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1527发布日期:2020-06-30 20:1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领域预过滤所采用的过滤器主要是通过压差监测原理自动更换滤料的自动卷绕式过滤器,其自动更换方式是在设备上端的上料箱中装有新滤料,通过下料箱中的滤料传动装置将新滤料往下卷。如公告号为cn2072375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卷绕式过滤器”,其包括滤料架,滤料架含有立柱和与立柱固定连接的水平档料栏和竖直压料栏,立柱上安装有检测滤料两侧气压压差的压差开关、计米轮和光电编码器,通过紧贴在滤料上的计米轮带动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产生的脉冲信号送到plc进行高速计数,再通过plc内部运算转换为相应的长度,进而实现新滤料的更换,解决了只根据压差值来控制换滤料长度进而造成换料误差大、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其滤料架的上部设有上料箱,上料箱内设有新滤料导向轴、新滤料卷,滤料架的下部设有下料箱,下料箱内设有旧滤料卷,更滑滤料时将新滤料安装在上料箱中,使用过的旧滤料向下绕在旧滤料卷上。

但是,目前此类设备根据各种工业工况使用,设备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普通人无法正常更换滤料,安装新滤料时需要借助高架平台或者升降车来完成,操作十分不便,存在登高作业安全问题。另外,滤料需要人为从新滤料箱重新穿到滤料轨道内,再卷入下滤料转轴组件内,实际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采用在设备下端更换滤料的方式,保证人员登高作业安全,提高更换效率,节省安装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机架,所述过滤器机架的上部设有上滤料箱、上滤料转轴和上导向轴,所述过滤器机架的下部设有下滤料箱、下滤料转轴和下导向轴;还包括滤料传送带,所述滤料传送带的上端与所述上滤料转轴连接,所述滤料传送带的下端依次绕过所述上导向轴、所述下导向轴后,与所述下滤料转轴上的滤料连接;所述上滤料转轴包括管状电机、离合器组件、传动管和尾插,所述管状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离合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管套设在所述管状电机与所述离合器组件的外部,所述尾插设于所述传动管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机架的外部连接有外置控制柜,所述外置控制柜上设有上料开关和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所述外置控制柜与所述管状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机架的中部设有压差开关、减速电机和传动链条,所述压差开关、所述减速电机分别与所述外置控制柜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安装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下滤料转轴之间,所述传动链条的外侧设有链条挡板。

优选地,所述上滤料箱的内部设有滤料报警机构,所述滤料报警机构与所述外置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机架包括两侧的立柱以及设于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的滤料档条和钢丝直条,两侧的所述立柱的内侧分别设有滤料滑道槽,所述滤料传送带的两侧从所述滤料滑道槽中穿过,所述钢丝直条穿过所述滤料档条上的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在设备下端更换滤料的方式,不需人员登高作业,保证了人员安全;不需借助高架平台或者升降车来辅助工作,节省更换成本及更换时间;

(2)在设备下端安装新滤料后,利用上料开关控制,由上滤料转轴内的减速电机和过滤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提供动力,通过滤料传送带将新滤料传送至上滤料转轴,且滤料传送带的两侧穿过滤料滑道槽,不需人工牵引,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更换效率;

(3)上滤料转轴采用管状电机与离合器组件的组合,既综合考虑了上滤料箱内的空间狭小的问题,还能在传送新滤料时保证滤料上下张力一致,避免滤料受力不均而降低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上滤料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外置控制柜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滤料传送带与新滤料的连接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更换滤料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00-过滤器机架,101-立柱,102-滤料档条,103-钢丝直条,104-滤料滑道槽,105-内孔,11-上滤料箱,111-滤料报警机构,12-上滤料转轴,121-管状电机,122-离合器组件,123-传动管,124-尾插,13-上导向轴,21-下滤料箱,22-下滤料转轴,23-下导向轴,31-滤料传送带,311-连接件,41-外置控制柜,411-上料开关,412-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51-压差开关,52-减速电机,53-传动链条,54-链条挡板,60-滤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上滤料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外置控制柜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滤料传送带与新滤料的连接处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更换滤料的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机架100,过滤器机架100的上部设有上滤料箱11、上滤料转轴12和上导向轴13,过滤器机架100的下部设有下滤料箱21、下滤料转轴22和下导向轴23,其中,上滤料转轴12的轴线、上导向轴13的轴线、下滤料转轴22的轴线、下导向轴23的轴线相互平行,上滤料转轴12、上导向轴13、下滤料转轴22、下导向轴23用于进行滤料的上料、下料操作;还包括滤料传送带31,滤料传送带31的上端与上滤料转轴22连接,滤料传送带31的下端依次绕过上导向轴13、下导向轴23后,与下滤料转轴22上的滤料60连接;优选地,请参见图6,滤料传送带31与滤料60之间利用连接件311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311可以是魔术贴或扎带等。

请参见图4,上滤料转轴12包括管状电机121、离合器组件122、传动管123和尾插124,管状电机121的输出轴与离合器组件122连接,传动管123套设在管状电机121与离合器组件122的外部,尾插124设于传动管123的端部,管状电机121供电后用于提供上滤料转轴12的动力,利用滤料传送带31将设备下端的新滤料传送至设备上端,上料过程中,新滤料依次绕过下导向轴23、上导向轴13后卷到上滤料转轴12;离合器组件122用于保证上料过程中滤料上下张力一致,避免滤料破损;尾插124用于将上滤料转轴12的两端与上滤料箱11的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考虑了上滤料箱11内部的空间,采用管状电机121与离合器组件122的组合结构,实现传动上料功能,还能在传送新滤料时保证滤料上下张力一致,避免滤料受力不均而降低过滤效率;采用在设备下端更换滤料的方式,不需人员登高作业,保证了人员安全;不需借助高架平台或者升降车来辅助工作,节省更换成本及更换时间。

优选地,请结合参见图1、图4和图5,过滤器机架100的外部连接有外置控制柜41,外置控制柜41上设有上料开关411和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外置控制柜41与管状电机121电性连接。需要更换新滤料时,将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122切换至手动档位,在设备下端更换新滤料后,启动上料开关411,外置控制柜41控制管状电机121、减速电机52进行传动上料操作,将新滤料沿图1中的x方向传送到上滤料转轴12上,之后将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切换至自动档位,外置控制柜41根据压差监测原理自动将新滤料沿图1中的y方向向下卷绕,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行过滤。

优选地,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过滤器机架100的中部设有压差开关51、减速电机52和传动链条53,压差开关51、减速电机52分别与外置控制柜41连接,传动链条53安装在减速电机52的输出轴与下滤料转轴22之间,当外置控制柜41的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处于自动挡位,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集聚灰尘而阻力变大,压差开关51闭合,外置控制柜41接收到压差开关51的信号,自动控制减速电机52运转,将新滤料沿图1中的y方向向下卷绕,将脏滤料卷到下滤料转轴22上;传动链条53的外侧设有链条挡板54,用于对传动链条53进行防护,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

优选地,请参见图2,上滤料箱11的内部设有滤料报警机构111,滤料报警机构111与外置控制柜41电连接,当上滤料转轴12上的滤料不足时,滤料报警机构111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员更换滤料。

优选地,请结合参见图2和图3,过滤器机架100包括两侧的立柱101以及设于两侧的立柱101之间的滤料档条102和钢丝直条103,两侧的立柱101的内侧分别设有滤料滑道槽104,滤料传送带31的两侧从滤料滑道槽104中穿过,上料过程中,在滤料传送带31的带动下,新滤料的两侧从滤料滑道槽104中穿过,无需人力牵引,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立柱101的前后两面均设置滤料档条102,滤料传送带31或滤料从前后两面的滤料档条102之间穿过,钢丝直条103穿过滤料档条102上的内孔105,滤料档条102和钢丝直条103于对滤料传送带31或滤料进行限位和防护。

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脏滤料全部卷绕到下滤料转轴22上,上滤料转轴12上的新滤料余量不足,滤料报警机构111发出提醒信号,此时,需要对滤料进行更换。

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更换滤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外置控制柜41上的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切换到手动档位,手动将脏滤料全部转绕至下滤料转轴22上;

步骤s2:将外置控制柜41上的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切换到空挡,完成脏滤料的收集;

步骤s3:解除脏滤料与滤料传送带31的连接,将脏滤料从下滤料转轴22上移除,将新滤料套到下滤料转轴22上,并将新滤料与滤料传送带31的下端连接;

步骤s4:启动外置控制柜41上的上料开关411,利用上滤料转轴12内的管状电机121和过滤器机架100上的减速电机52将新滤料通过滤料传送带31转运至上滤料转轴12上;

步骤s5:新滤料转运到位后,关闭上料开关411,将外置控制柜41上的自动/手动下料档位切换开关412切换到自动档位。之后,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根据压差监测原理进行自动工作。

其中,步骤s4中,上滤料转轴12中的离合器组件122用于保证新滤料上下张力一致。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设备下端更换滤料的方式,不需人员登高作业,保证了人员安全;不需借助高架平台或者升降车来辅助工作,节省更换成本及更换时间;由于设置有滤料传送带31和滤料滑道槽104,更换滤料后只需利用上料开关411自动进行传动上料操作,不需人工牵引,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更换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及其更换滤料的方法,下维护型卷绕式过滤器中设置滤料传送带31,采用在设备下端更换滤料的方式,不需人员登高作业,保证了人员安全;不需借助高架平台或者升降车来辅助工作,节省更换成本及更换时间;在设备下端安装新滤料后,利用上料开关411控制,将新滤料传送至上滤料转轴12,且滤料传送带31的两侧穿过滤料滑道槽104,不需人工牵引,节省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更换效率;上滤料转轴12采用管状电机121与离合器组件122的组合,既综合考虑了上滤料箱11内的空间狭小的问题,还能在传送新滤料时保证滤料上下张力一致,避免滤料受力不均而降低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