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286发布日期:2020-05-06 23: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双极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极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设备为了提高净化效果,其净化单元设置有多个电离板及多个静电吸附板。净化单元需要放置于一个壳体中,以提高安全性。现有的壳体是一体的,净化单元与壳体通过若干螺丝连接,安装及拆卸时需要人工将工具伸入到壳体内进行操作,由于壳体内的可操作空间有限,安装及拆卸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及拆卸的双极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双极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及滑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净化单元;净化单元包括金属框架、设置于金属框架内且靠近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电离组件及设置于金属框架内且靠近金属框架的第二侧的静电吸附组件;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下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上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靠近静电吸附组件的第二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壳体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平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之间的前侧门板、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二端之间的后侧门板、垂直连接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之间的两个立柱及两个中间柱;两个立柱分别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的两侧,前侧门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立柱转动连接;后侧门板与底板及顶板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一个中间柱靠近前侧门板且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另一个中间柱靠近后侧门板,且该中间柱的一端位于底板的第二端的中部,另一端位于顶板的第二端的中部;中间柱垂直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两个中间柱将壳体组件的内部分为第一容置部及宽度小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两个中间柱的下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一导轨槽,两个中间柱的上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及第二导轨槽的开口均朝向第一容置部;远离第二容置部的立柱的中部与后侧门板远离第二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之间水平连接有开口朝向第二容置部的第三导轨槽;第一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一导轨槽中,第二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二导轨槽中,第三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三导轨槽中;第二容置部中设置有滤网单元及紫外线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朝向金属框架外侧的斜下方突出设置,第二滑块朝向金属框架外侧的斜上方突出设置,第一导轨槽的开口朝向斜上方设置,第二导轨槽的开口朝向斜下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块朝向金属框架外侧的斜下方或斜上方突出设置,第三导轨槽的开口朝向斜上方或斜下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朝向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底板朝向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连接有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有上灯架,第二安装座的顶部连接有下灯架,若干紫外线灯安装于上灯架与下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灯架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连接有上滤网安装架,下灯架上连接有下滤网安装架,滤网单元的上端与上滤网安装架连接,下端与下滤网安装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灯架及下灯架的截面形状均为u形,上滤网安装架及下滤网安装架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上滤网安装架与上灯架之间形成第一u形槽,下滤网安装架与下灯架之间形成第二u形槽,滤网单元包括上安装块、下安装块、连接于上安装块与下安装块之间的滤网,上安装块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u形槽中,下安装块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u形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块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条,下安装块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与上滤网安装架的外侧边抵接,第二限位条与下滤网安装架的外侧边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及滑动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净化单元;净化单元包括金属框架、设置于金属框架内且靠近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电离组件及设置于金属框架内且靠近金属框架的第二侧的静电吸附组件;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下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的第一侧的上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靠近静电吸附组件的第二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沿金属框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壳体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平行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之间的前侧门板、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二端之间的后侧门板、垂直连接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之间的两个立柱及两个中间柱;两个立柱分别位于底板及顶板的第一端的两侧,前侧门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立柱转动连接;后侧门板与底板及顶板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一个中间柱靠近前侧门板且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另一个中间柱靠近后侧门板,且该中间柱的一端位于底板的第二端的中部,另一端位于顶板的第二端的中部;中间柱垂直连接于底板与顶板之间;两个中间柱将壳体组件的内部分为第一容置部及宽度小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两个中间柱的下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一导轨槽,两个中间柱的上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及第二导轨槽的开口均朝向第一容置部;远离第二容置部的立柱的中部与后侧门板远离第二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之间水平连接有开口朝向第二容置部的第三导轨槽;第一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一导轨槽中,第二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二导轨槽中,第三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三导轨槽中;第二容置部中设置有滤网单元及紫外线灯。如此便于安装及拆卸。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净化装置的净化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净化单元的部分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净化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净化单元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净化装置的壳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净化装置的壳体组件的另一视角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净化装置的壳体组件的另一视角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极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40及滑动设置于壳体组件40内的净化单元100。

净化单元100包括金属框架10、设置于金属框架10内且靠近金属框架10第一侧的电离组件20、设置于金属框架10内且靠近金属框架10第二侧的静电吸附组件30、若干第一陶瓷安装板25、金属连接杆26、若干第二陶瓷安装板35及金属连接板36。

电离组件20包括若干电离正极板21、若干电离负极板22、连接若干电离正极板21的两个第一正极连接柱23、连接若干电离负极板22的两个第一负极连接柱24。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电离正极板21与两个电离负极板22相邻且平行设置,即电离正极板21与电离负极板22相错设置。电离正极板21的长度小于电离负极板22的长度。电离负极板22的两端分别突出于电离正极板21的两端。

两个第一负极连接柱24分别穿过若干电离负极板22的两端突出正极板21的部分。且第一负极连接柱24与若干电离负极板22电性连接。第一负极连接柱24的两端与金属框架10连接。

两个第一正极连接柱23分别穿过若干电离正极板21的两端且与电离正极板21电性连接。

电离负极板22上对应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221,第一避让孔221的内径远大于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直径,如为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直径的4-8倍。金属框架10对应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避让孔11,第一正极连接柱23穿过第一避让孔221及第二避让孔11,且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两端分别穿过一第一陶瓷安装板25,第一陶瓷安装板25与一绝缘支架连接。第一正极连接柱23的两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有一螺母。

金属连接杆2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正极连接柱23连接。具体地,金属连接杆2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第一通孔261,第一正极连接柱23穿过第一陶瓷安装板25及第一通孔26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电离正极板21的两侧分别突出设置有若干尖部,便于电离产生电弧。

请继续参考图3,静电吸附组件30包括若干静电正极板31、若干静电负极板32、连接若干静电正极板31的第二正极连接柱33、连接若干静电负极板32的第二负极连接柱34。

每一静电正极板31与两个静电负极板32相邻且平行设置,即静电正极板31与静电负极板32相错设置。

第二正极连接柱33穿过若干静电正极板31且与静电正极板31电性连接,第二负极连接柱34穿过若干静电负极板32且与静电负极板32电性连接。

静电正极板31上对应第二负极连接柱34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避让孔311,静电负极板32上对应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避让孔321。

第二负极连接柱34的两端与金属框架10连接。

金属框架10上对应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避让孔12,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两端穿过第五避让孔12并穿过第二陶瓷安装板35。第二陶瓷安装板35与绝缘支架连接。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两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有一螺母。

金属连接板36上对应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361,对应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位置开设有第六避让孔362,第二正极连接柱33的一端穿过第二陶瓷安装板35及连接孔361后与螺母螺纹连接。

第二负极连接柱34的长度小于第二正极连接柱33,即第二负极连接柱34未穿过第六避让孔362。第六避让孔362便于将第二负极连接柱34接地。

请参考图4,接线时,由于两个第一正极连接柱23通过金属连接杆26连接,只需要将两个第一正极连接柱23中的一个连接第一正极电源;由于多个第二正极连接柱33通过金属连接板36连接,只需要将多个第二正极连接柱33中的一个连接第二正极电源;由于第二负极连接柱34与金属框架10连接,金属框架10与第一负极连接柱24连接,因此只需要将第二负极连接柱34中的一个接地,第一负极连接柱24及其余的第二负极连接柱34均不需要接线。

第一陶瓷安装板25实现第一正极连接柱23与第一负极连接柱24及金属框架10之间的隔离;第二陶瓷安装板35实现第二正极连接柱33与第二负极连接柱34及金属框架10之间的隔离。

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6,金属框架10靠近电离组件20的第一侧的下部朝向外侧的斜下方突出设置有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10靠近电离组件20的第一侧的上部朝向外侧的斜上方突出设置有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金属框架10靠近静电吸附组件30的第二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第三滑块及第四滑块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三滑块位于第四滑块的上方。

第三滑块朝向外侧的斜下方突出设置,第四滑块朝向外侧的斜上方突出设置。

请参考图5及图6,壳体组件40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41、平行设置于底板41上方的顶板42、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之间的前侧门板43、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二端之间的后侧门板44、垂直连接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之间的两个立柱45及两个中间柱46。

两个立柱45分别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的两侧,前侧门板43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立柱45转动连接,另一侧与另一个立柱活动连接,如卡扣连接或磁吸式连接。

后侧门板44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如卡扣连接或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可以采用如个人计算机的主机侧板类似的结构,便于安装及拆卸。

一个中间柱46靠近前侧门板43且位于两个立柱45之间,另一个中间柱46靠近后侧门板44,且其一端位于底板41的第二端的中部,另一端位于顶板42的第二端的中部。中间柱46垂直连接于底板41与顶板42之间。

两个中间柱46将壳体组件40的内部分为较宽的第一容置部及较窄的第二容置部。

两个中间柱46的下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一导轨槽471,两个中间柱46的上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导轨槽472。第一导轨槽471的开口朝向第一容置部且向斜上方设置;第二导轨槽472的开口朝向第一容置部且向斜下方设置。

远离第二容置部的立柱45的中部与后侧门板44远离第二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三导轨槽473及第四导轨槽474。

第三导轨槽473位于第四导轨槽474的上方。第三导轨槽473的开口朝向第二容置部且向斜上方设置;第四导轨槽474的开口朝向第二容置部且向斜下方设置。

安装净化单元100到壳体组件40中时,先移除后侧门板44,将净化单元100与壳体组件40的第一容置部对齐,即使得第一滑块13位于第一导轨槽471中,第二滑块14位于第二导轨槽472中,第三滑块位于第三导轨槽473中,第四滑块位于第四导轨槽474。然后将净化单元100推入到壳体组件40的第一容置部中。最后合上后侧门板44。

第二容置部中设置有滤网单元49及紫外线灯。紫外线灯用于杀菌,滤网单元49用于滤除较大的杂物等。

请参考图6及图7,顶板42朝向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连接有第一安装座481,底板41朝向第二容置部的内侧面连接有第二安装座482,第一安装座481的底部连接有上灯架483,第二安装座482的顶部连接有下灯架484,若干紫外线灯安装于上灯架483与下灯架484之间。

上灯架483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连接有上滤网安装架485,下灯架484上连接有下滤网安装架486,滤网单元49的上端与上滤网安装架485连接,下端与下滤网安装架486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座481及第二安装座482的截面形状均为“几”字形,上灯架483及下灯架484的截面形状均为u形,上滤网安装架485及下滤网安装架486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上滤网安装架485与上灯架483之间形成第一u形槽,下滤网安装架486与下灯架484之间形成第二u形槽。

滤网单元49包括上安装块491、下安装块492、连接于上安装块491与下安装块492之间的滤网493。

上安装块491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条4911,下安装块492远离第一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二限位条4921,上安装块491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u形槽中,下安装块492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u形槽中,第一限位条4911与上滤网安装架485的外侧边抵接,第二限位条4921与下滤网安装架486的外侧边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组件40及滑动设置于壳体组件40内的净化单元100;净化单元100包括金属框架10、设置于金属框架10内且靠近金属框架10第一侧的电离组件20及设置于金属框架10内且靠近金属框架10第二侧的静电吸附组件30;金属框架10的第一侧的下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10的第一侧的上部朝向外侧突出设置有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金属框架10靠近静电吸附组件30的第二侧的中部突出设置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沿金属框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壳体组件40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41、平行设置于底板41上方的顶板42、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之间的前侧门板43、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二端之间的后侧门板44、垂直连接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之间的两个立柱45及两个中间柱46;两个立柱45分别位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一端的两侧,前侧门板43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立柱45转动连接;后侧门板44与底板41及顶板4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一个中间柱46靠近前侧门板43且位于两个立柱45之间;另一个中间柱46靠近后侧门板44,且该中间柱46的一端位于底板41的第二端的中部,另一端位于顶板42的第二端的中部;中间柱46垂直连接于底板41与顶板42之间;两个中间柱46将壳体组件40的内部分为第一容置部及宽度小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两个中间柱46的下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一导轨槽471,两个中间柱46的上部之间水平连接有第二导轨槽472,第一导轨槽471及第二导轨槽472的开口均朝向第一容置部;远离第二容置部的立柱45的中部与后侧门板44远离第二容置部的一侧的中部之间水平连接有开口朝向第二容置部的第三导轨槽473;第一滑块13滑动地位于第一导轨槽471中,第二滑块14滑动地位于第二导轨槽472中,第三滑块滑动地位于第三导轨槽473中;第二容置部中设置有滤网单元49及紫外线灯。如此便于安装及拆卸。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