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8691发布日期:2020-07-24 15:1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机废气中大多含有苯、甲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害成分,如不对这些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即直接排放,会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有燃烧法、生物法、吸收法、吸附法、光催化法等等,其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无二次污染,以及有机物可以回收、吸附剂可以再生重复利用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但目前使用吸附法对有机废气进行回收时,吸附与脱附无法同时进行,在进行脱附处理时,有机废气会积累,从而导致吸附效率底下,同时吸附颗粒的持续工作也会使吸附效果不理想,减少使用寿命,同时吸附颗粒无法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使得吸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包括外壳、吸附装置、脱附装置和冷凝器;所述外壳左侧底端设置有有机废气进气管道,外壳右侧顶端设置有有机废气出气管道,所述有机废气进气管道连通至气体过滤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气体过滤器上方,冷凝器与气体过滤器连通;所述冷凝器上方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吸附进气管道、吸附出气管道、上阀门、下阀门;所述吸附腔设置于冷凝器上方;所述吸附腔与冷凝器通过吸附进气管道连通;所述每个吸附进气管道内部设置有独立的下阀门;所述吸附出气管道一端固定于吸附腔顶端,吸附出气管道另一端连通至废气出气口;所述每个吸附出气管道内设置有独立的上阀门;

所述脱附装置设置于吸附装置两侧;所述脱附装置包括脱附风机、脱附进气管道、脱附出气管道、催化腔、前阀门、后阀门;所述脱附风机固定于吸附腔后侧,脱附风机出风口与吸附腔通过脱附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脱附进气管道内部设置有前阀门;所述催化腔固定于吸附腔前侧,催化腔与吸附腔通过脱附出气管道连通;所述脱附出气管道内部设置有后阀门。

优选的,所述催化腔顶端设置有二氧化碳排出口;所述催化腔底端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连通至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吸附腔、吸附进气管道、吸附出气管道、上阀门、下阀门、脱附进气管道、脱附出气管道、前阀门、后阀门数量至少为3个。

优选的,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若干吸附组,每个吸附组由两相对的弧形筛板组成,每个弧形筛板筛孔处交错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吸附腔,达到在吸附工作的同时能够实现脱附工作,实现了工作的循环,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筛板与交错排列的筛孔,使得有机废气气流在进入吸附腔后,气流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向,使得活性炭颗粒在筛板上不断翻滚的同时与有机废气充分的接触,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有机废气催化分解后的水经排水管道进入冷凝器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有机废气进气管道;3、有机废气出气管道;4、吸附装置;401、吸附腔;402、吸附进气管道;403、吸附出气管道;404、上阀门;405、下阀门;5、脱附装置;501、脱附风机;502、脱附进气管道;503、脱附出气管道;504、催化腔;505、前阀门;506、后阀门;6、气体过滤器;7、冷凝器;8、弧形筛板;801、筛孔;802、活性炭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有机废气吸附以及冷凝回收脱附设备,包括外壳1、吸附装置4、脱附装置5和冷凝器7;所述外壳1左侧底端设置有有机废气进气管道2,外壳1右侧顶端设置有有机废气出气管道3;所述有机废气进气管道2连通至气体过滤器6,所述冷凝器7设置于气体过滤器6上方,冷凝器7与气体过滤器6连通;所述冷凝器7上方设置有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吸附腔401、吸附进气管道402、吸附出气管道403、上阀门404、下阀门405;所述吸附腔401设置于冷凝器7上方;所述吸附腔401与冷凝器7通过吸附进气管道402连通;所述每个吸附进气管道402内部设置有独立的下阀门405;所述吸附出气管道403一端固定于吸附腔401顶端,吸附出气管道403另一端连通至有机废气出气管道3;所述每个吸附出气管道403内设置有独立的上阀门404;

所述脱附装置5设置于吸附装置4两侧;所述脱附装置5包括脱附风机501、脱附进气管道502、脱附出气管道503、催化腔504、前阀门505、后阀门506;所述脱附风机501固定于吸附腔401后侧,脱附风机501出风口与吸附腔401通过脱附进气管道502连通;所述脱附进气管道502内部设置有前阀门505;所述催化腔504固定于吸附腔401前侧,催化腔504与吸附腔401通过脱附出气管道503连通;所述脱附出气管道503内部设置有后阀门506。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腔504顶端设置有二氧化碳排出口;所述催化腔504底端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连通至冷凝器7。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腔401、吸附进气管道402、吸附出气管道403、上阀门404、下阀门405、脱附进气管道502、脱附出气管道503、前阀门505、后阀门506数量至少为3个。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腔401内设置有若干吸附组,每个吸附组由两相对的弧形筛板8组成,每个弧形筛板8筛孔801处交错填充有活性炭颗粒802。

工作原理:本设备工作时,有机废气从有机废气进气管道2处进入气体过滤器6中进行预处理,由气体过滤器6进入冷凝器7将有机废气进行降温,提高接下来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同时将吸附腔401的上阀门404和下阀门405开启,有机废气降温之后经过吸附进气管道402进入吸附腔401内,由吸附腔401内的吸附组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每个吸附组由两相对的弧形筛板8组成,由于筛板为弧形设置,在经过不同的筛孔801时,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使活性炭颗粒802在筛板上翻滚,使得活性炭颗粒802与有机废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活性炭颗粒802的吸附效果,有机废气在经吸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从吸附腔401顶端进入吸附出气管道403,最后从有机废气出气管道3排出。

在吸附处理结束后,关闭吸附腔401的上阀门404和下阀门405,将吸附腔401的前阀门505和后阀门506打开后,开启脱附风机501,脱附风机501产生的气流由脱附进气口进入吸附腔401内,从而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颗粒802进行脱附处理,脱附后的废气经脱附出气口进入催化腔504进行催化,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二氧化碳排出口排至大气中,水经排水管道排至冷凝器7中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约了能源;在关闭一个吸附腔401的上阀门404和下阀门405后进行脱附处理时,可以打开另一个吸附腔401的上阀门404和下阀门405对后续的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工作,实现循环的吸附脱附工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