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0058发布日期:2020-11-03 23: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型喷雾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机是将液体分散称为雾状的一种机器,主要用于降尘、除霾、净化空气,其产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和功能,现有的喷雾装置通常都是固定设置的,只能在部分的区域工作,来保障部分区域的除尘效果,如何能够最大话地实现除尘效果,而且能够保证喷雾的状况良好一直是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对于如何向较高的空间喷雾除尘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所以研究一种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包括车载移动平台以及设置在车载移动平台上的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支架,支架水平转动连接于车载移动平台上的,支架上铰接有喷雾机本体,所述喷雾机本体包括驱风筒和导风筒,所述驱风筒内还设有叶轮以及驱动叶轮的第一驱动部件,导风筒内设置有导风整流机构,所述导风整流机构包括导风锥形体,导风锥形体设置在导风筒内且与导风筒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导风锥形体的锥尖朝向出风端,导风筒的出风端设置有喷液机构,所述导风锥形体与导风筒内壁之间环绕间隔设置有导风片,导风片包括入风片、整风片和出风片,且入风片位于靠近叶轮一端,出风片靠近出风端,所述车载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旋转底座,在支架与喷雾机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部件。

优选的,所述喷液机构包括喷液管,喷液管呈环状设置,所述喷液管上安装有喷液头,喷液头设有多个并等距均匀设置在喷液管上,所述导风筒的出风端还设置有与喷液管配合的卡接环。

优选的,所述车载移动平台还安装有第三驱动件部件。

优选的,所述驱风筒背离导风筒的端部为入风端,在入风端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驱风筒位于背离出风端一侧,驱风筒和导风筒的筒壁内设有夹层,夹层内设有消音棉,驱风筒靠近导风筒的外壁在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转轴,转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一,且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叶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油缸,油缸的缸体铰接于支架上,活塞杆铰接于导风筒。

优选的,所述入风片弯曲设置且其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整风片与出风片处于同一平面,且整风片朝向导风锥形体一侧并与导风锥形体的母线重合,多个所述整风片朝向导风锥形体的一侧在靠近出风片一端汇聚于导风锥形体的锥尖。

优选的,所述旋转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下端设有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固接在车载移动平台上,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与底座本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叶轮高速旋转产生强风后经过导风整流机构整流,整流后的风通过前端的喷液机构时,将水雾吹到前方空气中与雾霾混合降落到地面以到底除尘的目的,也可以调大出水量进行大面积农作物和绿化设施浇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第一驱动部件的功率大小和喷液机构的不同配置,可以达到不同的除雾霾效果,本装置能实现水雾喷射至米距离,相当于米范围内不断进行人工降雨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喷雾机本体通过油缸可以自由调整俯仰角度40°-60°,通过驱动电机二可以自由选转水平角度,可以按工作需要对指定目标定点工作,很好的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设计有车载移动平台,可以将喷雾机拖挂或者安装在洒水车后面到处移动作业,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喷液管呈环状设置,且在喷液管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喷液头,从而达到均匀喷射的效果,很好的确保了喷涂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中导风片和导风锥形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中喷雾机本体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中:移动平台1、支架2、喷雾机本体3、油缸4、喷液机构5、导风片6、导风锥形体7、驱风筒31、导风筒32、消音棉33、喷液管51、喷液头52、入风片61、整风片62、出风片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大范围移动型喷雾装置,包括车载移动平台1以及设置在车载移动平台1上的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包括支架2,支架2水平转动连接于车载移动平台1上的,支架2上铰接有喷雾机本体,喷雾机本体3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驱风筒31和导风筒32,且导风筒32位于靠近出风端一侧,驱风筒31内还设有叶轮以及驱动叶轮的第一驱动部件,导风筒32内设置有导风整流机构,导风整流机构包括导风锥形体7,导风锥形体7设置在导风筒32内且与导风筒32的中心线相重合,导风锥形体7的锥尖朝向出风端,导风筒32的出风端设置有喷液机构5,导风锥形体7与导风筒32内壁之间环绕间隔设置有导风片6,导风片6包括入风片61、整风片62和出风片63,且入风片61位于靠近叶轮一端,出风片63靠近出风端,车载移动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架2水平转动的旋转底座11,在支架2与喷雾机本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喷雾机本体3的喷雾端上下角度调节的第二驱动部件。

驱风筒31背离导风筒32的端部为入风端,在入风端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网311,避免杂物进入导风筒32造成堵塞,确保装置的喷射距离。

车载移动平台1还安装有驱动件,从而可以将喷雾机拖挂或者安装在洒水车后面到处移动作业,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驱风筒31和导风筒32的筒壁内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消音棉33,驱风筒31靠近导风筒32的外壁在水平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转轴312,转轴312均通过转轴312转动连接在支架2上,从而减小装置使用时产生的噪音。

第一驱动部件包括驱动电机一,且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叶轮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部包括油缸4,油缸4的缸体铰接于支架2上,活塞杆铰接于导风筒32,从而便于对风量和喷射角度进行调节。

入风片61弯曲设置且其弯曲方向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整风片62与出风片63处于同一平面,且整风片62朝向导风锥形体7一侧并与导风锥形体7的母线重合,多个整风片62朝向导风锥形体7的一侧在靠近出风片63一端汇聚于导风锥形体7的锥尖,从而实现风均匀分散的效果,保证水雾均匀喷射。

旋转底座11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的下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二固接在车载移动平台1上,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与底座本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便于调节喷雾机构的角度,进而满足不同角度的喷射需求。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油缸4和驱动电机二调节喷雾机本体3喷射的水平和竖直角度,然后打开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强风后经过导风整流机构整流,此时强风通过入风片61实现风流,然后通过整风片62实现强风的汇聚,最后通过出风片63将汇聚的强风导出,汇聚的强风通过前端的喷液机构5时,将水雾吹到前方空气中与雾霾混合降落到地面以到底除尘的目的。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优选的在于,喷液机构5包括一圈呈环状的喷液管51以及设置于喷液管51上间隔均匀设置的喷液头52,在导风筒32的出风端设置有与喷液管51配合的卡接环,从而达到均匀喷射的效果,很好的确保了喷涂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水雾喷涂距离大,喷涂范围广,且喷雾机构移动和角度调节便捷,很好的保证了装置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