐的外侧的下端位于一组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第二排污管,所述过滤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管,且过滤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所述过滤罐的一端靠近进口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第一排污管,所述进口管的内侧靠近过滤罐的一端安装有进口阀门,所述出口管的内侧远离过滤罐的一端安装有出口阀门,所述过滤罐、出口管和进口管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反冲洗罐,所述反冲洗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弯管,且反冲洗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弯管,所述进水弯管的内侧靠近反冲洗罐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动阀,且进水弯管的内侧的下端安装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弯管的内侧靠近反冲洗罐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动阀,且出水弯管的外侧的上端靠近第一手动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进气管,所述出水弯管的外侧的下端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且出水弯管的内侧的下端安装有出水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冲洗罐包括反冲洗罐壳,所述反冲洗罐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冲洗进水口,且反冲洗罐壳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反冲洗罐盖,所述反冲洗罐壳的一端靠近反冲洗进水口的下侧开设有反冲洗排污嘴,所述反冲洗排污嘴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所述反冲洗罐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冲洗出水口,所述反冲洗罐壳和反冲洗罐盖的内侧共同安装有反冲洗滤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弯管的一侧的底端与进口管固定连接,且进水弯管的另一侧与反冲洗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弯管的一侧与反冲洗出水口固定连接,且出水弯管的另一侧的底端与出口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罐包括罐壳体,所述罐壳体的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一级过滤筒,且罐壳体的内部的另一端安装有二级过滤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壳体包括第一罐筒以及位于第一罐筒的一侧的第二罐筒,所述第一罐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罐盖,所述第二罐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罐盖,所述第一罐盖与第二罐盖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罐筒与第二罐筒的内侧壁靠近第一限位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罐筒的上端靠近第一罐筒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反冲洗喷管,且第二罐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一罐盖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过滤筒包括滤网,所述滤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定位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一侧,所述一级过滤筒与二级过滤筒和反冲洗滤筒的结构均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冲洗喷管的顶端与反冲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排污口的底端与第二排污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污口的一端与第一排污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反冲洗组件的反冲洗管和出水弯管可以分别对过滤罐内的一级过滤筒和二级过滤筒进行反冲洗作业,从而可以保证反冲洗的效果更佳,反冲洗作业更彻底,通过反冲洗罐的反冲洗滤筒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直接利用污水对过滤罐内的一级过滤筒和二级过滤筒进行反冲洗作业,进而使得反冲洗更便捷,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中反冲洗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中反冲洗罐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中过滤罐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中罐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中一级过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罐;11、罐壳体;111、第一罐筒;112、反冲洗喷管;113、第二罐筒;114、第二罐盖;115、第一限位环;116、第二限位环;117、第一罐盖;118、第一排污口;119、第二排污口;12、一级过滤筒;121、滤网;122、定位环;123、环形筒;13、二级过滤筒;2、第二排污管;3、支腿;4、出口阀门;5、出口管;6、反冲洗组件;61、反冲洗罐;611、反冲洗罐壳;612、反冲洗出水口;613、反冲洗罐盖;614、反冲洗滤筒;615、反冲洗排污嘴;616、螺纹堵头;617、反冲洗进水口;62、第一手动阀;63、进气管;64、出水弯管;65、出水阀门;66、反冲洗管;67、进水阀门;68、进水弯管;69、第二手动阀;7、进口管;8、进口阀门;9、第一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的反冲洗装置,包括过滤罐1,过滤罐1的外侧的下端设置有一组支腿3,过滤罐1的外侧的下端位于一组支腿3之间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第二排污管2,过滤罐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口管7,过滤罐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5,过滤罐1的一端靠近进口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第一排污管9,进口管7的内侧靠近过滤罐1的一端安装有进口阀门8,出口管5的内侧远离过滤罐1的一端安装有出口阀门4,过滤罐1、出口管5和进口管7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反冲洗组件6,反冲洗组件6包括反冲洗罐61,反冲洗罐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弯管68,反冲洗罐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弯管64,进水弯管68的内侧靠近反冲洗罐6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手动阀69,进水弯管68的内侧的下端安装有进水阀门67,出水弯管64的内侧靠近反冲洗罐6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手动阀62,出水弯管64的外侧的上端靠近第一手动阀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进气管63,出水弯管64的外侧的下端靠近进气管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66,出水弯管64的内侧的下端安装有出水阀门65。

在图3中:反冲洗罐61包括反冲洗罐壳611,反冲洗罐壳6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冲洗进水口617,反冲洗罐壳61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反冲洗罐盖613,反冲洗罐壳611的一端靠近反冲洗进水口617的下侧开设有反冲洗排污嘴615,反冲洗排污嘴61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616,反冲洗罐盖6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冲洗出水口612,反冲洗罐壳611和反冲洗罐盖613的内侧共同安装有反冲洗滤筒614,从而可以利用反冲洗滤筒614对污水进入过滤,进而可以直接利用过滤后的污水对过滤罐1内的一级过滤筒12和二级过滤筒13进行反冲洗作业。

在图1和图2中:进水弯管68的一侧的底端与进口管7固定连接,进水弯管68的另一侧与反冲洗进水口617固定连接,出水弯管64的一侧与反冲洗出水口612固定连接,出水弯管64的另一侧的底端与出口管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进口管7流入的污水,从进水弯管68内流向反冲洗罐6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通过出水弯管64流入到过滤罐1,对二级过滤筒13进行反冲洗作业。

在图4中:过滤罐1包括罐壳体11,罐壳体11的内部的一端安装有一级过滤筒12,罐壳体11的内部的另一端安装有二级过滤筒13,通过一级过滤筒12和二级过滤筒13可以对污水键分级过滤,从而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在图5中:罐壳体11包括第一罐筒111以及位于第一罐筒111的一侧的第二罐筒113,第一罐筒1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罐盖117,第二罐筒1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罐盖114,第一罐盖117与第二罐盖11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115,第一罐筒111与第二罐筒113的内侧壁靠近第一限位环1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16,第二罐筒113的上端靠近第一罐筒111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反冲洗喷管112,第二罐筒11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排污口119,第一罐盖117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排污口118,通过第一限位环115和第二限位环116相配合,可以分别对一级过滤筒12和二级过滤筒13进行固定,保证了水流对一级过滤筒12和二级过滤筒13冲击时的稳定性。

在图6中:一级过滤筒12包括滤网121,滤网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筒123,环形筒12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环122,从而可以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截留,保证液态水顺利流动。

在图5和图6中:两个定位环122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限位环115和第二限位环116的一侧,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限位环115和第二限位环116紧紧地夹住定位环122,保证一级过滤筒12不发生晃动,一级过滤筒12与二级过滤筒13和反冲洗滤筒614的结构均相同。

在图2和图5中:反冲洗喷管112的顶端与反冲洗管66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得过滤后的水对一级过滤筒12进行冲洗,第二排污口119的底端与第二排污管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二级过滤筒13内反冲洗出的杂质顺利地从第二排污管2排出,第一排污口118的一端与第一排污管9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一级过滤筒12内反冲洗出的杂质顺利地从第一排污管9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正常的污水处理中,进水阀门67、反冲洗管66、出水阀门65、进气管63、第一排污管9和第二排污管2均处于关闭状态,进口阀门8和出口阀门4处于开启状态,污水从进口管7流入,通过进口阀门8后,进入过滤罐1的内部,经过一级过滤筒12与二级过滤筒13过滤后,固体杂质被截留在一级过滤筒12与二级过滤筒13内,可以排放的中水从出口管5排出;

当一级过滤筒12与二级过滤筒13内的固体杂质达到一定的量后,关闭进口阀门8和出口阀门4,打开进水阀门67、反冲洗管66、出水阀门65、第二手动阀69、第一手动阀62、第一排污管9和第二排污管2,污水从进口管7流入后进入到进水弯管68内,再进入到反冲洗罐61内,污水经过反冲洗罐61内的反冲洗滤筒614过滤后,分别从出水弯管64和反冲洗管66流入到过滤罐1内,出水弯管64流入的中水直接对二级过滤筒13进行反冲洗,使得二级过滤筒13内截留的杂质被冲出,杂质再从第二排污管2排出,反冲洗管66流入的中水进入到反冲洗喷管112内,再从反冲洗喷管112内流出对一级过滤筒12内截留的杂质被冲出,杂质再从第一排污管9排出,必要时,可以打开进气管63,从进气管63内通过压缩空气,提高水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反冲洗的效果;

反冲洗结束后,打开进口阀门8、出水阀门65和第一手动阀62,逆时针拆下螺纹堵头616,关闭第一排污管9、第二排污管2、反冲洗管66、第二手动阀69和进水阀门67,通过进口管7流入的污水再次进入过滤罐1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中水从出水弯管64反向流入到反冲洗罐61内,对反冲洗罐61进行反向冲洗,使得反冲洗滤筒614内截留的杂质从反冲洗排污嘴615处排出,进而完成整个反冲洗作业。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