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4929发布日期:2021-01-30 00:0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污水过滤领域,尤其是涉及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路施工中,由于设备比较多,工作量较大,设备需要经常更换机油保养,会产生大量的油污,还有一些特殊设备比如沥青拌合站,本身难免会产生油污,然而这些油污的密度都是小于1,这些油污很难进行集中处理,遇到下雨天会随雨水排放到附近的河里,造成河流沿途水域的污染。在现有的技术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工地上这种现状进行油污处理的设备,然而将这些油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成本太高,这些水除了油污以及泥沙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污染源,针对这种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简单的泥沙沉淀油污分离系统势在必得。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用来将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对处理完毕的水进行循环利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包括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蓄水池、一号l 型管、二号l型管,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蓄水池呈阶梯状依次递减设置在地面上,二号过滤池底部设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二号过滤池底部分隔成若干沉淀池,每一个沉淀池的侧壁底部均设有一个通孔,每个隔板顶部与过滤板可拆卸连接,过滤板上方设有过滤槽,过滤槽通过耳板卡接至二号过滤池的顶部,二号过滤池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提拉装置,每个提拉装置与过滤槽侧壁上的齿条卡接,实现提拉装置与过滤槽的连接,过滤槽底部为筛网,过滤槽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活性炭层、火山岩碎石层和沙层,一号l型管的一端在一号过滤池内部,另一端穿过一号过滤池的侧壁且伸至二号过滤池上方,二号l型管的一端在沉淀池底部,另一端穿过二号过滤池的侧壁且伸至蓄水池上方。
[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l型管包括一号横管和一号竖管,一号横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一号竖管的一端,一号横管和二号横管的长度均为80cm。
[0007]
进一步的,在一号过滤池侧壁上距离一号过滤池顶部20cm的位置,一号l型管的一号横管穿过一号过滤池的侧壁。
[0008]
进一步的,过滤槽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一个耳板,耳板与过滤槽侧壁互相垂直,每一个耳板上均设有一个通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材质为土工布。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至过滤槽侧壁,驱动齿轮固定连接至驱动电机输出端,过滤槽侧壁设有与驱动齿轮相对应的通槽,传动齿轮套接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通槽的侧壁,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互相啮合。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的侧壁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对的齿条,驱动齿轮通过传动
齿轮与齿条啮合。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装置的数量至少为2个。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的长度大于过滤槽的高度,过滤槽升至最高点,过滤槽的最低点高于二号过滤池的最高点。
[0014]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过滤池、二号过滤池、蓄水池和隔板均由水泥和砖堆砌而成。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6]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依靠地势,利用虹吸的原理,让油污水通过自流依次从一级过滤池到二级过滤池再到蓄水池,没有使用水泵,降低了安装费用以及维护成本。
[0017]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利用沙子、火山岩颗粒和活性炭对油污水进行逐层过滤,提高了过滤效果。
[0018]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利用提拉装置可以将过滤槽提起,对过滤槽下方的土工布进行更换,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001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二级过滤池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2二级过滤池圆圈局部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一级过滤池;2-二级过滤池;21-隔板;22-沉淀池;23-通孔;3-蓄水池;4-一号l型管;41-一号横管;42-一号竖管;5-二号l型管;6-过滤板;7-过滤槽;71-耳板;72-筛网;73-活性炭层;74-火山岩碎石层;75
-ꢀ
沙层;76-通槽;77-齿条;8-提拉装置;81-驱动电机;82-驱动齿轮;83
-ꢀ
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9]
油污水分离过滤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级过滤池1、二级过滤池2、蓄水池3、一号l型管4、二号l型管5,一级过滤池1、二级过滤池2、蓄水池3呈阶梯状依次递减设置在地面上,根据当地的地势情况,一级过滤池1的高度大于二级过滤池2的高度,二级过滤池2的高度大于蓄水池3的高度,二级过滤池2底部设有若干隔板21,若干隔板21将二级过滤池2底部分隔成若干沉淀池22,每一个沉淀池22的侧壁底部均设有一个通孔23,隔板21用于支撑过滤板6,每个隔板21的顶部与过滤板6可拆卸连接,隔板21对过滤板6起到支撑作用,且便于对过滤板6进行更换,过滤板6上方设有过滤槽7,过滤槽7通过耳板71卡接至二级过滤池2的顶部,二级过滤池2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提拉装置8,每个提拉装置8与过滤槽7侧壁上的齿条77卡接,实现提拉装置8与过滤槽7的连接,过滤槽7 底部设有筛网72,过滤槽7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活性炭层73、火山岩碎石层74和沙层75,一号l型管4的一端在一级过滤池1内部,另一端穿过一级过滤池1的侧壁且伸至二级过滤池2上方,二号l型管5的一端在沉淀池22底部,另一端穿过二级过滤池2的侧壁且伸至蓄水池3上方。
[0030]
所述一号l型管4包括一号横管41和一号竖管42,一号横管4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一号竖管42的一端,一号横管41和一号竖管42的长度均为 80cm。
[0031]
一级过滤池1长5米、宽2米、深2米,在一级过滤池1侧壁上距离一级过滤池1顶部20cm的位置,一号l型管4的一号横管41穿过一级过滤池 1的侧壁。
[0032]
过滤槽7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一个耳板71,耳板71与过滤槽7侧壁互相垂直,每一个耳板71上均设有一个通孔23,可以通过吊车吊起过滤槽7,然后对过滤槽内的活性炭层73、火山岩碎石层74和沙层75进行更换。
[0033]
所述过滤板6的材质为土工布,工程专用,成本较低,过滤效果较好。
[0034]
所述提拉装置8包括驱动电机81、驱动齿轮82和传动齿轮83,驱动电机81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至过滤槽7侧壁,驱动齿轮82固定连接至驱动电机81输出端,过滤槽7侧壁设有与驱动齿轮82相对应的通槽76,传动齿轮 83套接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通槽76的侧壁,驱动齿轮82与传动齿轮83互相啮合。
[0035]
所述过滤槽7的侧壁上设有与传动齿轮83相对的齿条77,驱动齿轮82 通过传动齿轮83与齿条77啮合。
[0036]
所述提拉装置8的数量至少为2个,可以保证提拉装置8对过滤槽7提升的稳定性。
[0037]
所述齿条77的长度大于过滤槽7的高度,过滤槽7升至最高点,过滤槽7的最低点高于二级过滤池2的最高点,便于对过滤板7及时进行更换,保证过滤效果。
[0038]
所述一级过滤池1、二级过滤池2、蓄水池3和隔板21均由水泥和砖堆砌而成,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0039]
沙子的作用:沙子颗粒小表面积大,在沙子表面都有一定的自由电子,而水中也有很多带电的杂质颗粒,可以有效地使水中的杂质颗粒凝结沉淀,有效的阻挡了一级分离泥沙沉淀池分离不彻底的水中杂质。
[0040]
火山岩碎石的作用:火山岩空隙结构非常发达,过滤速度非常快,对杂质的过滤容量也比较高,一般为15-35kg/m3。对于水中悬浮物去除率高达 95%,火山岩过滤作用不仅仅针对于水中的悬浮物质,对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病毒、铁等杂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有效去除沙子阻挡不了的水中杂质。采用火山岩主要是当地由于火山活动留下了很多疏松多孔的火山岩,就地取材方便,火山岩也可换成其他多疏松多孔的材料。
[0041]
活性炭的作用:活性炭在活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细微孔,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胶体、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
[0042]
工作原理:油污水通过引水渠引进一级过滤池1中,一级过滤池1大小并不固定,可根据水量大小及自身条件自行设计改动,当一级过滤池1中的水位升至一号横管41的水平位置时,利用虹吸原理,一号l型管4将一级过滤池1中水的传送到二号过滤池2内,由于一号l型管4的进水端始终在水下,且油污浮在水面,这样就尽可能的将油水分开,密度大于1的杂质沉淀在油水分离泥沙沉淀池的底部。
[0043]
从一级过滤池1中进行初步过滤的油污水会六至二号过滤池2上,油污水依次经过沙层75、火山岩碎石层74和活性炭层73进行过滤,过滤的水在过滤板6的进一步过滤下进入到沉淀池22中,沉淀池22对水进行收集,当水平面的高度达到二号l型管5出水端时,通过虹吸的原理,沉淀池22中的水通过二号l型管5进入到蓄水池中,储存过滤分离完的水,即使过滤分离效果再好,也会有一些难以去除的油污流出,储存池是通过长时间阳光照射以及嗜油菌等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将水进一步净化,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后排放到自然中,在过滤过程中,可以根据过滤情况对过滤板6和过滤槽7中的沙层75、火山岩碎石层74和活性炭层73进行更换,工作人员控制驱动电机 81打开,将过滤槽7升起,当过滤槽7高于二级过滤池2时,即可对过滤板 6进行更换。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