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6550发布日期:2020-04-21 18:3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设备内部的水气流动的管路系统,具体为一种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针对公共厕所、卫生间等卫生要求较高的场合。空气除臭设备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杀菌消毒和去异味。而传统的除臭设备大多采用化学芳香剂对异味进行掩盖(无法达到杀菌目的),或者使用消毒剂喷散至地面或空气内进行杀菌(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不久)。

因此,申请人于2018.10.16申请了专利号为201821679570.8的空气除臭设备,该除臭设备所使用的药液为天然植物提取液,其具有一定的杀菌除臭效果且无味温和,将提取液与纯净水混合后雾化,并通过风扇吹出扩散至所在空间。

针对上述空气除臭设备,如何确保除臭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工作,以对除臭设备所处的环境空气进行持久的杀菌除味,提高植物提取液的作用时间,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分为水路和气路,通过水路将植物提取液与水在雾化箱内混合后,经雾化器蒸腾形成雾状,后经气路内的气流将提取液的有效成分气体带出,以此稀释植物提取液雾化后的气体浓度,使其处于一个最高利用率的状态,提高植物提取液的使用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包括入水管、储液箱和雾化箱,所述入水管内通有带有内压的纯净水,储液箱内设有用于存储植物提取液的内腔,雾化箱内包括储液区域、雾化区域和流通区域,雾化箱设有风机和雾化器,雾化箱内设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包括相互隔离的出风通道和雾化通道,出风通道两端连接流通区域和风机,雾化通道设有雾化口,所述雾化通道两端连接雾化口和风机,雾化口位于雾化区域内;雾化箱还设有注水口、加液口,注水口通过注水管道连接至入水管,注水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注水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加液口通过加液管道连接至储液箱,加液管道上设有用于带动储液箱内植物提取液流动的输液泵。

优选的,所述雾化箱还设有溢出口,所述溢出口外接有溢出管道,所述溢出口用于保持储液区域最高液位至溢出口所在高度。

优选的,所述溢出管道外端开口设置,溢出管道开口朝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液口高度低于注水口高度。

优选的,所述溢出口高度高于加液口高度。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侧壁表面还开设有冲洗接口,冲洗接口与储液箱的内腔连通;冲洗接口通过冲洗管道与入水管连通,所述冲洗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冲洗管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加液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侧壁设有用于检测内腔中液体高度的液位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具有如下

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通过增设入水管,植物提取液在倒入储液箱后,通过管道送至雾化箱内混合稀释,再经过雾化器的超声波将混合的溶液变为雾滴状的除臭气体,再向雾化箱内注入空气,将内部雾滴状的除臭气体带出至除臭设备所在的室内,达到针对室内空气除臭和净化目的,适用于各类公共厕所,用于除去公共厕所内的异味,尤其是针对厕所空气中异味成分(硫化物和氨化物),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

二、利用除臭设备内的水路对植物提取液进行在线混合稀释,因此倒入储液箱内的提取液内有效物质的浓度可以更高,同样体积(或重量)的加药瓶内所包含的提取液的有效成分也就更多,经过稀释之后得到可供使用的药液浓度,相比直接使用稀释后的植物提取液,在线混合雾化可以使得加药瓶内的植物提取液使用更长时间,降低加药瓶的更换频率和运输成本。

若是在储液箱内倒入稀释后的植物提取液,则加液过程较为频繁,且运输时重量和体积会更大,运输成本会增加,且增加维护人员工作时间。

三、更高浓度的植物提取液,可以确保加药瓶内部形成不利于细菌、真菌或微生物滋生的环境,确保提取液的有效性,避免其变性失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管路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中雾化箱的剖视图。

图8为实用新型中雾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用新型中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20、风机;21、雾化器;3、储液箱;30、开口;31、输液泵;32、冲洗接口;33、液位传感器;4、入水管;41、第一电磁阀;42、第二电磁阀;51、第一流量计;52、第二流量计;61、注水口;62、加液口;63、溢出口;7、雾化箱;70、送风管;701、出风通道;702、雾化通道;703、雾化口;72、储液区域;73、雾化区域;74、流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的除臭设备的管路系统,包括入水管4、储液箱3和雾化箱7,入水管4内通有带有内压的纯净水,储液箱3内设有内腔,内腔用于存储植物提取液。

如图7所述,雾化箱7内包括储液区域72、雾化区域73和流通区域74,雾化箱7底部设有风机20和雾化器21,雾化箱7两侧设有两根送风管70,送风管70穿过雾化区域73直至流通区域74,送风管70包括相互隔离的出风通道701和雾化通道702,出风通道701和雾化通道702的起始端朝向风机20,风机20吹入的气流分别进入至出风通道701和雾化通道702内。

出风通道701的出口位于流通区域74上方,雾化通道702的出口为雾化口703,雾化口703位于雾化区域73内,当风机20将气流输送至雾化口703时,空气进入到雾化区域73,将该区域内的除臭气体带出至流通区域74内,流通区域74内的除臭气体随着气流从净化装置内流出,以对区域内的空气进行除臭。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除臭设备的水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以双细虚线表示净水流向,以单粗虚线表示植物液的流向。

雾化箱7还设有注水口61和加液口62,注水口61通过注水管道连接至入水管4,注水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注水管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41;加液口62通过加液管道连接至储液箱3,加液管道上设有用于带动储液箱3内植物提取液流动的输液泵31;注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51;加液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52。

纯净水由入水管4流入,经第一电磁阀41控制,向左侧流动经过第一流量计51,最终流进雾化箱6和注水口61。植物液由药瓶流入储液箱3,经过输液泵31抽取流向第二流量计52,由雾化箱6右侧的加液口62进入,植物液与纯净水在雾化箱6内混合,经过超声波雾化器21蒸腾至雾状,雾滴状的除臭气体。

两根流量计51用于同主板连接,处理器用于统计注水管道和加液管道内流入的纯净水和植物提取液的量,以达到对混合浓度控制的目的。

如图4和图7所示,雾化箱7还设有溢出口63,溢出口63外接有溢出管道,溢出口63用于保持储液区域72最高液位至溢出口63所在高度,溢出管道外端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净气装置的外部,溢出管道开口朝下设置。当电子元器件失控时,注水或者加液过多,雾化箱7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溢出口63和溢出管道流出到除臭设备外部,以滴水的现象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停止除臭设备工作,同时避免液体溢出流入到除臭设备内部,防止电子元器件进一步泡水损坏。

如图6所示,储液箱3侧壁设有用于检测内腔中液体高度的液位传感器33,该液位传感器33采用电阻式的液位检测方式(液位传感器可以采用型号为xkc-y25-v的液位传感器)对储液箱3中的植物液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换算得到植物液的余量,显示供维护人员,当储液箱3内植物液接近用完时提醒维护人员更换药液。

实施例2:

如图4至图6所示,储液箱3侧壁表面还开设有冲洗接口32,冲洗接口32与储液箱3的内腔连通;冲洗接口32通过冲洗管道与入水管4连通,冲洗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冲洗管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42。

当除臭设备长时间未使用,或需要对储液箱3进行清洗时,通过打开第二电磁阀42使得纯净水由入水口4流向冲洗接口32,进入至储液箱3内,通过打开输液泵31将清洗后的水放出,重复多次达到清洗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