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0342发布日期:2020-07-04 01:24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含有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所以需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清灰,传统的清灰方式为通过气管对机电设备内部清灰,此时灰尘会进入空气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还有一些机电设备通过清灰装置进行清灰,但现有的清灰装置结构简单,只是将灰尘进行简单处理,不仅清灰的效率不高而且对于环境也存在着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解决现有的清灰装置清灰效率低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包括机电设备、除尘管、风机和除尘机,所述除尘机包括除尘外壳,所述除尘外壳上设有滴灌结构,所述滴灌结构包括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又与滴灌头连接,所述吸尘板上设有水流腔,所述水流腔内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阻水块,所述除尘外壳内还设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箱连通,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通过除尘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又通过除尘管与除尘机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滴灌头设置在吸尘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止流阀,所述吸尘板下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在除尘外壳上,所述除尘外壳外侧设有收集导流板上水的集水箱。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块所述导流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第一出尘口与除尘箱连通,所述除尘箱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除尘箱内部的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又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轴远离第二电机一侧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处支撑杆竖直固定在除尘箱的内壁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除尘箱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第二出尘口。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除尘外壳上设有风扇结构,所述风扇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扇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除尘外壳内还设有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箱连通,所述喷淋结构包括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水箱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通过第三水管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位于除尘箱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滴灌结构,通过滴灌的方式使吸尘板带水,从而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好地吸附灰尘的能力;吸尘板的长度有多种,且吸尘板内部设有阻水块,进而提高了吸附灰尘的能力;

2、通过导流板能够将滴灌的水排到集水箱中,同时除尘箱内部的搅拌结构和喷淋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对灰尘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中吸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滴灌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注释:1-机电设备、2-除尘管、3-风机、4-除尘机、41-除尘外壳、42-滴灌结构、43-吸尘板、44-风扇结构、45-导流板、47-第一出尘口、48-除尘箱、49-喷淋结构、410-搅拌结构、421-第一水箱、422-第一止流阀、423-第一水管、424-滴灌头、425-第二水管、426-第二止流阀、431-水流腔、432-阻水块、441-第一电机、442-扇叶、451-集水箱、481-过滤网、482-第二出尘口、491-第二水箱、492-第三水管、493-喷头、4101-第二电机、4102-搅拌轴、4103-搅拌杆、410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机电设备除尘装置,包括机电设备1、除尘管2、风机3和除尘机4,所述机电设备1通过除尘管2与风机3连接,所述风机3又通过除尘管2与除尘机4连接,当风机3开始工作时,能够将机电设备1内的风尘吸出,从而通过除尘管2道进行除尘机4内进行除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机4包括除尘外壳41,所述除尘外壳41上设有滴灌结构42,所述滴灌结构42通过滴灌的方式使吸尘板43带水,从而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好地吸附灰尘的能力。所述滴灌结构42包括第一水箱421,所述第一水箱421与第一水管423连接,所述第一水管423又与滴灌头424连接,所述滴灌头424设置在吸尘板43的两侧,第一水箱421中的水进入第一水管423,再从第一水管423进行滴灌头424中,滴灌头424采用滴灌的方式在吸尘板43上形成水流,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所述第一水管423上设有第一止流阀422,通过所述第一止流阀422能够控制进入第一水管423的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板43的数量为多个,且吸尘板43的长度也有所不同,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吸尘板43,吸尘板4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进而提高吸尘的效率,所述吸尘板43上设有水流腔431,滴灌头424上的水进入水流腔431,从水流腔431底部流入到导流板45上,所述水流腔431内设有多个交错设置的阻水块432,通过所述阻水块432能够提高水在水流腔431的流动时间,进而提高吸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外壳41上设有风扇结构44,所述风扇结构44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将进入除尘外壳41内的灰尘吹起,加快灰尘在除尘外壳41内的运动速率,也提高了灰尘会吸尘板43的接触效率,使得更多的灰尘被吸尘板43吸收,也能够提高灰尘吸附速率,进而加快除尘效率。所述风扇结构44包括第一电机441和与第一电机441输出端连接的扇叶442,通过第一电机441能够带动扇叶442进行转动,从而加快空气流动,使得灰尘能够更有效地与吸尘板43进行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板43下方设有导流板45,所述导流板45用于将滴灌产生的水排出,所述导流板45倾斜设置在除尘外壳41上,同时为了方便水的排出,导流板45远离除尘外壳41的那侧高度位置要高于固定在除尘外壳41上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得水会想除尘外壳41一侧排出,所述除尘外壳41外侧设有收集导流板45上水的集水箱451,导流板45上的水最终进入到集水箱451内,最后统一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导流板45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第一出尘口47与除尘箱48连通,未被吸尘板43吸收的灰尘通过第一出尘口47进入除尘箱48内。所述除尘箱48内设有搅拌结构410,通过所述搅拌结构410能够对灰尘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灰尘在除尘箱48内的停留时间,便于进行除尘,所述搅拌结构410包括第二电机4101,所述第二电机4101输出端与除尘箱48内部的搅拌轴4102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102上又固定有搅拌杆4103,通过电机能够带动搅拌轴410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4103也进行转动,所述搅拌轴4102远离第二电机4101一侧与支撑杆4104转动连接,所处支撑杆4104竖直固定在除尘箱48的内壁上,既不妨碍搅拌轴4102转动,又提供很好地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除尘外壳41内还设有喷淋结构49,所述喷淋结构49通过第二水管425与第一水箱421连通,所述喷淋结构49包括与第一水箱421连通的第二水箱491,所述第二水箱491通过第三水管492与喷头493连接,所述喷头493位于除尘箱48内,通过所述喷头493对除尘箱48内的灰尘进行喷淋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管425上设有第二止流阀426,通过第二止流阀426控制喷淋结构49。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箱48上设有过滤网481,所述过滤网481用于喷淋水通过,灰尘无法通过,所述过滤网481下方设有第二出尘口482,用于排出喷淋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风机3通过除尘管2将机电设备1中的灰尘排入除尘机4中,通过滴灌结构42使吸尘板43上形成水流,再通过风扇结构44,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再通过导流板45排出至集水箱451中,剩余的灰尘通过第一出尘口47进行除尘箱48内,通过喷淋结构49和搅拌结构410再次进行水利,喷淋水通过第二出尘口482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