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4521发布日期:2020-06-09 20:5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污过滤罐。



背景技术:

在人们游泳或洗浴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分泌物、化妆品以及毛发等杂志会进入游泳池或浴池的水体中,进而引起游泳池或浴池中的水质变坏,因此需要对游泳池和浴池中的池水进行及时的过滤净化处理。目前,通常选用硅藻土过滤器或珍珠岩过滤器等预涂膜过滤器对池水进行过滤净化,采用预涂膜过滤器对池水过滤时,一般包括预涂膜阶段、过滤阶段、再生阶段和反冲洗阶段。

结合图1所示,在过滤阶段,池水由进水口11进入罐体,由外向内穿过滤元12后由出水口13排出,在此过程中,利用水流的带动在滤元12的表面吸附形成一层用于吸附池水中杂质的预涂膜,例如硅藻土层,从而利用预涂膜对池水中杂质的拦截吸附作用,完成对池水的过滤净化。其中,在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过滤处理后,需要对预涂膜进行再生操作,即首先关闭进水,使附着在滤元表面的预涂膜以及吸附在预涂膜表面的杂质在重力或水流作用下脱离滤元并散落至罐底区域,接着开启进水,使硅藻土在水流的带动下重新吸附至滤元表面形成新的预涂膜,这样可以达到对吸附在预涂膜表面的大面积杂质进行掉落破碎的效果,从而避免持续进行杂质吸附使杂质对滤元表面的预涂膜形成堵塞,进而保证滤元对池水的正常过滤。

当该过滤器长时间运行后,即便通过对预涂膜进行再生操作也无法有效解决滤元被杂质堵塞而影响正常过滤时,就要进行反冲洗操作将被污染的预涂膜和杂质排出。结合图2所示,在反冲洗阶段,反冲洗水流由出水口13进入罐内,并由内向外穿过滤元13,从而将吸附在滤元13外表面的预涂膜和杂质以及位于罐内的杂质一起由进水口11反向冲出,进而通过重新加入新的硅藻土并形成新的预涂膜就可以继续对池水进行有效过滤。

但是,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可知,在常规烛式过滤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进水口通常位于罐体底部中心区域,无论是过滤阶段还是反冲洗阶段,罐内水流的速度分布都是由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这样在罐体底部周围区域就会由于水流速度过低而出现水流盲区,此时进入水流盲区的杂质出现流动停滞而堆积在罐壁。这样,不仅无法再通过反冲洗清理该区域杂质,需要停机排水后由操作人员进入罐内进行人工清理,增加清理难度,而且该区域中杂质的长时间堆积也会造成罐内水质的污染,影响整个过滤罐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常规烛式过滤器存在水流盲区而导致罐内杂质堆积,进而引起清理困难和过滤效果变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形式的防污过滤罐。该过滤罐,包括罐体、滤元、进液口和出液口,其中,所述滤元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部,并且将所述罐体内部分割为待过滤区域和已过滤区域,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罐体的下部区域并且与所述待过滤区域连通,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区域并且与所述已过滤区域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待过滤区域设有颗粒介质层,所述颗粒介质层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下方位置,并且颗粒介质的密度大于待过滤液体的密度。

优选的,该过滤罐还设有一个驱动液进管,所述驱动液进管的出口位于所述颗粒介质层的下方区域,用于引入液体驱动所述颗粒介质流动。

优选的,该过滤罐还设有一个驱动液进管,所述驱动液进管的出口延伸至所述颗粒介质层的内部,用于引入驱动液驱动所述颗粒介质进行流动。

进一步优选的,该过滤罐还设有一个杂质排出口,所述杂质排出口位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区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颗粒介质的粒径尺寸大于所述滤元的过滤孔径尺寸,并且所述杂质排出口与与所述待过滤区域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杂质排出口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颗粒介质的粒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驱动液进管选用筛板结构形式;其中,所述颗粒介质层位于所述筛板的上方,驱动液进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筛板的下方,所述筛板上设有布水孔。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多个所述滤元,并且多个所述滤元通过筛板与所述罐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颗粒介质选用石英砂、玻璃滤料、无烟煤或石榴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罐体上设有人孔,用于铺设所述颗粒介质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污过滤罐进行液体过滤操作时,通过在罐体内部的进液口下方铺设颗粒介质层,利用颗粒介质层对滤元过滤并掉落的杂质进行承载,同时借助颗粒介质层中表层颗粒在液体带动下产生的往复移动效果,不仅可以避免杂质与罐底部内壁的接触,从而有效解决杂质在罐体内水流盲区的堆积问题,而且借助颗粒介质的往复移动效果,还可以对杂质产生额外研磨破碎效果,提高杂质随水流再次吸附至滤元表面时对滤元的防堵塞效果,保证该过滤罐的持续稳定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硅藻土过滤罐进行过滤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硅藻土过滤罐进行反冲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防污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驱动液进管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防污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出液管与滤元连接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包括罐体21、滤元22、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以及位于罐体21内部的颗粒介质层25。其中,滤元22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罐体21的内部,将罐体内部区域分割为待过滤区域211和已过滤区域212。进液口23位于罐体21的下部区域且与待过滤区域211连通,用于将待过滤液体引入罐体内部。出液口24位于罐体21的上部区域且与已过滤区域212连通,用于将过滤后的液体引出至罐体外部。颗粒介质层25位于待过滤区域211中进液口23的下方区域,并且颗粒介质的密度大于待过滤液体的密度。

此时,颗粒介质层通过自身重力克服自身浮力就可以沉积在罐体底部,同时在周围液体的流动作用下,可以使位于颗粒介质层表面的颗粒介质进行小幅度的往复移动形成流沙效果,从而对罐体底部的水流盲区产生覆盖和冲刷效果。其中,颗粒介质的选择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确定,例如可以选用具有一定硬度和耐磨性的石英砂作为颗粒介质,同样也可以选用玻璃滤料、无烟煤或石榴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采用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对游泳池或浴池中的池水进行杂质过滤处理时,可以选用硅藻土滤元进行池水过滤,同样也可以选用珍珠岩滤元进行过滤。此时,通过进液口将待过滤的池水引入罐体中,经过硅藻土滤元对池水的过滤处理后,再通过出液口将过滤后的池水排出,该过滤阶段与常规过滤罐对池水的过滤阶段相同。但是,当进行硅藻土再生处理时,滤元表面的硅藻土以及杂质将掉落至颗粒介质层的表面而非罐壁表面,此时在通过水流带动硅藻土重新吸附至滤元表面的过程中,即便由于罐体周边存在水流盲区导致部分杂质继续停留在颗粒介质层的表面,但在颗粒介质的往复流动作用下,位于颗粒介质层的杂质将始终保持与颗粒介质层的接触而不会出现长时间与罐壁的接触,这样在后续对颗粒介质进行清理时即可同时完成对残留杂质的清理,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罐体内部存在水流盲区而导致杂质与罐壁长时间接触发生的杂质堆积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清理困难和影响过滤效果的问题。

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中还设有一个驱动液进管26。其中,驱动液进管26的出口位于罐体21的内部,并且延伸至颗粒介质层25的内部,此时,通过驱动液进管26可以引入具有一定流速的驱动液至颗粒介质层25中,用于驱动和维持颗粒介质进行小幅度的往复移动。其中,驱动液可以根据待过滤液体的种类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选用过滤后的液体作为驱动液,也可以选用清水作为驱动液。

这样,利用往复移动的颗粒介质,既可以对罐壁产生往复冲刷效果,避免杂质堆积到罐壁,也可以对杂质产生额外研磨破碎效果,提高杂质随水流再次吸附至滤元表面时对滤元的防堵塞效果。

此外,在预涂膜再生阶段,可以利用驱动液进管输出的驱动液穿过颗粒介质层后,将掉落在颗粒介质层表面的硅藻土重新带至滤元表面形成新的预涂膜,而在此阶段由于驱动液流速有限并且颗粒介质的密度大于硅藻土的密度,因此可以保证颗粒介质层稳定的沉积在罐体底部区域,保证再生预涂膜的顺利完成。

进一步优选的,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液进管26采用布水管结构形式,并且设计为包括多个分支的布水管结构形式,以此增加驱动液的输出分布区域,增加驱动液进管与颗粒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整个颗粒介质的驱动效果。

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液进管还可以选用筛板结构形式安装,其中,将颗粒介质层置于筛板的上方而驱动液进管置于筛板的下发,并且在筛板上设有多个布水孔。这样,在避免颗粒介质层与驱动液进管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筛板上的布水孔将驱动液引致颗粒介质层,从而可以有效防止颗粒介质层中的杂质进而驱动液进管并滋生细菌,保证所输出驱动液的质量。

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中还设有一个杂质排出口27。其中,杂质排出口27位于罐体21的上部区域与待过滤区域212连通,此时,通过关闭进液口22和出液口23,开启驱动液进管26和杂质排出口27,并且提高驱动液进管26输出驱动液的流速,使位于颗粒介质层25表面以及内部的杂质随驱动液通过杂质排出口27排出,从而实现对罐体内部杂质的清除。

进一步,选用粒径尺寸大于滤元的过滤孔径尺寸的颗粒介质。这样,在通过提高驱动液流速进行杂质排出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带动颗粒介质在罐体内产生循环流动效果,进而借助颗粒介质对残留在罐壁和滤元表面的杂质进行冲击摩擦清理,提高对罐体内杂质的清洁效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过滤罐是预涂膜滤芯结构形式的过滤罐,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罐也可以是常规的滤芯过滤罐,即滤元表面没有预涂膜结构形式的过滤罐。此时,同样可以借助位于罐体底部的颗粒介质层对滤元表面拦截并掉落的杂质进行承载,从而解决杂质在罐体底部堆积以及由此造成罐内液体污染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杂质排出口设置一个滤网。借助孔径尺寸小于颗粒介质粒径尺寸的滤网,可以对杂质排出过程中的颗粒介质进行拦截,从而对颗粒介质和杂质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离,进而达到对颗粒介质的重复利用。同样,也可以不设置滤网,而将颗粒介质和杂质一起排出,将颗粒介质分离出来之后重新进行颗粒介质层的铺设。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中设有多个滤元22,并且通过筛板28将所有滤元22固定在罐体21内部,使多个滤元22同时与出液管24连通,这样可以借助多个滤元22加快对液体的过滤速度,提高整个过滤罐的过滤效果。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滤元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出液管进行连接,例如将出液管24选用为集水管结构形式时,多个滤元22就可以直接与集水管结构形式的出液管24进行连接,从而使出液管直接完成对过滤后液体的收集和引出。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防污过滤罐中还设有一个人孔29和观察窗30。其中,人孔29可以用于操作人员进入罐内进行操作,例如铺设颗粒介质层、维修罐内结构和拆装滤元,观察窗30则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实时观察罐内情况,保证过滤各个阶段的安全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