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6894发布日期:2020-07-17 16:0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的会使用净水器来实现水的净化,目前大多数净水器的滤芯通常没有止水功能,在更换、拆卸滤芯时,易导致滤芯里面的水溢出来,造成浪费的同时给使用带来不变。本止水结构能解决更换滤芯残留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套设在滤瓶瓶口处并与滤芯相连接,包括设置于滤瓶瓶口中心处的中心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底部的弹簧,所述中心杆和弹簧位于导套内,所述导套卡接在所述滤瓶瓶口处;所述中心杆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处用于密封;所述滤瓶内具有内壳结构,所述内壳结构中设置有滤材用于对从滤芯进入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滤瓶瓶口与所述内壳之间设置有一圈密封片。

优选地,所述滤瓶瓶口处还设置有转动阀和挂台,所述挂台用于支撑所述转动阀,所述转动阀用于连接至滤芯。

优选地,当滤芯进入工作状态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相连接,此时所述中心杆被转动阀顶开,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与滤瓶瓶口发生相对位移,失去密封效果,因此滤瓶中的水可通过中心杆以及中心杆与滤瓶瓶口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流入滤芯;所述滤芯内的水通过压力差的作用冲开所述密封片形成第一入水水路。

优选地,当滤芯从滤瓶处拆卸下来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分离,弹簧将中心杆往上顶,所述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重回密封面,形成密封状态,封住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从而更换滤芯时滤瓶残留水无法流出。

优选地,所述密封处为填充有环状密封件的环状凹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片为薄片状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解决行业内更换滤芯时残留水流出的问题,又不用特地加装装置加大产品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入滤芯后的水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下滤芯后的水路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密封处;2、弹簧;3、密封片;4、第二密封处;5、第三密封处;6、过水孔;7、第四密封处;8、第五密封处;9、中心杆;10、导套;11、转动阀;12、第六密封处;13、挂台;14、第七密封处;15、第八密封处;16、第九密封处;17、第十密封处;18、内壳;19、滤材;20、滤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1,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套设在滤瓶瓶口处并与滤芯相连接,其包括设置于滤瓶瓶口中心处的中心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底部的弹簧,所述中心杆和弹簧位于导套内,所述导套卡接在所述滤瓶瓶口处;环绕所述中心杆处设置有三个密封处用于对中心杆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处为填充有环状密封件的环状凹槽;所述滤瓶内具有内壳结构,所述内壳结构中设置有滤材用于对从滤芯进入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滤瓶瓶口与所述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为薄片状橡胶件。所述滤瓶瓶口处还设置有转动阀和挂台,所述挂台用于支撑所述转动阀,所述转动阀用于连接至滤芯。

参考说明书附图2,当滤芯进入工作状态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相连接,此时所述中心杆被转动阀顶开,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与滤瓶瓶口发生相对位移,失去密封效果,因此滤瓶中的水可通过中心杆以及中心杆与滤瓶瓶口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流入滤芯;所述滤芯内的水通过压力差的作用通过过水孔冲开所述密封片形成第一入水水路。

参考说明书附图3,当滤芯从滤瓶处拆卸下来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分离,弹簧将中心杆往上顶,所述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重回密封面,形成密封状态,封住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由于无入水或部分情况滤芯内带负压,密封片回弹或受负压封住过水孔,此时,第一入水水路、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均被封死,从而更换滤芯时滤瓶残留水无法流出。因此所述止水结构解决行业内更换滤芯时残留水流出的问题,又不用特地加装装置加大产品体积。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套设在滤瓶瓶口处并与滤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滤瓶瓶口中心处的中心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底部的弹簧,所述中心杆和弹簧位于导套内,所述导套卡接在所述滤瓶瓶口处;所述中心杆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处用于密封;所述滤瓶内具有内壳结构,所述内壳结构中设置有滤材用于对从滤芯进入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滤瓶瓶口与所述内壳之间设置有一圈密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瓶口处还设置有转动阀和挂台,所述挂台用于支撑所述转动阀,所述转动阀用于连接至滤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滤芯进入工作状态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相连接,此时所述中心杆被转动阀顶开,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与滤瓶瓶口发生相对位移,失去密封效果,因此滤瓶中的水可通过中心杆以及中心杆与滤瓶瓶口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流入滤芯;所述滤芯内的水通过压力差的作用通过过水孔冲开所述密封片形成第一入水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滤芯从滤瓶处拆卸下来时,所述滤芯与所述止水结构分离,弹簧将中心杆往上顶,所述设置于所述中心杆的密封处重回密封面,形成密封状态,封住所述第一出水水路和第二出水水路,从而更换滤芯时滤瓶残留水无法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处为填充有环状密封件的环状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薄片状橡胶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滤芯上的止水结构,所述止水结构套设在滤瓶瓶口处并与滤芯相连接,包括中心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中心杆底部的弹簧,所述中心杆和弹簧位于导套内,所述导套卡接在所述滤瓶瓶口处;所述中心杆处设置有至少三个密封处用于密封;所述滤瓶内具有内壳结构,所述内壳结构中设置有滤材用于对从滤芯进入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滤瓶瓶口与所述内壳之间设置有一圈密封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业内更换滤芯时残留水流出的问题,又不用特地加装装置加大产品体积。

技术研发人员:苏芳滨;伍冬卫;蔡杰斌;丁永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