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470发布日期:2020-04-24 22: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高效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粉碎装置在实验室中使用极为频繁,现有实验室大都通过普通的粉碎机进行粉碎,普通的粉碎机使用过程中则存在粉碎不均匀不彻底,粉碎过程中对刀片的磨损较大,需要频繁的更换刀片,且粉碎过程中原料极易粘接于粉碎机内部,造成不同实验样品间的混杂,时间一长还容易出现腐烂、细菌聚集的现象,进而导致原料粉碎过程中受到污染,原料一旦污染极容易影响后续的检测分析数据的精确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开发一种粉碎效果好、耐用程度高且易于清洗的粉碎装置,以更好的满足研发工作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于提供一种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粉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机箱顶部设置进料斗,机箱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机箱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和下部粉碎室,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第二破碎辊组位于第一破碎辊组底部,所述粉碎室与预处理室连通,粉碎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其中第一粉碎机构包括u形粉碎轴,u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条形粉碎轴,条形粉碎轴设置于所述u形粉碎轴的开口内,条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形粉碎轴与条形粉碎轴上均设置有固定连接且均匀排布的刀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形粉碎轴与条形粉碎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均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破碎辊,其中第一破碎辊组中的破碎辊直径大于第二破碎辊组中的破碎辊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破碎辊组的竖轴线与第二破碎辊组的竖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斗的上部两对立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斜向下开口设置,进水口与外部高压热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斗的上部两对立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斜向下开口设置,进风口与外部压缩风管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粉碎效果好,刀片使用寿命长,每次粉碎完毕后可及时进行快速的清洗和干燥,防止原料残留于机箱内部而造成下次粉碎的原料污染,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机箱;3、进料斗;4、出料口;5、筛网;6、预处理室;7、第一破碎辊组;8、第二破碎辊组;9、粉碎室;10、第二电机;11、条形粉碎轴;12、刀片;13、u形粉碎轴;14、第一电机;15、进水口;1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粉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粉碎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机箱2,机箱2顶部设置进料斗3,机箱2底部设置出料口4,出料口4设置有对应的筛网5,筛网5为可折叠的弹性筛网,可以从出料口4放进去或取出来,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换。

机箱2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6和下部粉碎室9,预处理室6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7和第二破碎辊组8,第二破碎辊组8位于第一破碎辊组7底部,第一破碎辊组7和第二破碎辊组8均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破碎辊,第一破碎辊组7和第二破碎辊组8用于对原料进行初步破碎,将原料破碎至既定的程度,其中第一破碎辊组7中的破碎辊直径大于第二破碎辊组8中的破碎辊直径,且第一破碎辊组7上的辊齿间隙大于第二破碎辊组8上的辊齿间隙,而第二破碎辊组8上的辊齿尖锐度大于第一破碎辊组7上的辊齿的尖锐度,因此,在预处理过程中可达到递进破碎的效果。

粉碎室9与预处理室6连通,粉碎室9内水平设置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其中第一粉碎机构包括u形粉碎轴13,u形粉碎轴13穿过粉碎室9侧壁而与第一电机14连接,第二粉碎机构包括条形粉碎轴11,条形粉碎轴11设置于u形粉碎轴13的开口内,条形粉碎轴11穿过粉碎室9侧壁而与第二电机10连接,第二电机10与第一电机14均固定于机架1上且相向设置,u形粉碎轴13与条形粉碎轴11上均设置有固定连接且均匀排布的刀片12,且u形粉碎轴13与条形粉碎轴11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经过预处理室6初步粉碎的原料进入粉碎室9进行粉碎的过程中,u形粉碎轴13转动及斩切过程中带动原料沿同一方向有序转动,由于u形粉碎轴13与条形粉碎轴11的转动方向相反,条形粉碎轴11反向转动将该有序运动打乱从而进行更为充分的斩切,有效提高斩切效率并保证破碎的充分性,而由于预处理室6将原料进行初步粉碎处理,从而防止过大或过硬的原料颗粒直接与粉碎机构上的刀片接触,起到很好的保护刀片的作用,有效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且由于原料预处理后粒径基本相同,在粉碎室9内进一步粉碎可减少普通粉碎机操作时为了将单个或几个较大的颗粒粉碎至理想大小而反复粉碎从而导致整体粉碎时间延长且粉碎颗粒大小不均匀等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进料斗3的上部两对立侧设置有进水口15,进水口15斜向下开口设置,进水口15与外部高压热水管连接,进料斗3的上部两对立侧还设置有进风口16,进风口16斜向下开口设置,进风口16与外部压缩风管连接,进水口15和进风口16均设置有对应的开关,因此每次粉碎操作完成后,可打开进水口15进行充分清洗,清洗完毕后打开进风口16将粉碎装置内部充分干燥,有效防止原料和细菌的粘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机箱顶部设置进料斗,机箱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机箱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和下部粉碎室,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第二破碎辊组位于第一破碎辊组底部,所述粉碎室与预处理室连通,粉碎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其中第一粉碎机构包括u形粉碎轴,u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条形粉碎轴,条形粉碎轴设置于所述u形粉碎轴的开口内,条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粉碎轴与条形粉碎轴上均设置有固定连接且均匀排布的刀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粉碎轴与条形粉碎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均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破碎辊,其中第一破碎辊组中的破碎辊直径大于第二破碎辊组中的破碎辊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辊组的竖轴线与第二破碎辊组的竖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的上部两对立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斜向下开口设置,进水口与外部高压热水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的上部两对立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斜向下开口设置,进风口与外部压缩风管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粉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机箱顶部设置进料斗,机箱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机箱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和下部粉碎室,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第二破碎辊组位于第一破碎辊组底部,所述粉碎室与预处理室连通,粉碎室内水平设置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其中第一粉碎机构包括U形粉碎轴,U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条形粉碎轴,条形粉碎轴设置于所述U形粉碎轴的开口内,条形粉碎轴穿过粉碎室侧壁而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粉碎效果好,刀片使用寿命长,易于清洁,尤其适合实验室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林;杨柳;余政军;尹小红;夏冰;崔国贤;傅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