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煤颗粒成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4071发布日期:2020-02-22 03:2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褐煤颗粒成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煤颗粒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褐煤是一种土状煤,在褐煤燃烧的过程中,煤体流动性差、含水量高、热效率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成粒加工,以达到去除水分,提高流动性和热效率的目的。在成粒的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原料褐煤进行破碎,这样才能在成型更加致密,颗粒强度更好。而现有的破碎设备,成品粒度不均匀,破碎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采用物理破碎的方式,零部件减震效果不好,维修费用较高。同时现有的成型机,成粒效果不好,而且成型率低,成品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褐煤颗粒成型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筛分:土状褐煤与块状煤及块状煤矸石分离,得到褐煤原料;

b、破碎:利用褐煤破碎机将a步骤的褐煤原料进行破碎,得到褐煤粉末;

c、成型:利用褐煤成型机将b步骤制得的褐煤粉末制成粒径为4-10mm,长度为4-10mm的褐煤颗粒;

d、冷却除湿:将c步骤制得的褐煤颗粒在50-60℃烘干2-5小时,再通风晾晒10-12小时,即制得成品。

所述的褐煤破碎机,是由壳体1、转子和击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下开口的中空结构,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子,转子是由从动轴4锤架2和锤头7构成,壳体1的内部设有从动轴4,从动轴4通过皮带5由电机6驱动,所述的从动轴4上套有锤架2,锤架2上设有锤头7,锤头7为柱体、且顶部半径大于底部半径,锤头7的中下方设有环形侧翼16;壳体1的顶部设有前击板8和后击板9,前击板8与进料口3之间的距离小于后击板9与进料口3之间的距离,前击板8和后击板9的背部设有缓冲装置,前击板8和后击板9的板面上设有浪型板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进料口3的下方设有导料板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装置是由螺杆12、弹簧13和螺帽14构成,壳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柱15,螺杆12穿过固定柱15,螺杆12的顶部旋有螺帽14,螺杆12上套有弹簧13,螺杆12的底部连接了前击板8或后击板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锤架2与锤头7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褐煤成型机,是由主机17、传送机18和进料斗19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斗19的出料端连接传送机18的进料端,传送机18的出料端连接主机17的进料口20;所述的主机17是由腔体21、旋转轴22、压模23、压桶24和刮刀25构成,腔体21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结构,腔体21的底部设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压桶旋杆26和刮刀旋杆27,压桶旋杆26和刮刀旋杆27相互垂直,压桶旋杆26的两端设有压桶24,刮刀旋杆27的两端设有立杆,立杆上固定了刮刀环28,刮刀环28上设有刮刀25;腔体21的内部设有压模23,压模23上设有压孔29,压桶24的外沿与压模23的内壁相切,刮刀25的端部与压模23的外沿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孔29呈环形矩阵排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模23的厚度为40-6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孔29的内侧入口的半径大于外侧出口的半径。。

本发明的褐煤颗粒成型机,以环模快卸式的原理出发,同时结合压孔宽进严出的独特设计,以及压模外部刮刀与内部压桶的垂直同步旋转设计,在提高了成粒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成品的稳定性。同时其成品粒度均匀,其锤头设计和浪型板设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原料褐煤的破碎路径,破碎效果更好,同时前击板和后击板均设置缓冲装置,延长了前击板和后击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破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成粒机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成粒机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成粒机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褐煤颗粒成型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筛分:土状褐煤与块状煤及块状煤矸石分离,得到褐煤原料;

b、破碎:利用褐煤破碎机将a步骤的褐煤原料进行破碎,得到褐煤粉末;

c、成型:利用褐煤成型机将b步骤制得的褐煤粉末制成粒径为4-10mm,长度为4-10mm的褐煤颗粒;

d、冷却除湿:将c步骤制得的褐煤颗粒在50-60℃烘干2-5小时,再通风晾晒10-12小时,即制得成品。

所述的褐煤破碎机,是由壳体1、转子和击板构成,所述的壳体1为下开口的中空结构,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的下方设有导料板11,使褐煤原料能够直接落入锤头7的位置;壳体1的内部设有转子,转子是由从动轴4锤架2和锤头7构成,壳体1的内部设有从动轮4,从动轮4穿过壳体1、其两端分别位于壳体1的内侧与外侧,从动轴4的外侧通过皮带5由电机6驱动,所述的从动轴4的内侧上套有锤架2,锤架2上设有锤头7,所述锤架2与锤头7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原料的不同更换锤头7的尺寸;锤头7为柱体、且顶部半径大于底部半径,此设计使锤头7呈现头重脚轻的情况,这样能够增加锤头7的惯性,使锤头能够在接受动力的同时,更加流畅的旋转;锤头7的中下方设有环形侧翼16,环形翼16增大了原料褐煤与锤头7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原料褐煤的破碎几率,提高破碎效果;壳体1的顶部设有前击板8和后击板9,前击板8与进料口3之间的距离小于后击板9与进料口3之间的距离,即前击板8和后击板9一前一后,增加了被反弹的原料褐煤受到反击的几率,前击板8和后击板9的背部设有缓冲装置,前击板8和后击板9的板面上设有浪型板10,浪型板的表面为锯齿形设计,反弹时使原料褐煤遇到锯齿破碎性更好。

所述缓冲装置是由螺杆12、弹簧13和螺帽14构成,壳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柱15,螺杆12穿过固定柱15,螺杆12的顶部旋有螺帽14,螺杆12上套有弹簧13,螺杆12的底部连接了前击板8或后击板9,这样当前击板8或者后击板9受到冲击后,能够由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

工作时,电机6通过皮带5驱动转子的从动轴4旋转进入工作状态。原料煤经导料板11滑入壳体1内后,受到高速旋转的锤头7打击而破碎并飞向前反击板8或后反击板9,受到前反击板8或后反击板9的反击而再次破碎的煤炭,在反弹过程中被后续飞来的煤炭相互撞击而再次破碎。在这样终而复始的四个不同角度反击面的重复作用下,最终从转子的锤头7与反击板的间隙中落下,完成全部破碎过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褐煤颗粒成型机,是由主机17、传送机18和进料斗19构成,所述的进料斗19的出料端连接传送机17的进料端,传送机18的出料端连接主机17的进料口20;所述的主机17是由腔体21、旋转轴22、压模23、压桶24和刮刀25构成(如图4),腔体21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结构,腔体21的底部设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压桶旋杆26和刮刀旋杆27,压桶旋杆26和刮刀旋杆27相互垂直,压桶旋杆26的两端设有压桶24,刮刀旋杆27的两端设有立杆,立杆上固定了刮刀环28,刮刀环28上设有刮刀25,这样当旋转轴22旋转时,刮刀25和压桶24均为处于垂直方向,当压桶24把煤粉压实并压出压孔29时,刮刀25再在外侧将煤粒刮下;腔体21的内部设有压模23,压模23的厚度为40-60mm,同时可根据进料的速度和旋转轴22的旋转速度,对压粒的大小进行调节;压模23上设有压孔29,压孔29呈环形矩阵排列,所述压孔29的内侧入口的半径大于外侧出口的半径,这样压筒24进行压制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压实煤粒;压桶24的外沿与压模23的内壁相切,刮刀25的端部与压模23的外沿相抵。

经过破碎后粒度与质地均匀的褐煤原粉进入到进料斗19中,再通过喂旋转式传送机18进入主机17的腔体21,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得煤粉不断地圆周运动附着在压模23的内壁面上,形成均匀的环形料层,通过压筒24对附着的煤粉不停的旋转挤压,使其强行进入压孔29中成型,并不断地向外挤出,通过调节进料的速度和旋转轴22的旋转速度,调节切刀进行切割成需要的长度,切割的煤粒由下方出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