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0594发布日期:2020-10-20 12:5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



背景技术: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于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而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胶水很大一部分是通过a胶与b胶的混合而成的,而在a、b胶的混合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

在公告号为cn2086791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照明灯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第一照明组件和第二照明组件,反应釜本体开设有第一照明通孔和第二照明通孔;第一照明组件包括第一透光玻璃、第一支架、第一灯体、第一连接块及第一亮度调节器,第一透光玻璃嵌置于第一照明通孔内,第一支架设置于反应釜本体上,且第一支架朝向第一透光玻璃设置,第一灯体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一连接块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第一亮度调节器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上;第二照明组件包括第二透光玻璃、第二支架、第二灯体、第二连接块及第二亮度调节器,第一透光玻璃嵌置于第一照明通孔内,第二支架设置于反应釜本体上,且第二支架朝向第二透光玻璃设置,第二灯体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连接块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第二亮度调节器设置于第二连接块上。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反应釜,其通过设置的第一照明组件与第二照明组件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光照。但是,由于反应釜内部需要搅拌,搅拌后的a、b胶混合物容易溅射到第一透光玻璃与第二透光玻璃上,当a、b胶混合物干燥后容易在第一透光玻璃与第二透光玻璃表面形成脏污,影响灯光强度;其次,a、b胶均属于化学物质,大量的a、b胶沾在第一透光玻璃与第二透光玻璃上容易对二者造成腐蚀,影响灯光强度;再者,由于第一透光玻璃与第二透光玻璃分别嵌置于第一照明通孔与第二照明通孔内,拆卸十分麻烦,不容易对第一透光玻璃与第二透光玻璃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其具有保证反应釜本体内光照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照明通孔,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位于照明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覆盖照明通孔的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朝向照明通孔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位于照明通孔周侧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反应釜本体的一端连接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能够发生变形,在没有外力时,照明灯能够通过波纹管固定在照明通孔内,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光照;在更换透明薄膜时,将照明灯固定在照明通孔外即可,方便透明薄膜的更换。

在照明灯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光照时,由于透明薄膜的凹陷部挡在照明灯的表面,因此照明通孔内的透明薄膜能够阻挡从反应釜本体内溅射的液体,不仅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保证照明灯表面不会发生腐蚀;同时,在每次搅拌结束后均能够更换新的透明薄膜,因此,即便a、b胶混合物干燥后在旧的透明薄膜上形成脏污也不会对灯光强度造成影响;再者,每次搅拌结束均更换新的透明薄膜,新的透明薄膜也不容易因腐蚀而对光照强度造成影响。

综上,本方案具有保证反应釜本体内光照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薄膜与反应釜本体外壁之间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两侧分别与透明薄膜与反应釜本体外壁粘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能够将透明薄膜粘结在反应釜本体上,同时,在更换透明薄膜时只需要将透明薄膜从双面胶上撕下即可,不仅能够实现透明薄膜的可拆卸,而且操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位于照明通孔开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安装环,所述透明薄膜与第一安装环内壁贴合,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置有将透明薄膜夹持在第一安装环上的夹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子能够将透明薄膜夹持在第一安装环上,在更换透明薄膜时只需要将夹子松开即可将透明薄膜从第一安装环上取下,不仅能够实现透明薄膜的可拆卸,而且操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位于照明通孔开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外壁上凸出有若干尖刺锥,所述尖刺锥穿过透明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锥穿过透明薄膜后能够对透明薄膜进行限位,实现透明薄膜的固定;在更换透明薄膜时只需要将透明薄膜从尖刺上取下即可,不仅能够实现透明薄膜的可拆卸,而且操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通孔内壁固定有反光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镜具有反射灯光的作用,将灯管反射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提高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光照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镜延伸至反应釜本体内并与反应釜本体内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反应釜本体内壁贴合的反光镜不仅能够反射对面通孔内照明灯发出的灯光,而且还能够对已经照射入反应釜本体内部的灯光进行反射,提高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光照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靠近波纹管的一端设置有灯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罩具有挡光作用,对朝向工作人员发出的灯光进行阻挡,避免工作人员被灯光照射而无法看清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周侧壁设置有透明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透明视窗查看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照明通孔处可拆卸连接透明薄膜,并设置波纹管与照明灯,在照明灯对反应釜本体内部进行光照时,由于透明薄膜的凹陷部挡在照明灯的表面,因此照明灯表面不会发生腐蚀;同时,在每次搅拌结束后均能够更换新的透明薄膜,因此,旧的透明薄膜上的脏污不会对灯光强度造成影响;再者,新的透明薄膜也不容易因腐蚀而对光照强度造成影响,保证反应釜本体内的光照强度;

(2)通过设置反光镜,反光镜具有反射灯光的作用,将灯管反射进入反应釜本体内部,提高反应釜本体内部的光照强度;

(3)通过设置灯罩与透明视窗,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反应釜本体内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凸显第一安装环与夹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凸显第二安装环与尖刺锥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反应釜本体;2、照明通孔;3、透明薄膜;301、凹陷部;4、波纹管;5、照明灯;6、双面胶;7、第一安装环;8、夹子;9、第二安装环;10、尖刺锥;11、反光镜;12、灯罩;13、透明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穿入反应釜本体1内并在此端固定有用于搅拌的搅拌杆(图中未示出)。反应釜本体1周侧壁设置有透明视窗13,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透明视窗13看到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情况。

参照图2与图3,反应釜本体1顶部位于搅拌电机周侧开设有四个圆形的照明通孔2,四个照明通孔2沿反应釜本体1的周向环绕分布。照明通孔2内壁粘结固定有反光镜11,反光镜11与照明通孔2内壁贴合,因此反光镜11呈管状设置。反光镜11靠近反应釜本体1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反应釜本体1内且与反应釜本体1内壁贴合。

反应釜本体1外壁位于照明通孔2处设置有透明薄膜3,透明薄膜3的面积大于照明通孔2的孔径,因此透明薄膜3会覆盖在照明通孔2的开口处。透明薄膜3覆盖照明通孔2的部分朝向照明通孔2内凹陷形成凹陷部301。

本实施例中的透明薄膜3与反应釜本体1外壁之间设置有双面胶6,双面胶6的两侧分别与透明薄膜3以及反应釜本体1外壁粘结,在需要将透明薄膜3拆卸下来时,直接将透明薄膜3从双面胶6上撕下即可,实现透明薄膜3的可拆卸功能。

反应釜本体1外壁位于照明通孔2周侧设置有波纹管4,波纹管4的一端与反应釜本体1外壁固定,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固定有照明灯5,在外力作用下,波纹管4能够扭转至任意角度,使得照明灯5移动至照明通孔2内。

照明灯5靠近波纹管4的一端设置有灯罩12,灯罩12呈喇叭状且其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波纹管4。灯罩12内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灯罩12内径较小的一端与照明灯5螺纹连接。

可拆卸连接有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双面胶,本实施例中的反应釜本体1外壁位于照明通孔2开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一安装环7,第一安装环7的内径与照明通孔2的直径相等。透明薄膜3与第一安装环7内壁贴合,第一安装环7上设置有将透明薄膜3夹持在第一安装环7上的夹子8。

在更换透明薄膜3时只需要将夹子8松开即可将透明薄膜3从第一安装环7上取下,实现透明薄膜3的可拆卸功能。

实施例三

参照图5与图6,一种带照明灯的胶水反应釜,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未设置双面胶,本实施例中的反应釜本体1外壁位于照明通孔2开口处同轴固定有第二安装环9,第二安装环9的内径与照明通孔2的直径相等。第二安装环9外壁上凸出有若干尖刺锥10,尖刺锥10呈圆锥状且其尖端远离第二安装环9,尖刺锥10的尖端穿过透明薄膜3。

在更换透明薄膜3时只需要将透明薄膜3从尖刺上取下即可,实现透明薄膜3的可拆卸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在照明灯5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进行光照时,由于透明薄膜3的凹陷部301挡在照明灯5的表面,因此照明通孔2内的透明薄膜3能够阻挡从反应釜本体1内溅射的液体,不仅起到密封效果,而且保证照明灯5表面不会发生腐蚀;

在每次搅拌结束后均更换新的透明薄膜3。即便a、b胶混合物干燥后在旧的透明薄膜3上形成脏污也不会对灯光强度造成影响,而且新的透明薄膜3也不容易因腐蚀而对光照强度造成影响,保证反应釜本体1内光照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