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1855发布日期:2020-09-01 19:3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氮氧化物尾气净化塔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黄烟,不经治理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形成触目的棕(红)黄色烟雾,俗称“黄龙”,在众多废气治理中nox难度最大,是污染大气的元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厂区环境危害极大,而且随风飘逸扩散对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造成公害。专家预测,如不加强控制,到2010年以后氮氧化物将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环保局今后将加强氮氧化物控制立法建设和标准制订工作,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污染源排放标准时,将氮氧化物控制作为重点内容,溶液吸收法是溶液吸收是硝酸制造业中尾气治理的传统方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得到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溶液。当然,氢氧化钠也可以改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铵以及其它的碱液。但是,溶液吸收法中存在吸收液需要再生或处置等问题,关于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的介绍,可参见刊期:杜兴盛,氮氧化物净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江西化工.2008(12),但是,目前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现有技术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在移动和检修的过程中较为不便,同时对于高浓度nox的治理需补充空气加以稀释,从而增加氮氧化物的工艺步骤,还容易产生废水废渣,产生的废水废渣还需要二次处理,从而又增多了氮氧化物净化的工艺步骤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led驱动电源的方案,如专利号:201220378087.2,专利名称为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系统装置的专利,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机与导气管连接,在通过导气管由上一级净化塔顶部排气口连接到下一级净化塔底部进气口来对氮氧化物进行净化和处理,该技术方案工艺较为复杂,同时占地面积加大。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制作了特殊的净化塔,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在移动和检修的过程中较为不便,同时对于高浓度nox的治理需补充空气加以稀释,从而增加氮氧化物的工艺步骤,还容易产生废水废渣,产生的废水废渣还需要二次处理,从而又增多了氮氧化物净化的工艺步骤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架;所述塔体下方内壁中于塔体中心线位置固连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塔体内空腔连通;所述塔体内壁中固连有过滤板,且过滤板下方为净化腔;所述过滤板上端面为弧形设计;所述过滤板两侧位置于塔体内壁中均设有窗叶;所述净化腔内装有吸附液;所述净化腔内盛装有块状炽热碳,且炽热碳沉浸在吸附液内;所述过滤板上方端面于过滤板中心线位置固连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下方驱动轴上固连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杆;每个所述第一弧形杆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弧形杆,且第二弧形杆与净化腔相互靠近且不贴合;所述电机上方的驱动轴上通过圆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叶;每个所述弧形叶内壁中均固连有吸附片;所述电机上方于塔体内壁中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层,且炽热碳层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炽热碳层上方于塔体内壁中通过水泵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雾化喷头;每个所述水泵另一侧均固连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均与净化腔连通;每个所述水泵下方于塔体内壁中均通过均匀布置的气泵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均与净化腔连通;所述塔体上方内壁中于塔体中心线位置固连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用于连接下一净化塔;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移动检修较为不便,同时对于高浓度nox的治理需补充空气加以稀释,从而增加氮氧化物的工艺步骤,还容易产生废水废渣,产生的废水废渣还需要二次处理,从而又增多了氮氧化物净化的工艺步骤,本发明制作的净化塔,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无动力消耗,装置操作弹性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同时设置多个净化塔相互连通,可以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的净化程度,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净化塔内,首先将氮氧化物气体通过进气管通入净化腔内,当氮氧化物气体流入净化腔内时,由于净化腔内装有吸附液,从而可以将氮氧化物气体内的杂质和有毒气体吸收,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氮氧化物气体进行初步吸附和净化,由于净化腔内装有炽热碳,当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接触时会发生2no+c=n2+co2,2no2+2c=n2+2co2的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将氮氧化物气体转化成氮气和一氧化碳,在向净化装置内通入氮氧化物气体前,首先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和气泵工作,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转动,在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净化腔内的吸附液和炽热碳进行搅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大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和吸附液的接触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对氮氧化物气体的吸附和净化,当气体通过过滤板流动到过滤板上方时,由于电机上方的通过圆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叶,在电机带动弧形叶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于吸附液和炽热碳的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的吸附和净化程度,由于弧形叶内壁中均固连有吸附片,在弧形叶带动吸附片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降低气体中的杂质含量,在吸附片吸附的过程中可以将气体中的颗粒凝聚成大颗粒,由于过滤板为弧形设计,从而可以将凝聚的颗粒堆积在过滤板两侧位置,当气体净化结束后,可以将窗叶打开将颗粒取出,由于电机上方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层,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时,炽热碳层可以于气体再次反应,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的反应效率,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时,由于第一导管与净化腔连通,在水泵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净化腔内的吸附液抽入雾化喷头内,在通过雾化喷头将吸附液喷洒成水雾的状态,当气体与水雾接触时,水雾可以将气体中残余的杂质吸附,从而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在气泵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炽热碳层上方的吸附液从第二导管内抽入净化腔内,同时还可以将炽热碳层上方的气体抽入净化腔内,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氮氧化物气体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当气体净化完成后通过出气管流入下一净化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内壁中开设有第一环形槽,且第一环形槽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槽孔;所述进气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导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

工作时,由于进气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在氮氧化物气体进入环形槽内时,可以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与净化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氮氧化物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第二弧形杆与净化腔内壁相互靠近,在第二弧形杆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槽孔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炽热碳堵塞第一槽孔,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排放含量,由于第二导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当第二导管内的气体和液体流入第一环形槽内时,可以通过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块状炽热碳堵塞第一槽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上方于净化腔内壁中固连有过滤膜,且过滤膜为弹性设计;所述弹性膜置于第一弧形杆上方;所述过滤膜内壁中开设有第二环形槽,且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槽上下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且上下两侧的通孔交错布置;

工作时,由于净化腔内壁中固连有过滤膜,在气体经过过滤膜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可以降低气体内的杂质含量,当气体通过通孔流入第二环形槽时,由于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连通,第二环形槽内的气体可以流入第一环形槽内,流入第一环形槽内的气体在通过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正在给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循环程度,从而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通孔为交错布置,从而可以防止气体直接从通孔内流出,无法循环,由于过滤膜为弹性设计,在气体冲击过滤膜时,过滤膜可以缓冲气体的冲击力,防止过滤膜损坏,由于第一弧形杆置于过滤膜下方,在第一弧形杆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挤压过滤膜,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第二环形槽内的气体压入第一环形槽内,从而提高气体的循环率,同时还可以对过滤膜底面进行剐蹭,防止过滤膜底面存在杂质堵塞通孔。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上方于塔体内壁中开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内设有囊包,且囊包内堆积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

工作时,由于过滤层内设有囊包,在气体经过过滤层的过程中,过滤层和囊包可以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气体的过滤作用,由于囊包内堆积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在气体经过炽热碳时,气体内残留的有害气体可以与炽热碳再次反应,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净化气体。

优选的,所述囊包内设有均匀布置的隔层,且隔层为通透性设计;所述隔层将囊包内的炽热碳进行分层;

工作时,由于囊包内的隔层将炽热碳分层,当气体经过分层的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分层进行过滤反应,从而可以提高对气体的净化程度,同时还可以保证过滤层内的通透性,防止通透性较差排出气体效率慢。

优选的,上方所述炽热碳层为弧形设计;上方所述炽热碳层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流道,且流道均与第二导管相互对应;

工作时,由于上方的炽热碳层为弧形设计,当雾化喷头形成的水雾凝聚成水珠掉落至上方的炽热碳层时,水珠可以通过炽热碳层的弧形面流至炽热碳层两端,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水滴残留在炽热碳层上方,对炽热碳层造成破坏,由于上方的炽热碳层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流道,掉落炽热碳层上的水滴可以通过流道流入第二导管内,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防止水滴残留在炽热碳层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由于进气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在氮氧化物气体进入环形槽内时,可以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与净化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氮氧化物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第二导管延伸至第一环形槽内,当第二导管内的气体和液体流入第一环形槽内时,可以通过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块状炽热碳堵塞第一槽孔。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膜,由于净化腔内壁中固连有过滤膜,在气体经过过滤膜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可以降低气体内的杂质含量,当气体通过通孔流入第二环形槽时,由于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连通,第二环形槽内的气体可以流入第一环形槽内,流入第一环形槽内的气体在通过第一槽孔流入净化腔内,正在给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循环程度,从而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通孔为交错布置,从而可以防止气体直接从通孔内流出,无法循环,由于过滤膜为弹性设计,在气体冲击过滤膜时,过滤膜可以缓冲气体的冲击力,防止过滤膜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塔体1、进气管11、过滤板12、电机13、驱动杆14、第一弧形杆15、第二弧形杆16、弧形叶17、吸附片18、炽热碳层19、雾化喷头191、水泵192、第一导管193、气泵194、第二导管195、出气管196、净化腔2、第一环形槽21、第一槽孔22、过滤膜23、第二环形槽24、通孔25、过滤层26、囊包27、隔层28、流道29,窗叶291。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氮氧化物三级尾气净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支撑架;所述塔体1下方内壁中于塔体1中心线位置固连有进气管11,且进气管11与塔体1内空腔连通;所述塔体1内壁中固连有过滤板12,且过滤板12下方为净化腔2;所述过滤板12上端面为弧形设计;所述过滤板12两侧位置于塔体1内壁中均设有窗叶291;所述净化腔2内装有吸附液;所述净化腔2内盛装有块状炽热碳,且炽热碳沉浸在吸附液内;所述过滤板12上方端面于过滤板12中心线位置固连有电机13,且电机1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机13下方驱动轴上固连有驱动杆14;所述驱动杆14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弧形杆15;每个所述第一弧形杆15内壁中均固连有第二弧形杆16,且第二弧形杆16与净化腔2相互靠近且不贴合;所述电机13上方的驱动轴上通过圆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叶17;每个所述弧形叶17内壁中均固连有吸附片18;所述电机13上方于塔体1内壁中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层19,且炽热碳层19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炽热碳层19上方于塔体1内壁中通过水泵192固连有均匀布置的雾化喷头191;每个所述水泵192另一侧均固连有第一导管193,且第一导管193均与净化腔2连通;每个所述水泵192下方于塔体1内壁中均通过均匀布置的气泵194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导管195,且第二导管195均与净化腔2连通;所述塔体1上方内壁中于塔体1中心线位置固连有出气管196,且出气管196用于连接下一净化塔;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移动检修较为不便,同时对于高浓度nox的治理需补充空气加以稀释,从而增加氮氧化物的工艺步骤,还容易产生废水废渣,产生的废水废渣还需要二次处理,从而又增多了氮氧化物净化的工艺步骤,本发明制作的净化塔,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无动力消耗,装置操作弹性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同时设置多个净化塔相互连通,可以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的净化程度,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净化塔内,首先将氮氧化物气体通过进气管11通入净化腔2内,当氮氧化物气体流入净化腔2内时,由于净化腔2内装有吸附液,从而可以将氮氧化物气体内的杂质和有毒气体吸收,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氮氧化物气体进行初步吸附和净化,由于净化腔2内装有炽热碳,当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接触时会发生2no+c=n2+co2,2no2+2c=n2+2co2的化学反应,从而可以将氮氧化物气体转化成氮气和一氧化碳,在向净化装置内通入氮氧化物气体前,首先控制器控制电机13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水泵192和气泵194工作,在电机1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弧形杆15和第二弧形杆16转动,在第一弧形杆15和第二弧形杆1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净化腔2内的吸附液和炽热碳进行搅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大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和吸附液的接触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对氮氧化物气体的吸附和净化,当气体通过过滤板12流动到过滤板12上方时,由于电机13上方的通过圆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叶17,在电机13带动弧形叶1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于吸附液和炽热碳的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的吸附和净化程度,由于弧形叶17内壁中均固连有吸附片18,在弧形叶17带动吸附片18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降低气体中的杂质含量,在吸附片18吸附的过程中可以将气体中的颗粒凝聚成大颗粒,由于过滤板18为弧形设计,从而可以将凝聚的颗粒堆积在过滤板18两侧位置,当气体净化结束后,可以将窗叶291打开将颗粒取出,由于电机13上方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层19,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19时,炽热碳层19可以于气体再次反应,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的反应效率,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19时,由于第一导管193与净化腔2连通,在水泵192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净化腔2内的吸附液抽入雾化喷头191内,在通过雾化喷头191将吸附液喷洒成水雾的状态,当气体与水雾接触时,水雾可以将气体中残余的杂质吸附,从而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在气泵194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炽热碳层19上方的吸附液从第二导管195内抽入净化腔2内,同时还可以将炽热碳层19上方的气体抽入净化腔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氮氧化物气体循环,从而进一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当气体净化完成后通过出气管196流入下一净化装置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腔2内壁中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1,且第一环形槽21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槽孔22;所述进气管11延伸至第一环形槽21内;所述第二导管195延伸至第一环形槽21内;

工作时,由于进气管11延伸至第一环形槽21内,在氮氧化物气体进入环形槽内时,可以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槽孔22流入净化腔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氮氧化物气体与净化腔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氮氧化物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第二弧形杆16与净化腔2内壁相互靠近,在第二弧形杆1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槽孔22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炽热碳堵塞第一槽孔22,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排放含量,由于第二导管195延伸至第一环形槽21内,当第二导管195内的气体和液体流入第一环形槽21内时,可以通过第一槽孔22流入净化腔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块状炽热碳堵塞第一槽孔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形槽21上方于净化腔2内壁中固连有过滤膜23,且过滤膜23为弹性设计;所述弹性膜置于第一弧形杆15上方;所述过滤膜23内壁中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4,且第二环形槽24与第一环形槽21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槽24上下两侧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25,且上下两侧的通孔25交错布置;

工作时,由于净化腔2内壁中固连有过滤膜23,在气体经过过滤膜23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进行过滤,从而可以降低气体内的杂质含量,当气体通过通孔25流入第二环形槽24时,由于第二环形槽24与第一环形槽21连通,第二环形槽24内的气体可以流入第一环形槽21内,流入第一环形槽21内的气体在通过第一槽孔22流入净化腔2内,正在给过程中可以提高气体的循环程度,从而可以提高气体的净化程度,由于通孔25为交错布置,从而可以防止气体直接从通孔25内流出,无法循环,由于过滤膜23为弹性设计,在气体冲击过滤膜23时,过滤膜23可以缓冲气体的冲击力,防止过滤膜23损坏,由于第一弧形杆15置于过滤膜23下方,在第一弧形杆15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挤压过滤膜23,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第二环形槽24内的气体压入第一环形槽21内,从而提高气体的循环率,同时还可以对过滤膜23底面进行剐蹭,防止过滤膜23底面存在杂质堵塞通孔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喷头191上方于塔体1内壁中开设有过滤层26;所述过滤层26内设有囊包27,且囊包27内堆积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

工作时,由于过滤层26内设有囊包27,在气体经过过滤层26的过程中,过滤层26和囊包27可以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气体的过滤作用,由于囊包27内堆积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在气体经过炽热碳时,气体内残留的有害气体可以与炽热碳再次反应,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净化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囊包27内设有均匀布置的隔层28,且隔层28为通透性设计;所述隔层28将囊包27内的炽热碳进行分层;

工作时,由于囊包27内的隔层28将炽热碳分层,当气体经过分层的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分层进行过滤反应,从而可以提高对气体的净化程度,同时还可以保证过滤层26内的通透性,防止通透性较差排出气体效率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方所述炽热碳层19为弧形设计;上方所述炽热碳层19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流道29,且流道29均与第二导管195相互对应;

工作时,由于上方的炽热碳层19为弧形设计,当雾化喷头191形成的水雾凝聚成水珠掉落至上方的炽热碳层19时,水珠可以通过炽热碳层19的弧形面流至炽热碳层19两端,在此过程中可以防止水滴残留在炽热碳层19上方,对炽热碳层19造成破坏,由于上方的炽热碳层19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流道29,掉落炽热碳层19上的水滴可以通过流道29流入第二导管195内,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防止水滴残留在炽热碳层19上。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在使用本发明制作的净化塔内,首先将氮氧化物气体通过进气管11通入净化腔2内,当氮氧化物气体流入净化腔2内时,由于净化腔2内装有吸附液,从而可以将氮氧化物气体内的杂质和有毒气体吸收,由于净化腔2内装有炽热碳,当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接触时会发生2no+c=n2+co2,2no2+2c=n2+2co2的化学反应,在向净化装置内通入氮氧化物气体前,首先控制器控制电机13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水泵192和气泵194工作,在电机1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弧形杆15和第二弧形杆16转动,在第一弧形杆15和第二弧形杆1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净化腔2内的吸附液和炽热碳进行搅动,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大氮氧化物气体与炽热碳和吸附液的接触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对氮氧化物气体的吸附和净化,当气体通过过滤板12流动到过滤板12上方时,由于电机13上方的通过圆杆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叶17,在电机13带动弧形叶1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流动速度,由于弧形叶17内壁中均固连有吸附片18,在弧形叶17带动吸附片18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在吸附片18吸附的过程中可以将气体中的颗粒凝聚成大颗粒,由于过滤板18为弧形设计,从而可以将凝聚的颗粒堆积在过滤板18两侧位置,当气体净化结束后,可以将窗叶291打开将颗粒取出,由于电机13上方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炽热碳层19,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19时,炽热碳层19可以于气体再次反应,当气体通过炽热碳层19时,由于第一导管193与净化腔2连通,在水泵192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净化腔2内的吸附液抽入雾化喷头191内,在通过雾化喷头191将吸附液喷洒成水雾的状态,当气体与水雾接触时,水雾可以将气体中残余的杂质吸附,在气泵194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炽热碳层19上方的吸附液从第二导管195内抽入净化腔2内,同时还可以将炽热碳层19上方的气体抽入净化腔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氮氧化物气体循环,当气体净化完成后通过出气管196流入下一净化装置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