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0083发布日期:2020-07-10 17:4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搅拌设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搅拌装置是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其主体结构包括釜体以及装配在釜体上用于搅拌的搅拌机构。基于搅拌设备的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对于搅拌装置多有报道。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137949.5,公开“一种智能化节电节能型料浆搅拌装置”。上述专利公开的方案中采用了多层次搅拌设置,加强了搅拌效果,使得搅拌时间减少。

然而上述装置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机构多是采用搅拌轴固定连接搅拌部件如搅拌杆形式,造成随着搅拌部件旋转,搅拌的液体跟随旋转,形成涡流,在液体旋转所形成的涡流内,液体之间成相对静止,涡流内的液体并未得到充分的搅拌混料,进而造搅拌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包括搅拌釜体,所述搅拌釜体包括釜体部以及装配在釜体部顶部的顶盖部;

所述顶盖部的一端连通有加料管,所述顶盖部的另一端连通有物料液泵入组件,通过所述物料液泵入组件泵入液体物料;

所述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还包括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搅拌端位于搅拌釜体内;

所述搅拌轴上转动连接有搅拌套管,所述搅拌套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搅拌部件;

所述搅拌部件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搅拌套管外侧壁上的环形杆,所述环形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

所述搅拌轴的底部贯穿搅拌套管的底部,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盘体,所述盘体的盘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自由端具有搅拌头。

优选地,所述搅拌套管的顶部筒口以及底部筒口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搅拌套管的内侧壁,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搅拌轴。

优选地,所述环形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至搅拌轴的外侧壁;

所述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杆,所述第一连接端杆固定连接在环形杆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环形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所述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与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交错设置;

所述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杆,所述第二连接端杆固定连接在环形杆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物料液泵入组件包括连通在顶盖部上的入料管;

所述入料管上连通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物料液;

所述过滤件连通有第一物料管,所述第一物料管上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过滤件连通有第二物料管,所述第二物料管上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物料管上连通有第三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包括连通入料管的第一通液盘,所述第一通液盘内设有空腔;

所述过滤件还包括第二通液盘,所述第二通液盘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通液盘与第二通液盘之间连通有滤筒,所述滤筒内固定连接有滤芯件;

所述滤芯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环体,所述装环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滤条;

所述滤筒内均具有固定连接安装环体的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滤条与滤筒的内侧壁间隔设置;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所述滤笼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过滤盘体,所述过滤盘体上均开设有滤孔。

优选地,所述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还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启、闭合的的plc控制平台。

优选地,所述搅拌釜体内固定连接有ph探头,所述ph探头连接plc控制平台。

优选地,所述釜体部的下端设有盘旋上升的螺旋凸起;

所述螺旋凸起具有螺旋空腔,所述螺旋空腔与釜体部的外侧壁形成腔体部;

所述螺旋凸起的上端为出液端,所述出液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螺旋凸起的下端为进液端,所述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计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套管、滚动轴承、搅拌轴转动连接滚动轴承、若干个上、下间隔分布的环形杆、第一不锈钢搅拌板、第二不锈钢搅拌板,第一不锈钢搅拌板、第二不锈钢搅拌板交错设计,第一不锈钢搅拌板、第二不锈钢搅拌板上、下朝向不同,搅拌轴相对搅拌套管转动,搅拌套管不受搅拌轴的驱动力,因此,搅拌套管外侧壁连接的搅拌部件跟随搅拌液体转动,具体是,第一不锈钢搅拌板、第二不锈钢搅拌板搅动旋转的液体,进而实现对涡流液的搅拌。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搅拌中造成旋转的搅拌液形成涡流无法受到搅拌机构搅拌混液的技术缺陷。

通过设计第一通液盘与第二通液盘之间连通滤筒、滤笼、过滤盘体实现当物料液泵入时,通过滤筒内滤笼(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实现过滤,既滤液从过滤间隙、过滤盘体通过,即使过滤盘体被堵塞滤液也能够通过滤笼与滤筒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隙通过,进而实现过滤物料液中的固体物,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堵塞,无法过滤,通液。

通过设计plc控制处理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ph探头实现以一种较为智能的方式对反应装置实现加液、调节酸碱,提高了搅拌的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机构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套筒与滚动轴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搅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5中的前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物料液泵入组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盘体与滤筒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拌釜体1、顶盖部13、釜体部11、放料管121、加料管131、螺旋凸起12、搅拌机构2、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搅拌套管23、搅拌部件24、环形杆241、连接杆b、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242、第一连接端杆a、环形杆241、滚动轴承231、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243、底部搅拌部25、盘体251、搅拌杆252、物料液泵入组件3、入料管31、第一物料管35、第一电磁阀351、第二物料管36、第二电磁阀361、第三物料管37、第三电磁阀371、第一通液盘32,、第二通液盘34、滤筒33、滤芯件38、安装环体381、滤笼382、过滤盘体383,所述过滤盘体3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包括搅拌釜体1,所述搅拌釜体1包括釜体部11以及装配在釜体部11顶部的顶盖部13。顶盖部13的一端连通有加料管131,对应的,在釜体部11底部连通有放料管121,加料管131、放料管121上均具有阀门。

实际工作中,为了实现加热、冷却反应液,在釜体部11的下端设有盘旋上升的螺旋凸起12;螺旋凸起12具有螺旋空腔,所述螺旋空腔与釜体部11的外侧壁形成腔体部;螺旋凸起12的上端为出液端,所述出液端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连通到加热液或者冷却液通入装置),所述螺旋凸起12的下端为进液端,所述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通过该方式实现对搅拌釜体1加热、冷却。

顶盖部13的另一端连通有物料液泵入组件3,通过所述物料液泵入组件3泵入液体物料。

上述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还包括搅拌机构2,通过搅拌机构2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通过搅拌机构2搅拌液体过程中,液体形成的涡流通过搅拌机构2实现搅拌,提高搅拌混料效果。

搅拌机构2的具体结构如下:

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电机21,所述搅拌电机21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的搅拌端位于搅拌釜体1内;搅拌轴22上转动连接有搅拌套管23,所述搅拌套管2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搅拌部件24(搅拌部件24位于搅拌釜体1内);搅拌部件24均包括固定连接在搅拌套管23外侧壁上的环形杆241(环形杆24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固定连接至搅拌轴22的外侧壁),所述环形杆24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242(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24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杆a,所述第一连接端杆a固定连接在环形杆241的外侧壁);搅拌轴22的底部贯穿搅拌套管23的底部。

具体而言,搅拌套管23的顶部筒口以及底部筒口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231,所述滚动轴承231的外圈固定连接在搅拌套管23的内侧壁,所述滚动轴承231的内圈固定连接搅拌轴22。

为了增加搅拌效果,环形杆24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243,所述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243与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242交错设置,同理,第二不锈钢搅拌端板2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端杆,所述第二连接端杆固定连接在环形杆241的外侧壁。

上述第一不锈钢搅拌端板242朝上垂直设置,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朝下垂直设置。

同时,搅拌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搅拌部25,底部搅拌部25包括盘体251(盘体251位于搅拌釜体1内的近底部,盘体25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搅拌轴22),所述盘体251的盘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252,所述搅拌杆252的自由端具有搅拌头。搅拌头的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

当搅拌电机21搅拌过程中,搅拌电机21优选采用正反转电机,此时,搅拌轴22携带盘体251,盘体251携带搅拌头转动,液体被搅动,此时,由于,搅拌轴22相对搅拌套管23转动,搅拌套管23不受搅拌轴22的驱动力,因此,搅拌套管23外侧壁连接的搅拌部件24跟随搅拌液体转动,具体是,第一不锈钢搅拌板242、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搅动旋转的液体(旋转的液体为涡流),进而实现对涡流液的搅拌。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优点在于:

通过设计搅拌电机21、搅拌轴22、搅拌套管23的顶部筒口以及底部筒口内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231、搅拌轴22转动连接滚动轴承231的内圈,搅拌套管23外侧壁上的若干个上、下间隔分布的环形杆241、第一不锈钢搅拌板242、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第一不锈钢搅拌板242、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交错设计,第一不锈钢搅拌板242、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上、下朝向不同,实现当搅拌电机21搅拌过程中,搅拌电机21优选采用正、反转电机,此时,搅拌轴22携带盘体251,盘体251携带搅拌头转动,液体被搅动,此时,由于,搅拌轴22相对搅拌套管23转动,搅拌套管23不受搅拌轴22的驱动力,因此,搅拌套管23外侧壁连接的搅拌部件24跟随搅拌液体转动,具体是,第一不锈钢搅拌板242、第二不锈钢搅拌板243搅动旋转的液体(旋转的液体为涡流),进而实现对涡流液的搅拌。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解决了现有搅拌装置搅拌中造成旋转的搅拌液形成涡流无法受到搅拌机构2搅拌混液的技术缺陷,且上述装置部件设计提高了搅拌混料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顶盖部13的另一端连通有物料液泵入组件3,通过所述物料液泵入组件3泵入液体物料。具体而言,物料液泵入组件3包括连通在顶盖部13上的入料管31;入料管31上连通有过滤件,通过过滤件实现对物料液的过滤。

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物料液;过滤件连通有第一物料管35,所述第一物料管35上连通有第一电磁阀351,所述过滤件连通有第二物料管36,所述第二物料管36上连通有第二电磁阀361,所述第三物料管37上连通有第三电磁阀371。过滤件包括连通入料管31的第一通液盘32,所述第一通液盘32内设有空腔;过滤件还包括第二通液盘34,所述第二通液盘34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一通液盘32与第二通液盘34之间连通有滤筒33,所述滤筒33内固定连接有滤芯件38;滤芯件38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安装环体381,所述装环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滤条(相邻滤条形成过滤间隙);滤筒33内均具有固定连接安装环体381的安装部。滤条与滤筒33的内侧壁间隔设置;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382,所述滤笼382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过滤盘体383,所述过滤盘体383上均开设有滤孔。

当物料液从第一物料管35、第二物料管36、第三物料管37泵入时,物料液经过第二通液盘34进入到滤筒33,通过滤筒33内滤笼382(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382),实现过滤,既滤液从过滤间隙、过滤盘体383通过,即使过滤盘体383被堵塞滤液也能够通过滤笼382与滤筒33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隙通过,进而实现过滤物料液中的固体物,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堵塞,无法过滤,通液。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计第一通液盘32与第二通液盘34之间连通有滤筒33、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382、过滤盘体383实现当物料液从第一物料管35、第二物料管36、第三物料管37泵入时,物料液经过第二通液盘34进入到滤筒33,通过滤筒33内滤笼382(若干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所述滤条形成滤笼382),实现过滤,既滤液从过滤间隙、过滤盘体383通过,即使过滤盘体383被堵塞滤液也能够通过滤笼382与滤筒33的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空隙通过,进而实现过滤物料液中的固体物,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堵塞,无法过滤,通液。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不仅能够起到过滤物料液,同时,实现了即使过滤盘体383被堵塞,也能够实现过滤物料液。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自动智能化搅拌设备还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351、第二电磁阀361、第三电磁阀371开启、闭合的的plc控制平台(图中未画出)。

搅拌过程中,需要根据反应情况在反应不同时间内加入不同的反应液,因此,通过plc控制平台实现智能化控制。具体而言plc控制平台包括plc控制处理器,通过plc控制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阀351、第二电磁阀361、第三电磁阀371开启、闭合,如第一物料管35需要通入酸液,通过plc控制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阀351打开,通入完毕后,关闭第一电磁阀351,需要通入碱液时,通过plc控制处理器控制第二电磁阀361打开,通入完毕后,关闭第二电磁阀361。

反应实际过程中,何种反应液的添加,往往根据反应液的ph实现,如当反应液的ph酸性较低时,通过ph探头感应酸度(ph探头连接plc控制平台),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处理器,进而plc控制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阀351打开,通入酸液。

采用上述装置部件设计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计plc控制处理器、第一电磁阀351、第二电磁阀361、第三电磁阀371、ph探头实现以一种较为智能的方式对反应装置实现加液、调节酸碱,提高了搅拌的反应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