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9362发布日期:2020-05-06 23: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



背景技术:

浓密机是国家环保提倡选厂尾矿渣干排处理环节中重要的节点设备,矿浆沉淀效果的优劣不仅与矿浆本身粘度、粒度群结构、密度等因素有关,还涉及浓密机自身功能是否能对矿浆颗粒群有促进沉淀作用。目前,大多浓密机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混合效果差,沉降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浓密机混合更为均匀、沉降速度更快。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顶部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状的中间桶,筒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加药口,进料口和加药口均和中间桶内部连通,筒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筒体上部侧壁设有溢流口;中间桶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和中间桶底部位于同一高度,搅拌轴为中空结构且顶面和底面开口,搅拌轴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内还设有主轴,主轴两端穿出搅拌轴,主轴底部近筒体底端;主轴底部通过连接支座连接若干搅拌杆,搅拌杆位于连接支座上方、中间桶外部并和主轴平行;主轴上连接有分散板位于连接支座和中间桶之间,分散板和中间桶底部存在间距,主轴通过筒体顶部的一号电机驱动;搅拌轴顶端外侧设有外齿圈,外齿圈边上设有和外齿圈配合的齿轮,齿轮通过二号电机驱动。物料和药剂从加药口和进料口进入中间桶,由中间桶流向筒体底部并在分散板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扩散后由搅拌杆进行缓慢的搅拌,使得混合更为均匀,沉降更为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板呈伞状结构。有利于物料向筒体四周扩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座包括若干沿着主轴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t型的连接件,t型的连接件包括翼杆和腹杆,腹杆焊接在主轴上,翼杆和主轴平行,翼杆顶端设有螺纹沉孔,搅拌杆底端设有用于旋入螺纹沉孔的外螺纹。方便根据物料情况更换搅拌杆。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桶内壁设有螺旋叶片。延长混合路线,使得物料和药剂在中间桶内混合的更为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桶顶部为喇叭口。利于物料和药剂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轴向方向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外壁从中间桶底部至连接支座之间的区域加工有外螺纹,分散板中心设有穿过主轴的通孔,分散板通过旋接在主轴上的分别位于分散板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螺母固定。可以根据物料的稀稠情况调整分散板距离中间桶底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物料和药剂从加药口和进料口进入中间桶,由中间桶流向筒体底部并在分散板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扩散后由搅拌杆进行缓慢的搅拌,使得混合更为均匀,沉降更为快速。

2、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物料的稀稠情况调整分散板距离中间桶底部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包括筒体1,筒体1内顶部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状的中间桶2,中间桶2顶部为喇叭口,筒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3和加药口4,进料口3和加药口4均和中间桶2内部连通,筒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5,筒体1上部侧壁设有溢流口6;中间桶2内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和中间桶2底部位于同一高度,搅拌轴7为中空结构且顶面和底面开口,搅拌轴7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8,搅拌轴7上的搅拌叶8沿搅拌轴7的轴向方向等间距布置,中间桶2内壁设有螺旋叶片18,螺旋叶片18和搅拌叶8存在间距。搅拌轴7内还设有主轴9,主轴9两端穿出搅拌轴7,主轴9底部近筒体1底端;主轴9底部通过连接支座10连接若干搅拌杆11,搅拌杆11位于连接支座10上方、中间桶2外部并和主轴9平行,连接支座10包括若干沿着主轴9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t型的连接件10.1,t型的连接件10.1包括翼杆10.1和腹杆10.2,腹杆10.1焊接在主轴9上,翼杆10.1和主轴9平行,翼杆10.1顶端设有螺纹沉孔10.3,搅拌杆11底端设有用于旋入螺纹沉孔10.3的外螺纹;主轴9上连接有分散板12位于连接支座10和中间桶2之间,分散板12呈伞状结构,分散板12和中间桶2底部存在间距主轴9外壁从中间桶2底部至连接支座10之间的区域加工有外螺纹,分散板12中心设有穿过主轴的通孔,分散板12通过旋接在主轴9上的分别位于分散板12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螺母17固定。主轴9通过筒体1顶部的一号电机13驱动;搅拌轴7顶端外侧设有外齿圈14,外齿圈14边上设有和外齿圈14配合的齿轮15,齿轮15通过二号电机16驱动。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顶部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状的中间桶,筒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加药口,进料口和加药口均和中间桶内部连通,筒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筒体上部侧壁设有溢流口;中间桶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和中间桶底部位于同一高度,搅拌轴为中空结构且顶面和底面开口,搅拌轴外壁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内还设有主轴,主轴两端穿出搅拌轴,主轴底部近筒体底端;主轴底部通过连接支座连接若干搅拌杆,搅拌杆位于连接支座上方、中间桶外部并和主轴平行;主轴上连接有分散板位于连接支座和中间桶之间,分散板和中间桶底部存在间距,主轴通过筒体顶部的一号电机驱动;搅拌轴顶端外侧设有外齿圈,外齿圈边上设有和外齿圈配合的齿轮,齿轮通过二号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板呈伞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包括若干沿着主轴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的t型的连接件,t型的连接件包括翼杆和腹杆,腹杆焊接在主轴上,翼杆和主轴平行,翼杆顶端设有螺纹沉孔,搅拌杆底端设有用于旋入螺纹沉孔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桶内壁设有螺旋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桶顶部为喇叭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沿搅拌轴的轴向方向等间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外壁从中间桶底部至连接支座之间的区域加工有外螺纹,分散板中心设有穿过主轴的通孔,分散板通过旋接在主轴上的分别位于分散板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螺母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渣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高效率混合浓密机,包括筒体,筒体内顶部设有底部开口的圆柱状的中间桶;中间桶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为中空结构且顶面和底面开口,搅拌轴内还设有主轴,主轴两端穿出搅拌轴,主轴底部近筒体底端;主轴底部通过连接支座连接若干搅拌杆,搅拌杆位于连接支座上方、中间桶外部并和主轴平行;主轴上连接有分散板位于连接支座和中间桶之间,分散板和中间桶底部存在间距,主轴通过筒体顶部的一号电机驱动;搅拌轴顶端外侧设有外齿圈,外齿圈边上设有和外齿圈配合的齿轮,齿轮通过二号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更为均匀,沉降更为快速。

技术研发人员:许越;张少华;魏明俐;李菲;陈亿军;姜利国;李孟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宜生态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