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除尘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946发布日期:2020-04-10 17:0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烟气除尘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烟气的脱硝和过滤处理常常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分别采用脱硝设备和粉灰过滤设备对烟气进行脱硝和滤除烟气中粉灰,不仅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成本高,而且脱硝设备和粉灰过滤设备还有可能出现配合效果不佳、无法连接配合使用等情况,如何对烟气进行高效、便捷的脱硝过滤处理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较低、脱硝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脱硝装置,以解决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较低、脱硝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烟气除尘脱硝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烟气除尘脱硝装置,包括:外壳、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和多个过滤催化组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相隔离的容置腔室和第一输气腔室,所述第一输气腔室位于所述容置腔室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的待处理烟气进管,所述外壳的另一相对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输气腔室连通的净烟气出管,多个所述脱硝剂喷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待处理烟气进管上,且所述脱硝剂喷射组件的脱硝剂喷射端口伸入至所述待处理烟气进管内,多个所述过滤催化组件呈阵列式在所述容置腔室内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过滤催化组件上的烟气出口均与所述第一输气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室与所述第一输气腔室之间,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过滤催化组件穿过对应所述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安装板对多个所述过滤催化组件的顶部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催化组件包括催化反应部和过滤部,所述催化反应部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催化反应部内填充有脱硝催化剂,所述过滤部固定套设在所述催化反应部的外侧,所述催化反应部内形成第二输气腔室,所述过滤催化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法兰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相抵,所述过滤催化组件通过所述法兰固定卡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法兰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输气腔室与所述第一输气腔室的输气孔,所述输气孔即为所述过滤催化组件的烟气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脱硝催化剂为颗粒状或者平板状,在所述脱硝催化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灰烟气进管,所述清灰烟气进管的一端与所述净烟气出管连通,在所述净烟气出管上设置有净气切换阀,所述清灰烟气进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气腔室连通,在所述清灰烟气进管与所述第二输气腔室之间设置有清灰切换阀。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粉灰收集部,所述粉灰收集部的顶部与所述容置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粉灰收集部的底部与粉灰输送组件的进灰口连接,所述粉灰输送组件的出灰口与粉灰输送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粉灰收集部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倒锥形筒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粉灰输送组件为粉煤灰气力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脱硝剂喷射组件为喷嘴,所述喷嘴的进液端口与外部的脱硝剂供应装置连接,所述喷嘴的出液端口即为所述脱硝剂喷射组件的脱硝剂喷射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壳内形成有相隔离的容置腔室和第一输气腔室,在与容置腔室连通的待处理烟气进管上设置有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在容置腔室内呈阵列式均匀布设有多个过滤催化组件,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输气腔室连通的净烟气出管,多个过滤催化组件上的烟气出口均与第一输气腔室连通,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喷射的脱硝剂随烟气一同进入容置腔室内,过滤催化组件首先对烟气中的粉灰进行过滤,过滤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脱硝剂在脱硝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无害的n2、co2和h2o,并通过过滤催化组件上的烟气出口进入第一输气腔室内,再通过净烟气出管排入大气,结构简单,操控简便,脱硝效果好,达到了对烟气过滤和脱硝一体完成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较低、脱硝过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气除尘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气除尘脱硝装置中过滤催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烟气除尘脱硝装置,该烟气除尘脱硝装置包括外壳1、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2和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外壳1内形成有相隔离的容置腔室106和第一输气腔室105,第一输气腔室105位于容置腔室106的上方,外壳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待处理烟气进管101,待处理烟气进管101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侧壁上且与容置腔室106连通,从待处理烟气进管101的另一端通入待处理的烟气。外壳1的另一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净烟气出管102,净烟气出管102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输气腔室105连通,除尘脱硝后的烟气从净烟气出管102的另一端对外排出。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2设置在待处理烟气进管101上,且脱硝剂喷射组件2的脱硝剂喷射端口伸入至待处理烟气进管101内,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呈阵列式在容置腔室106内均匀分布,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上的烟气出口均与第一输气腔室105连通。本实用新型从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2喷射的脱硝剂随烟气一同进入容置腔室106内,过滤催化组件6首先对烟气中的粉灰进行过滤,过滤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脱硝剂在脱硝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无害的n2、co2和h2o,并通过过滤催化组件6上的烟气出口进入第一输气腔室105内,再通过净烟气出管102排入大气,结构简单,操控简便,脱硝效果好,对烟气过滤和脱硝一体完成,大大提高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外壳1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固定于容置腔室106与第一输气腔室105之间,以使容置腔室106与第一输气腔室105向隔离,安装板5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在安装板5上呈阵列式均匀排布,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穿过对应安装孔并伸入至容置腔室106内,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的顶部固定在安装板5上。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过滤催化组件6包括催化反应部602和过滤部603,催化反应部602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催化反应部602顶部开口、底部封口,催化反应部602内填充有脱硝催化剂,过滤部603固定套设在催化反应部602的外侧,催化反应部602内形成第二输气腔室601,过滤催化组件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法兰8,法兰8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孔径,法兰8位于安装板5的上方,法兰8的底面与安装板5的顶面相抵,过滤催化组件6通过法兰8固定卡设在安装板5上,法兰8上开设有连通第二输气腔室601与第一输气腔室105的输气孔801,输气孔801即为过滤催化组件6的烟气出口。催化反应部602作为过滤部603的支撑骨架,对过滤部603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使过滤部603在除尘过程中避免过度变形,以保证良好的透气效果,过滤部603起到对烟气的除尘作用,保证与催化反应部602内脱硝催化剂接触的烟气不含粉尘,避免了催化剂中毒和堵塞情况的发生,减小了粉尘对脱硝催化剂的磨损,在保证稳定的脱硝效果的同时,大大延长了脱硝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除尘脱硝装置的运行阻力。

进一步的,过滤部603为金属纤维滤袋,金属纤维滤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处理烟气温度小于1000℃的多种工况含尘气体,并且可以满足现行排放标准,金属纤维滤袋可做成多种规格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因为金属纤维透气性好、滤袋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可大大提高过滤部603所能承受的过滤风速,其过滤风速可为0.5~3m/min,过滤面积减小1~3倍,使装置的整体体积得到缩小,减小设备投资。

具体的,脱硝催化剂为颗粒状或者平板状,在脱硝催化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与普通的粒状脱硝催化剂相比,该形状和结构的脱硝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大、比表面积大、反推动力大、使用灵活、填充方便、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同等工况下,脱硝催化剂的用量可降低50~70%,通孔的设置可使脱硝催化剂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延长了烟气与脱硝催化剂的接触时间,提高使用寿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烟气的脱硝效果。

进一步的,法兰8的底面与安装板5的顶面之间夹设有密封垫片,保证容置腔室106与第一输气腔室105之间良好的密封性。

如图1所示,外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灰烟气进管103,清灰烟气进管103的一端与净烟气出管102连通,在净烟气出管102上设置有净气切换阀,清灰烟气进管103的另一端与第二输气腔室601连通,在清灰烟气进管103与第二输气腔室601之间设置有清灰切换阀7。过滤催化组件6在对烟气进行过滤脱硝一定时间后,会在过滤部603上粘附大量的粉灰,降低过滤部603的透气性和过滤效果,此时关闭净气切换阀、打开清灰切换阀7,净烟气出管102内的烟气通过清灰烟气进管103进入至第二输气腔室601内,并从第二输气腔室601内向外反吹,从而对粘附在过滤部603上的粉灰进行清理,使其从过滤部603上掉落,不再采用压缩空气清灰,避免了压缩空气对烟气温度和烟气含氧量的影响,减小设备投资的同时,提高了整套设备的性能,保证过滤催化组件6始终处于高效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粉灰收集部104,粉灰收集部104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倒锥形筒状结构,粉灰收集部104的顶部与容置腔室106的底部连通,粉灰收集部104的底部与粉灰输送组件3的进灰口连接,粉灰输送组件3的出灰口与粉灰输送管路4连接。通过过滤部603过滤的粉灰掉落至粉灰收集部104内,并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粉灰输送组件3可为但不限于粉煤灰气力输送机。

进一步的,脱硝剂喷射组件2可为但不限于喷嘴,喷嘴的进液端口与外部的脱硝剂供应装置连接,喷嘴的出液端口即为脱硝剂喷射组件2的脱硝剂喷射端口。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待处理烟气先进入待处理烟气进管101内,并与安装在待处理烟气进管101上的脱硝剂喷射组件2所喷射的被气化的脱硝剂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待处理烟气和脱硝剂一同进入至容置腔室106内,待处理烟气首先经过过滤部603的过滤处理,以去除烟气中的粉尘,被滤除的粉尘掉落至粉灰收集部104中进行后续集中外排处理,除尘后的混有气化脱硝剂的烟气进入至催化反应部602内并与脱硝催化剂接触,含有氮氧化物的烟气和与其混合的脱硝剂在脱硝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无害的n2、co2和h2o,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脱硝处理后的烟气通过过滤催化组件6上的烟气出口进入第一输气腔室105内,其中一部分烟气通过净烟气出管102排入大气,另一部分烟气用于对粘附在过滤部603上的粉尘进行清灰处理。

清灰处理具体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过滤部603的透气性越来越差,此时关闭净气切换阀、打开清灰切换阀7,净烟气出管102内的烟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清灰烟气进管103进入至第二输气腔室601内,并从第二输气腔室601内依次经过催化反应部602和过滤部603向外反吹,从而对粘附在过滤部603上的粉灰进行清理,使其从过滤部603上掉落至粉灰收集部104内,清灰结束后,关闭清灰切换阀7、打开净气切换阀,烟气除尘脱硝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外壳1内形成有相隔离的容置腔室106和第一输气腔室105,在与容置腔室106连通的待处理烟气进管101上设置有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2,在容置腔室106内呈阵列式均匀布设有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外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输气腔室105连通的净烟气出管102,多个过滤催化组件6上的烟气出口均与第一输气腔室105连通,多个脱硝剂喷射组件2喷射的脱硝剂随烟气一同进入容置腔室106内,过滤催化组件5首先对烟气中的粉灰进行过滤,过滤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脱硝剂在脱硝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反应,生成无害的n2、co2和h2o,并通过过滤催化组件6上的烟气出口进入第一输气腔室105内,再通过净烟气出管102排入大气,结构简单,操控简便,脱硝效果好,对烟气过滤和脱硝一体完成,大大提高烟气除尘、脱硝设备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