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130发布日期:2020-03-27 13: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基标本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基标本制片过程中的一种多级膜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膜过滤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筛分作用,在膜的两端产生压力差时,由于膜孔径小于目标检测物直径,使得小于膜孔径的颗粒和液体被滤过,大于膜孔径的目标检测物则被截留。

采用微孔膜过滤法可快速分离和富集所需的目标检测物,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阳性检出率高等优点,并且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微孔膜的孔径规格即可方便的转换应领域,具有通用性强的优点,因此膜过滤法在细胞和微生物制片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从微孔滤膜的性能上来说,在过滤时容易被污染和堵塞,造成膜通量锐减,滤膜的堵塞会对标本富集造成极大的影响。现有膜过滤法使用单层微过滤膜过滤,或者在单层微滤膜的前一级设置一层较大孔径的滤网。滤网的孔径一般为毫米级,可截留部分粘液和残渣。微滤膜则根据目标截留物的不同,选择的孔径小于标本的直径,一般为微米级。虽然滤网可以截留部分大颗粒杂质,但由于该层滤网和微滤膜孔径相差数量级较大,对微滤膜的通量提升作用较小,尤其在截留直径较小的标本时(例如细菌、微生物等),滤膜仍旧容易发生堵塞现象,造成富集率低、阳性检出率低下。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提升微滤膜通量和截留率,从根本上提高膜过滤法的阳性检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过滤膜筒装置,提升过滤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包括:包括上膜筒和与所述上膜筒可拆卸连通的下膜筒;

所述上膜筒内依次设有标本瓶刺破件和第一滤膜,所述标本瓶刺破件下端面设有滤网;

所述下膜筒下端开口,上端面设有第二滤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标本瓶刺破件包括外径与所述上膜筒内径相匹配的圆环座、固定于所述圆环座中的支撑架和固定支承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刺破条;

所述滤网与所述刺破条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圆环座的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圆环座内壁上设导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滤膜下侧设有第一滤膜支撑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滤膜下侧设有第二滤膜支撑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膜筒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上膜筒上方与所述上膜筒可拆卸连接的标本瓶;

所述标本瓶包括瓶体、与位于所述瓶体内与所述瓶体密封连接的前处理液储存杯以及位于所述前处理液储存杯下方的标本储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前处理液储存杯包括杯体和与所述杯体内壁相配合的圆筒刺破件;

所述圆筒刺破件上端面密封,下端面为锯齿状结构;

所述杯体下端面设有密封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标本储存部沿着远离所述前处理液储存杯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

所述标本储存部下端面设有第二密封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膜筒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上膜筒上方与所述上膜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标本瓶;

所述第二标本瓶包括第二瓶体和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瓶体的杯盖;

所述杯盖上设有杯盖封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瓶体内设有第二标本储存部,所述第二标本储存部下端面设有密封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在工作时,将上膜筒和下膜筒配合组装,然后将消化和液化处理后的液态标本从膜筒的上侧注入到上膜筒内,从下膜筒内产生负压,液态标本依次经过滤网、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的过滤作用。滤网用于过滤标本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残渣,第一滤膜可以截留体积更小的杂质,第二滤膜用于截留目标检测物,滤过体积更小的残渣和残液,即最终目标检测物被截留在第二滤膜上,之后可以通过运动机构将下膜筒拔出,与上膜筒分离,然后将目标检测物转印至载玻片上进行后续的制片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因为设有滤网并设有第一滤膜对标本进行预过滤,可大幅提升第二滤膜的滤过性能,避免堵塞第二滤膜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更好的富集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滤膜的下侧还有设有第一滤膜支撑层,第二滤膜的下侧还设有第二滤膜支撑层。分别用于保证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的结构强度,确保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现有技术中,标本一般存放在标本杯中,操作时首先往标本瓶中加入消化液或缓冲液,经搅拌和振荡均质处理后,再吸取液化后的标本添加到安装滤膜的膜筒杯中,最后在膜筒中完成过滤截留。此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反复开合标本瓶和转移标本,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操作强度,另一方面标本会暴露在空气中,面临较大的生物化学污染风险。需提供技术手段简化操作流程和提升操作安全。而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由于设有与上膜筒相匹配密封的标本瓶,大大简化了标本过滤前的操作,并且操作过程中标本一直处于密封环境中,避免了污染风险,有利于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过滤标本的效果示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式的标本瓶刺破件的结构示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标本瓶的结构示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标本瓶与上膜筒组合结构示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标本瓶的结构示图。

附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1、上膜筒。2、下膜筒。11、标本瓶刺破件。111、滤网。12、第一滤膜。21、第二滤膜。13、第一滤膜支撑层。22、第二滤膜支撑层。112、圆形座。113、支撑架。114、刺破条。115、导流槽。3、标本瓶。31、瓶体。32、前处理液储存杯。321、杯体。322、圆筒刺破件。323、密封膜。33、标本储存部。331、第二密封膜。4、第二标本瓶。41、第二瓶体。42、杯盖。421、杯盖封膜。411、第二标本储存部。412、密封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包括上膜筒1和下膜筒2。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上膜筒1内一次设有标本瓶刺破件11和第一滤膜12,标本瓶刺破件11下端面上焊接有滤网111,滤网位于第一滤膜12上侧,滤网111的网孔大于第一滤膜12的膜孔。下膜筒2可与上膜筒1可拆卸地配合连接,下膜筒2下端开口,上端面上设第二滤膜21,第二滤膜21的膜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滤膜12的膜孔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在工作时,将上膜筒1和下膜筒2配合组装,然后将消化和液化处理后的液态标本从膜筒1的上侧注入到上膜筒1内,从下膜筒2内产生负压,液态标本依次经过滤网111、第一滤膜12和第二滤膜21的过滤作用。滤网111可以采用100目左右的尼龙滤网,用于过滤标本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残渣。第一滤膜12安装在上膜筒的下部,可以选用孔径与第二滤膜21相差5-10倍的微滤膜,第一滤膜12可以截留体积更小的杂质,第二滤膜21用于截留目标检测物,滤过体积更小的残渣和残液,即最终目标检测物被截留在第二滤膜21上,之后可以通过运动机构将下膜筒2拔出,与上膜筒1分离,然后将目标检测物转印至玻片夹上进行后续的制片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因为设有滤网并设有第一滤膜对标本进行预过滤,可大幅提升第二滤膜的滤过性能,避免堵塞第二滤膜21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更好的富集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图中fm45为孔径0.45um的单级滤膜(仅设有一个滤膜)过滤牛乳分散液时的时间-过滤量曲线、由图中可知,在过滤时间超过15分钟后,其过滤量维持在60ml/cm2不变,说明滤膜已经堵塞。图中fm45+fp表示本实用新型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由图可知在过滤时间到40分钟后,过滤量为160ml/cm2且仍在上升,说明此时膜孔并未发生堵塞现象。从图2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对标本进行处理时,第二滤膜的过滤量提高了2倍多,实践证明当过滤液体颗粒种类较多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对提高微滤膜过滤效果会更明显,此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测试痰液标本,用于过滤截留结核杆菌,其过滤量和杆菌截留量均有大幅提升。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膜筒1和下膜筒2均为圆筒状结构。上膜筒1的内径和下膜筒2的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标本瓶刺破件11设置在上膜筒1内,包括圆环座112、支撑架113、刺破条114和导流槽1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环座112的外径与上膜筒1的内径相匹配,可以将圆环座112压制到上膜筒1内与上膜筒1密封固定。支撑架113设置在圆环座11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13为“十”字结构,支撑架113固定于圆环座112的内壁上。当然,支撑架113的设置方式不具有局限性,还可以设置在长条状的支撑杆,固定在圆环座112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刺破条114固定支承在支撑架113上,刺破条114上端为尖端,用于刺破储存有液态标本的装置,使液态标本进入到上膜筒1内。本实用新型的圆环座112的上端内壁上设有导流槽115,起到对于液态标本的导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滤网111设置在圆环座112的下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滤网111与圆环座112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滤膜12的下侧还有设有第一滤膜支撑层13,第二滤膜21的下侧还设有第二滤膜支撑层22。分别用于保证第一滤膜13和第二滤膜21的结构强度,确保工作稳定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还包括标本瓶3。标本瓶3包括瓶体31和前处理液储存杯32。在本实施方式中,瓶体31为中空圆柱体状,瓶体31内设有标本储存部33,标本存储部33设置为漏斗状,下端具有口,即瓶体31的下端开口为标本储存部33的下端开口,在本实用新型中,标本储存部33的下端开口处设有第二密封膜331。

本实用新型前处理液储存杯32设置在标本储存部33的上侧,与瓶体31的上端密封。具体来说,前处理液储存杯32包括杯体321和设置在杯体321内的圆筒刺破件322。杯体321与瓶体31的上端口密封连接,杯体具有中空内腔,圆筒刺破件322的外径与杯体321的内径相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圆筒刺破件322的上端密封,下端开口,并且下端面为锯齿状结构,在其下端面上设有密封膜3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处理液储存杯32的前处理液可以为消化液、保存液或者缓冲液等。可以通过挤压圆筒刺破件322的方式使得其下端面的锯齿状结构将密封膜323刺破,使得处理液流出,流入到标本储存部33处与标本进行混合处理,然后可以将标本瓶3从上膜筒1上方与上膜筒1密封配合连接,使得上膜筒1内的刺破条114将标本瓶3的第二密封膜331刺破使得处理后的液态标本流上膜筒1内,然后依次通过滤网111、第一滤膜12和第二滤膜21的过滤作用,最终将目标检测物截留在第二滤膜21上。

现有技术中,标本一般存放在标本杯中,操作时首先往标本瓶中加入消化液或缓冲液,经搅拌和振荡均质处理后,再吸取液化后的标本添加到安装滤膜的膜筒杯中,最后在膜筒中完成过滤截留。此操作过程比较繁琐,需反复开合标本瓶和转移标本,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操作强度,另一方面标本会暴露在空气中,面临较大的生物化学污染风险。需提供技术手段简化操作流程和提升操作安全。而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过滤膜筒装置,由于设有与上膜筒1相匹配的标本瓶3,大大简化了标本过滤前的操纵,并且操作过程中标本一直处于密封环境中,避免了污染风险,有利于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4和图5所示的方案一般应用在标本类型和前处理液类型固定的应用中,典型的如痰液和痰消化液。而在其他的应用中,由于前处理液用量和类型不确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第二种与上膜筒1相匹配的第二标本瓶4,以满足使用要求。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标本瓶4包括第二瓶体41,第二瓶体41为中空圆柱体状,内部设有第二标本储存部411,第二标本存储部411设置为漏斗状,下端具有口,即第二瓶体41的下端开口为第二标本储存部411的下端开口,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标本储存部411的下端开口处设有密封膜层4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瓶体41上端开口,第二标本瓶4还包括与第二瓶体41上端口相匹配用于密封第二瓶体41上端开口的杯盖42,在本实用新型中,杯盖42上设有杯盖封膜421。

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杯盖42是一个易于刺破的杯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杯盖42中心位置设置0.5mm厚度与杯盖42一体成型的杯盖封膜421。使用时前处理液预先吸入移液枪或注射器中,再刺破该杯盖封膜421将液体注入到第二标本瓶4中。第二标本瓶4由于使用了杯盖封膜421和刺破操作方法,可避免标本转移和外漏,提高了操作安全性。然后再将第二标本瓶4与上膜筒1配合密封连接,进而是刺破条114将密封膜层412刺破使标本流出进行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