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883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721474472.6,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装置,包括防锈漆容器、金属滚轮、电机转子总成、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送带;防锈漆容器上端开口设计,防锈漆容器前后壁呈对称的波浪形结构,防锈漆容器波浪形结构的凸起处设有卡槽,驱动电机安装在防锈漆容器的左侧,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相连,从动齿轮并排安装在防锈漆容器的前侧,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金属滚轮安装在防锈漆容器内,金属滚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在同一轴上,电机转子总成安装在金属滚轮正上方,金属滚轮和电机转子外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半自动化的工作形式,节约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电机产品的质量。

其中,此种金属滚轮,在涂漆的时候,会使漆量至消耗殆尽,而在补充的时候,其补充形式复杂,并且漆面的风干时间有限,涂覆的多余漆难以收纳再利用。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便于补充油漆以及收纳余漆的电机转子涂漆设备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补充油漆以及收纳余漆的电机转子涂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包括:

输送部,所述输送部用于承载电机转子本体并输送电机转子本体一个工位;

涂覆部,所述涂覆部位于所述输送部之下用于涂覆位于所述输送部上的电机转子本体;

承载仓,所述承载仓用于承载涂覆漆,所述承载仓的底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顶出部,所述承载仓的四个边角的底部分设有一个抵出气缸,所述抵出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载仓的底部固定连接;

y形架,所述y形架包括提升气缸和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固定在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y形架固定在所述承载仓的底部,所述斜板分别与一所述顶出部适配;其中

当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顶推时,所述斜板顶推所述顶出部以使位于所述顶出部的涂覆漆与所述涂覆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顶出部包括柔性板;

所述斜板的端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凸头块,其中

当所述斜板顶推所述柔性板时,所述凸头块挤压所述柔性板形成蓄漆沟。

作为优选,所述顶出板包括一个硬架板和镜像设置在所述硬架板两侧的两个柔性板;

所述斜板的端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凸头块,其中

当所述斜板顶推所述柔性板时,所述凸头块挤压所述柔性板形成蓄漆沟。

作为优选,所述硬架板下固定有一金属条。

作为优选,所述涂覆部包括两个主动涂覆辊,两个所述主动涂覆辊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承载仓上,其中

所述主动涂覆辊用于沾取涂覆漆至电机转子本体的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涂覆部还包括两个刮料部,每个所述刮料部与一个所述主动涂覆辊适配;

所述刮料部包括两个关于所述主动涂覆辊镜像设置的刮料辊,每个所述刮料辊与所述主动涂覆辊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部包括推送部和两个镜像设置的架设板,所述架设板上开设有架设缺槽,其中

电机转子本体能够架设在所述架设缺槽上,所述推送部能够推送电机转子本体至下一工位。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部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定位架,每个所述架设板固定在一个所述定位架上;

所述推送部包括推送气缸、两个调节气缸和两个镜像设置的推送板,每个所述推送板位于所述架设板和所述定位架之间;所述推送板上开设有能够承载电机转子本体的推送缺槽;

所述定位架和所述架设板上镜像开设有两个竖直条形孔,两个所述推送板上镜像开设有两个调节杆并且所述调节杆穿过两个所述竖直条形孔,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调节气缸能够提升所述推送板;

所述推送气缸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推送板的端部铰接,其中

所述推送气缸能够斜提所述推送板以使电机转子本体落至下一工位的所述架设板上的所述架设缺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通过输送部实现电机转子本体的输送架设效果,通过涂覆部实现电机转子本体的承载效果,通过承载仓实现对于电机转子本体的承载以及通过y形架促进涂覆漆的再次沾覆在涂覆部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部和电机转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部和电机转子本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下的涂覆部和承载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下的涂覆部和承载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y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送部1,架设板101,架设缺槽1011,定位架102,竖直条形孔1021,调节杆1022,推送气缸103,调节气缸104,推送板105,推送缺槽1051,涂覆部2,主动涂覆辊201,刮料辊202,承载仓3,柔性板301,硬架板302,金属条303,电机转子本体4,y形架5,提升气缸501,斜板502,凸头块50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一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包括:输送部1,所述输送部1用于承载电机转子本体4并输送电机转子本体4一个工位;涂覆部2,所述涂覆部2位于所述输送部1之下用于涂覆位于所述输送部1上的电机转子本体4;承载仓3,所述承载仓3用于承载涂覆漆,所述承载仓3的底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顶出部,所述承载仓3的四个边角的底部分设有一个抵出气缸,所述抵出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承载仓3的底部固定连接;y形架5,所述y形架5包括提升气缸501和两个斜板502,两个所述斜板502固定在所述提升气缸501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y形架5固定在所述承载仓3的底部,所述斜板502分别与一所述顶出部适配;其中

当所述提升气缸501的活塞杆顶推时,所述斜板502顶推所述顶出部以使位于所述顶出部的涂覆漆与所述涂覆部2接触。

此种电机转子涂漆设备通过输送部1实现电机转子本体4的输送架设效果,通过涂覆部2实现电机转子本体4的承载效果,通过承载仓3实现对于电机转子本体4的承载以及通过y形架5促进涂覆漆的再次沾覆在涂覆部2上。

进一步地,顶出部具有如下两种结构,如下所述:

一、如图4所示,所述顶出部包括柔性板301;所述斜板502的端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凸头块503,其中

当所述斜板502顶推所述柔性板301时,所述凸头块503挤压所述柔性板301形成蓄漆沟。

提升气缸501的活塞杆的提升,带动两个镜像设置的斜板502的提升,起初,斜板502的端部与柔性板301接触,然后,继续提升,使柔性板301拱起,从而使其上表面粘覆的油漆涂覆在涂覆部2上,实现涂覆的效果。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承载仓3的作用下,承载仓3能够收纳多余的以及掉落的涂覆漆以实现重复利用。

二、如图5所示,所述顶出板包括一个硬架板302和镜像设置在所述硬架板302两侧的两个柔性板301;所述斜板502的端部具有两个镜像设置的凸头块503,其中

当所述斜板502顶推所述柔性板301时,所述凸头块503挤压所述柔性板301形成蓄漆沟。

提升气缸501的活塞杆的提升,带动两个镜像设置的斜板502的提升,起初,斜板502的端部与柔性板301接触,然后,继续提升,使柔性板301拱起,从而使其上表面粘覆的油漆涂覆在涂覆部2上,实现涂覆的效果。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承载仓3的作用下,承载仓3能够收纳多余的以及掉落的涂覆漆以实现重复利用;而硬架板302的设置,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对于第二个方案的进一步的设计:所述硬架板302下固定有一金属条303。该金属条303的存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初步拉扯两侧的柔性板301,从而自然形成一个蓄漆沟,而该蓄漆沟的存在,能够实现油漆的存储,同时为后续的斜板502的顶升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部2包括两个主动涂覆辊201,两个所述主动涂覆辊201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承载仓3上,其中所述主动涂覆辊201用于沾取涂覆漆至电机转子本体4的侧壁。

主动涂覆辊201直接由电机驱动旋转,而实现涂覆的效果,因为此技术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此便不再累述。

进一步地,在主动涂覆辊201涂覆的过程中,因为涂覆漆具有一点的粘性,因此很容易导致粘附在主动涂覆辊201上导致涂覆漆的不均匀,从而导致涂覆在电机转子本体4的侧壁上的漆面不均匀,因此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所述涂覆部2还包括两个刮料部,每个所述刮料部与一个所述主动涂覆辊201适配;所述刮料部包括两个关于所述主动涂覆辊201镜像设置的刮料辊202,每个所述刮料辊202与所述主动涂覆辊201相切。

通过刮料辊202的设置,在主动涂覆辊201在转动的过程中,刮料辊202会将不均匀的涂覆漆刮下,然后同步地,保证位于主动涂覆辊201表面的涂覆漆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1包括推送部和两个镜像设置的架设板101,所述架设板101上开设有架设缺槽1011,其中电机转子本体4能够架设在所述架设缺槽1011上,所述推送部能够推送电机转子本体4至下一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1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定位架102,每个所述架设板101固定在一个所述定位架102上;

所述推送部包括推送气缸103、两个调节气缸104和两个镜像设置的推送板105,每个所述推送板105位于所述架设板101和所述定位架102之间;所述推送板105上开设有能够承载电机转子本体4的推送缺槽1051;

所述定位架102和所述架设板101上镜像开设有两个竖直条形孔1021,两个所述推送板105上镜像开设有两个调节杆1022并且所述调节杆1022穿过两个所述竖直条形孔1021,所述调节气缸104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调节杆1022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气缸104能够提升所述推送板105;所述推送气缸103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推送板105的端部铰接,所述推送气缸103能够斜提所述推送板105以使电机转子本体4落至下一工位的所述架设板101上的所述架设缺槽1011上。

首先,两个调节气缸104顶升,此时带动两个推送板105顺着竖直条形孔1021的长度方向滑动(竖直向上),此时电机转子本体4脱离架设板101而架设在推送板105上,形成悬置,然后,推送气缸103也出现了倾斜(推送气缸103的壳体根部铰接,推送气缸103的活塞杆与推送板105铰接),此时推送气缸103的活塞杆的顶推方向也处于倾斜状态,此时,其顶推之后,电机转子本体4会随着该倾斜角度滑落至架设板101上的架设缺槽1011内,从而实现下一个工位的运输。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