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1421发布日期:2020-12-15 08:4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涂油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



背景技术:

涂油是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机械零件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涂油,不仅起到润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隔绝空气与金属零配件表面的接触,阻止金属零配件的锈蚀氧化。

内齿圈(ringgear),是指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

现有的齿圈类零部件的涂油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涂油工序复杂,并且涂油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包括箱体、主驱动装置、料架、出油装置、进料筒和传输装置;所述主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料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料架上设置有进料传输通道和出料传输通道,所述进料传输通道和所述出料传输通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进料传输通道和出料传输通道的连接拐角处开设有涂油口;所述涂油装置包括自动注油机和涂油件;所述自动注油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涂油件与所述主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涂油口中;所述涂油件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自动注油机连通的出油孔,并且涂油件的顶端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出料传输通道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料筒竖直设置在所述料架上,并且底部位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的上方;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进料驱动装置、进料推杆、出料驱动装置和出料推杆;所述进料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架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的起始端的一侧;所述进料推杆设置在所述进料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并且活动伸入所述进料传输通道;所述出料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架的另一侧,并且位于所述出料传输通道的起始端的一侧;所述出料推杆设置在所述出料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并且活动伸入所述出料传输通道。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手环。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自动注油机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料筒顶部设置有预进槽;所述预进槽从顶部开口至底部进口边沿半径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进料筒一侧设置有观察口。

优选地,还包括物料感应器和油料感应器;所述物料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料架上,并且感应端靠近所述进料传输通道;所述物料感应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油料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料架上,并且靠近所述出料传输通道;所述油料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人工从进料筒上进料,然后通过涂油件对齿圈进行涂油,期间通过传输装置驱动推杆推送齿圈,避免人手沾油,并且设备工序简单。涂油件上设置有若干出油孔,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箱体上,拆卸更换方便,可以根据齿圈的齿槽更换相应孔数的涂油件,使得齿圈的涂油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半自动涂油机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料架和传输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涂油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自动注油机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进油口示意图。

标识说明:1-箱体,2-主驱动装置,3-料架,31-进料传输通道,32-出料传输通道,33-涂油口,41-自动注油机,42-涂油件,421-出油孔,5-进料筒,51-预进槽,52-观察口,6-传输装置,61-进料驱动装置,62-进料推杆,63-出料驱动装置,64-出料推杆,7-提手环,8-进油口,9-物料感应器,10-油料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

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内齿圈半自动涂油机,包括箱体1、主驱动装置2、料架3、出油装置、进料筒5和传输装置6;所述主驱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料架3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料架3上设置有进料传输通道31和出料传输通道32,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和所述出料传输通道3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和出料传输通道32的连接拐角处开设有涂油口33;所述出油装置包括自动注油机41和涂油件42;所述自动注油机41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涂油件42与所述主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涂油口33中;所述涂油件42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自动注油机41连通的出油孔421,并且涂油件42的顶端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出料传输通道32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料筒5竖直设置在所述料架3上,并且底部位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的上方;所述传输装置6包括进料驱动装置61、进料推杆62、出料驱动装置63和出料推杆64;所述进料驱动装置61设置在所述料架3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的起始端的一侧;所述进料推杆62设置在所述进料驱动装置61的驱动端,并且活动伸入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所述出料驱动装置63设置在所述料架3的另一侧,并且位于所述出料传输通道32的起始端的一侧;所述出料推杆64设置在所述出料驱动装置63的驱动端,并且活动伸入所述出料传输通道32。

具体地,主驱动装置2采用电机,进料驱动装置61和出料驱动装置63采用气缸。

具体地,所述箱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提手环7,方便搬运设备。

具体地,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8,所述进油口8与所述自动注油机41连通,方便补充油料。进一步地,为防止油料倒出,进油口8采用单向阀。

具体地,所述进料筒5顶部设置有预进槽51,所述预进槽51从顶部开口至底部进口边沿半径逐渐缩小。预进槽51顶部卡口大于齿圈直径,将齿圈放置于预进槽51后,将会自动沿着逐渐缩小的斜坡滑入进料筒5内,操作方便快捷。

具体地,所述进料筒5一侧设置有观察口52,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齿圈的掉落情况,避免出现齿圈卡住或者翻转等现象发生。

具体地,还包括物料感应器9和油料感应器10;所述物料感应器9设置在所述料架3上,并且感应端靠近所述进料传输通道31;所述物料感应装置9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驱动装置61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油料感应器10设置在所述料架3上,并且靠近所述出料传输通道32;所述油料感应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驱动装置63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工作过程:人工将产品从进料筒5送入,物料感应器9感应产品落到进料通道后,进料驱动装置61控制进料推杆62将产品推到涂油件42上;此时主驱动装置2和自动注油机41配合驱动涂油件42转动出油,对产品进行涂油;随后油料感应器10感应到产品和产品上的油料,出料驱动装置63控制出料推杆64将产品推出。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齿圈涂油均匀。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