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6333发布日期:2020-11-27 10:5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通常在将这些泥水排放前需要对泥水进行分离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方案中包括收集塔9,所述收集塔9通过提升泵将泥水收集至收集塔9内,所述收集塔9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所述排料管1用于将泥水进行排放,所述收集塔9一侧设有泥水分离装置10,所述泥水分离装置10包括设置于排料管1出料端下方的滤网101。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进行泥水分离时,泥水通过排料管直接排放至滤网表面,从而使泥水在滤网上容易造成堆积,进而使泥水无法均匀铺设于滤网进行分离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具有使泥水能够均匀进料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包括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下方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接泥水的承接斗,所述承接斗位于排料管的下方,所述承接斗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泥水搅拌并排出的搅拌排料机构,所述安装框架内设置有用于传送泥水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承接斗下方的传送滤布,所述安装框架位于传送滤布上方固定连接有用于分散泥水的分散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料管将泥水排出,泥水倾倒至承接斗内,搅拌排料机构对泥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能够将泥水从承接斗内排出,并使泥水倾倒至传送滤布上,传送机构可驱动传送滤布移动,从而带动泥水朝向下一工序进行移动,同时分散机构能够将传送滤布上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同时使传送滤布上的泥水厚度均匀,从而防止泥水堆积,进而避免影响泥水的分离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斗截面呈直角梯形设置,且所述承接斗内靠近斜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台,所述阻挡台呈直角三角形设置,且所述阻挡台的斜边与承接斗的斜边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接斗内位于阻挡台的直角边与承接斗的直角边之间形成可存放泥水的空腔,进而搅拌排料机构转动连接于此空腔内,搅拌排料机构能够对泥水进行充分混合,并使泥水能够漫过阻挡台排出,从而使搅拌排料机构在搅拌的同时能够将泥水沿着阻挡台斜面从承接斗内排出,从而避免泥水直接堆积在传送滤布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排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承接斗侧壁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承接斗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料板,所述承接斗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转轴位于承接斗外壁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水流至承接斗的空腔内时,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驱动搅料板沿转轴自身轴线转动,且搅料板转动轨迹的直径大于阻挡台的高度,从而使搅料板在搅拌泥水的同时能够将泥水从承接斗空腔内推出,并使泥水能够沿着阻挡台的斜面流至传送滤布,从而使泥水能够混合均匀,同时避免堆积至传送滤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框架内的主动辊,所述安装框架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主动辊,所述安装框架内壁转动连接有若干从动辊,所述传送滤布套设于从动辊与主动辊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传送滤布内壁能够贴合于从动辊与主动辊外壁,从而使传送滤布能够通过与主动辊之间的摩擦力,再通过从动辊的支撑滚动,进而使传送滤布能够移动,并使泥水进行传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框架外壁的第二电机,所述主动辊伸出安装框架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啮合于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水倾倒至传送滤布上时,可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驱动主动辊转动,从而使传送滤布由于摩擦力,使传送滤布能够将泥水进行朝向下一工序的方向进行传送,且传送的同时能够分散机构能够对泥水进行均匀分散,使泥水能够均匀分摊在传送滤布上,进而使下一工序中的泥水分离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散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框架内壁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有若干分散块,所述分散块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滤布对泥水进行传送时,通过在传送滤布上方设置分散块,分散块可对移动通过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从而使泥水能够从相邻两分散块之间通过,从而避免泥水成堆堆积在传送滤布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分散块均固定连接有限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水通过分散块时,限高板能够对泥水进行阻隔,使泥水只能从限高板的下端与传送滤布之间通过,从而使通过的泥水厚度保持均匀,避免泥水厚度不一,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散块截面呈v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承接斗流至传送滤布上的泥水在通过传送滤布的移动下,使泥水在通过分散块时,能够沿着分散块v字形斜面分散至分散块两侧,从而使泥水能够更加顺利的从相邻两分散块之间通过,从而使泥水均匀分散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散块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宽度小于分散块的宽度,且所述连接条下端抵接于传送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条能够对贴合于传送滤布表面的泥水进行分散,避免泥水粘合在传送滤布表面,从而使泥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均匀分散,其次连接条的宽度小于分散块的宽度,使连接条与下层泥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连接条在对贴合于传送滤布表面的泥水进行分散的同时,仍不会影响泥水的传送速度,进而保证传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料板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弧形的搅拌板能够搅拌泥水的同时,还能够更加顺利的将泥水从承接斗的空腔内排出,并使泥水漫过阻挡台,并能够沿着阻挡台斜面流入传送滤网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排料管将泥水排出,泥水倾倒至承接斗内,搅拌排料机构对泥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能够将泥水从承接斗内排出,并使泥水倾倒至传送滤布上,传送机构可驱动传送滤布移动,从而带动泥水朝向下一工序进行移动,同时分散机构能够将传送滤布上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同时使传送滤布上的泥水厚度均匀,从而防止泥水堆积,进而避免影响泥水的分离处理效果。

当传送滤布对泥水进行传送时,通过在传送滤布上方设置分散块,分散块可对移动通过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从而使泥水能够从相邻两分散块之间通过,从而避免泥水成堆堆积在传送滤布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支撑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料管;2、安装框架;3、承接斗;4、搅拌排料机构;5、传送机构;51、传送滤布;6、分散机构;31、阻挡台;41、转轴;42、搅料板;43、第一电机;52、主动辊;53、驱动机构;54、从动辊;531、第二电机;532、第一锥齿轮;533、第二锥齿轮;61、支撑杆;62、分散块;7、限高板;8、连接条;9、收集塔;10、泥水分离装置;10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泥水分离处理的均匀进料装置,包括排料管1,排料管1下方设置有呈水平的安装框架2,且安装框架2呈回字形设置,安装框架2的一端焊接有用于承接泥水的承接斗3,且承接斗3呈水平设置,承接斗3位于排料管1下方,承接斗3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将泥水搅拌并排出的搅拌排料机构4,安装框架2内连接有用于传送泥水的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包括设置于承接斗3下方的传送滤布51,安装框架2位于传送滤布51上方焊接有用于分散泥水的分散机构6。

当排料管1将泥水排出,泥水倾倒至承接斗3内,搅拌排料机构4对泥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能够将泥水从承接斗3内排出,并使泥水倾倒至传送滤布51上,传送机构5可驱动传送滤布51移动,从而带动泥水朝向下一工序进行移动,同时分散机构6能够将传送滤布51上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同时使传送滤布51上的泥水厚度均匀,从而防止泥水堆积,进而避免影响泥水的分离处理效果。

参照图2与图3,承接斗3截面呈直角梯形设置,且斜边朝向背离排料管1的方向设置,承接斗3内靠近斜边的一端焊接有呈竖直的阻挡台31,阻挡台31呈直角三角形设置,且阻挡台31的斜边与承接斗3的斜边平行,从而使在承接斗3内位于阻挡台31的直角边与承接斗3的直角边之间形成可存放泥水的空腔,进而搅拌排料机构4转动连接于此空腔内,搅拌排料机构4能够对泥水进行充分混合,并使泥水能够漫过阻挡台31排出,从而使搅拌排料机构4在搅拌的同时能够将泥水沿着阻挡台31斜面从承接斗3内排出,从而避免泥水直接堆积在传送滤布51上。

参照图2与图3,搅拌排料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承接斗3侧壁的转轴41,转轴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承接斗3侧壁,转轴41位于承接斗3的空腔内且转轴41呈水平设置,转轴41位于承接斗3内腔的一端焊接有呈水平的搅料板42,且搅料板42呈弧形设置,承接斗3外壁焊接有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输出端焊接于转轴41位于承接斗3外壁的一端。

当泥水流至承接斗3的空腔内时,开启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输出端驱动搅料板42沿转轴41自身轴线转动,且搅料板42转动轨迹的直径大于阻挡台31的高度,从而使搅料板42在搅拌泥水的同时能够将泥水从承接斗3空腔内推出,并使泥水能够沿着阻挡台31的斜面流至传送滤布51,从而使泥水能够混合均匀,同时避免堆积至传送滤布51。

参照图2与图3,传送机构5还包括转动穿设于安装框架2内的主动辊52,主动辊52呈水平设置,安装框架2外壁焊接有用于驱动主动辊52转动的驱动机构53,驱动机构53焊接于主动辊52,安装框架2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若干呈水平的从动辊54,且传送滤布51套设于从动辊54与主动辊52外壁,使传送滤布51内壁能够贴合于从动辊54与主动辊52外壁,从而使传送滤布51能够通过与主动辊52之间的摩擦力,再通过从动辊54的支撑滚动,进而使传送滤布51能够移动,并使泥水进行传送。

参照图2与图3,驱动机构53包括焊接于安装框架2外壁的第二电机531,主动辊52伸出安装框架2外壁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532,第二电机531输出端焊接有啮合于第一锥齿轮532的第二锥齿轮533。

当泥水倾倒至传送滤布51上时,可开启第二电机531,第二电机531输出端驱动主动辊52转动,从而使传送滤布51由于摩擦力,使传送滤布51能够将泥水进行朝向下一工序的方向进行传送,且传送的同时能够分散机构6能够对泥水进行均匀分散,使泥水能够均匀分摊在传送滤布51上,进而使下一工序中的泥水分离效果更好。

参照图2与图4,分散机构6包括焊接于安装框架2两侧的若干支撑杆61,支撑杆61呈水平设置,且支撑杆61沿着安装框架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支撑杆61焊接有若干分散块62,且分散块62呈竖直设置,分散块62沿支撑杆61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

当传送滤布51对泥水进行传送时,通过在传送滤布51上方设置分散块62,分散块62可对移动通过的泥水,进行均匀分散,从而使泥水能够从相邻两分散块62之间通过,从而避免泥水成堆堆积在传送滤布51上。

参照图3与图4,为了使泥水在传送滤布51传送至下一工序前,避免泥水厚度不均,影响泥水分离效果,因此若干分散块62均焊接有呈长方形的限高板7,且限高板7呈竖直设置,限高板7的长度方向沿分散块62分布方向设置,且限高板7的宽度小于分散块62的长度,限高板7上端贴合于支撑杆61,从而避免影响分散块62的分散效果,限高板7位于分散块62靠近承接斗3一侧设置。

当泥水通过分散块62时,限高板7能够对泥水进行阻隔,使泥水只能从限高板7的下端与传送滤布51之间通过,从而使通过的泥水厚度保持均匀,避免泥水厚度不一,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参照图3与图4,为了防止泥水在通过分散块62时,会聚集在分散块62侧壁,因此分散块62截面呈v形设置,且分散块62开口端背离承接斗3方向设置,从而使从承接斗3流至传送滤布51上的泥水在通过传送滤布51的移动下,使泥水在通过分散块62时,能够沿着分散块62v字形斜面分散至分散块62两侧,从而使泥水能够更加顺利的从相邻两分散块62之间通过,从而使泥水均匀分散效果更好。

参照图3与图4,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分散块62的分散水泥的效果,分散块62下端焊接有呈竖直的连接条8,连接条8呈长方形设置,且连接条8宽度小于分散块62的宽度,且连接条8下端抵接于传送滤布51上表面。当泥水在通过分散块62时,由于分散块62只能对一定厚度的泥水的上表面进行分散,通过设置连接条8,使连接条8能够对贴合于传送滤布51表面的泥水进行分散,避免泥水粘合在传送滤布51表面,从而使泥水能够更加充分的均匀分散,其次连接条8的宽度小于分散块62的宽度,使连接条8与下层泥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使连接条8在对贴合于传送滤布51表面的泥水进行分散的同时,仍不会影响泥水的传送速度,进而保证传送效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泥水通过排料管1排出至承接斗3内,搅料板42对泥水进行搅拌混合,同时使泥水能够沿着阻挡台31的斜面倾倒至传送滤布51表面,同时第二电机531驱动主动辊52转动,使传送滤布51能够移动并将泥水进行传送,同时分散块62能够对泥水进行分散,且连接条8能够避免泥水粘合于传送滤布51表面,进而使泥水能够均匀摊铺在传送滤布51上,并传送至下一工序传送滤布51压合使泥水进行分离,从而使泥水分离的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