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074发布日期:2020-07-10 15:4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



背景技术:

轮辋的是一种安装在车轮上和用于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组成车轮。汽车铝合金轮辋在喷涂工序时,在经过前处理工序时需要用到挂具来悬挂轮辋,使轮辋充分进行完整的前处理。

现有的挂具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834043u的一种钢轮轮毂前处理、电泳、涂装挂具,包括主杆和与所述主杆垂直连接的承重件,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垂直面的不同水平面上设有两个与所述主杆固定连接的承重件,所述两个位于不同水平面的承重件与所述主杆的夹角为直角,且承重件与主杆有加强筋联接,以增加承重件的强度和刚性;所述承重件上设置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钢轮为点接触。

轮毂在前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挂具固定在输送机构下,以达到运输过程中高效处理的目的。该方案的定位机构与钢轮之间为点接触,且定位机构接触钢轮一端为尖端,运输过程中速度不定或者设备障碍都可能导致挂具抖动,尖端极有可能在轮毂表面造成划痕。轮毂的返修成本较高,且二次加工的质量不高,降低了加工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通过将轮辋置于两个滑轮各自的固定槽内,两点固定达到垂挂稳定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主杆和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承重件组,所述承重件组包括四个承重件,所述承重件端部固定在主杆上且沿主杆轴心环形阵列分布,承重件组沿主杆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其特征是:所述承重件两端端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用以嵌设轮辋的嵌槽,所述嵌槽宽度大于等于轮辋厚度,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的嵌槽开设在一个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设轮辋时,将轮辋收口端卡入两个嵌槽内,嵌槽具有一定深度,轮辋前后被限位,因而嵌设在里面后不易沿承重件方向晃动。轮辋卡在嵌槽内不易产生划痕。另外,轮辋在喷漆或清洗的过程中,对轮辋施以径向的力,轮辋转动使得喷漆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若干弹簧跳豆,所述主杆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弹簧跳豆端部穿出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与弹簧跳豆数量一致且位置相对应,所述主杆表面由上而下套设有若干套管,所述套管上皆开设有与固定孔大小一致的卡设孔,且卡设孔沿套管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主杆与套管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下时,弹簧跳豆端部卡设在固定孔和卡设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弹簧跳豆施以向内的力时,弹簧跳豆脱离卡设孔,对套管施以竖直方向的力。另一个弹簧跳豆卡入卡设孔内,套管位置被固定,此时,相邻套管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当轮辋尺寸发生改变时,滑动套管即可达到调节竖直方向上轮辋之间距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杆上端呈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具上端通常连有驱动若干挂具移动的传动装置,主杆上端用钩形直接挂在传动装置的下端,方便挂具的拆装且不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当夹具损坏时,直接将其取下即可更换,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件包括所述承重件包括楔形部和支杆部,支杆部沿主杆轴向设置且端部固定于套管上,所述楔形部由远离主杆一端到靠近主杆一端呈渐细的楔形,所述楔形部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杆部,所述滑轮设置在楔形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部远离主杆一端渐宽,在楔形部端部挖槽后嵌设滑轮,可以在竖直方向预留高度,保证轮辋及时脱离滑轮也能嵌入嵌槽内,不致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部下端靠近主杆一端固定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辋挂设在楔形部上,对楔形部端部施以向下的力,因此楔形部有相对主杆向下弯折的趋势。在楔形部固定主杆部分的下端设置加强筋,对楔形部有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楔形部不易弯折,支撑作用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分管上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承重件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辋挂设在承重件远离主杆一端,整体移动时可能导致轮辋晃动,在承重件下端设置挡块,可以避免两侧相对的轮辋发生碰撞。另外,挡块的设置,对轮辋下端也起到了一定的水平方向的支撑作用,减少了震荡幅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槽内固定设有防滑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处理的过程中,轮辋始终嵌设在嵌槽内,在嵌槽内设置防滑橡胶,增大了轮辋和嵌槽之间的摩擦,因此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杆下端设有用以稳定主杆的加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轮辋均匀挂设在挂具上后,在主杆下端设置加重块,使得挂具整体的重心下移,提高了挂具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轮辋收口端卡入两个嵌槽内,嵌槽具有一定深度,轮辋前后被限位,因而嵌设在里面后不易沿承重件方向晃动。

2、根据轮辋尺寸滑动套管,以达到调节竖直方向上轮辋之间距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施例局部剖切图;

图3为本实施例卡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主杆;20、套管;21、空腔;22、弹簧跳豆;23、弹片;24、限位凸起;25、固定孔;26、卡设孔;30、承重件;32、连接槽;33、滑轮;34、嵌槽;40、加重块;41、挡块;42、加强筋;43、轮辋;50、楔形部;51、支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轮辋的挂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主杆10和套设在主杆10表面的套管20,套管2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且套管20与主杆10呈间隙配合。主杆10内设空腔21,空腔2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跳豆22。弹簧跳豆22包括弹片23和固定在弹片23一端的限位凸起24,弹片23沿其长度方向弯折,弹片23远离限位凸起24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21内壁。主杆10表面开设有连通空腔21的固定孔25,固定孔25大小位置与限位凸起24相对应。各套管20表面开设有供限位凸起24穿设的卡设孔26,卡设孔26沿套管20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且直径与固定孔25一致。套管20上沿其径向固定连接有承重件组,承重件组包括四个沿套管20轴心阵列分布的承重件30。各承重件30包括楔形部50和支杆部51,支杆部51沿主杆10径向设置且支杆部51端部固定连接于套管20外壁,楔形部50上端呈斜面设置,由远离主杆10一端到靠近主杆10一端呈渐细的楔形,楔形部50较细的一端与主杆10固定连接,楔形部50下端固定连接于支杆部51。

如图3和图4所示,楔形部50上端沿轮辋43挂设的方向开设有连接槽32,连接槽32连通两端端面。各连接槽32内皆转动连接有滑轮33,滑轮33转动方向与连接槽32开设方向一致。滑轮33表面沿其周向开设有嵌槽34,嵌槽34内固定嵌设有用以防滑的防滑橡胶。嵌槽34的宽度微大于轮辋43的厚度,且每两个相邻且滑轮33转动方向在一个平面的滑轮33形成一对滑轮组,滑轮组里两个滑轮33之间的距离小于轮辋43缩口端直径。

挂设时,将轮辋43缩口端同时嵌入滑轮组的两个嵌槽34内,嵌槽34存在一定深度,将轮辋43限位。每个套管20上挂设有两个对称的轮辋43。前处理时需要对轮辋43进行全面喷漆和清洗,挂设状态下,对轮辋43外侧施以切向的力,轮辋43转动带动滑轮33转动,保证挂设状态下轮辋43的每个部位都能喷到漆。

当加工的轮辋43尺寸发生改变时,一手握住套管20,对限位凸起24施以向内的力,弹片23弯折,限位凸起24脱离当前卡设孔26,但始终在固定孔25内。对套管20施以竖直方向的力,套管20相对主杆10沿竖直方向滑动,套管20相对主杆10滑动至某个位置时,限位凸起24与某个卡设孔26相对应,因此,弹片23恢复原状,限位凸起24卡入该卡设孔26内。重复上述工作,直至限位凸起24卡入卡设孔26内时,上下挂设的轮辋43不产生干涉。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主杆10上端呈钩形。主杆10端部远离钩形一端设有用以降低中心的加重块40,加重块40呈柱状固定连接在主杆10下端。各套管20上沿其周向固定设有用以防止两侧的轮辋43碰撞的挡块41,挡块41设有若干分设在两侧且皆固定在各承重件组的外壁下端。

承重件30连接主杆10位置的下端固定设有加强筋42,加强筋42的两边分别固定连接在承重件30下端和主杆10一侧。

轮辋43挂在挂具上进行传送时,加重块40降低了挂具整体的重心,使得传输更平稳。加强筋42使得承重件30不易弯折。传送过程中,由于挂具水平方向速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挂具整体的晃动,挡块41将两侧的轮辋43隔开,防止其碰撞导致掉落或刮花。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挂设时,将轮辋43缩口端同时嵌入滑轮组的两个嵌槽34内,嵌槽34存在一定深度,将轮辋43限位。每个套管20上挂设有两个对称的轮辋43。前处理时需要对轮辋43进行全面喷漆和清洗,挂设状态下,对轮辋43外侧施以切向的力,轮辋43转动带动滑轮33转动,保证挂设状态下轮辋43的每个部位都能喷到漆。挡块41将两侧的轮辋43隔开,防止其碰撞导致掉落或刮花。

当加工的轮辋43尺寸发生改变时,一手握住套管20,对限位凸起24施以向内的力,弹片23弯折,限位凸起24脱离当前卡设孔26,但始终在固定孔25内。对套管20施以竖直方向的力,套管20相对主杆10沿竖直方向滑动,套管20相对主杆10滑动至某个位置时,限位凸起24与某个卡设孔26相对应,因此,弹片23恢复原状,限位凸起24卡入该卡设孔26内。重复上述工作,直至限位凸起24卡入卡设孔26内时,上下挂设的轮辋43不产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