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1271发布日期:2019-11-25 22:3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属于次品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次品液是质量比标准产品稍差的产品,制造得不完美的东西,有瑕疵的液体,无法投入到市场中进行售卖,次品液需要通过循环复用设备储存,进行回收再利用,将生产出的次品液整合,并按比例加入新业的生产过程中,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次品液进行多方位搅拌,底部容易造成沉淀,排出的液体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以解决无法对次品液进行多方位搅拌,底部容易造成沉淀,排出的液体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包括箱体、箱盖、控制器、电源接口、搅拌装置、计量泵、调节钮、出液口、进液口和连接管,所述箱体顶端面右前端与箱盖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前端面三分之二处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箱体前端面右下端通过螺栓与电源接口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右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箱体右端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右端中部与调节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计量泵前部顶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计量泵前部底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底端内侧与连接管顶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管底部右端与箱体右端面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搅拌装置由第一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第一搅拌叶、第一转动座、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三转动杆、第二搅拌叶、旋钮和第二转动座组成,所述第一转动杆外部与第一锥齿轮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底端与第二锥齿轮外侧后端进行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内中部与第二转动杆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外侧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第一搅拌叶进行焊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外侧底端与第一转动座顶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外侧三分之一处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所述第三锥齿轮顶部左右两端与第四锥齿轮外侧底部进行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内中部与第三转动杆进行插接,所述第三转动杆外侧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第二搅拌叶进行焊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前端与旋钮背部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后端与第二转动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底部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接口和计量泵均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端口与计量泵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呈螺旋状,并且呈光滑表面,便于对箱体内的次品液进行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锥齿轮、第三转动杆和第二搅拌叶设置有两组,并且呈相对分布,工作效率高,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避免操作时造成手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尺寸相同,并且倾斜角度为45度,角度适中,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座内径尺寸大于第一转动杆外径尺寸,保证第一转动杆在第二转动座进行正常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材质为pvc塑料,牢固耐用,性价比高,耐腐蚀,质量轻。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不易变形,成本低,性价比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通过设置了搅拌装置于箱体右端中部,接着通过对旋钮施力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在第二转动座上进行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一搅拌叶在第一转动座上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带动第三转动干上的第二搅拌叶进行转动,然后通过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箱体内的次品液进行搅拌,解决了无法对次品液进行多方位搅拌,底部容易造成沉淀,排出的液体质量不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复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复用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箱盖-2、控制器-3、电源接口-4、搅拌装置-5、计量泵-6、调节钮-7、出液口-8、进液口-9、连接管-10、第一转动杆-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第二转动杆-54、第一搅拌叶-55、第一转动座-56、第三锥齿轮-57、第四锥齿轮-58、第三转动杆-59、第二搅拌叶-510、旋钮-511、第二转动座-5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次品液循环复用设备:包括箱体1、箱盖2、控制器3、电源接口4、搅拌装置5、计量泵6、调节钮7、出液口8、进液口9和连接管10,箱体1顶端面右前端与箱盖2进行固定连接,箱体1前端面三分之二处设置有控制器3,箱体1前端面右下端通过螺栓与电源接口4进行固定连接,箱体1右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装置5,箱体1右端设置有计量泵6,计量泵6右端中部与调节钮7进行转动连接,计量泵6前部顶端设置有出液口8,计量泵6前部底端设置有进液口9,进液口9底端内侧与连接管10顶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管10底部右端与箱体1右端面下端进行插接,搅拌装置5由第一转动杆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第二转动杆54、第一搅拌叶55、第一转动座56、第三锥齿轮57、第四锥齿轮58、第三转动杆59、第二搅拌叶510、旋钮511和第二转动座512组成,第一转动杆51外部与第一锥齿轮52内中部进行插接,第一锥齿轮52外侧底端与第二锥齿轮53外侧后端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53内中部与第二转动杆54进行插接,第二转动杆54外侧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第一搅拌叶55进行焊接,第二转动杆54外侧底端与第一转动座56顶端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54外侧三分之一处与第三锥齿轮57进行插接,第三锥齿轮57顶部左右两端与第四锥齿轮58外侧底部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58内中部与第三转动杆59进行插接,第三转动杆59外侧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第二搅拌叶510进行焊接,第一转动杆51外侧前端与旋钮511背部内中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51外侧后端与第二转动座51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512底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进行固定连接,电源接口4和计量泵6均与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控制器3设置有一个端口与计量泵6进行电连接,第一搅拌叶55呈螺旋状,并且呈光滑表面,第四锥齿轮58、第三转动杆59和第二搅拌叶510设置有两组,并且呈相对分布,旋钮511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第一锥齿轮52和第二锥齿轮53尺寸相同,并且倾斜角度为45度,第二转动座512内径尺寸大于第一转动杆51外径尺寸。

本专利所述的:计量泵6又称比例泵,是求送液量改变时,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借助调节偏心轮的偏心距离,来改变栓塞的冲程而实现;旋钮36是用手控转的手动元件,根据功能要求分为连续多次旋转,旋转角度可达到360度,也可做定位旋转等;离心玻璃棉42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用离心喷吹法工艺进行纤维化喷涂热固性树脂制成的丝状材料,再经过热固化深加工处理,可制成具有多种用途的系列产品。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电源接口4通过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为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接着通过控制器3上的控制按钮即可对设备进行控制,接着将箱体1顶部左端的箱盖2打开,然后将次品液倒入进箱体1内,接着盖上箱盖2,当需要对内部的次品液进行分比例排出到新液生产中时,在箱体1前端右下端设置有计量泵6,通过计量泵6上的调节钮7能调节排出量,接着由控制器3启动计量泵6开始进行工作,计量泵6通过进液口9到连接管10对箱体1内的次品液进行抽取,排油出液口8进行排出,使用者需要用到外接管道连接到出液口8对次品液进行排出,由于次品液在箱体1内存储时间过长,容易发生沉淀,在箱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5,使用者通过旋转箱体1前端的旋钮511,接着即可通过第一转动杆51带动第一锥齿轮52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52进行转动时能带动第二锥齿轮53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53内使得中部的第二转动杆54进行转动,接着第二转动杆54能使得外径表面下端的第一搅拌叶55进行高速转动,在第二转动杆54转动的过程中能使得外径表面上端的第三锥齿轮57转动,在第三锥齿轮57转动时能使得顶部左右两端的第四锥齿轮58转动,在第四锥齿轮58内设置的第三转动杆59随其进行转动,接着即可使得第三传动杆57外径表面的第二搅拌叶片510进行转动,在第一搅拌叶片55与第二搅拌叶片510的搅拌下,能高效的对箱体1内的次品液进行稳定均匀的搅拌,防止其发生沉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