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0551发布日期:2020-08-18 18:5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点胶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smt领域中,点胶机主要用于对pcb中的片式电子元件进行点胶固化,用胶水将这些表面电器元件加固在pcb上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因冷热变化、跌落、振动等因素而导致电器元件失效,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所以,表面电器元件的点胶固化在smt工艺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pcb表面电器元件的点胶固化常常因为pcb的厚度不均而严重影响着点胶质量,经研究发现,现有pcb厚度不均是因为所用材料、制成层数等因素所影响,但是,现有点胶机没能很好的测量出pcb厚度,以及根据所检测获取到的pcb厚度来调整点胶操作,从而对部分产品可能因点胶位置出错而造成报废,另外,现有更换后的点胶头经常出现位置、高度、垂直度等偏移异常,继而容易影响点胶质量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现有的点胶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包括校准平台和设于所述校准平台上侧的点胶测高复合机构;

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包括:

升降连接组;

点胶模组,其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连接组前侧;

触碰模组,其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与所述点胶模组间;

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其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上侧,且其下侧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连接组相连接;

所述校准平台包括:

基座,其设于所述点胶模组下侧;

校准板组,其设于所述基座上侧;

滑动连接组,其滑动连接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校准板组间;

近触模组,其设于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校准板组下侧;

上复位组,其设于所述校准板组与所述近触模组间,用于向上复位所述校准板组;

当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带动所述触碰模组和所述点胶模组下行移动,随之当所述点胶模组下压所述校准板组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校准板组接触所述近触模组时,所述近触模组则关停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继续下行移动,继而可用于校准所述点胶模组的位置高度;而当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从所述校准平台上移开且继续向下移动且使所述点胶模组触碰待点胶物料时,待点胶物料反作用所述点胶模组向上移动,继而迫使所述触碰模组断开,从而使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停止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向下移动,同时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测量出所述升降连接组停止前所向下的移动距离。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包括:

安装罩体,其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上侧;

升降驱动模组,其设于所述安装罩体上侧,且其动力输出端上下贯穿所述安装罩体后与所述升降连接组上侧相连接;

距离测量模组,其设于所述安装罩体下侧,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连接组的向下移动距离。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距离测量模组为位移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与所述点胶模组间且用于下拉复位所述点胶模组的下拉复位组件。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下拉复位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点胶模组左右两侧的左下拉复位件和右下拉复位件,所述左下拉复位件和右下拉复位件均为弹性拉簧。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左前侧且用于调整限位所述点胶模组上升距离的调整限位模组。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点胶模组包括:

连接板组,其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前侧;

点胶头,其设于所述连接板组上,用于向待点胶物料点胶;

锁紧部件,其设于所述连接板组上,用于锁紧所述点胶头。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校准板组包括:

载放板,其下侧与所述滑动连接组上侧相连接,且其上侧设有向下凹陷的下凹位;

校准板,其设于所述下凹位内;

左限位部件,其设于所述上侧下凹位左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左侧;

右限位部件,其设于所述上侧下凹位右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右侧;

上左限位部件,其设于所述载放板左上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左上侧;

上右限位部件,其设于所述载放板右上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右上侧。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基座后上侧面位于所述载放板下后侧面,且其可用于限位所述载放板的下行距离;

所述校准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后侧且向前伸出以用于限位所述近触模组上行距离的上限行组。

如上所述的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所述上复位组包括:

左导柱,其设于所述近触模组左侧;

左弹性件,其套设于所述左导柱上;

右导柱,其设于所述近触模组右侧;

右弹性件,其套设于所述右导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带动所述触碰模组和所述点胶模组下行移动,随之当所述点胶模组下压所述校准板组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校准板组接触所述近触模组时,所述近触模组则关停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继续下行移动,继而可用于校准所述点胶模组的位置高度;而当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从所述校准平台上移开且继续向下移动且使所述点胶模组触碰待点胶物料时,待点胶物料反作用所述点胶模组向上移动,继而迫使所述触碰模组断开,从而使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停止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向下移动,同时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测量出所述升降连接组停止前所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而可通过所述点胶模组的校准位置高度减去所述升降连接组的下降高度,即可得出待点胶物料的厚度,实现自动测量获知待点胶物料厚度,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点胶效果和质量,且还可避免采用测高仪等高成本的设备仪器,所以还可进一步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校准平台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校准平台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校准平台的分解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图6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左限位部件和所述右限位部件设于所述载放板上的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10是本申请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中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可校准测高点胶装置,包括校准平台1和设于所述校准平台1上侧的点胶测高复合机构2。

具体的,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2包括升降连接组21、触碰模组22、点胶模组23、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所述点胶模组23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前侧。所述触碰模组22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与所述点胶模组23间。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上侧,且其下侧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连接组21相连接。

所述校准平台1包括基座11、校准板组12、滑动连接组13、近触模组14、上复位组15。所述基座11设于所述点胶模组23下侧。所述校准板组12设于所述基座11上侧。所述滑动连接组13滑动连接设于所述基座11与所述校准板组12间。所述近触模组14设于所述基座11上,位于所述校准板组12下侧。所述上复位组15设于所述校准板组12与所述近触模组14间,用于向上复位所述校准板组12。当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21带动所述触碰模组22和所述点胶模组23下行移动,随之当所述点胶模组23下压所述校准板组12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校准板组12接触所述近触模组14时,所述近触模组14则关停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继续下行移动,继而可用于校准所述点胶模组23的位置高度;而当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2从所述校准平台1上移开且继续向下移动且使所述点胶模组23触碰待点胶物料时,待点胶物料反作用所述点胶模组23向上移动,继而迫使所述触碰模组22断开,从而使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停止驱动所述升降连接组21向下移动,同时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测量出所述升降连接组21停止前所向下的移动距离,进而可通过所述点胶模组23的校准位置高度减去所述升降连接组21的下降高度,即可得出待点胶物料的厚度,实现自动测量获知待点胶物料厚度,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点胶效果和质量,且还可避免采用测高仪等高成本的设备仪器,所以还可进一步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测高复合组24包括安装罩体241、升降驱动模组242、距离测量模组243。所述安装罩体241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1上侧。所述升降驱动模组242设于所述安装罩体241上侧,且其动力输出端上下贯穿所述安装罩体241后与所述升降连接组21上侧相连接。所述距离测量模组243设于所述安装罩体241下侧,用于测量所述升降连接组21的向下移动距离。所述距离测量模组243为位移传感器。其优点在于采用位移传感器可简单方便地检测出所述升降连接组21的下降距离,进而可达到操作简单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2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与所述点胶模组23间且用于下拉复位所述点胶模组23的下拉复位组件25。所述下拉复位组件25包括分设于所述点胶模组23左右两侧的左下拉复位件251和右下拉复位件252,所述左下拉复位件251和右下拉复位件252均为弹性拉簧。采用左右分开设置的所述左下拉复位件251和所述右下拉复位件252的优点在于可左右均匀受力的将所述点胶模组23下拉复位,进而避免单边受力不均。

更进一步的,所述点胶测高复合机构2还包括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左前侧且用于调整限位所述点胶模组23上升距离的调整限位模组26。所述调整限位模组26为与所述升降连接组21螺纹连接的调整限位螺钉。采用与所述升降连接组21螺纹连接的所述调整限位螺钉的目的在于既可调整所述点胶模组23的上升高度,又可防止所述点胶模组23无限制地上升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点胶模组23包括连接板组231、点胶头232、锁紧部件233。所述连接板组231设于所述升降连接组21前侧。所述点胶头232设于所述连接板组231上,用于向待点胶物料点胶。所述锁紧部件233设于所述连接板组231上,用于锁紧所述点胶头232。其优点在于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点胶头232。

更进一步的,所述触碰模组22优选为触动开关。其优点在于现有触动开关技术成熟,方便应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校准板组12包括载放板121、校准板122、左限位部件123、右限位部件124、上左限位部件125、上右限位部件126。所述载放板121下侧与所述滑动连接组13上侧相连接,且其上侧设有向下凹陷的下凹位1211。所述校准板122设于所述下凹位1211内。所述左限位部件123设于所述上侧下凹位1211左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122左侧。所述右限位部件124设于所述上侧下凹位1211右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122右侧。所述上左限位部件125设于所述载放板121左上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122左上侧。所述上右限位部件126设于所述载放板121右上侧,用于限位所述校准板122右上侧。其优点在于实现既可拆换所述校准板122,又可限位固紧所述校准板122。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座11后上侧面位于所述载放板121下后侧面,且其可用于限位所述载放板121的下行距离。其目的在于限制所述载放板121的下行距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校准平台1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1后侧且向前伸出以用于限位所述近触模组14上行距离的上限行组16。其优点在于实现限制所述近触模组14的上行距离,进而可防止无限制上移。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复位组15包括左导柱151、左弹性件152、右导柱153、右弹性件154。所述左导柱151设于所述近触模组14左侧。所述左弹性件152套设于所述左导柱151上。所述右导柱153设于所述近触模组14右侧。所述右弹性件154套设于所述右导柱153上。其优点在于容易实现,简单操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近触模组14优选为触动开关。其优点在于现有触动开关技术成熟,方便应用。

综上所述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