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7527发布日期:2020-06-12 16:5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脱硫塔。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又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逐渐改为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另外316l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三大优势,也是脱硫塔发展重要趋势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进,已发展成文丘里型、旋流版型、旋流柱型、浮球型、筛板型、气动乳化型等各种类型的脱硫塔。

但是现有的脱硫塔结构复杂,其塔内截面积各处相等,烟气在塔内各处的流速也是相等的,虽然烟气与喷淋液逆向流动,但烟气与喷淋液接触平稳,蒸发水量减少,烟尘中固体携带的水量也减少,烟气不能与喷淋水充分混合,传统的脱硫塔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的吸收率低,脱硫效果不好,容易有残留,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也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脱硫效果好、更加绿色环保的一种高效脱硫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所述脱硫塔本体上连接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向脱硫塔本体底部弯曲,所述脱硫塔本体上连接喷淋管一,所述喷淋管一位于进气管的下方,所述喷淋管一上连接设有若干开口向上的喷嘴一,所述脱硫塔本体内位于进气管的上方连接设有除雾器一,所述脱硫塔本体上位于除雾器一的上方连接设有喷淋管二,所述喷淋管二上连接设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喷嘴二,所述脱硫塔本体内位于喷淋管二上方连接设有若干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相对交错分布,所述脱硫塔本体内位于引流板的上方连接设有折流板,所述脱硫塔本体内位于折流板的上方连接设有除雾器二,所述脱硫塔本体内位于除雾器二的上方设有活性炭层,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初次进入到脱硫塔本体内的气体充分与喷嘴一喷出的液体充分反应,因而初次进入到脱硫塔本体内的气体能充分被冲洗,进行第一次冲洗完成后产生的气体通过喷嘴二喷出的液体进行第二次冲洗,从而使进入到脱硫塔本体内的气体能被充分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除尘脱硫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脱硫领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排出的气体可以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更加绿色环保。

作为改进,所述脱硫塔本体下方连接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设置可以使脱硫塔本体远离地面,更加方便操作。

作为改进,所述脱硫塔本体底部呈向下凹的圆弧形结构,所述脱硫塔本体底部中央位置设有排渣口,通过排渣口可将脱硫塔本体内沉积的杂质排出,更加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管的出口处连接设有气体分散装置,气体分散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进气管排出的气体能以分散的方式进入到脱硫塔本体内,方便喷嘴一喷出的液体能将该气体充分的冲洗,实用性好。

作为改进,所述气体分散装置包括倒圆锥帽,所述倒圆锥帽与进气管连通且倒圆锥帽的圆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孔,使通过进气管排出的气体能进入到倒圆锥帽后再通过排气孔排出,从而使气体以分散的方式排出。

作为改进,所述喷淋管一和喷淋管二均为螺旋的圆盘状,所述喷嘴一均匀分布在喷淋管一上,所述喷嘴二均匀分布在喷淋管二上,从而使喷嘴一和喷嘴二喷出的液体能充分的覆盖整个脱硫塔本体内部,使喷嘴一和喷嘴二的液体分布更加均匀,不存在喷洒死角。

作为改进,所述喷淋管一和喷淋管二上均连接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脱硫塔本体底部连接,从而使脱硫塔本体内部收集的液体能进行重复利用,更加环保,可在回水管上设置开关阀,使脱硫塔本体内收集的液体不需要循环使用时,可关闭回水管上的开关阀,简单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除雾器一包括多个并排间隙设置的波浪板,相邻两个波浪板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所述波浪板上设有耐腐蚀层,使完成第一次冲洗后产生的水雾能通过流通通道向上流动,而在水雾经过流通通道时,由于流通通道为波浪形,则使水雾在通过流通通道实现除雾功能的同时,凝聚的水滴会自动滴落至脱硫塔本体内,做到水的收集。

作为改进,所述引流板的一端固定在脱硫塔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可使引流板呈l状,从而使通过引流板的水雾在引流板的弯折处形成涡流,提高水雾的凝聚效果,使通过引流板后的水雾大大降低,从而能有效对水雾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效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高效脱硫塔中喷淋管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脱硫塔本体,2、进气管,3、喷淋管一,4、喷嘴一,5、除雾器一,6、喷淋管二,7、喷嘴二,8、引流板,9、折流板,10、除雾器二,11、活性炭层,12、排气口,13、支撑腿,14、排渣口,15、气体分散装置,16、倒圆锥帽,17、排气孔,18、回水管,19、波浪板,20、流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一种高效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1,所述脱硫塔本体1上连接设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出口向脱硫塔本体1底部弯曲,所述脱硫塔本体1上连接喷淋管一3,所述喷淋管一3位于进气管2的下方,所述喷淋管一3上连接设有若干开口向上的喷嘴一4,所述脱硫塔本体1内位于进气管2的上方连接设有除雾器一5,所述脱硫塔本体1上位于除雾器一5的上方连接设有喷淋管二6,所述喷淋管二6上连接设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喷嘴二7,所述脱硫塔本体1内位于喷淋管二6上方连接设有若干引流板8,所述引流板8相对交错分布,所述脱硫塔本体1内位于引流板8的上方连接设有折流板9,所述脱硫塔本体1内位于折流板9的上方连接设有除雾器二10,所述脱硫塔本体1内位于除雾器二10的上方设有活性炭层11,所述脱硫塔本体1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2。

所述脱硫塔本体1下方连接设有支撑腿13,所述脱硫塔本体1底部呈向下凹的圆弧形结构,所述脱硫塔本体1底部中央位置设有排渣口14,所述进气管2的出口处连接设有气体分散装置15,所述气体分散装置15包括倒圆锥帽16,所述倒圆锥帽16与进气管2连通且倒圆锥帽16的圆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孔17,所述喷淋管一3和喷淋管二6均为螺旋的圆盘状,所述喷嘴一4均匀分布在喷淋管一3上,所述喷嘴二7均匀分布在喷淋管二6上,所述喷淋管一3和喷淋管二6上均连接设有回水管18,所述回水管18的另一端与脱硫塔本体1底部连接,所述除雾器一5包括多个并排间隙设置的波浪板19,相邻两个波浪板19之间形成流通通道20,所述波浪板19上设有耐腐蚀层,所述引流板8的一端固定在脱硫塔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8的另一端向下弯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烟气从进气管2进入到倒圆锥帽16后再通过排气孔17均匀的排入脱硫塔本体1中,喷嘴一4将向上喷出液体与烟气反应,使烟气被第一次冲洗,除雾器一5对第一次冲洗产生的水雾进行清除,而通过除雾后向上流动的气体会被喷嘴二7喷出的液体向下反冲,使进入脱硫塔本体1中的气体被二次冲洗,二次冲洗后产生的水雾会向上流动,多个引流板8交错分布可以使其在脱硫塔本体1内呈迂回线路上升,在上升过程中,较重的水雾在通过引流板8时能直接向下掉落,从而实现对水雾进行初步除雾,水雾通过折流板9进行再次除雾,最终通过折流板9的水雾更少,然后经过除雾器二10进行最终除雾,完成除雾的气体通过活性炭层11干燥后经过排气口12排出,落入脱硫塔本体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回流管18重新流入喷淋管一3和喷淋管二6中进行循环使用,可以节约资源,当脱硫塔本体1内的杂质较多时,可打开排渣口14进行排渣处理,更加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