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3037发布日期:2020-03-24 15:0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药学实验时,常常需要将需要用到的实验试剂倒入实验容器内进行实验,但是对于体积较小的容器在使用时,使用者可直接手持容器将试剂倒入实验容器内;但是若遇到体积较大的容器时,使用者使用手持本就不便,更不好倒入实验容器内,而且不容易控制倒入实验容器内的量。因此相应的辅助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实验容器位置不定,因此辅助装置在使用时,需要转动辅助装置,使辅助装置的翻转方向与实验容器对齐,给使用者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实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辅助装置在使用时,翻转方向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连接有竖板,竖板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孔,支撑板上设有一对与支撑孔相对应的下固定结构;所述竖板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一对与支撑孔相对应的上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翻转块,底板上设有与翻转块相配合的翻转结构;所述翻转块上设有转动结构,底板上设有与转动结构相对应的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固接于底板上的一对耳板,翻转块与耳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蜗杆,翻转块上固接有翻转轴,翻转轴上固接有与翻转蜗杆相啮合的翻转蜗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升降主轴,翻转块上设有与升降主轴相对应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固接于升降主轴上的升降蜗杆,翻转块上转动连接有与升降蜗杆相啮合的升降蜗轮,升降蜗轮上固接有升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升降蜗轮固接的支撑丝杆,支撑丝杆上螺接有与翻转块滑动连接的升降滑筒;所述升降滑筒远离升降蜗轮的一端固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转动连接有与穿孔相对应的支撑块,翻转块上设有与支撑块相对应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结构包括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下固定丝杆,下固定丝杆上螺接有下固定筒,下固定筒远离下固定丝杆的一端连接有下弧形固定板,下弧形固定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结构包括与升降板转动连接的上固定丝杆,上固定丝杆上螺接有上固定筒,上固定筒远离上固定丝杆的一端连接有上弧形固定板,上弧形固定板上设有导向杆,升降板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与升降板螺接;所述竖板上设有与升降板相对应的调节刻度线,升降板上设有与调节刻度线相配合的升降指针。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轴远离翻转蜗轮的一端设有旋转指针,耳板上设有与旋转指针相对应的环形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实验容器的位置,以及倾倒口的位置,使用转动结构带动本实用新型整体转动,使倾倒口与实验容器对齐,便于实验操作,无需搬动本实用新型转动,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药液瓶放置在支撑孔上,使用下固定结构对药液瓶下部进行固定,根据药液瓶的高度,调节升降板在竖板上的位置,使用上固定结构对药液瓶上部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转动翻转结构,翻转结构带动翻转块转动,翻转块带动支撑板翻转;药液瓶随支撑板转动,药液瓶内的药液倒入实验容器内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便利性。

3、使用上固定结构和下固定结构相配合对药液瓶的整体进行固定,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使用下固定丝杆和下固定筒相配合,以及上固定丝杆和上固定筒相配合,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药液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固定结构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固定结构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结构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b-b的剖面图;

图中:1、底板,2、转动结构,3、支撑板,4、支撑孔,5、下固定结构,6、升降板,7、上固定结构,8、升降丝杆,9、竖板,10、倾倒口,11、调节刻度线,12、翻转蜗轮,13、翻转蜗杆,14、穿孔,15、翻转块,16、旋转指针,17、环形刻度线,18、下弧形固定板,19、下固定筒,20、下固定丝杆,21、上弧形固定板,22、导向杆,23、上固定筒,24、上固定丝杆,25、升降蜗轮,26、升降蜗杆,27、升降主轴,28、升降滑槽,29、支撑块,30、转动块,31、升降滑筒,32、支撑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药学实验辅助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连接有竖板9,竖板9上设有倾倒口10,竖板9与支撑板3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支撑孔4,支撑板3上设有一对与支撑孔4相对应的下固定结构5;所述竖板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板6,升降板6上设有一对与支撑孔4相对应的上固定结构7;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翻转块15,底板1上设有与翻转块15相配合的翻转结构;所述翻转块15上设有转动结构2,底板1上设有与转动结构2相对应的穿孔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实验容器的位置,以及倾倒口10的位置,使用转动结构2带动本实用新型整体转动,使倾倒口10与实验容器对齐,便于实验操作,无需搬动本实用新型转动,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将药液瓶放置在支撑孔4上,使用下固定结构5对药液瓶下部进行固定,根据药液瓶的高度,调节升降板6在竖板9上的位置,使用上固定结构7对药液瓶上部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转动翻转结构,翻转结构带动翻转块15转动,翻转块15带动支撑板3翻转;药液瓶随支撑板3转动,药液瓶内的药液倒入实验容器内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便利性。

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固接于底板1上的一对耳板,翻转块15与耳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上转动连接有翻转主轴,翻转主轴上固接有翻转蜗杆13,翻转块15上固接有翻转轴,翻转轴上固接有与翻转蜗杆13相啮合的翻转蜗轮12。

翻转结构在使用时,转动翻转主轴,翻转主轴通过翻转蜗杆13与翻转蜗轮12相啮合带动翻转轴沿耳板转动,翻转轴带动翻转块15转动,翻转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翻转蜗杆13与翻转蜗轮12的单向传动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所述转动结构2包括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的升降主轴27,翻转块15上设有与升降主轴27相对应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固接于升降主轴27上的升降蜗杆26,翻转块15上转动连接有与升降蜗杆26相啮合的升降蜗轮25,升降蜗轮25上固接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升降蜗轮25固接的支撑丝杆32,支撑丝杆32上螺接有与翻转块15滑动连接的升降滑筒31;所述翻转块15上设有与升降滑筒31相对应的升降滑槽28,升降滑筒31上设有与升降滑槽28相配合的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筒31远离升降蜗轮25的一端固接有转动块30,转动块30上转动连接有与穿孔14相对应的支撑块29,翻转块15上设有与支撑块29相对应的容纳腔。

转动结构2在使用时,转动升降主轴27,升降主轴27带动升降蜗杆26转动,升降蜗杆26通过升降蜗轮25带动支撑丝杆32转动,由于支撑丝杆32与升降滑筒31螺接,升降滑筒31沿翻转块15滑动,升降滑筒31通过转动块30推动支撑块29,支撑块29沿穿孔14穿出底板1,进而使底板1与试验台分离,手动转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块30沿支撑块29转动至倾倒口10与实验容器对齐,使用转动结构2转动本实用新型,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下固定结构5包括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的下固定丝杆20,下固定丝杆20上螺接有下固定筒19,下固定筒19远离下固定丝杆20的一端连接有下弧形固定板18,下弧形固定板18与支撑板3滑动连接;支撑板3上设有与下弧形固定板18相配合的下滑槽,下弧形固定板18上设有与下滑槽相配合的下滑块。

下固定结构5在使用时,转动下固定丝杆20,由于下固定丝杆20与下固定筒19螺接,下固定筒19推动下弧形固定板18通过下滑块沿下滑槽滑动,下弧形固定板18滑动对药液瓶进行固定;使用下固定丝杆20和下固定筒19相配合,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药液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

所述上固定结构7包括与升降板6转动连接的上固定丝杆24,上固定丝杆24上螺接有上固定筒23,上固定筒23远离上固定丝杆24的一端连接有上弧形固定板21,上弧形固定板21上设有导向杆22,升降板6上设有与导向杆22相配合的导向孔。

上固定结构7在使用时,转动上固定丝杆24,由于上固定丝杆24与上固定筒23螺接,上固定筒23推动上弧形固定板21通过导向杆22沿导向孔滑动,上弧形固定板21滑动对药液瓶上部进行固定;使用上固定结构7和下固定结构5相配合对药液瓶的整体进行固定,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3上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8,升降丝杆8与升降板6螺接,竖板9上设有与升降板6相配合的竖向滑槽,升降板6上设有与竖向滑槽相配合的竖向滑块;所述竖板9上设有与升降板6相对应的调节刻度线11,升降板6上设有与调节刻度线11相配合的升降指针。

升降板6在升降时,转动升降丝杆8由于生姜丝杆与升降板6螺接,升降丝杆8带动升降板6沿竖板9滑动,在调节时通过观察两侧的调节刻度线11,与升降板6上的指针,使升降板6能够在同一高度,提高上固定结构7的固定效果。

所述翻转轴远离翻转蜗轮12的一端设有旋转指针16,耳板上设有与旋转指针16相对应的环形刻度线17。使用环形刻度线17与旋转指针16相配合指导支撑板3的翻转角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翻转主轴、升降主轴27、生姜丝杆、下固定丝杆20、上固定丝杆24上均设有旋钮。使用相应的旋钮带动翻转主轴、升降主轴27、生姜丝杆、下固定丝杆20、上固定丝杆24转动,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实验容器的位置,以及倾倒口10的位置,转动升降主轴27,升降主轴27带动升降蜗杆26转动,升降蜗杆26通过升降蜗轮25带动支撑丝杆32转动,由于支撑丝杆32与升降滑筒31螺接,升降滑筒31沿翻转块15滑动,升降滑筒31通过转动块30推动支撑块29,支撑块29沿穿孔14穿出底板1,进而使底板1与试验台分离,手动转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块30沿支撑块29转动至倾倒口10与实验容器对齐。

将药液瓶放置在支撑孔4上,转动下固定丝杆20,由于下固定丝杆20与下固定筒19螺接,下固定筒19推动下弧形固定板18通过下滑块沿下滑槽滑动,下弧形固定板18滑动对药液瓶下部进行固定;根据药液瓶的高度,转动升降丝杆8由于生姜丝杆与升降板6螺接,升降丝杆8带动升降板6沿竖板9滑动,在调节时通过观察两侧的调节刻度线11,与升降板6上的指针,使升降板6能够在同一高度;调节完成后,转动上固定丝杆24,由于上固定丝杆24与上固定筒23螺接,上固定筒23推动上弧形固定板21通过导向杆22沿导向孔滑动,上弧形固定板21滑动对药液瓶上部进行固定。

固定完成后,转动翻转主轴,翻转主轴通过翻转蜗杆13与翻转蜗轮12相啮合带动翻转轴沿耳板转动,翻转轴带动翻转块15转动;使用环形刻度线17与旋转指针16相配合观察支撑板3的翻转角度;药液瓶随支撑板3转动,药液瓶内的药液倒入实验容器内进行实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