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2512发布日期:2020-08-18 18:0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常规的过滤结构包括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铁圈和夹子,使用时,需要将铁圈通过夹子固定放置于铁架台上,漏斗放置在铁圈上,滤纸折叠成漏斗的形状放置于漏斗中并贴合,烧杯放置于漏斗下方,以承接自漏斗流出的液体。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需要分析的样品种类很多,而过滤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因而,通常多个甚至几十个样品会同时进行过滤,因此需要搭建多个甚至几十个过滤结构来对样品进行过滤,而多个甚至几十个过滤结构的搭建和拆卸会耗费较多时间,给检测人员造成不便,且多个甚至几十个过滤结构的成本也较高,甚至于很多情况下,并不会有几十个过滤结构可供使用,从而影响分析进程。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过滤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结构,可调节收集容器至萃取器的出液口的距离,以与不同型号的萃取器相匹配,利于液体的收集。

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结构,用以过滤,该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器和收集容器,该收集容器用于收集自该过滤器的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该过滤结构还包括:

承托结构,设置于该收集容器上方,该承托结构包括多个通孔,该通孔用于容置并支撑该过滤器,且该过滤器的出液口自该通孔伸出,以供该收集容器收集自该过滤器的出液口流出的液体;

支撑结构,用于与该承托结构固定连接,以支撑该承托结构。

较佳的,该支撑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支撑结构分别位于该承托结构的相对的两侧。

较佳的,该支撑结构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固定结构,该支撑结构藉由该固定结构固定连接该承托结构,且该固定结构可相对该主体部移动,以调节该承托结构的高度。

较佳的,该主体部为铁架台,该固定结构为夹子。

较佳的,该通孔的形状与该过滤器相匹配。

较佳的,还包括底座,该支撑结构的底部与该底座固定连接。

较佳的,该承载结构于该底座的投影区域不超出该底座的范围。

较佳的,该承载结构与该底座之间具有容置空间,以供放置该收集容器。

较佳的,该承托结构呈矩形。

较佳的,该承托结构由塑料、泡沫、和/或金属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器、收集容器、承托结构和支撑结构,该承托结构设置于该收集容器上方,且该承托结构包括多个通孔,该通孔用于容置并支撑该过滤器,借此,无需对应每个过滤器均搭建一个承托结构和支撑结构,方便快捷,且减少了装置的部件数量,从而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过滤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现以第一实施例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过滤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过滤结构100用于过滤,过滤结构100包括过滤器11、收集容器12、承托结构13和支撑结构14,过滤器11用于过滤样品,且过滤器11具有出液口110,过滤流出的液体自出液口110流出;收集容器12用于收集自过滤器11的出液口110流出的液体;承托结构13设置于收集容器12上方,用于承托过滤器11,承托结构13包括多个通孔131,通孔131用于容置并支撑过滤器11,且过滤器11的出液口110自通孔131伸出,以供收集容器12收集自过滤器11的出液口110流出的液体;支撑结构14用于与承托结构13固定连接,以支撑承托结构13。过滤器11例如为漏斗,收集容器12例如为烧杯或者锥形瓶,但不以此为限,其他具有过滤功能的结构也可作为过滤器11,其他具有收集功能的容器亦可作为收集容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结构100,在使用时,只需要先搭建好承托结构13和支撑结构14,然后,将多个过滤器11分别放置于一个通孔131中,然后在承托结构13下方对应出液口110的位置放置收集容器12即可,而无需对应每个过滤器11搭建一个承托结构13和支撑结构14,方便快捷,且减少了装置的部件数量,从而节省成本。下面对过滤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较佳的,通孔131的形状与过滤器11相匹配,以容置并支撑过滤器11的同时,定位并限制过滤器11的移动,防止过滤过程中因移动等因素导致过滤器11移动而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的,通孔131的数量以实际需求而定,例如5-10个,10-20个,20-30个,或者更多,在此不再赘述。于实际应用中,多个通孔131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过滤器11尺寸而定,如此可以放置多种规格的过滤器11,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再赘述。

于实际应用中,支撑结构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结构14分别位于承托结构13的相对的两侧,以提供承托结构13稳定的支撑力。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甚至更多,具体有涉及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能提供承托结构13稳定的支撑力,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支撑结构14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141和固定结构142,支撑结构142藉由固定结构142固定连接承托结构13,且固定结构142可相对主体部141移动,以调节承托结构13的高度,实现以调节收集容器12至过滤结构11的出液口110的距离,以与不同型号的过滤器11相匹配,利于液体的收集,避免损失液体,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较为常用的主体部141为铁架台,较为常用的固定结构142为夹子,但不一次为限。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14,支撑结构14的底部与底座15固定连接,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承载结构13于底座15的投影区域不超出底座15的范围,以提供支撑结构14更好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承载结构13与底座15之间具有容置空间,以供放置收集容器12,具体而言,收集容器12放置于底座15,如此,移动过滤结构100时,可一次性整体移动,而无需分次移动,且移动过程也不好影响过滤出的液体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承托结构12呈矩形,底座14呈矩形,且底座14面积大于承托结构12的面积,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的,承托结构13由塑料、泡沫和/或金属材料制成,但不以此为限,以能稳定承托过滤器11为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器、收集容器、承托结构和支撑结构,该承托结构设置于该收集容器上方,且该承托结构包括多个通孔,该通孔用于容置并支撑该过滤器,借此,无需对应每个过滤器均搭建一个承托结构和支撑结构,方便快捷,且减少了装置的部件数量,从而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