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99889发布日期:2020-10-13 09:3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作物用水肥配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生物肥都以有机质为基础,然后配以菌剂和无机肥混合而成。为广泛改善这种一般性和传统性的状况,生物肥料产品则远远超越了现有概念。其将扩大至既能提供作物营养,又能改良土壤;同时还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即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分解和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除莠剂以及石油化工等产品的污染物,并同时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

生物肥料在加工时,有时需要进行混合,制作成水肥混合物,从而方便施肥。在水肥配置时需要用到配置罐,用于将水溶性肥料与水融为一体。

专利号为20192108048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农业种植用水肥配置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端内侧表面设有空腔,所述罐体通过空腔分为内层与外层,所述罐体上端凸口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外盖,所述外盖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驱动杆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分布在驱动杆的中端与下端,所述罐体的下端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下端中心处内壁表面,所述横板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均匀排列在横板的表面,所述罐体的前侧上端表面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后侧上端表面设有进水口,在罐体内设豁口横板。

其提高搅拌均匀性的方式是通过在罐体内设豁口横板,水流与肥料通过豁口穿过横板,可进行破流,提高搅拌均匀度,同时水流与肥料穿过豁口时会撞击横板表面,肥料易于松散溶解,加块溶解速度;

但该专利中搅拌叶和横板存在距离,其产生的搅拌水流在底部叶有消减;并且由于生物肥的原料大多是木质纤维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固态物质,其密度、粘度较大,会沉降并附着在罐体底部,而搅动的水流较难将其带动,这样肥料与横板的相互作用并不能得到保证,导致配制水肥效率依然存在改进空间。

所以,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包括架体组件、驱动组件、升降组件及活塞组件;

架体组件包括底座、侧板、顶板、配制罐、弹簧伸缩杆、加料口及排液管;顶板设置在底座上方,两者右端通过侧板连接;顶板下方设置有配制罐,配制罐底部通过弹簧伸缩杆连接底座;配制罐顶部左端设置有加料口,左侧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设置有阀门;顶板右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配制罐顶部右端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配制罐内设置有活塞组件。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一号支板、一号转轴、从动锥齿轮、不完全锥齿轮及伺服电机;

一号支板固接在顶板下方,一号支板和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从动锥齿轮;顶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下穿过顶板并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合。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二号支板、二号转轴、驱动齿轮、竖直齿条及固定板;

二号支板也固接在顶板下方,并位于一号支板左侧;二号支板和一号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二号转轴与一号转轴连接;配制罐顶部右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根竖直齿条,竖直齿条顶端穿过顶板并通过固定板连接;二号转轴上对应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竖直齿条配合。

进一步的,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轴、活塞筒、活塞板、活塞杆、吸液管、回液管、y形接头及吸嘴;

活塞筒位于配制罐内,顶部密封并向上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顶端伸出配制罐并连接顶板;活塞筒内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活塞板向下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底端伸出活塞筒并连接配制罐内底;

活塞筒上部连接有向上倾斜的回液管,回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的一号单向阀;活塞筒上部还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吸液管,吸液管上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的二号单向阀;吸液管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y形接头连接有吸嘴。

进一步的,固定轴顶端与顶板固接,活塞杆底端与配制罐内底固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固定杆及滑杆;

固定轴顶端与顶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活塞杆底端与配制罐内底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二号转轴左端穿过二号支板并设置有一号锥齿轮,固定轴对应设置有二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和一号锥齿轮垂直啮合;活塞杆上设置有一字孔;滑杆穿过一字孔,两端通过固定杆连接活塞筒外壁。

进一步的,吸液管外壁还均匀设置有搅拌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料组件;加料组件包括安装架、支杆及封堵块;

顶板上设置有储料箱,储料箱内底设置有左底右高的斜面、顶部设置有补料口;储料箱底座左端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与加料口通过柔性管连通;配制箱左侧上部还设置有加水斗;

加料口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顶部连接有支杆,支杆穿过柔性管、伸入到下料口并设置有封堵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粉碎组件;粉碎组件包括一号传动轮、传动带、二号传动轮、三号转轴及粉碎刀;

储料箱内设置有三号转轴,三号转轴上设置有粉碎刀;三号转轴向右伸出储料箱并与储料箱右侧壁转动连接;三号转轴右端设置有二号传动轮,二号转轴上对应设置有一号传动轮,一号传动轮和二号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推料组件;推料组件包括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空心轴、棘轮、转盘、止回棘爪、四号转轴及螺旋绞龙;

粉碎刀位于三号转轴左段;四号转轴也设置在储料箱内,四号转轴平行并低于三号转轴设置;

四号转轴的长度小于三号转轴,左端与粉碎刀不接触;

四号转轴上设置有螺旋绞龙,四号转轴向右伸出储料箱并与储料箱右侧壁转动连接;空心轴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储料箱右侧壁,空心轴与四号转轴同轴线设置;空心轴右端设置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中心设置有通孔;四号转轴右端伸入空心轴并设置有转盘,转盘外围设置有棘轮,棘轮设置在二号齿轮的通孔内圈;转盘上设置有止回棘爪,止回棘爪与棘轮配合;三号转轴上对应设置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和二号齿轮啮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

1,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不完全锥齿轮转动;不完全锥齿轮间歇与从动锥齿轮啮合,使一号转轴周期性正反转,进而使二号转轴同步正反转;二号转轴上的驱动齿轮与竖直齿条作用,使竖直齿条带动配制罐上下升降;而活塞板通过活塞杆与配制罐连接,这样就使得活塞板跟着配制罐进行移动;而活塞筒通过固定轴与顶板连接,位置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活塞板在活塞筒内上下移动,配合单向阀,实现活塞筒的吸排:底部吸液,上部排液,避免底部产生沉降,并形成循环,使原料和水在循环过程中快速进行混合均匀。

2,还设置了转动组件,二号转轴还带动其左端的一号锥齿轮转动,通过锥齿轮传动,使二号锥齿轮驱动固定轴带着活塞筒转动,从而使活塞筒外壁上的吸液管、回液罐等部件充当搅拌件,在配制罐内产生搅拌作用;同时由于配制罐上下移动,还使得这些搅拌件的搅拌区域产生变化,优化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活塞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转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活塞杆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转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为加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9为粉碎组件的结构图;

图10为推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11为推料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架体组件,101-底座,102-侧板,103-顶板,104-配制罐,105-弹簧伸缩杆,106-加料口,107-排液管,108-加水斗,109-柔性管,110-下料口,111-储料箱,112-补料口;

2-驱动组件,201-一号支板,202-一号转轴,203-从动锥齿轮,204-不完全锥齿轮,205-伺服电机;

3-升降组件,301-二号支板,302-二号转轴,303-驱动齿轮,304-竖直齿条,305-固定板;

4-活塞组件,401-固定轴,402-活塞筒,403-活塞板,404-活塞杆,405-吸液管,406-y形接头,407-吸嘴,408-回液管,409-一字孔,410-搅拌杆;

5-转动组件,501-一号锥齿轮,502-二号锥齿轮,503-固定杆,504-滑杆;

6-加料组件,601-安装架,602-支杆,603-封堵块;

7-粉碎组件,701-一号传动轮,702-传动带,703-二号传动轮,704-三号转轴,705-粉碎刀;

8-推料组件,801-一号齿轮,802-二号齿轮,803-空心轴,804-棘轮,805-转盘,806-止回棘爪,807-四号转轴,808-螺旋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附图,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包括架体组件1、驱动组件2、升降组件3及活塞组件4;

架体组件1包括底座101、侧板102、顶板103、配制罐104、弹簧伸缩杆105、加料口106及排液管107;顶板103设置在底座101上方,两者右端通过侧板102连接;顶板103下方设置有配制罐104,配制罐104底部通过弹簧伸缩杆105连接底座101;配制罐104顶部左端开有加料口106,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07,排液管107装有阀门;顶板103右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配制罐104顶部右端设置有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与驱动组件2连接;配制罐104内设置有活塞组件4。

实施例2

参考附图,一种农业作物养护用水肥配制机,包括架体组件1、驱动组件2、升降组件3及活塞组件4;

架体组件1包括底座101、侧板102、顶板103、配制罐104、弹簧伸缩杆105、加料口106及排液管107;顶板103设置在底座101上方,两者右端通过侧板102连接;顶板103下方设置有配制罐104,配制罐104底部通过弹簧伸缩杆105连接底座101;配制罐104顶部左端开有加料口106,左侧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07,排液管107装有阀门;顶板103右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配制罐104顶部右端设置有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与驱动组件2连接;配制罐104内设置有活塞组件4。

其中,驱动组件2包括一号支板201、一号转轴202、从动锥齿轮203、不完全锥齿轮204及伺服电机205;

一号支板201固接在顶板103下方,一号支板201和侧板102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号转轴202;一号转轴202上对称固接有从动锥齿轮203;顶板103上固定有伺服电机205,伺服电机205的输出端向下穿过顶板103并固接有不完全锥齿轮204,不完全锥齿轮204与从动锥齿轮203配合。

其中,升降组件3包括二号支板301、二号转轴302、驱动齿轮303、竖直齿条304及固定板305;

二号支板301也固接在顶板103下方,并位于一号支板201左侧;二号支板301和一号支板201之间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302,二号转轴302与一号转轴202连接;配制罐104顶部右端间隔固接有若干根竖直齿条304,竖直齿条304顶端穿过顶板103并通过固定板305连接;二号转轴302上对应固接有驱动齿轮303,驱动齿轮303与竖直齿条304配合。

其中,活塞组件4包括固定轴401、活塞筒402、活塞板403、活塞杆404、吸液管405、回液管408、y形接头406及吸嘴407;

活塞筒402位于配制罐104内,顶部密封并向上连接有固定轴401;固定轴401顶端伸出配制罐104并固接顶板103;活塞筒402内装有上下活动的活塞板403,活塞板403向下连接有活塞杆404,活塞杆404底端伸出活塞筒402并固接配制罐104内底;

活塞筒402上部连接有向上倾斜的回液管408,回液管408上装有控制液体流出活塞筒402的一号单向阀;活塞筒402上部还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吸液管405,吸液管405上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入活塞筒402的二号单向阀;吸液管405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406,y形接头406连接有吸嘴407。

下面以本实施例为例说明本配制机的使用方法:

从加料口106向配制罐104投放原料及溶剂,之后启动伺服电机205驱动不完全锥齿轮204转动;不完全锥齿轮204间歇与从动锥齿轮203啮合,使一号转轴202周期性正反转,进而使二号转轴302同步正反转;

二号转轴302上的驱动齿轮303与竖直齿条304作用,使竖直齿条304带动配制罐104上下升降;其中,由于配制罐104加入物料后重量较大,采用多组竖直齿条304和驱动齿轮303配合的方式,保证竖直齿条304提供足够的提拉力;配制罐104下方的弹簧伸缩杆105一方面适应于配制罐104的升降,另一方面也对配制罐104升降进行导向;

配制罐104进行升降,而活塞板403通过活塞杆404与配制罐104连接,这样就使得活塞板403跟着配制罐104进行移动;而活塞筒402通过固定轴401与顶板103连接,位置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活塞板403在活塞筒402内上下移动,配合单向阀,实现活塞筒402的吸排:

配制罐104下降,活塞板403跟着下降,吸液管405单向阀打开、回液管408的单向阀关闭,活塞筒402内产生负压吸液管405通过吸嘴406将配制罐104下部的物料吸入活塞筒402中;接着配制罐104上移,活塞板403跟着上移,吸液管405单向阀关闭、回液管408的单向阀打开,活塞筒402内的物料通过回液管408排到配制罐104上部;随着吸液排液的继续,上部的物料重新被引流到底部,从而形成循环。

这样,底部吸液,上部排液,避免底部产生沉降,并形成循环,使原料和水在循环过程中快速进行混合均匀;

完成配制后,打开排液管107的阀门进行放液收集即可。

实施例3

实施例2利用活塞组件4形成循环流动进行物料混合,效率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本实施例3设置了转动组件,使活塞组件4还兼具搅拌功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轴401顶端与顶板10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活塞杆404底端与配制罐104内底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转动组件5包括一号锥齿轮501、二号锥齿轮502、固定杆503及滑杆504;

二号转轴302左端穿过二号支板301并固接有一号锥齿轮501,固定轴401对应固接有二号锥齿轮502,二号锥齿轮502和一号锥齿轮501垂直啮合;

具体的,二号转轴302还带动其左端的一号锥齿轮501转动,通过锥齿轮传动,使二号锥齿轮502驱动固定轴401带着活塞筒402转动,从而使活塞筒402外壁上的吸液管405、回液罐408等部件充当搅拌件,在配制罐104内产生搅拌作用;同时由于配制罐401上下移动,还使得这些搅拌件的搅拌区域产生变化,优化搅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配制罐401升降也相对于喷头407移动,喷头401与配制罐401内底应当留出足够的距离,避免配制罐401上移与喷头401发生碰撞。

考虑到活塞组件4工作时,活塞板403需要与活塞筒402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若活塞筒402与活塞板403产生了相对转动,可能会使两者的密封性降低;因此,活塞杆404上开有一字孔409;滑杆504穿过一字孔409,两端通过固定杆503连接活塞筒402外壁;这样活塞杆404跟着配制罐104上下移动,滑杆504对应地在一字孔409内滑动,同时活塞筒402转动时,滑杆504也跟着转动,并驱动活塞杆409带着活塞板403同步转动,从而使活塞板403、活塞筒402保持同频,不产生相对转动。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还可以在吸液管405外壁还均匀设置搅拌杆410。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还包括加料组件6;加料组件6包括安装架601、支杆602及封堵块603;

顶板103上固定有储料箱111,储料箱111内底加工有左底右高的斜面、顶部设有补料口112;储料箱111底座101左端设有下料口110,下料口110与加料口106通过柔性管109连通;配制箱左侧上部还设有加水斗108;

加料口106内固接有安装架601,安装架601顶部连接有支杆602,支杆602穿过柔性管109、伸入到下料口110并连接有封堵块603。

本实施例中溶剂从加水斗108加入配制罐104,其他固态原料从补料口112投放到储料箱111中,通过加料组件6实现间歇下料,配合活塞组件4及转动组件5,实现边加料边搅拌,提升搅拌的效果。

具体的,储料箱111内底的斜面是固态原料自行导流到左部,随着配制罐104上下移动,柔性管109适用于配制罐104和储料箱111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安装架601也同步带着封堵块603移动,使封堵块603进出下料口110,间歇对下料口110进行封堵,下料口110打开时,固态原料即通过柔性管109落入到加料口106,进而进入配制罐104中。

实施例5

由于固态原料易在储料箱111内结块造成下料不通畅的情况,因此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粉碎组件7;

粉碎组件7包括一号传动轮701、传动带702、二号传动轮703、三号转轴704及粉碎刀705;

储料箱111内安装有三号转轴704,三号转轴704上安装有粉碎刀705;三号转轴704向右伸出储料箱111并与储料箱111右侧壁转动连接;三号转轴704右端规矩二有二号传动轮703,二号转轴302上对应固接有一号传动轮701,一号传动轮701和二号传动轮703通过传动带702传动连接。

具体的,二号转轴302转动的同时,还带动其上的一号传动轮701转动;通过传动带702的传动,使二号传动轮702驱动三号转轴704转动,使粉碎刀705在储料箱111中对固态原料进行粉碎,避免结块。

实施例6

上述实施例中均利用储料箱111内底斜面进行导流,对于某些粘度较大的固态原料而言,这种导流效果一般,会使下料不通畅。

因此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还设置了推料组件8,利用三号转轴704作为动力输入件,通过推料组件8进行推料导流。

需要注意的是,三号转轴704由二号转轴302驱动,因此其也是周期性正反转动,这样作为推料组件8的动力输入,就需要克服转向变化造成的正反向导流。

推料组件8包括一号齿轮801、二号齿轮802、空心轴803、棘轮804、转盘805、止回棘爪806、四号转轴807及螺旋绞龙808;

粉碎刀705位于三号转轴704左段;四号转轴807也转动安装在储料箱111内,四号转轴807平行并低于三号转轴704设置;

四号转轴807的长度小于三号转轴704,左端与粉碎刀705不接触;

四号转轴807上安装有螺旋绞龙808,四号转轴807向右伸出储料箱111并与储料箱111右侧壁转动连接;空心轴803左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储料箱111右侧壁,空心轴803与四号转轴807同轴线设置;空心轴803右端固接有二号齿轮802,二号齿轮802中心加工有通孔;四号转轴807右端伸入空心轴803并固接有转盘805,转盘805外围设置有棘轮804,棘轮804固接在二号齿轮802的通孔内圈;转盘805上装有止回棘爪806,止回棘爪806与棘轮804配合;三号转轴704上对应固接有一号齿轮801,一号齿轮801和二号齿轮802啮合。

具体的,一号齿轮801跟着三号转轴704转动,并驱动二号齿轮802带着空心轴803转动:一号齿轮801驱动二号齿轮802逆时针转动时,止回棘爪806顶住棘轮804,使转盘805驱动四号转轴807单向转动,螺旋绞龙808向左推料;

一号齿轮801驱动二号齿轮802顺时针转动时,止回棘爪806在棘轮804齿背上滑过,转盘805不驱动四号转轴807转动,螺旋绞龙808也不进行推料。

这样,螺旋绞龙808在推料组件8的作用下进行单向的间歇转动,向左进行推料,有效避免反转导致物料反推的情况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气元件配有电源,其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叙述累赘,统一在此处说明;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备,所以文中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