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2319发布日期:2020-07-14 16:4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干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气水分离器主要是用于工业含液系统中将气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提高压缩蒸气的干燥程度,减少压缩蒸气带水的现象,现有传统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气水分离器的除水结构较为陈旧使得压缩蒸气中还含有较多的水分,除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气水分离器的除水结构较为陈旧使得压缩蒸气中还含有较多的水分,除水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包括有气水分离箱体、蒸发器安装孔和热交换器安装孔,所述蒸发器安装孔和热交换器安装孔均设于气水分离箱体的上表面,且蒸发器安装孔和热交换器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蒸发器和热交换器,还设有装配于气水分离箱体内的电离除水机构,所述电离除水机构包括隔板、通气口、负极板、放电针、除水槽、正极板、净化液和绝缘板,所述隔板固定于气水分离箱体的内部,隔板上设有通气口,而负极板安装于隔板靠近热交换器安装孔一侧表面上,且负极板的安装高度高于通气口的高度,所述负极板的底面设有若干根放电针,放电针的下方设有除水槽,除水槽固定于气水分离箱体内部的底面上,除水槽离通气口具有一定的距离,除水槽的内部设有净化液,所述除水槽的底面上安装有正极板,正极板固定于绝缘板的上表面,绝缘板安装于气水分离箱体的内部底面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当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路导通时,正极板将净化液内的负离子吸附在除水槽的底部内壁上,此时除水槽内的净化液的上表面形成正离子层;而通过负极板上的放电针在高压下将周围空气电离并释放出的负离子,而释放出的负离子会粘附在从负极板的下方穿过的压缩空气的液态水上使液态水带负电;带负电的液态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净化液上表面所形成正离子层高速运动湮灭在净化液中,能够有效除去压缩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液态水,提高除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冷干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c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定位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1至12所示,一种超能型冷干机除水装置,包括有气水分离箱体31、蒸发器安装孔32和热交换器安装孔33,所述蒸发器安装孔32和热交换器安装孔33均设于气水分离箱体31的上表面,且蒸发器安装孔32和热交换器安装孔33中分别安装有蒸发器5和热交换器2。

如附图11至12所示,还设有装配于气水分离箱体31内的电离除水机构34,所述电离除水机构34包括隔板341、通气口342、负极板343、放电针344、除水槽345、正极板346、净化液348和绝缘板349,所述隔板341固定于气水分离箱体31的内部,隔板341上设有通气口342,而负极板343安装于隔板341靠近热交换器安装孔33一侧表面上,且负极板343的安装高度高于通气口342的高度,所述负极板343的底面设有若干根放电针344,放电针344的下方设有除水槽345,除水槽345固定于气水分离箱体31内部的底面上,除水槽345离通气口342具有一定的距离,除水槽345的内部设有净化液348,保证由蒸发器安装孔32进入的压缩空气穿过通气口342后都会从负极板343的下方通过,所述除水槽345的底面上安装有正极板346,正极板346固定于绝缘板349的上表面,绝缘板349安装于气水分离箱体31的内部底面上,利用绝缘板349隔绝正极板346与气水分离箱体31,避免正极板346漏电导致气水分离箱体31存在电压造成人员伤亡。

当正极板346和负极板343的电路导通时,正极板346将净化液348内的负离子吸附在除水槽345的底部内壁上,此时除水槽345内的净化液348的上表面形成正离子层;而通过负极板343上的放电针344在高压下将周围空气电离并释放出的负离子,而释放出的负离子会粘附在从负极板343的下方穿过的压缩空气的液态水上使液态水带负电;带负电的液态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净化液348上表面所形成正离子层高速运动湮灭在净化液348中,能够有效除去压缩空气中的绝大部分液态水,提高除水效率。

如附图1至12所示,所述立式冷干机还设有热交换器2和气水分离器3,所述热交换器2和蒸发器5均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的上方,热交换器2、气水分离器3和蒸发器5之间相互导通。

如附图6所示,所述热交换器2用于初步冷却凝结从进气口1进入的高温高湿压缩空气,在经过立式热交换器2的旋风作用后将高温高湿压缩空气中的大部分液态水除去,而后高温高湿压缩空气进入立式蒸发器5中,利用立式蒸发器5的冷却凝结作用和旋风效果除去高温高湿压缩空气中剩余的大部分液态水,之后压缩空气再进入到气水分离器3内使液态水全部留在气水分离器3中,压缩空气依次经过热交换器2、蒸发外筒55、蒸发内筒53和气水分离器3四个有效除水结构,提高压缩空气的除水效率,加快冷干机的工作进度,且热交换器2和蒸发器5均采用立式安装与气水分离器3呈垂直安装,节省空间的同时整机无弯头可使压降低至0.02mpa,有利于节能,节约成本。

如附图6至7所示,还设有装配于气水分离器3和蒸发器5之间的定位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底板61、辅助环62、辅助槽63、定位块64和定位槽65,所述底板61呈圆环形状,底板61固定于蒸发器5的底面,利用底板61把蒸发外筒55和蒸发内筒53的底端相连接,用以承接沿蒸发外筒55内壁向下滑动的液态水,而后直接从蒸发外筒55上的排水口11排出无需进入到气水分离器3再从气水分离器3的排水口11排出,从而加快液态水的排除,加快液态水的排除,同时利用底板61密封蒸发外筒55的底部能够避免气水分离器3内冷却后的压缩空气倒流进入蒸发外筒55内受大气热量的影响升温。所述底板61的底面安装有定位块64,定位块64呈环形分布嵌入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表面所设有的环形定位槽65内,所述环形定位块64的两侧均设有环形辅助环62,辅助环62固定于底板61的底面,且辅助环62嵌入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表面所设有的环形辅助槽63内,所述底板61的底面覆盖于气水分离器3的上表面,在安装时只需使定位块64和辅助环62分别嵌入定位槽65和辅助槽63内即可实现把蒸发器5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上方,操作简单便捷,蒸发器5和气水分离器3为可拆卸安装便于蒸发器5后续的拆卸与维修,同时定位块64和定位槽65啮合加大底板61与气水分离器3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摩擦力,避免蒸发器5径向上发生转动,且利用定位块64的两侧的辅助环62辅助支撑蒸发器5,提高蒸发器5的稳定性,防止蒸发器5出现晃动而重心不稳倾倒。

如附图6和图8所示,还设有装配于热交换器2和气水分离器3之间的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包括限位槽71、限位环72、限位板73和限位孔74,所述限位环72固定于气水分离器3的上表面,且限位环72嵌入安装于热交换器2底面的所设有的限位槽71内,所述限位板73固定于热交换器2的底面,且限位板73嵌入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的上表面的热交换器安装孔33内,利用限位板73堵住热交换器安装孔33防止气水分离器3内的压缩空气到达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下封板24下表面,从而避免热交换下封板24与气水分离器3的间隙之间残留有液态水导致水垢生成难以清理,同时能够避免气水分离器3内冷却后的压缩空气进入热交换下封板24与气水分离器3的间隙之间受大气热量的影响升温。限位板73上贯穿有若干限位孔74用以固定热交换管21,在安装时只需使限位环72和限位板73分别嵌入限位槽71和气水分离器3表面的热交换器安装孔33内即可实现把热交换器2安装于气水分离器3上方,操作简单便捷,热交换器2和气水分离器3为可拆卸安装便于热交换器2后续的拆卸与维修。

如附图6和图9所示,还设有装配于热交换器2和蒸发器5之间的连接装置8,所述连接装置8包括内套81、外套82、密封垫83、封盖84和固定环85,所述内套81采用缩管工艺制得,内套81可滑动的安装于外套82的内部,且密封垫83安装于外套82首端与内套81直径尺寸小的一端的外壁之间,封盖84覆盖于外套82和密封垫83的端面,利用密封垫83和封盖84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内套81和外套82内的压缩空气泄漏到外界大气中。所述内套81直径尺寸小的一端上设有外螺纹,外套82远离密封垫83的尾端上设有外螺纹,内套81直径尺寸小的一端和外套82远离密封垫83的尾端分别与蒸发器5和热交换器2表面上所设有的固定环85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在安装时使外套82套于内套81外部,而后先把内套81旋到其中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固定环85内,而后再把外套82旋到另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固定环85内,当需要取下内套81和外套82时只需依次把外套82和内套81旋出固定环85即可,方便外套82和内套81的后续更换维修,且外套82和内套81为可拆卸结构当外套82与内套81其中之一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维修,便于降低维修更换成本,操作简单便捷,所述内套81和外套82的长度均略小于热交换器2与蒸发器5之间的距离长度,保证内套81和外套82可顺利安装到热交换器2与蒸发器5之间,同时内套81外侧设有外套82能够避免内套81暴露在大气中,以减少大气热量对内套81内的压缩气体的影响。

当高温高湿压缩空气由进气口1进入热交换筒体25内后,先与贯穿热交换挡板22表面通孔26的热交换管21内部流动的干燥低温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压缩空气降低温度至30℃以内,由于温度降低,压缩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凝结成液态水滴,而由于热交换筒体25采用立式安装且热交换筒体25内部交错间隔分布的热交换挡板22的阻力作用使得从进气口1进入向下流动的压缩空气发生折流形成旋风,而压缩空气中所凝结的液态水滴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压缩空气分离,将压缩空气中的大部分液态水除去,而除去的液态水沿热交换筒体25内壁向下滑动汇集于热交换下封板24上表面形成水滩,最终由排水口11排出。

经过初次降温除水的压缩空气穿过内套81和外套82后进入蒸发外筒55,而内套81外侧设有外套82能够避免内套81暴露在大气中,以减少大气热量对内套81内的压缩气体的影响,蒸发内筒53内部安装于蒸发板52上的冷媒管51使蒸发内筒53内的空气可达到2-5度的低温,由于热传递的效果使得蒸发外筒55内部的温度远远低于空气温度,利用蒸发外筒55罩住内筒53能够避免蒸发内筒53暴露在大气中,以减少大气热量对蒸发内筒53和冷媒管51的影响,同时可利用从蒸发内筒53散发传递到蒸发外筒55内的冷空气对压缩空气进行二次降温,已到达节约能源的目的,由于蒸发外筒55也采用立式安装且蒸发外筒55内部交错间隔分布的蒸发外筒挡板54的阻力作用使得从内套81和外套82进入向上流动的压缩空气发生折流形成旋风,而压缩空气中所凝结的液态水滴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压缩空气分离,将压缩空气中的大部分液态水除去,而除去的液态水沿蒸发外筒55内壁向下滑动汇集于底板61上表面形成水滩,最终由排水口11排出,同时利用底板61把蒸发外筒55和蒸发内筒53的底端相连接,用以承接沿蒸发外筒55内壁向下滑动的液态水,加快液态水的排除,同时利用底板61密封蒸发外筒55的底部能够避免气水分离器3内冷却后的压缩空气倒流进入蒸发外筒55内受大气热量的影响升温,从而减少能耗。

经过二次降温除水的压缩空气沿蒸发外筒55向上流动进入蒸发内筒53与冷媒管51内部流动的r410a环保冷媒进行热交换,而冷媒管51内的r410a环保冷媒采用r410a的制冷系统进行提升输送,使蒸发内筒53内的压缩空气的温度最低可达2℃,蒸发内筒53也采用立式安装且蒸发内筒53内部交错间隔分布的蒸发板52的阻力作用使得从蒸发外筒55进入向下流动的压缩空气发生折流形成旋风,而压缩空气中所凝结的液态水滴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压缩空气分离,将压缩空气中的大部分液态水除去,而除去的液态水沿蒸发内筒53内壁向下滑动穿过蒸发器安装孔32汇集于气水分离箱体31内。

而后压缩空气穿过气水分离箱体31进入热交换管21内与从进气口1进入热交换筒体25的高温高湿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空气循环,同时压缩空气由蒸发内筒53进入气水分离箱体31,再由气水分离箱体31进入热交换管21的过程中压缩空气经过两次90度转弯,而压缩空气中剩余的液态水则在压缩空气90度转弯发生空气折流时在重力作用会发生离心从而跟压缩空气分离,留在气水分离器中由排水口11排出,利用限位板73堵住热交换器安装孔33能够防止气水分离器3内的压缩空气到达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下封板24下表面,从而避免热交换下封板24与气水分离器3的间隙之间残留有液态水导致水垢生成难以清理,同时能够避免气水分离器3内冷却后的压缩空气进入热交换下封板24与气水分离器3的间隙之间受大气热量的影响升温,从而减少能耗。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