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923发布日期:2020-05-06 23: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



背景技术:

烟气处理塔是将烟气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效处理至规定浓度之下,而烟气处理设备很多,其中喷淋塔就是其中之一。喷淋塔利用喷淋使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与碱性液体结合达到中和效果,喷淋塔是湿法脱硫工艺中的主流塔形,其内部构件少、烟气与吸收液逆向接触,但是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烟气的不集中从而出现喷淋的薄弱区域,也常出现烟气“爬壁”现象,即烟气未经脱硫直接顺着塔壁逃逸,导致脱硫效率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不达标,而且大范围的喷淋也会对喷淋液造成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其便于实现喷淋液的循环使用,便于对烟气进行集中喷淋,便于减少对喷淋液的浪费,易于提升脱硫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烟气进口和喷淋液溢流口,且烟气进口位于喷淋液溢流口的上侧,所述塔体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阻烟板,所述阻烟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烟气上升筒,所述阻烟板上开凿有与烟气上升筒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烟气上升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引导环,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副管,所述喷淋副管位于引导环的上侧,所述喷淋副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喷淋头和上喷淋头,所述下喷淋头位于引导环的正上方,多个所述上喷淋头分别位于引导环的两侧,所述烟气进口的一侧设有喷淋液池,所述喷淋液池内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多个所述喷淋副管均与输液管连通,所述阻烟板上开凿有排液孔,所述阻烟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排液孔相匹配的排液副管,多个排液副管之间连接有排液主管,所述排液主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液主管的下端位于喷淋液池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气上升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喷淋头的喷淋孔径大于上喷淋头的喷淋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喷淋头的喷淋方向朝上,所述下喷淋头的喷淋方向朝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烟板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喷淋副管的数量大于三个,且阻烟板位于相邻两个喷淋副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其便于实现喷淋液的循环使用,便于对烟气进行集中喷淋,便于减少对喷淋液的浪费,易于提升脱硫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烟气进口、3.烟气出口、4.阻烟板、401.排液孔、5.烟气上升筒、6.引导环、7.喷淋副管、8.下喷淋头、9.上喷淋头、10.循环泵、11.喷淋液溢流口、12.喷淋液池、13.排液主管、1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文使用的例如“左”、“右”、“左侧”、“右侧”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右侧”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左侧”。因此,示例性术语“右侧”可以囊括左侧和右侧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下部设有烟气进口2和喷淋液溢流口11,且烟气进口2位于喷淋液溢流口11的上侧,塔体1的上端设有烟气出口3,烟气进口2用于向塔体1内导入需要处理的烟气,烟气出口3用于排出处理后的烟气,喷淋液溢流口11用于排出多余的喷淋液。

参图1~图2所示,塔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阻烟板4,阻烟板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烟气上升筒5,阻烟板4上开凿有与烟气上升筒5相匹配的通孔,烟气上升筒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引导环6,烟气可通过烟气上升筒5和引导环6上升,塔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副管7,喷淋副管7位于引导环6的上侧,喷淋副管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下喷淋头8和上喷淋头9,下喷淋头8和上喷淋头9均可喷射喷淋液,用于对烟气的喷淋,下喷淋头8位于引导环6的正上方,便于下喷淋头8直接向引导环6内进行喷淋,多个上喷淋头9分别位于引导环6的两侧,上喷淋头9可对逸出引导环6的烟气进行喷淋,烟气进口2的一侧设有喷淋液池12,喷淋液池12内放置有循环泵10,循环泵10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多个喷淋副管7均与输液管连通,通过循环泵10可将喷淋液泵入输液管中,从而使喷淋液进入喷淋副管7中,最后从下喷淋头8和上喷淋头9喷出,其中循环泵10的设置和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阻烟板4上开凿有排液孔401,阻烟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排液孔401相匹配的排液副管,多个排液副管之间连接有排液主管13,可实现将烟气上升筒5、阻烟板4与塔体1内壁之间积累的喷淋液排出,排液主管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4,可控制是否排液,不需排液时可关闭,以防烟气从排液主管13外泄。

具体地,排液主管13的下端位于喷淋液池12内,便于将回收的喷淋液回收入喷淋液池12内。

进一步地,烟气上升筒5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板,便于延长烟气的停留时间,便于烟气的集中,同时当喷淋液落在螺旋板上时,也可实现喷淋液的回旋和迸溅,易于实现二次喷淋的效果。

其中,下喷淋头8的喷淋孔径大于上喷淋头9的喷淋孔径,可减少喷淋液的使用,减少浪费。

进一步地,上喷淋头9的喷淋方向朝上,下喷淋头8的喷淋方向朝下,下喷淋头8的喷淋方向朝下便于直接向引导环6和烟气上升筒5内喷淋喷淋液,上喷淋头9的喷淋方向朝上便于喷淋液充分与从烟气上升筒5和引导环6内逸出的烟气进行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阻烟板4的数量大于两个,喷淋副管7的数量大于三个,且阻烟板4位于相邻两个喷淋副管7之间,可确保一定的喷淋处理效果。

使用时,参图1所示,开启循环泵10,喷淋液同时从下喷淋头8和上喷淋头9中喷淋,从烟气进口2通过鼓风机通入待处理的烟气,烟气会先经过第一组下喷淋头8和上喷淋头9的喷淋,然后集中进入烟气上升筒5中,通过引导环6排出,在烟气进入烟气上升筒5到从引导环6中排出的过程中,会经过下喷淋头8的集中喷淋,然后再经过上喷淋头9的喷淋,会进入下一级,同理的处理流程,最终通过烟气出口3排出,当控制阀14关闭时,塔体1的内壁、阻烟板4和烟气上升筒5的外壁之间会存留大部分的喷淋液,喷淋液可通过开启控制阀14进行释放回收,也可等待喷淋液没过引导环6的上端,最后从引导环6内溢出,最终流入塔体1的下端,其中喷淋液溢流口11可与喷淋液池12相互连通,也可通过液体泵泵入喷淋液池12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循环式烟气处理塔,其便于实现喷淋液的循环使用,便于对烟气进行集中喷淋,便于减少对喷淋液的浪费,易于提升脱硫的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