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1292发布日期:2020-09-29 09: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墨水的生产过程中,墨水过滤工序对整个墨水的生产环节尤为重要。目前墨水生产厂家基本采用正压过滤方式,过滤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在往墨水袋内灌墨时,就会将气泡一并注入墨水袋内,当此内有气泡的墨袋被用户使用打印时,会堵塞喷墨孔从而会产生断线、断墨、打印不顺畅等负面效果、大大影响了喷墨的稳定性,并且墨袋内的气泡会与墨水混合乳化或产生一定的氧化反应,影响墨水的质量也缩短了墨袋的存放寿命。因此,为了避免后期打印测试不良,从而需要进行重复过滤或脱泡,大大延误了生产进度。

因此,如何减少墨水中的杂质和如何降低墨水中的含氧量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墨水的负压过滤装置,该负压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去除墨水中的杂质和含氧量,脱泡效果好,从而保证了墨水的打印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压过滤装置,其包括工作台、负压真空泵、负压罐、过滤器、物料桶和plc控制器;所述负压罐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负压罐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负压罐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进墨管与所述物料桶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通过出墨管与所述负压罐连通,所述负压真空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负压罐连通;所述称重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负压真空泵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负压罐的顶部上设置有抽气阀、排气阀和进料阀、底部上设置有排料阀;所述抽气阀与气管连通,所述进料阀与出墨管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抽气阀、排气阀、进料阀和排料阀均为电磁阀;所述抽气阀、排气阀、进料阀和排料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并受其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负压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储墨罐,所述储墨罐通过排料管与所述排料阀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器为多级板式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板式过滤器包括带有进液口的上壳体和带有出液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包括过滤膜和垫靠在过滤膜下方以支撑过滤膜的多孔隔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隔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过滤装置通过设置负压真空泵、负压罐、过滤器对墨水等物料进行负压过滤,再结合负压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和plc控制器,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墨水中的杂质和含氧量、脱泡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会产生断线、断墨、打印不顺畅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墨水的打印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实现墨水负压过滤的自动化生产,优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工作台;2、负压真空泵;3、负压罐;31、抽气阀;32、排气阀;33、进料阀;34、排料阀;4、过滤器;41、上壳体;42、下壳体;43、过滤膜;44、多孔隔板;45、密封圈;5、物料桶;6、plc控制器;7、称重传感器;8、进墨管;9、出墨管;10、气管;11、储墨罐;12、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包括工作台1,用于提供负压的负压真空泵2和负压罐3,用于对物料进行过滤的过滤器4,装有待过滤物料的物料桶5,以及用于对负压过滤进行自动化控制的plc控制器6。具体地,负压罐3和过滤器4设置在工作台1上。负压罐3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7,用于对负压罐3内的过滤量进行控制;负压罐3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罐内负压值的负压传感器。负压罐3的顶部上设置有抽气阀31、排气阀32和进料阀33、底部上设置有排料阀34。过滤器4的进液口通过进墨管8与物料桶5连通,过滤器4的出液口通过出墨管9与负压罐3的进料阀33连通,负压真空泵2通过气管10与负压罐3的抽气阀31连通。称重传感器7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6信号连接,负压真空泵2与plc控制器6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优选地,plc控制器6的型号为afpx-c60r。进一步优选地,抽气阀31、排气阀32、进料阀33和排料阀34均为电磁阀;抽气阀31、排气阀32、进料阀33和排料阀34分别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6相连并受其控制。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负压真空泵2、负压罐3、过滤器4对墨水等物料进行负压过滤,再结合负压传感器、称重传感器7和plc控制器6,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墨水中的杂质和含氧量、脱泡效果好,而且能够很好地实现墨水负压过滤的自动化生产。进一步地,负压过滤装置还包括有储墨罐11,储墨罐11通过排料管12与排料阀34连通。

参考图2,过滤器4为多级板式过滤器4。具体地,多级板式过滤器4包括带有进液口的上壳体41和带有出液口的下壳体42,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的边缘固定连接;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之间固定安装有包括过滤膜43和垫靠在过滤膜43下方以支撑过滤膜43的多孔隔板44;过滤膜43和多孔隔板44可以设置多个。进一步优选地,多孔隔板44与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45,有效保证了过滤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按工艺要求将过滤膜43安装在板式过滤器4中,检查各管道连接是否有泄露现象以及物料桶5和负压罐3清洁状况;将所需过滤的物料置于物料桶5中,通过plc控制器6启动负压真空泵2和打开抽气阀31,开始抽负压;同时,打开进料阀33,墨水在负压作用下经过滤器4后进入负压罐3内,当负压罐3内的墨水过滤量达到设定量时,称重传感器7将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关闭负压罐3进料阀33及抽气阀31,打开排气阀32开始排气,当负压罐3负压值归零后负压传感器将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打开排料阀34自动排料,当称重传感器7器检测到达到设定值下限后,将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6使其关闭排料阀34,并打开抽气阀31和进料阀33,开始下一次的过滤工作,重复此过程,直至整个过滤工序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过滤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墨水中的杂质和含氧量、脱泡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会产生断线、断墨、打印不顺畅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墨水的打印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实现墨水负压过滤的自动化生产,优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负压真空泵、负压罐、过滤器、物料桶和plc控制器;所述负压罐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负压罐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负压罐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进墨管与所述物料桶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通过出墨管与所述负压罐连通,所述负压真空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负压罐连通;所述称重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负压真空泵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的顶部上设置有抽气阀、排气阀和进料阀、底部上设置有排料阀;所述抽气阀与气管连通,所述进料阀与出墨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阀、排气阀、进料阀和排料阀均为电磁阀;所述抽气阀、排气阀、进料阀和排料阀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并受其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墨罐,所述储墨罐通过排料管与所述排料阀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多级板式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板式过滤器包括带有进液口的上壳体和带有出液口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包括过滤膜和垫靠在过滤膜下方以支撑过滤膜的多孔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隔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过滤装置,属于墨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负压过滤装置包括工作台、负压真空泵、负压罐、过滤器、物料桶和PLC控制器;所述负压罐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负压罐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负压罐内设置有负压传感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进墨管与物料桶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通过出墨管与负压罐连通,所述负压真空泵通过气管与负压罐连通;所述称重传感器和负压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负压真空泵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负压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去除墨水中的杂质和含氧量,脱泡效果好,从而保证了墨水的打印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隋晓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华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