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724发布日期:2020-04-28 21:5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属于油墨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由有色体、连结料、填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体上干燥,是有颜色、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浆状胶粘体。因此,颜色、身骨(和干燥性能是油墨的三个最重要的性能。它们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亦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有的以植物油作连结料,有的用树脂和溶剂或水等作连结料。这些都是根据印刷的对象即承印物、印刷方法、印刷版材的类型和干燥方法等来决定。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印刷墨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现有的油墨印刷使用前没有调配混匀,油墨在印刷前,如果不进行调配混匀的话,油墨内部会结块,油墨不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不易印刷,现在急需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油墨调配混匀,混匀效果好,便于印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包括混匀箱、支撑腿、出料管、调配混匀机构以及入料管,所述支撑腿安装在混匀箱下端面,所述出料管安装在混匀箱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入料管安装在混匀箱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调配混匀机构设置在混匀箱内部,所述调配混匀机构包括搅拌桶一、搅拌叶一、安装架、电机一、分隔板、搅拌轴一、搅拌桶二、电机二、搅拌轴二以及搅拌叶二,所述分隔板安装在混匀箱内部上侧,所述搅拌桶一安装在分隔板左侧,所述搅拌桶二安装在分隔板右侧,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搅拌桶一内部上侧,所述电机一装配在安装架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电机一下端面连接有搅拌轴一,所述搅拌叶一安装在搅拌轴一环形侧面,所述电机二装配在分隔板下端面,所述电机二下端面连接有搅拌轴二,所述搅拌叶二安装在搅拌轴二环形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管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出料管环形侧面右侧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下端面设有防滑垫,所述搅拌叶一上端面呈屋脊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一和搅拌桶二规格相同,所述搅拌桶一和搅拌桶二下端面均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环形侧面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一设有两组,且两组电机一规格相同,所述搅拌叶一设有多组,且多组搅拌叶一规格相同,所述搅拌叶二设有多组,且多组搅拌叶二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搅拌桶一、搅拌叶一、安装架、电机一、分隔板、搅拌轴一、搅拌桶二、电机二、搅拌轴二以及搅拌叶二,该设计方便印刷油墨使用前的调配混匀,解决了原有油墨印刷使用前没有调配混匀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调配混匀效果。

因入料管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该设计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混匀箱内,因支撑腿下端面设有防滑垫,该设计增加了支撑腿的防滑效果,因搅拌桶一和搅拌桶二下端面均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环形侧面设有电磁阀,该设计方便初步混匀的油墨落入混匀箱内部下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油墨调配混匀,混匀效果好,便于印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中调配混匀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中搅拌叶一的右视图;

图中:1-混匀箱、2-支撑腿、3-出料管、4-调配混匀机构、5-入料管、41-搅拌桶一、42-搅拌叶一、43-安装架、44-电机一、45-分隔板、46-搅拌轴一、47-搅拌桶二、48-电机二、49-搅拌轴二、491-搅拌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墨印刷用油墨调配混匀装置,包括混匀箱1、支撑腿2、出料管3、调配混匀机构4以及入料管5,支撑腿2安装在混匀箱1下端面,出料管3安装在混匀箱1下端面中间位置,入料管5安装在混匀箱1上端面左右两侧,调配混匀机构4设置在混匀箱1内部。

调配混匀机构4包括搅拌桶一41、搅拌叶一42、安装架43、电机一44、分隔板45、搅拌轴一46、搅拌桶二47、电机二48、搅拌轴二49以及搅拌叶二491,分隔板45安装在混匀箱1内部上侧,搅拌桶一41安装在分隔板45左侧,搅拌桶二47安装在分隔板45右侧,安装架43安装在搅拌桶一41内部上侧,电机一44装配在安装架43内部中间位置,电机一44下端面连接有搅拌轴一46,搅拌叶一42安装在搅拌轴一46环形侧面,电机二48装配在分隔板45下端面,电机二48下端面连接有搅拌轴二49,搅拌叶二491安装在搅拌轴二49环形侧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油墨印刷使用前没有调配混匀的问题。

入料管5上端面安装有密封盖,出料管3环形侧面右侧设有控制阀,避免外界灰尘进入混匀箱1内,便于控制出料管3的开启和关闭,支撑腿2下端面设有防滑垫,搅拌叶一42上端面呈屋脊状,增加了支撑腿2的防滑效果,避免油墨积累在搅拌叶一42上,搅拌桶一41和搅拌桶二47规格相同,搅拌桶一41和搅拌桶二47下端面均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环形侧面设有电磁阀,方便油墨的初步混匀的,而后通过下料管落入混匀箱1内部下侧,电机一44和电机二48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方便电机一44和电机二48接收外界电能,电机一44设有两组,且两组电机一44规格相同,搅拌叶一42设有多组,且多组搅拌叶一42规格相同,搅拌叶二491设有多组,且多组搅拌叶二491规格相同,增加了油墨的调配混匀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开启密封盖,油墨原料通过入料管5进入搅拌桶一41和搅拌桶二47内部,电机一44通过安装架43装配在搅拌桶一41和搅拌桶二47内部上侧,电机一44通电带动搅拌轴一46和多组搅拌叶一42转动,进而可将油墨原料一分为二的进行搅拌,油墨初步搅拌完毕,电磁阀控制下料管开启,初步搅拌后的油墨进入混匀箱1内部下侧,电机二48通电带动搅拌轴二49和多组搅拌叶二491运转,进而实现油墨的二次搅拌混匀,控制阀控制出料管3开启,完全混匀后的油墨通过出料管3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