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5113发布日期:2020-12-18 14:1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课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材料和手段,就某些特定问题进行有关的观察、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或验证某些科学结论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观察、了解各种运动现象,研究、探索其运动规律的技能,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部分实验入钠遇水实验,可能会出现爆炸反应,不但需要指导老师进行监护,还需要给实验的师生配备防护装置。

现有的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存在传统的防护装置大多是防护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这类防护装置穿戴较为麻烦,也不便于师生操作实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存在传统的防护装置大多是防护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这类防护装置穿戴较为麻烦,也不便于师生操作实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反应容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实验腔,所述实验腔的开口端通过滑槽滑动设置有透明耐力板,所述反应容器放置在实验腔的内底面,所述实验腔的内表面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一侧第二齿轮的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且两个第二齿轮的转轴端部均固定设置有物料放置板,两个物料放置板与实验腔的内底面相平行,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滑动嵌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下端滑动套设有滑筒,所述滑筒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且第二滑杆的嵌入端与滑筒的内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实验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和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为六棱柱,所述滑筒为内六角滑筒,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物料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且两个物料放置板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凸起和凹沿,所述凸起与凹沿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贯穿实验腔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内密封嵌入有透明聚碳酸脂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端部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板。优选的,所述透明耐力板的外表面边缘固定设置有磁铁,所述实验腔的开口端内沿嵌入设置有橡胶磁条,所述磁铁与橡胶磁条相吸附。

优选的,所述实验腔的内底面嵌入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齿条和第一齿轮,向下按压第一滑杆,使得物料放置板内部的反应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作用,通过透明耐力板对实验腔进行密封,反应溶液不会溅出触碰实验者,有效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且无需穿戴防护服或佩戴护目镜,使得实验操作更加灵活便捷。

(2)通过设计六棱柱和内六角滑筒,确保齿条与第一齿轮的准确啮合,设置限位环,确保物料放置板复位至水平位置,设置凸起和凹沿,有效避免粉末状物料从缝隙滑落,设置观察窗,便于实验操作者观察反应现象,设置收纳腔,便于快速拿取存放反应容器,设置托盘,便于收集和清理溅出的反应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放置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筒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俯视图;

图中:1、装置主体;2、第一滑杆;3、齿条;4、第一齿轮;5、第二滑杆;6、滑筒;7、托盘;8、反应容器;9、透明耐力板;10、磁铁;11、第二齿轮;12、物料放置板;13、第三齿轮;14、观察窗;15、收纳腔;16、凸起;17、凹沿;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学生实验课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反应容器8,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实验腔,实验腔的开口端通过滑槽滑动设置有透明耐力板9,反应容器8放置在实验腔的内底面,实验腔的内表面上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1,一侧第二齿轮11的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13,且两个第二齿轮11的转轴端部通过轴套固定设置有物料放置板12,两个物料放置板12与实验腔的内底面相平行,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滑动嵌入有第一滑杆2,第一滑杆2的下端焊接固定有齿条3,齿条3的下端焊接固定有第二滑杆5,第二滑杆5的下端滑动套设有滑筒6,滑筒6与装置主体1通过连接块焊接固定,且第二滑杆5的嵌入端与滑筒6的内底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18,实验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齿条3和第三齿轮13啮合连接,按压第一滑杆2,通过第一滑杆2带动齿条3与第一齿轮4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13和第二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物料放置板12向下方旋转,在重力作用下物料放置板12内部的反应物料落入反应容器8内并与内部反应溶液相互作用,该实验开启过程中实验者无需动手接触反应溶液以及反应物料,有效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杆5为六棱柱,滑筒6为内六角滑筒,第一滑杆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限位环,设置六棱柱和内六角滑筒,限制第二滑杆5的转动,确保齿条3与第一齿轮4的准确啮合。

本实施例中,物料放置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且两个物料放置板12的相邻端分别设置有凸起16和凹沿17,凸起16与凹沿17相配合,设置凹腔,便于反应物料的稳定放置。

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贯穿实验腔的观察窗14,观察窗14内密封嵌入有透明聚碳酸脂板,设置带有透明聚碳酸脂板的观察窗14,便于实验操作者观察反应现象。

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另一侧开设有收纳腔15,收纳腔15的端部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板,设置收纳腔15,便于将用于反应的容器存放在收纳腔15内,方便实验时拿取使用。

本实施例中,透明耐力板9的外表面边缘固定设置有磁铁10,实验腔的开口端内沿嵌入设置有橡胶磁条,磁铁10与橡胶磁条相吸附,设置橡胶磁条和磁铁10,便于开关和固定透明耐力板9,且磁铁10上开设有盲孔,便于用手指将其拉开或关闭。

本实施例中,实验腔的内底面嵌入设置有托盘7,托盘7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设置托盘7,便于收集和清理溅出的反应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装置主体1,实验时先将反应物料固体物质放置在物料放置板12内,再将装有反应溶液的反应容器8放入实验腔且位于物料放置板12正下方,然后将透明耐力板9闭合紧固,观看实验的同学站在装置主体1的前端透过透明耐力板9即可观察反应现象,操作进行实验的学生或老师站在装置主体1的后端,然后按压第一滑杆2,通过第一滑杆2带动齿条3与第一齿轮4啮合连接,第一齿轮4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13和第二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物料放置板12向下方旋转,在重力作用下物料放置板12内部的反应物料落入反应容器8内并与内部反应溶液相互作用,该实验开启过程中实验者无需动手接触反应溶液以及反应物料,有效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且无需穿戴防护服或佩戴护目镜,使得实验操作更加灵活便捷;

通过设置六棱柱和内六角滑筒,限制第二滑杆5的转动,确保齿条3与第一齿轮4的准确啮合,设置限位环,防止第二滑杆5与滑筒6的滑脱,同时确保物料放置板12能够复位转动至水平位置,设置凹腔,便于反应物料的稳定放置,设置凸起16和凹沿17,有效避免粉末状的物料从两个物料放置板12的接缝处滑落,设置收纳腔15,便于将用于反应的容器存放在收纳腔15内,方便实验时拿取使用,设置橡胶磁条和磁铁10,便于开关和固定透明耐力板9,且磁铁10上开设有盲孔,便于用手指将其拉开或关闭,设置凹槽,对反应容器8进行限位,保反应过程中反应容器8不会大幅度晃动偏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