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8934发布日期:2020-10-09 21:5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机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是种安装在排气末端的一体式净化系统,用于清除可悬浮颗粒物、tvocs、生物性污染物、小分子气体污染物等多种空气污染物,适用于理化实验室、小型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畜禽养殖场、制药车间等场所。此类空气净化设备一般都把研发重点放在设备功能上,对其控制系统鲜有关注,因此往往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复杂,后果是设备功能的发挥不充分,操作人员工作量大。当前该类设备的控制技术主要有:

1、人工控制:对所有执行元件,比如水泵、阀门、紫外灯管分别进行接线,集中在控制箱上,采用按钮式操作,对用到的功能进行人工开启,对暂时不用的功能人工关闭。

2、半自动控制:在储水箱中安装浮球阀,设定一定的水位高度,达到预定水位后,浮球阀关闭进水口;在排水端设置时间控制电磁阀,设定一定的排水间隔;在储水箱中放置温度控制器,与加热系统联动,达到一定温度后启动加热系统;等等。

3、自动控制:在半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将所有执行元件接入控制屏幕中,设定程序,按照程序设备,定时开启相应的执行元件,用户可以自己设定排水时间间隔、加热系统启动温度、紫外灯管开闭时间等操作;设定完毕后,系统自动运行。

基于对国内外现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系统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尚无一种能够完全无人值守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35467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的设备,但其在喷淋后除雾过程利用的折流板处理效果可想而知不佳,且其结构单一,难以实现另外脱硫、除臭等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设备除雾部分结构简单,效果单一,难以满足净化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包括,净化单元,包括壳体、进气口、储液箱、绕流层、喷淋层、脱雾层、光氢离子管和水泵,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中间位置侧面,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相对于进气口下方,所述绕流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相对于进气口上方,所述喷淋层设置于所述绕流层上方,所述脱雾层设置于所述喷淋层上方,所述光氢离子管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中;

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显示屏和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流层包括第一隔板、扰流球和第二隔板,所述扰流球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

所述喷淋层包括第三隔板和喷嘴,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方,所述喷嘴悬挂于所述第三隔板上;

所述脱雾层设置于所述第三隔板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储液箱侧面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所述储液箱底部还设置有加热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感应组件包括风速传感器、液位传感器、tds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所述液位传感器、tds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泵与所述喷嘴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管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脱雾层包括中间立柱、侧边立柱和扇形板,所述中间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三隔板中间,多个所述侧边立柱均匀分布与所述第三隔板周边,所述扇形板一角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中间立柱连接,其于角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侧边立柱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侧凸台、内环板和夹持件,所述侧凸台和内环板两底面连接,中间形成空腔,所述夹持件沿所述内环板径向设置;

所述中间立柱设置于所述内环板中间,由所述夹持件夹持。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凸台侧壁设置有圆槽,所述内环板沿径向设置有圆孔,所述圆槽与圆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圆轴、橡胶块和弧板,所述圆轴设置于贯穿所述圆孔,端部设置于所述圆槽中;

所述橡胶块设置于所述圆轴端部,与所述中间立柱接触,所述弧板设置于所述圆轴中部,所述弧板处于所述空腔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侧凸台还设置有平台和弹簧,所述平台设置于所述侧凸台内侧壁位于圆槽旁;

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圆轴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平台连接,一端连接所述弧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控制器接收信号后进行分析,将数字信号通过网线传入显示屏;同时,控制器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对传入信息分析后启动或关闭水泵、光氢离子管、加热层,实现自动化精华除臭;另外除雾层设置的扇形板可根据需要调节形状,对经过喷淋的气体及进行充分过滤除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净化单元的分层结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控制单元的组成连接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单个扇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展示圆槽与圆孔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螺旋上升式设置的除雾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中盘式设置的除雾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包括,净化单元100,包括壳体101、进气口102、储液箱103、绕流层104、喷淋层105、脱雾层106、光氢离子管107和水泵108,进气口102设置于壳体101中间位置侧面,储液箱103设置于壳体101内相对于进气口102下方,绕流层104设置于壳体101内相对于进气口102上方,喷淋层105设置于绕流层104上方,脱雾层106设置于喷淋层105上方,光氢离子管107设置于进气口102处,水泵108设置于储液箱103中;

控制单元200,包括控制器201、显示屏202和感应组件203,感应组件203连接控制器201,显示屏202连接控制器201。

控制器201为plc控制器,显示屏202为触摸屏,可实现人机交互,

绕流层104包括第一隔板104a、扰流球104b和第二隔板104c,扰流球104a设置于第一隔板104a和第二隔板104c之间;

喷淋层105包括第三隔板105a和喷嘴105b,第三隔板105a设置于第二隔板104c上方,喷嘴105b悬挂于第三隔板105a上;

脱雾层106设置于第三隔板105a上。

第一隔板104a、第二隔板104c和第三隔板105a均为网格板,可供气体通过同时具有一定阻隔作用。

储液箱103侧面设置有进水管103a和排水管103b,进水管103a上设置有进水阀103c,排水管103b上设置有排水阀103d;

储液箱103底部还设置有加热层103e。

感应组件203包括风速传感器203a、液位传感器203b、tds传感器203c、温度传感器203d和压力传感器203e,风速传感器203a设置于进气口102处,液位传感器203b、tds传感器203c、温度传感器203d设置于设置于储液箱103中。

tds传感器203c用于测量水中的tds值,tds值代表了水中溶解物含量,tds值越大,说明水中的溶解物含量越多,反之,含量越少。tds的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固体溶解物。它包含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可以用来表示水质的总矿化度。

水泵108与喷嘴105b通过水管108a连接,压力传感器203e设置于水管108a上。

压力传感器203e具体设置于水泵108出水口处。

光氢离子管107包括高压汞灯以及高压汞灯底部的灯座,在高压汞灯外部包覆有光催化滤筒,高压汞灯的电极与灯座内的驱动电路板相连,并外接220v电源线。

参见图3,风速传感器203a、温度传感器203d、液位传感203b、tds传感器203c、压力传感器4203e的传出信号线缆接入控制器201;控制器201接收信号后进行分析,将数字信号通过网线传入显示屏202;同时,控制器201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对传入信息分析将执行信号传送给水泵108、光氢离子管107、加热层103e、进水阀103c、排水阀103d。

控制器201与水泵108、光氢离子管107、加热层103e、进水阀103c、排水阀103d之间通过中间继电器204间接连接,控制器201可通过控制中间继电器204的通断分别控制水泵108、光氢离子管107、加热层103e、进水阀103c、排水阀103d的通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气口102位于光化单元右侧,与被处理场所的出风管道连接,废气经过光氢离子管107的光催化作用后进入喷淋单元,在经过扰流球104b的扰动后继续向上,与喷嘴105b向下喷淋的水雾交融,得到净化后向上通过折流板7脱雾,洁净空气由设备上方排出;水雾向下落入储液箱103,通过水泵108和循环管道被再次输送至喷嘴105b进行循环。储液箱103底部外侧粘贴加热层103e,储液箱103右侧高低两个水平分别开进水口和排水口,管道上安装进水阀103c和排水阀103d。

传感和信息反馈系统结构为:进气口102前端安装风速传感器203a,储液箱底部分别布置温度传感器203d、液位传感203b、tds传感器203c,水泵108出水管安装压力传感器4203e,传出信号线缆接入控制器201;控制器201接收信号后进行分析,将数字信号通过网线传入显示屏202。

各元件信号处理的逻辑关系如下:

风速传感器203a传出的信号如果大于或等于2m/s,则视为有进风,控制器201通过中间继电器204启动水泵108和光氢离子管107,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如果小于2m/s,则视为无进风,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液位传感203b传出的信号如果小于15cm,则视为储液箱103缺水,控制器201通过中间继电器204启动进水阀103c,向储液箱103补水;如果大于或等于25cm,则视为储液箱103满水,关闭进水阀103c。

tds传感器203c传出的信号如果大于或等于2000ppm,则视为洗涤液饱和,plc通过中间继电器204启动排水阀103d,向外排水,并通过自动补水的功能稀释洗涤液使tds降低;如果小于或等于1000ppm,则视为洗涤液未饱和,关闭排水电磁阀18。

温度传感器203d传出的信号如果小于或等于2℃,则视为接近冰点,plc通过中间继电器204启动加热层103e,对储液箱103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203d传出的信号如果大于或等于5℃,则视为脱离冰点,加热层103e关闭。

本发明的智能化一体扰流喷淋除臭设备,操作流程如下:

按照图纸安装好所有硬件,开启电源;

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开启进水阀103c进行加水,到达设定水位后进水阀103c自动关闭;

当感受到进风口由气流时,设备自动运行,进行净化作业;

蒸发导致水位降低,系统自动补水;

洗涤液到达饱和,系统自动进行排水、补水,稀释洗涤液;

温度接近冰点,自动启动加热;

进气口102无气流通过,系统自动关闭水泵108和光氢离子管107,保持待机状态。

实施例2

参照图1~8,脱雾层106包括中间立柱106a、侧边立柱106b和扇形板106c,中间立柱106a设置于第三隔板105a中间,多个侧边立柱106b均匀分布与第三隔板105a周边,扇形板106c一角通过连接组件300与中间立柱106a连接,其于角通过连接组件300与侧边立柱106b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侧边立柱106b设置有6个,按圆周均匀分布于第三隔板105a侧边处,扇形板106c上的中心处设置于中间立柱106a上,扇形板106a的弧边两端设置于中间立柱106a上。

连接组件300包括侧凸台301、内环板302和夹持件303,侧凸台301和内环板302两底面连接,中间形成空腔304,夹持件303沿内环板302径向设置;

中间立柱106a设置于内环板302中间,由夹持件303夹持。

侧凸台301为设置于扇形板106c三个角处的圆台结构,其内部中空,且设置有中心孔,中间立柱106a和侧边立柱106b穿过中心孔,具体的,中心孔旁设置有内环板302。

侧凸台301侧壁设置有圆槽301a,内环板302沿径向设置有圆孔302a,圆槽301a与圆孔302a对应设置。

夹持件303包括圆轴303a、橡胶块303b和弧板303c,圆轴303a设置于贯穿圆孔302a,端部设置于圆槽301a中;

橡胶块303b设置于圆轴303a端部,与中间立柱106a接触,弧板303c设置于圆轴303a中部,弧板303c处于空腔304中。

连接组件300与中间立柱106a和侧边立柱106b的方式相同。

橡胶块303b用于加大夹持件303与中间立柱106a接触面的面积,扇形板106c整个依靠橡胶块303b与中间立柱106a和两个侧边立柱106b的摩擦力实现悬挂。

连接组件300可相对于中间立柱106a转动,而不必于中间立柱106a保持同心,也即通过调节扇形板106c三个角在中间立柱106a和侧边立柱106b上的高度,即可将扇形板106c组合成不同形状。

如图7为扇形板106c组合成螺旋上升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扇形板106c组合成多层盘式结构的示意图,两种形态中,扇形板106c在中间立柱106a上的位置均低于扇形板106c的弧边高度,使除雾过程汇聚的水滴沿扇形板106c流向其中心处并沿中间立柱106a流下。

连接组件300即为可以适应中间立柱106a在其中可处于不同位置状态。

侧凸台301还设置有平台301b和弹簧301c,平台301b设置于侧凸台301内侧壁位于圆槽301a旁;

弹簧301c套设于圆轴303a上,弹簧301c一端与平台301b连接,一端连接弧板303c。

夹持件303设置有多个,其沿内环板302圆周阵列分布,考虑到橡胶块303b的放置问题,为避免相邻的橡胶块303b接触,可设置相领的圆周方向的夹持件303上下错开设置。

初始状态,弹簧301c趋向将弧板303c挤压使其与内环板302接触,使橡胶块303b趋向于向中心靠,从而保证其与中间立柱106a时钟保持接触。

图4和图5展示了中间立柱106a与内环板302同轴心设置的状态示意,此时中间立柱106a与扇形板106c平面垂直,可以想象,当将扇形板106c掀起使其相对于中间立柱106a不再垂直时,一侧的中间立柱106a向内环板302靠近,该侧夹持件303被中间立柱106a沿径向推进圆槽301a中,弹簧301c被压缩,另一侧中间立柱106a远离内环板302,该处的夹持件303在弹簧301c的推力下始终与中间立柱106a保持接触。

需说明的是,在用外力将扇形板106c翻动,使其在中间立柱106a以及侧边立柱106b上保持一定倾斜度或者其他放置位置时,如图7和图8所示放置形态,在撤去外力后,扇形板106c可以依靠连接组件300维持住该位置。

具体的,如翻转后,扇形板106c与中间立柱106a的连接处,向内环板302靠近的中间立柱106a,使弹簧301c被压缩的一侧,弹簧301c反过来对中间立柱106a有反作用力,该力有倾向于使扇形板106c回到原非倾斜状态的作用,同时扇形板106c另两处与侧边立柱106b的连接处,处于同样的状态,同时三处均有摩擦力,三处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平衡抵消了弹簧301c的作用。

进一步的,扇形板106c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克服摩擦力,从而扇形板106c相对于中间立柱106a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位置状态。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