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1331发布日期:2020-12-01 12:3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的酒主要是以粮食为原料酿制而成,通过将粮食进行蒸煮后,再进行长时间的发酵等多道工艺后制得。酿酒所用的粮食主要为大米,由于酿酒所需的大米量较多,因此通常需要利用大型煮饭机对大米进行蒸煮。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煮饭机在蒸煮前,需先对大米进行清洗和润米,从而保证大米的清洁,而用于过滤大米的筛带也需要清洗,因此整个煮饭机在工作时的用水量相当大,而直接排放的洗米润米水以及清洗筛网水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煮饭水循环设备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将煮饭机排出的水重新处理利用,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

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第一水罐、第二水罐、清水管泵、混流泵和电子浮球液位器,所述的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安装在支架上,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均安装了上下两个电子浮球液位器,电子浮球液位器信号连接于控制器,蒸饭机的排水槽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水罐,第一水罐与第二水罐之间通过溢流管相互连通,与第二水罐相互连通的清水管通过清水管泵连接于蒸饭机的进水管,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均通过排渣管道连接于混流泵,第二水罐另一侧通过另一条溢流管连接于混流泵的排渣管道,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顶部连接于补充水管道一端,补充水管道另一端连接于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如水箱、水龙头等,只要能够为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提供净水即可。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均采用不锈钢制造,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顶部均设有不锈钢入孔,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为圆锥体部且通过支脚安装在支架上,排渣管道连接于圆锥体部的底部。圆锥体部设计保证水体中的残留物静止沉淀到底部,连接于底部的排渣管道才能够将其残留尽数排出。

具体的,与第一水罐相互连通的清水管通过清水管泵连接于蒸饭机的进水管,清水管分别连通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的圆筒体,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连接于清水管处均安装手动阀门,而两清水管连接处也安装在了电动球阀。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圆筒体的上端均设有电子浮球液位器,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圆筒体的一侧由上至下均安装了第二个电子浮球液位器,顶部的电子浮球液位器可监控到第一、第二水罐内部水位是否过高,而一侧的电子浮球液位器则监控第一、第二水罐内部水位是否过低。

具体的,所述的补充水管道上设有电动球阀,电动球阀分别位于补充水管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连接处,电动球阀可控制净水的补充,便于控制第一、第二水罐内部的水量。

具体的,所述的溢流管分别连接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溢流管口,溢流管设置在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中部圆筒体顶部一侧,第一水罐经过一段时将的沉淀后,位于罐体内部较高位的水最为纯净,因此,溢流管口将第一水罐设置至中部圆筒体较高位置,净水可流进第二水罐,相当于二级过滤。

具体的,连接于蒸饭机与第一水罐的管道上装有蒸饭机排水管闸阀,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的排渣管道均设有排渣阀门,排水管闸阀和排渣阀门可采用电动式,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电动球阀、两个电子浮球液位器、混流泵和清水管泵,控制器根据煮饭机的需要来调控电动球阀、混流泵和清水管泵开启或停止,而电子浮球液位器则将检查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从而实现第一、第二水罐的水位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备的第一水罐通过溢流管连接于第二水罐,而第一、第二水罐底部均连接于排渣管道,水罐底部的沉淀物从排渣管道排出,对净化罐体内部的液体,相当于二级过滤,当水体二次使用时,保证水体符合生产卫生标准;

2、第一、第二水罐来蒸饭机排出的水进行静止沉淀,并将其沉淀物过滤排出,从而实现煮饭水的循环利用,降低酿酒生产线水耗,解决了生产厂家煮饭机耗水量大的问题;

3、本设备是由控制器通过电子浮球液位器监测水罐内的水位,并控制混流泵和清水管泵的开启/停止,配合电动球阀来控制自来水的填充和清水的排出,实现设备的自动化,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标注说明:第一水罐1、第二水罐2、清水管泵3、混流泵4、电子浮球液位器5、补充水管道6、排渣管道7、溢流管8、排渣阀门9、电动球阀10、蒸饭机排水管闸阀11、进水管12、管道13和溢流管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3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煮饭水循环利用设备,包括:第一水罐、第二水罐、清水管泵、混流泵和电子浮球液位器,所述的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安装在支架上,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均安装了上下两个电子浮球液位器,电子浮球液位器信号连接于控制器,蒸饭机的排水槽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水罐,第一水罐与第二水罐之间通过溢流管相互连通,与第二水罐相互连通的清水管通过清水管泵连接于蒸饭机的进水管,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均通过排渣管道连接于混流泵,第二水罐另一侧通过另一条溢流管连接于混流泵的排渣管道,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顶部连接于补充水管道一端,补充水管道另一端连接于供水装置。补充水管道和排渣管道均呈一定倾斜方向连接于水罐,从而保证自来水和沉淀水顺利排出。

上述方案,所述的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均采用不锈钢制造,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顶部均设有不锈钢入孔,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为圆锥体部且通过支脚安装在支架上,排渣管道连接于圆锥体部的底部。与第一水罐相互连通的清水管通过清水管泵连接于蒸饭机的进水管,清水管分别连通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的圆筒体。所述的溢流管分别连接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溢流管口,溢流管设置在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中部圆筒体顶部一侧。

其中第一水罐的溢流管连接到第二水罐,第二水罐的溢流管再连接到两水罐的排渣管道,相当于二级过滤,对蒸饭水进行净化,在二次使用时,能够符合卫生标准。

上述方案,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圆筒体的上端均设有电子浮球液位器,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中部圆筒体的一侧由上至下均安装了第二个电子浮球液位器。所述的补充水管道上设有电动球阀,电动球阀分别位于补充水管与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连接处。连接于蒸饭机与第一水罐的管道上装有蒸饭机排水管闸阀,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底部的排渣管道均设有排渣阀门。所述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电动球阀、两个电子浮球液位器、混流泵和清水管泵。

蒸饭机的排水槽污水通过管道排进第一水罐中,当第一水罐水满后通过溢流管进入第二水罐中,当第二水罐的水位达到使用范围后开启清水泵进行水循环利用。第一水罐和第二水罐的清水出水管及补充水管均安装有电动球阀,需方可在控制电箱上进行选择开启;每个水罐都安装有低水位报警功能,当报警开启清水泵则自动关闭;水罐顶部安装有电子浮球液位器,当水罐水位过高时混流泵将自动开启,当将水罐水位抽到低于液位计设计的液位高度后混流泵将自动关闭;水罐安装电子浮球液位器,人工观察液面高度。混流泵及清水泵的现场紧急开关均集中在该层的各台泵的安装位置附近的控制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