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6689发布日期:2020-07-04 00:52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浸泡实验室玻璃器皿的酸缸。



背景技术:

酸缸大多数用于生物、化学实验室等场所,一般盛放一定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或者重铬酸钾与硫酸的混合液,用来浸泡或者清洗实验器皿。当浸泡或者清洗结束,将实验器皿从酸缸中取出。

现有的一种酸缸包括内缸(也称内胆)、外缸,外缸的顶部用盖子封闭,三者组成套装。有的内胆在底板及侧壁上设有筛孔。实验器皿被放置在盛放酸液的内胆中。在捞取玻璃器皿时,需要实验员打开盖子,手动将内缸提起。当玻璃器皿都充满酸液被浸泡时,提起内缸需要两个人共同操作,若一个人提起,除了力量不够之外,酸液还容易沾到实验员身上,造成安全事故。

由于实验器皿的种类不同,规格不同,被同时放入内胆浸泡或清洗时,容易造成一些易碎器皿的破损。再有,当从众多不同体积的器皿中捞取较小的器皿时,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287465u将可拆卸式长方体孔槽橡胶垫套在缸体上,用来分别插入不同规格的器皿,但该酸缸只限于移液管,不适用于其他实验器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酸缸,解决将所有种类、规格的器皿放入一个容纳空间造成的易破损、难寻找缺陷。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酸缸,包括外缸、内缸和顶盖;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外缸内,所述顶盖封闭所述外缸,其中,所述内缸内固定有纵隔板,将所述内缸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容置空间。

如此,实验人员可将器皿分类,根据需要放入不同的容置空间内浸泡和清洗。

特别地,所述内缸的侧壁下部为漏液区,在所述内缸的侧壁上部设置有l型挡板,所述挡板遮挡与所述漏液区间隔设置并遮挡所述漏液区。

当将内缸从外缸提起的过程中,内缸里的酸液从漏液区的漏液孔流入到外缸,以方便实验人员从内缸中拿取试验器皿。挡板将从漏液孔区流出来的酸液流阻挡,防止酸液迸溅当实验人员身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外缸外壁设有放置篮。放置篮可用来存放实验人员拿取实验器皿所带的手套。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放置篮下方设有接液盒。接液盒能接住从放置篮内手套上流下的酸液,防止酸液污染环境。

为了在内缸被提起时方便停留,在所述外缸内壁固定有支撑架,在所述内缸外壁设置有支撑块,当所述内缸被提出所述外缸内酸液表面后,所述支撑块被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将所述内缸在空中停留。

当上述酸缸的内缸及内缸内容物过重时,本实用新型还配有支架,所述支架是由竖支撑和横支撑构成的框架结构;将所述外缸置于所述框架结构下方;所述横支撑上固定有起吊电机,通过绳索连接到所述内缸。启动电机,起吊绳索带动内缸上升;带实验人员操作后,再反转起吊电机,将内缸放回至外缸中。

为了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外缸和/或支架产生移动,在本实用新型在外缸底部和/或支架安装带刹车脚轮。需要移动时,打开刹车,轻松移动外缸和/或支架;要进行取、放器皿操作时,锁定脚轮,固定外缸和/或支架。

上述支架为铝型材、圆形钢管或方管等材质经过焊接或插接等方式组装而成,并在外表面喷塑防腐处理,防止因酸液喷溅损坏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内缸被纵隔板隔断,分隔成多个容置空间,实现了不同器皿分开浸泡,这样,方便找寻器皿,同时避免玻璃器皿被压碎。

2)内缸侧壁、底面部分有漏液孔,内缸被捞起时,内缸的酸液会通过漏液孔流到外缸,有助于实验员取玻璃器皿而不用接触酸液页面,而内缸侧壁漏液孔外的挡板,可防止漏酸液时,酸液外溅伤人。

3)外缸外壁有防酸手套放置篮,下方有接液盒,可方便放取手套,防止在不同酸缸所有防酸手套被混用,导致酸液被污染。

4)外缸内壁和内缸外壁通过支撑架和支撑块的配合,有助于内缸被吊起时,方便在空中稳定停留。

5)设置了支架及其上的起吊电机,相应地在内缸上部分设有支架吊孔,通过钢丝绳索挂到支架的吊钩上。内缸上部分设有手动提起把手,在无电动支架时用来提起内缸。电机配备有遥控器,可控制内缸吊起的竖直距离,实现内缸机械化作业、手动作业两种方式。

6)外缸和/或支架底部安装带刹车脚轮,可方便移动外缸、支架。

7)支架方便移动,可实现不同的酸缸共用同一个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酸缸外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缸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使用电机吊内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酸缸,具体公开一种带隔断(也就是纵隔板)的内缸,将内缸的内部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容置空间,以使不同种类、功能的玻璃器皿被分开浸泡,方便找寻器皿,同时避免玻璃器皿被压碎。

结合图1、图2所示,酸缸包括外缸1、内缸2和顶盖3。内缸2置于外缸1内,顶盖3封闭外缸1。内缸内固定有纵隔板21,将内缸2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容置空间。在内缸的底部设有多个漏液孔。图2为透视图,为了方便表示内部其他结构,图2中没有表示出纵隔板,纵隔板的布置情况,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隔板中的“纵”是指隔板为竖直方向设置。

在利用纵隔板将内缸分隔开来的设计过程中,具体的分区数量、分区大小划分,以及分区的名称命名等,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按照玻璃塞、移液管,容量瓶和比色管等器皿本身的特征,将内缸隔成四个空间:瓶塞区q1、比色管区q2、容量瓶区q3和移液管区q4。各个独立的容置空间的容积大小各不相同,瓶塞区q1小一些,移液管区q4长一些,稍微窄一些。

内缸中的纵隔板可用插板的形式实现固定在内缸中。如纵隔板通过竖直边固定于内缸侧壁,或者通过底边固定在内缸底面上,或者同时通过竖直、底边固定在内缸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纵隔板上设有筛孔,可使酸液能够在各容置空间之间流动。

更优选的,如图2所示,内缸2的左右侧壁下部区域设置有多个漏液孔,形成为漏液区,当提起内缸时,其内的酸液从漏液区流出,内缸中酸液的液面下降,露出实验器皿,方便实验人员直接拿取,避免了将手伸入到酸液中捞取实验器皿带来的各种危险。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内缸的底面上也设置了漏液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缸的侧壁下部为漏液区”是指在内缸的某个侧壁,或者全部侧壁的下部设置漏液孔,此孔区被定义为“漏液区”。

当提起内缸,酸液从侧壁流出时,压力会使得在内缸外的一定距离内产生酸液流,同时酸液流也会产生迸溅,这对于操作的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服装穿戴的财产安全均是危险的,如此,本实用新型在有漏液区的内缸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包括l型结构的挡板,挡板与漏液区间隔设置并遮挡所述漏液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内缸2的左右侧壁23的下部设置为漏液区,对应该漏液区,固定有挡板22。挡板22包括了l型结构。用l型结构的短边固定在漏液区上边的侧壁23,长边向下延伸,一直延伸到与内缸底面基本平齐的位置,将漏液区遮挡住。由于l型结构的短边和长边基本垂直,l型结构的长边与侧壁的漏液区有一定的间隔。如此,当酸液从侧壁的漏液孔流出时,被挡板22挡住,不会向内缸外形成酸液流,减小了酸液下流的范围;酸液在l型结构长边的最低处流入外缸,降低了迸溅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的挡板防止了酸液漏出时外溅,酸液外溅伤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是相对而言,即在侧壁上,漏液区在下,挡板固定点在上。

盛装了酸液和器皿的内缸有的很重,当需要将内缸从外缸提起时较为费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了支架。如图4、图5所示,支架4是由竖支撑41和横支撑42构成的框架结构;外缸1(连同其内的内缸,上面的顶盖)被置于框架结构下方。在横支撑42上固定有起吊电机43。对应地,在内缸2侧壁的上部分设有支架吊孔26,可通过钢丝绳索挂到电机43驱动的吊钩上。同时,内缸侧壁上部分设有手动提起把手25(如图2所示),在无电动支架时用人力手动来提起内缸。

电机43可以选择微型电吊电机,并配备一个遥控器。操作时,将支架移动到酸缸处,如图5所示位置,将支架上的吊钩通过吊绳与酸缸内缸上的吊孔将内缸固定,将内缸固定好之后,通过操作遥控器,支架升降器可将内缸吊起。

在内缸外壁左右两侧和外缸内壁有相应的支撑块27、支撑架(图未示出),内缸吊起之后,可通过支撑块、支撑架的配合停留在高处。实验人员可根据需要将玻璃仪器拿出,避免了通过人力将内缸提起。“支撑块”和“支撑架”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名称上做了区分,而实际上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只要起到阻挡内缸下落的作用即可。

支架为铝型材、圆形钢管或方管等材质经过焊接或插接方式组装而成,并在外表面喷塑防腐处理,防止因酸液喷溅损坏支架。

为了移动方便,在外缸底部安装脚轮,便于酸缸移动。而为了在操作过程中、存储过程中酸缸的稳定性,脚轮为带刹车的脚轮。

同理,在支架底部也安装了带刹车的脚轮。支架也可用于其他酸缸使用,即一架多缸。

如图1所示,在外缸的外壁安装防酸手套放置篮11(有滤液功能),可方便放取手套,对应的酸缸配备对应的手套,并不会弄混,防止在不同酸缸所有防酸手套混用,污染酸液。放置篮下方安装有接液盒12,防止防酸手套上的溶液或者水滴到实验室地面。

外缸采用pp聚丙乙烯、pvc聚氯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等防腐蚀材料制成。内缸的材质为陶瓷、pp聚丙乙烯、pvc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纵隔板可以采用与内缸相同的材质,方便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