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154发布日期:2021-01-26 11:2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布袋除尘器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废气中存在一定的油烟及气态水,使得布袋除尘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油烟及气态水易阻塞布袋上的透气孔,使得过滤后的气体难以排出,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便于吸收烟气和水分的布袋除尘器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2、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包括本体、烟气吸收机构及储液桶,所述烟气吸收机构安装于本体一侧,所述储液桶安装于烟气吸收机构一侧,所述烟气吸收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下部设有油烟吸收组件,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有水分吸收组件。
[0007]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上端焊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为中空柱体,并在所述导柱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排烟口,所述导柱外侧还套设有顶柱,所述顶柱内侧顶面与导柱顶面之间焊接有弹簧。
[0008]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部外壁设有排气管,所述壳体下部外壁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下方设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进气管及排气管均与壳体内部连通,且所述排气管终止端与本体进气口连通。
[0009]
优选地,所述油烟吸收组件包括设置于隔板下方的布液管,所述布液管两端均与壳体内壁连接固定,且所述布液管底面呈线性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
[0010]
优选地,所述油烟吸收组件还包括安装于壳体下端外壁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进口通过连接管a与壳体下部内侧连通,所述循环泵出口通过连接管b与布液管一端连通,并在所述连接管b上安装有控制阀a。
[0011]
优选地,所述水分吸收组件包括设置于隔板上方的填充板,所述填充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气孔,且所述填充板内填充有氯化钙。
[0012]
优选地,所述储液桶通过连接管c与布液管另一端连通,并在所述连接管c上分别安装有管道泵及控制阀b。
[0013]
3、有益效果
[0014]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一侧设置烟气吸收机构,并在烟气吸收机构一侧设置储液桶,利用储液桶将表面活性剂与水混合后,通过油烟吸收组件的喷洒,从而将废气中的油烟吸收去除,再通过烟气吸收机构中的水分吸收组件使得初次过滤后的废气在通过水分吸收组件时,将气态水吸收,从而避免布袋除尘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油烟及气态水易阻塞布袋上的透气孔,使得过滤后的气体难以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说明:本体1、烟气吸收机构2、储液桶3、壳体201、油烟吸收组件4、水分吸收组件5、隔板202、贯通槽203、导柱204、排烟口205、顶柱206、弹簧207、排气管208、进气管209、排液阀210、布液管401、雾化喷头402、循环泵403、连接管b404、控制阀a405、填充板501、气孔502、氯化钙503、连接管c301、管道泵302、控制阀b3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
一种通过利用吸收烟气水分提高除尘效率的布袋除尘器,包括本体1、烟气吸收机构2及储液桶3,烟气吸收机构2安装于本体1一侧,储液桶3安装于烟气吸收机构2一侧,烟气吸收机构2包括壳体201,壳体201内侧下部设有油烟吸收组件4,壳体201内侧上部设有水分吸收组件5。
[0023]
壳体201中部焊接有隔板202,隔板202中部开设有贯通槽203,贯通槽203上端焊接有导柱204,导柱204为中空柱体,并在导柱204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排烟口205,导柱204外侧还套设有顶柱206,顶柱206内侧顶面与导柱204顶面之间焊接有弹簧207。
[0024]
壳体201上部外壁设有排气管208,壳体201下部外壁设有进气管209,进气管209下方设有排液阀210,排液阀210、进气管209及排气管208均与壳体201内部连通,且排气管208终止端与本体1进气口连通。
[0025]
油烟吸收组件4包括设置于隔板202下方的布液管401,布液管401两端均与壳体201内壁连接固定,且布液管401底面呈线性等间距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402。
[0026]
油烟吸收组件4还包括安装于壳体201下端外壁的循环泵403,循环泵403进口通过连接管a与壳体201下部内侧连通,循环泵403出口通过连接管b404与布液管401一端连通,并在连接管b404上安装有控制阀a405。
[0027]
水分吸收组件5包括设置于隔板202上方的填充板501,填充板501上均匀开设有多
个气孔502,且填充板501内填充有氯化钙503。
[0028]
储液桶3通过连接管c301与布液管401另一端连通,并在连接管c301上分别安装有管道泵302及控制阀b303。
[0029]
工作原理:废气从进气管209进入壳体201内侧下部,此时打开控制阀b303,通过管道泵302将储液桶3中有表面活性剂与水配比后的混合液通过布液管401喷洒,从而对废气中的油烟进行吸收;在废气持续进入的过程中,当壳体201下部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废气将上顶顶柱206,从而使排烟口205扩大,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导柱204与顶柱206是便于油烟的充分吸收;经过滤后的废气在通过多个气孔502的填充板501时,气态水被氯化钙503吸收,从而通过排气管208进入本体1内。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